5080全品牌全型號用料、供電、價格,外觀圖鑑,天梯圖。

大家好,歡迎來到和微論件,本期視頻將對目前國內市場主流品牌的5080顯卡用料進行全面的刨析,品牌涵蓋了華碩、微星、技嘉、七彩虹、索泰、銘瑄、映衆、電競叛客、影馳、盈通、萬麗、耕升。

注意,如果一些品牌在50系週期內推出了新定位的子型號,或者某原有型號用料發生了變化,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指出

看完這期視頻,你也能夠詳細瞭解到各個品牌各個系列在自己品牌內的縱向定位,也能瞭解到各個系列顯卡在拉通之後整體的用料如何。

那我們就開始吧!

看看公版5080什麼用料,他使用了5根8mm+VC均熱板+雙風扇的設計, 體積非常小巧,但是手感真的是很不錯,供電爲15+4相50安。

東子8299賣但是耍猴,搶到的人海鮮市場直接掛到12000塊,這個溢價,基本跨入了頂級旗艦的行列。

優點用料紮實,做工好,顏值拉滿,缺點則是價格高,散熱表現一般了。

然後看華碩,華碩在50系週期內,截至目前共推出了夜神、猛禽、TUF、Prime這四個定位的顯卡,40系時期的駭客、創意國度、巨齒鯊、雪豹、黑豹還暫未露出。

再說到5080這個芯片,暫時只有夜神、TUF以及Prime。沒有猛禽5080我還是比較意外的

猛禽系列在50系不僅降級了定位,在芯片方面目前最高只計劃出到5070Ti。不知道後續是否會有推出的計劃呢?

也不懷念那麼多了,先看看代替猛禽定位的夜神吧。散熱方面,夜神使用了8根8mm熱管+VC均熱板,

雖然熱管用料在50系中不算最頂尖,但配合他那一體式拉通的鰭片,4把10cm的風扇,2865g的恐怖重量,我認爲它還是對得起它的旗艦定位的。

供電爲16+4+3相50安,功耗牆400W,在所有顯卡中排名第二。對於夜神,我的總體評價是,用料旗艦、對得起定位,但是目前溢價還是過於離譜了,價格相比丐版底價5080,已經翻倍,來到了2萬元,可以買兩張丐版5080了,非常誇張.

再看TUF 5080,散熱這邊也使用了8根熱管,不過其中四根降低到了6mm直徑,也配備了VC均熱板,重量比夜神輕了接近一千克,風扇爲常規的三把,供電爲10+6+3相。

整體評價是,供電、散熱在5080中都屬於中上水平,對得起TUF的定位。

與夜神同樣的問題是,目前TUF 5080同樣溢價嚴重, 甚至超過了其他家的旗艦型號,價格普遍來到了13000左右。

最後看Prime大師 5080,使用了6根6mm熱管搭配均熱板,供電爲10+4+3相,供電是5080的基礎款,散熱這邊在5080整體的中下水平,也算是符合Prime系列的定位吧,目前溢價在11500左右,基本是其他品牌的次旗艦水平。

再看微星。微星這次推出的型號是所有品牌中最多的,從高到低,分別是超龍、神龍、魔龍、萬圖師、硬派師、幻影師。

先看超龍,使用了7根8mm加4根6mm方形熱管輔以均熱板,拉通的巨型一體式波浪形鰭片,搭配三個11釐米風扇,重量來到了2614g,供電爲16+3相。

整體評價是,散熱非常超模,供電要是再加強一點就好了,不過16+3也算是標準的旗艦供電了,倒也無妨。算是對得起旗艦定位吧,目前超龍的溢價在14000元左右,對比夜神還是要顯得稍微理智一些。

再看神龍,使用了3x8+5x6的熱管組合,配備均熱板,供電爲15+3相,重量1954G,各方面相比超龍都砍了一些,目前溢價在12800左右,差不多就是比超龍便宜1000多一點這樣一個定位。

顏值方面算是神龍帶來的最大驚喜了,全新的設計語言,但又符合他們家的風格,主要原因是把20系的巔峯魔龍以及閃電的碳纖維元素都加了進來,早期規格還沒解禁的時候,很多人看到神龍的顏值,甚至在討論神龍超龍哪個纔是微星家的旗艦。

對於神龍,我的總體評價是,散熱中上、供電中上、顏值頂級,符合次旗艦定位。

再看魔龍,由於超龍、神龍的推出,它的定位從旗艦降低到了次旗艦,現在已經成爲了中端型號,熱管組合爲2x8+4x6,相比神龍,8mm、6mm各砍一根,然後把均熱板換成了銅底,供電爲基礎的14+3相。

總體定位感覺跟華碩家的Prime差不多,熱管、鰭片面積、燈光魔龍好一點,Prime優勢則是在均熱板。

再看萬圖師,他有帶Plus和不帶Plus兩個版本,區別在於熱管這邊,帶Plus的是6x6,不帶Plus的版本爲4x8,使用了銅底,供電爲14+3相,相比魔龍,降低了熱管的直徑,然後顯卡的長寬高也有減少,所以這卡符合nv的SFF規範。

目前溢價在10299,帶PLUS的貴100塊。基本處於5080底價狀態。

總體評價是,散熱較差,溫度比較令人擔心。優勢是價格,基本上接近底價。

然後是硬派師,相比萬圖師再砍一根熱管,溢價在10599左右,比萬圖師還要貴一些,可能是主打顏值吧,黑金配合,也比較簡約,適配itx機箱。體積確實是5080中最小的一個。

最後還有幻影師,用料、體積可能跟萬圖師不帶PLUS的版本是一模一樣的,可能是萬圖師帶點白色吧,這卡是純黑的,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有啥推出這張卡的理由。這卡目前網上沒有看到有賣的,如果賣的話,應該也是底價。

 然後看技嘉,他們在50系推出了超級雕、魔鷹、雪鷹、獵鷹、風魔這幾款型號,5080呢,獵鷹是沒有參與進來

先看旗艦超級雕,使用了13根6mm熱管輔以均熱板,供電16+3相,相比夜神、猛禽的優勢在於小屏幕,劣勢在於整體塑料感有點重,從重量就可以看出來,比超龍、夜神輕了不少。背板尾部可以加裝風扇的設計,我認爲稍微有點畫蛇添足,要是我買了肯定不會裝上去的,要麼設計成夜神那樣,要麼把尾部鏤空部分做點設計,會更好一點。目前市場溢價在13500元左右。

總體評價是,散熱超模,供電夠用,符合旗艦定位。

次旗艦魔鷹,11根6毫米熱管+均熱板,供電爲基礎款14+3相,相比超級雕,砍了2根熱管,2相供電,小屏幕,保留了RGB光輪,非常適合豎裝,常規裝法,暴露出背板大樓空,且看不到極具特色的RGB光輪,目前溢價在11500左右。

總體評價是,散熱超模,定價合理,在次旗艦中競爭力很強。

衆所周知我們不做技嘉,後面也不會做技嘉,自然也不可能收技嘉錢來給他說話,但是看到技嘉在經過MIT事件之後,努力在國內市場積極營銷求生存的態度、定價,真想給其他品牌提個醒,再不捲起來,怕是,面子都沒了。

 再看雪鷹,熱管降低到7根,這一刀砍得有點痛,好在也配備了均熱板,304毫米的長度,符合SFF規範,然後塞進了3個100mm的風扇,非常極限,在符合SFF規範的顯卡中,用料基本排在第一。

但是價格不是很友好,11500左右,跟魔鷹一個價了,看來大家對小體積顯卡的需求還是蠻大的。

再看風魔,用料跟雪鷹如出一轍,7根6mm熱管+均熱板配合3把10cm風扇,符合SFF規範,價格比雪鷹便宜1000塊,在10500左右,如果你一定要小卡,選風魔性價比會高很多。

再看七彩虹,50系截至目前推出了火神、白火神、銀鯊、Ultra四個型號。戰斧系列不清楚後續是否會推出,

白火神跟黑火神其實除了顏色,風扇配置也不一樣,白火神是類似夜神那種4風扇的設計,黑火神則是常規3風扇,

具體到5080,目前還暫未推出白火神,那我們就顯卡火神吧。

7根8mm+2根6mm熱管配合均熱板。供電爲14+4+3相,說實話,雖然火神這個用料已經算是不錯了,但這畢竟是火神啊, 歷代火神傳統就是極致的堆料。但5080火神,相比4080 SUPER火神,用料其實是縮了的,4080 S火神是9根8mm熱管,22+4相供電,要知道,4080S功耗要比5080還低哦!

目前火神溢價在13500左右,基本看齊了微星、技嘉的旗艦。我感覺還是稍微有點飄的,可能12500左右,我纔會比較心動。

再看次旗艦ADOC銀鯊,使用了7根8mm熱管+均熱板,供電16+3相50安,目前溢價在11800左右,總體評價是,在次旗艦中,散熱很強,供電很強,但是定價還是有點飄,比魔鷹要貴。

七彩虹的第三張顯卡是Ultra,4x8+4x6的熱管組合,砍掉了均熱板,供電爲基礎的14+3相50安,目前溢價在10800左右,整體評價是對得起中端定位。

接着看映衆5080,映衆有超級冰龍、曜夜X3 OC、映雪、曜夜X3這幾個型號。映雪就是曜夜X3OC的白色版本,

超級冰龍,五根8mm熱管+均熱板的組合,供電14+3相50安,雖說定位是自家旗艦,但用料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勉強能到其他品牌次旗艦的水平。但是結合價格的話,在50系週期內應該還算可以。現階段暫未鋪貨所以查不到價格,超級冰龍價格一般都跟電競叛客X3W差不多,目前電競叛客5080 X3W在 10300左右,超級冰龍價格如果能做到10500之內,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然後看X3 OC以及映雪,使用了7根6mm熱管+均熱板,供電14+3相50A,符合SFF規範,基本上跟技嘉風魔用料一樣,價格目前是真底價,9950左右。這個用料,性價比還是比較不錯的。

曜夜X3不帶OC,相比OC版,砍掉了均熱板,熱管也砍了一根,供電仍爲14+3相50安,這卡說白了就是爲了應付老黃定的8299 MSRP價格而推出的,市面上根本就沒幾張,大家購買曜夜的時候注意觀察是否帶OC就行了。

然後看電競叛客,目前只有一個型號X3W OC,熱管爲5x8+2x6,並且帶有均熱板,供電14+3相50安,溢價在10399左右,用料在同價位中基本屬於是亂殺的級別,散熱堆料比超級冰龍還要高,我就不是很理解了。不知道後期超級冰龍是否會有改款呢?

 索泰,50系推出了AMP、天啓、SOLID、XGAMING四個定位的顯卡,先看定位自家旗艦的AMP,7根6mm熱管,均熱板,14+3相50安,目前溢價在11000左右

總體評價是不太夠到旗艦的水平,不知道後續會不會推出PGF來拯救一下高端產品線,不過這卡燈光還是不錯,在同價位段來講,綜合素質還算不錯。

天啓呢,目前只有一張圖片,沒有具體的參數信息,就先不談了,再看理論上定位低一級的SOLID,規格居然跟AMP如出一轍,都是7根6mm熱管、均熱板、14+3相50安供電,砍掉的地方應該是燈光,目前這卡溢價在10299左右,同價位比較還是不錯的。

 XGAMING ,目前沒有在售,但確定會推出,部分信息我們也拿到了,從已知的信息來推斷,極有可能根SOLID是換皮關係,所以說,索泰這次從上到下,散熱、PCB都是一樣的?

 再看影馳,他們推出了名人堂、星曜、金屬大師、刃這四個定位的型號,其中金屬大師又分爲黑金白金,刃又分爲魔刃聖刃,就是顏色的不同。

先看名人堂,分別帶X和不帶X的版本,目前市面上還沒開售,不過影馳自己給不帶X的版本官方定價爲12000元,X版本應該會更貴,但具體貴多少就不知道了。

用料方面,帶不帶X都一樣,區別應該是在覈心體質,帶X的版本官方標定的boost頻率爲2730Mhz,不帶X的版本爲2685Mhz。他們都使用了4x8+4x6的熱管規格+均熱板,然後供電就比較離譜了,來到了14+6+6相70安,是目前已推出的型號中最強供電。

作爲名人堂這種劍指駭客、閃電、九段定位的顯卡來說,我認爲它的散熱稍微有一點拉胯,只能達到華碩TUF的水平,其他部分還是很不錯的。

再看星曜,目前只有一張圖,說實話,這顏值,我已經沒有購買慾望了,落差太大了,相比30、40系星曜那種剔透的設計,感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金屬大師、5x8+2x6的熱管組合,帶有均熱板,供電12+4+3相50安,熱管規模、供電都還不錯,目前黑金溢價在10699左右,白金貴100塊。

刃系列,3x8+4x6,帶有均熱板,供電跟金屬大師一樣,用料也還不錯,目前溢價在10399。

總體評價,金屬大師,刃系列的散熱、供電用料都還不錯,如果讓我選,我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刃系列。

再看萬麗,這次推出了星艦、星際、雪狐、星雲,四個型號

星艦,十根8mm熱管,均熱板,重量也是十分誇張,可以說散熱規模看齊了頂級旗艦,電動背板,帶麥克風的設計也是讓人眼前一亮,但是供電這邊,就是基礎款14+3相了,簡直是鮮花插在牛糞上了,我就納悶了,你散熱堆料都下血本了,怎麼就捨不得加點供電呢?目前星艦溢價在11299左右。比底價高了不少哦。

 再看星際,散熱堆得更離譜,3根10mm熱管+7根8mm熱管+均熱板,是不是很熟悉?這大概率就是電競叛客X3W 5090D那一套散熱模組,然後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還是14+3相50安供電,不過這卡,網上基本找不到貨,畢竟下面還有一個雪狐,也是白色,可能主力出雪狐去了吧。

雪狐的熱管爲5x8+2x6,配備均熱板、然後供電是14+3相50安,跟電競叛客X3W完全一樣,目前溢價在10299左右,電競叛客貴優勢應該在於可以神光同步。

 最後就是丐版星雲了,熟悉的萬麗軍綠配色,熱管來到了6x6,還是帶均熱板,供電14+3相50安,目前也屬於底價,9999能買到,同價格,我應該會選擇映衆的X3 OC,軍綠色確實欣賞不來。

 再看耕升, 他們在50系推出了炫光,追風以及踏雪,但是踏雪在5080還沒有推出

旗艦型號炫光,跟丐版追風, 用料差別僅在鰭片上,5x8+2x6的熱管規模、帶有均熱板,供電相數都一樣,爲12+4+3相。

炫光的溢價在10500左右,追風溢價在9999左右,綜合來看,耕升的散熱、供電堆料比較均衡,價格也比較合適,顏值方面可能就不如其他家了。

然後是銘瑄、盈通,目前他們還處於PPT發佈的階段,應該是還沒有拿到芯片

銘瑄是官宣的芒果乾、電競之心、璦伽三個型號, 盈通,則是官宣了水着、花嫁、遊戲高手三個型號,全是白色。

好了,目前已知國內在售的所有主流5080,用料已經分析完畢了

所有的用料總結都在這裏了,大家可以自行查看

對於各個品牌、各個型號的定位,我也是總結在了這裏

那麼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辣,你的支持就是我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哦!那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