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盒友,好久不見,我是寫生活雜談的狄仁傑,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我在羅馬旅遊的所見所聞和趣事。
前情提要:長劍盔甲、火槍大炮與幽靈傳說?一文帶你在聖天使堡裏雲旅遊
夜晚的覓食行動
從聖天使堡出來以後,擺在我面前的是兩個行動方案。
第一,去不遠處的梵蒂岡溜達溜達,畢竟兄弟會里e叔從聖天使堡頂端跳下來,打開降落傘後一分鐘就能滑翔到那裏。第二,去幹飯。
細心的朋友如果熟讀我之前的遊記,會發現我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從酒店到聖母大殿,從尼祿的金宮和圖拉真浴場到鬥獸場和君士坦丁凱旋門,從帕拉丁山和古羅馬廣場到圖拉真凱旋柱和威尼斯宮,從萬神殿到聖天使堡,幾乎跨越了大半個羅馬城區,但除了早飯外什麼也沒喫,連杯水都沒喝!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加上這時候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博物館早就關門了,去聖彼得廣場看人擠人也沒意思。因此,我果斷定下戰術決心——敲定方案一,乾飯!
羅馬路邊的噴泉水能喝嗎?
在羅馬街頭,24h不間斷的直飲水噴泉隨處可見。有的是狼頭型,比如我白天爬帕拉丁山時看到的。有的是水管型,比如我在聖天使堡附近口渴時撞到的。
歐洲的礦泉水貴,一瓶一歐起步,通常要兩歐,機場和熱門景點附近的甚至能高達三到五歐。大晚上我也懶得去便利店了,於是就從書包裏取下保溫杯,伸到水龍頭下,灌了大半杯,嚥下一大口。
羅馬街頭的噴泉直飲水是什麼味道呢?談不上多好喝,但也不算苦澀,就是正常的自來水的味道。能解渴就夠了。我打算再把水杯灌滿,以便不時之需。
就在我要把杯子再度湊到水龍頭前,一個女人牽着一條金黃色的狗走來。狗狗顯然也是渴了,看到水龍頭就和看到肉骨頭一樣激動。無奈之下,主人放開了鎖鏈,讓它喝個痛快。
然而,那條狗幾乎是用嘴對着水龍頭喝的,像吮吸骨頭一樣。我不經意間瞅了一眼手裏的保溫杯和裏面的半杯水,心想:這杯水不能要了。
可我終究沒把剩下的水全倒進臺伯河裏。當然,我以後再也不會接羅馬街頭的噴泉水喝了,除非真的到了要渴死的地步。
找不到當時的圖了,用網圖湊合一下
在羅馬喫意大利菜
來羅馬的第一天晚上,我喫的是家鄉菜——中國火鍋。但好不容易來一次意大利,總不能天天喫中餐啊。畢竟比國內要貴多了,國內一百多能和室友喫到火鍋自助,歐洲卻要兩到三倍價格。
我的腦細胞迅速運作,很快又列舉了兩個計劃:意大利菜和日料。意大利菜不必多說,而國內高檔點的日料也要兩三百(鵝肝無限暢喫的那種),歐洲也是這個價格,加上以自助爲主,很適合我這樣餓了大半天的人。
作爲成年人,我的選擇是:都要!我看中了聖天使堡北邊一家挺遠的日料店,打算走路過去,並沿途搜索意大利餐廳。
來意大利旅遊,我主打一個隨遇而安,就像隨風飄蕩的柳絮一樣。因此我並沒有特意去搜羅馬知名的正宗老字號意大利餐館,而是在街頭看看招牌上的食物照片,只要覺得對我胃口,就用谷歌地圖查一下評價,只要評價不是低的離譜,就進去看看。
因此,當我看到一家小餐館店門口的廣告上寫着披薩加飲料7歐,披薩看起來還挺大時,立刻搜了一下評價。評分在4分以上,嗯,那就是你了!
披薩被放在船槳形狀的木板上,直送到我的室外寶座上。它是雙拼的,我選了蘑菇加培根,飲料則是檸檬水。味道還不錯,沒有我之前喫的意大利披薩那麼鹹。份量也挺大,但是我今天走了三四萬步,實在餓壞了,可謂慾壑難填。
服務員也是個幽默風趣的傢伙。這次我也沒和他開菠蘿披薩的玩笑,而是指着宣傳牌上的紅色雞尾酒圖片,說再加一份這個。結果他面露難色,說這是夏天的特色飲料,西瓜味的,秋冬季節做不了。
我:沒關係,你們店裏還有什麼特色雞尾酒?服務員的話匣子頓時打開了,喋喋不休地向我宣傳他們家的招牌飲料,很是得意。於是我又點了一杯名字好聽的,可惜喝完纔想起來要拍照。
在羅馬喫日料
喝完雞尾酒後,我風捲殘雲一般掃除了桌上的四塊披薩,接着把服務員叫來,豎了豎大拇指,稱讚了一句:“好喫!”把他高興壞了。互道了“ciao”,我說下次來羅馬還會來你們家,隨後踏上了前往日料店的旅途。
這家日料店名爲chopstick restaurant,而我們都知道chopstick是筷子。這是一家中國人在意大利首都開的日料店,確實是少見的排列組合。
從意大利披薩店走了半小時,來到一處繁華的商業街,雖沒有高樓大廈,卻是到處張燈結綵,竟讓我找回了幾分國內夜市的感覺。
我看了一眼招牌,就是這裏。但這粉紅色的霓虹燈光,這垂下來的簾子,這花裏胡哨的裝潢,不禁讓我走進去前三思:這裏真是餐飲?你這日料店,正經嗎?
和我預想的不同,雖然餐廳是中國人開的,服務員卻是清一色的意大利人(至少是歐洲人)。他們見我走近,連忙迎上來打招呼,問我坐室外還是坐裏面。
這服務態度不錯,很是積極。我微微沉吟:外面風大,有點冷,去裏面看看吧。
餐廳裏面的裝飾風格正常了很多。作爲自助日料,點菜的方式和國內類似,但也有所差別:並非去餐廳門口對着菜單告訴服務員自己要什麼,也非掃碼點餐,而是用一個ipad一樣的電子設備點餐。
另外,和國內的自助餐模式不同,歐洲大部分自助餐廳只有食物和甜點是免費的,飲料酒水要另外付費。比如雞尾酒7-9歐一杯,龍井茶6歐一杯,最便宜的礦泉水也是三歐一大杯(一升的那種)。
作爲遊樂園之星玩家的我深諳此中盈利之道:烤物和炸物多放些鹽讓你口渴,然後儘可能掙你的飲料錢。就像我當遊樂園園長時冰淇淋不收費,但是水和上廁所費用直接拉滿。
服務員還想手把手教我ipad點餐機的使用方法。我笑了笑,表示這對我來說很簡單,不用教。服務員意味深長地“噢?”了一聲,帶着笑容離開了。
點餐機上有英法意德四國語言,我選的是英語。由於我日語沒學好,所以還是看不懂菜名,只能根據圖片來點。
這家店午餐自助21歐,晚餐28歐。就像紅警2的富裕地圖一口氣先造20輛灰熊坦克一樣,我一下子點了二十道菜,先是三文魚等壽司,然後是天婦羅等炸物,隨後是大蝦等烤物,最後補上甜點、水果和飲料,一共四十多歐。
四十歐相當於320人民幣,確實有點心疼。不過難得來一次歐洲嘛,還是一天只喫一頓,還走了那麼多路,還免費參觀了鬥獸場、萬神殿和聖天使堡,省的門票錢都差不多有四十歐了。那就不要再糾結了,出來玩開心最好,開喫!
歐洲的自助還有一點和國內不同,那就是用餐時長往往不止兩小時。像這家店我能從晚上九點喫到十二點關門,爽!
那天我大概確實是餓壞了,最後一共點了四輪,三四十道菜,一個人比隔壁桌四個人喫的還多,把坐我旁邊的老外們都嚇壞了。
要是他們知道,我一小時前還喫了四塊巴掌大小的披薩,喝了兩杯飲料,可能下巴都要驚掉了。
第一輪,壽司、烤大蝦、鰻魚都不錯
三文魚與芒果
第二輪,松板肉最好喫
上面的菜是三文魚肉夾饃,出自意大利惡趣味的黑暗中華料理,對標菠蘿披薩
第三輪
第四輪
我討厭浪費糧食,所以三十道菜被我一粒米不剩地喫幹抹淨了,幾杯飲料也喝的只剩下杯子和冰塊了。中途幾輪時略感有點撐,所以就在餐廳裏隨便走走,消消食。
我是店裏最後一個離開的顧客。臨走前,我再次和服務員道別,他們也熱情地歡迎我下次再來。我暗想:你們竟然還敢讓我下次再來?
就像《天龍八部》裏蕭峯說,像段延慶這樣的高手如果有五六個,他就抵擋不住。要是像我這麼能喫的傢伙一下子來上五六個,那麼這家店也遲早要關門。
羅馬的夜晚靜悄悄
服務員幫我推開門,我披上外套,一頭扎進黑暗的街道。
羅馬的夜晚靜悄悄,靜悄悄的。此時已是午夜,月明星稀。街上沒有什麼行人和車,只有我自己,還有和我那噠噠噠的腳步聲,像幽靈一樣迴響在羅馬城古老的石板上,伴隨我一路。
走了整整一天,一直在拍照。之前的兩家餐廳裏雖有插座,我卻沒有意標轉換器,因此手機電量早已耗盡。好在我還有專門玩碧藍航線的老手機作爲備用導航設施。這就是碧藍航線給我的自信(大誤)。
之前也說過,玩過刺客信條兄弟會以後,羅馬城的地圖就印在我腦海裏了。此言不虛,但是今天的羅馬城太大了,我所在的日料餐廳在兄弟會地圖以外的地方,所以還是得依靠導航。
與世界上大多數大城市一樣,羅馬的地鐵十二點後不運營,也沒有什麼夜間大巴,我只能靠雙腿走回酒店。
與白天走的聖母大殿—圖拉真浴場—鬥獸場—古羅馬廣場—帝國大道—萬神殿—聖天使堡這條古典歷史人文氣息濃厚的道路不同,我晚上想換一條路,經過西班牙廣場回去,就當看夜景了。
老實說,羅馬、巴黎等歐洲大都市和國內城市不同,治安較差,晚上一個人閒逛是有一定風險的,連街道兩旁的商鋪也早已熄燈並在門口加上數道鎖,防止零元購。
但是,我的性格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冒着一點風險,才能體驗空無一人的羅馬城,體驗與白天不一樣的羅馬城。成年人嘛,風險自負,我不會爲這一決定而後悔。
不像白天有那麼多喧囂的遊客,那麼多熙熙攘攘的上班族,晚上的羅馬只有我一個人,只有大理石上的孤影和腳步聲,還有那一輪圓月。
萬物寂靜,沒有鳥語,沒有汽車鳴笛。我就像一個穿越時空的冒險者,貿然闖進了古代羅馬,獨佔了這座有兩千五百年曆史的城市。
我太貪婪了,不願意與任何一位遊客,甚至是任何一位本地人來分享它的麗影,分享它的象牙白,分享那大理石地板,分享那一片片沉睡的廢墟……
不知道越過多少座小橋,走過多少大理石地板,我來到了著名的西班牙廣場前。到了這裏,我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
一是因爲這裏是兄弟會里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到這裏我DNA中深藏的記憶就被喚醒,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裏走了。二是因爲這裏是羅馬的旅遊勝地和治安較好的區,哪怕是晚上也有警察巡邏。
這裏因曾是西班牙大使館所在地和西班牙僑民聚居區而得名。無論是近處的噴泉雕塑,還是遠方的方尖碑與聖三一教堂,還是那137級階梯,都十分有名。
在電影《羅馬假日》裏,奧黛麗·赫本扮演的公主正是坐在這裏的階梯上喫意大利冰淇淋gelato,和男主角談笑風生。因此,哪怕到了深夜,噴泉邊和臺階上還是或坐或立着三五對情侶。他們成了我這一路上所看到的爲數不多的行人。
不知道爲什麼,羅馬的路燈總是不太亮,只能勉強照亮我腳下的路。還好我有鷹眼,影響不大。
對此,餘秋雨在《行者無疆》裏給出了這一種解釋。他曾於傍晚時分坐在一個長滿亭亭羅馬松的緩坡上俯瞰全城,到掌燈時分,感覺羅馬城燈光不多,有些黯淡。正想尋找原因,左邊走來一位散步的老人。
兩人一見如故,無所不談。餘秋雨藉機問他,羅馬夜間,爲什麼不能稍稍明亮一點?對此,老人的回答是: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製造明亮。”
此言得之。這也是爲何儘管我在上海生活多年,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繁華卻未能讓我駐足。相反,我總是不由自主地走向北京、西安、蘇州這些古城,去感受它們沉澱千年的氣息。
於城如此,於國亦然。比起高樓林立的美日韓,去看那些鋼筋混凝土鑄就的森林,我更願漫步在歐洲低矮卻寬闊的街道上,凝視那些頹圮卻依舊巍然的廢墟。
回到酒店門口,已是凌晨兩三點的事情了。我在用老式鑰匙打開厚重的側門時,再次像刺客信條裏e叔進入刺客墓穴和羅慕路斯巢穴一樣,左右觀察是否有人尾隨。別說人了,連只老鼠都沒有。
隨着沙啞的“吱嘎吱嘎”聲,我被老舊的電梯送上了三樓,躡手躡腳開了門。這天徒步走了四萬步,20公里,簡單衝了個澡就睡着了。
在夢裏,我是回到了羅馬帝國時期,在鬥獸場裏與敵人和野獸廝殺,還是來到萬神殿下,抬頭看那一圈光暈和漫天花瓣,亦或是潛行到聖天使堡中,給了老朋友羅德里戈一個大驚喜?我只知道那是個飄揚着軍團鷹旗和SPQR符號的羅馬夢。
公元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五日,意大利羅馬,夜宿臨近聖母大殿的瑪麗琳酒店。
啊哈,這竟然已經不止是去年,而是前年的事情了。之後幾期會給大家講我在特萊維噴泉前許願,誤入意大利國會,以及在梵蒂岡和大名鼎鼎的瑞士衛隊聊上幾句的故事。
寫在最後:最近除了歐洲遊記,也想寫一點其他題材,一個是重拾老狄說法欄目,給開學季的盒友普普法。
一個是我這兩三年看了不少國外戰史、條令和操典,想給對軍事題材感興趣的盒友講講怎麼由淺入深地搭建軍事知識體系,該看哪些書,還請感興趣的盒友參與一下文末的投票。
覺得我的文章有意思或者有幫助的盒友還請點個贊,充充電,互動一下關個注,下回更新不迷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