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速看丨萬麗星艦RTX 5070 Ti OC顯卡評測,7個問題,一文掃盡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

很榮幸受到了NVIDIA 核心AIC Manli萬麗顯卡的邀請,參與到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的新品測評計劃,這次我將聚焦咱們最關注的7大核心問題。

隨着NVIDIA GeForce RTX 50系顯卡的發佈,Manli萬麗新一代Blackwell架構顯卡問世,涵蓋萬麗旗下四大系列,包括:“Gallardo星艦系列” 、“Stellar星際系列”、“Polar Fox雪狐系列”、“Nebula星雲系列”。

這次我們評測的是萬麗旗艦級別的Gallardo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這款顯卡採用和最新的GeForce RTX 5080 相同的5nm 工藝 GB203核心,包括70個SM單元,相當於8960個CUDA核心,280個Tensor 核心,70個RT光追核心,280個TMU 和96個ROP;GeForce RTX 5070 Ti還包括16GB GDDR7 顯存,28Gbps 等效頻率,有896GB/s 總帶寬,比現有GeForce RTX 4070 Ti 的12GB/504GB/s 顯存有明顯提升。

此外,GeForce RTX 5070 Ti 顯卡支持 DLSS4 多幀生成技術,能提升遊戲幀率,帶來流暢視覺體驗;兼容 DP 2.1(UHBR20)接口,確保信號穩定傳輸,呈現清晰畫面;適配 2560 x 1440 和 3440 x 1440 分辨率平臺,滿足玩家對高品質遊戲畫面和流暢體驗的需求。顯卡功率爲300W,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以超跑美學與智能科技爲核心賣點,搭載三大創新體系:

1、獨特設計方面,融合超跑設計語言,配備旋壓燙銀轂風扇、儀表燈帶與尾燈元素,獨創DRS空氣流道系統通過電機驅動背板模組實現溫度感應智能開閉;

2、散熱系統採用旋壓銀轂環形扇葉(3×10cm高風壓低噪風扇)、大尺寸均熱板與10根8mm全覆式複合熱管,結合金屬壓鑄中框形成高效散熱矩陣;

3、燈光控制首創聲控RGB功能(支持"你好,星艦"語音指令調色),兼容Win11 Dynamic Lighting光效同步(需Type-C轉USB2.0連接線)與主流主板RGB聯動(需Type-C轉5V三針ARGB線),系統級光控權限優先級設計確保多平臺操控穩定性。

以下是該顯卡的具體參數:

目錄

1、到底升級了啥?

2、GeForce RTX 5070 Ti性能如何?

3、相比GeForce RTX 4070Ti Super提升多少?

4、DLSS4提升大嗎?

5、功耗與散熱好嗎?

6、性價比咋樣?

7、值不值得買?

正文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基於全新的Blackwell架構打造,採用了 GB203-300-A1 的核心,包含第五代Tensor Core,第四代RT Core,神經網絡着色器等新硬件,以支持包含DLSS 4,RTX Mega Geometry在內的大量新技術。芯片基於臺積電4NP定製工藝製造。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擁有8960個CUDA核心,16GB GDDR7顯存,256-bit位寬,帶寬896 GB/s,加速頻率2.45 GHz,TGP功耗300W,AI算力爲1406AI TOPS。

爲了讓這塊TGP達到300W的GB203性能得以發揮,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顯卡採用增壓式散熱系統,該系統主要是包括有旋壓銀轂環形扇葉、全覆式鰭片複合熱管、大尺寸均熱板均衡散熱三個方面。

其中扇葉方面採用3風扇散熱設計,搭載3枚10cm旋壓銀轂環形扇葉,葉片中部稍微凸起,軸心更低,儘可能的增加葉片的寬度,這樣設計可以有效提升風量和風壓,能夠優化空氣流動提供強勁而穩定的風量,同時保持低噪音,在高負載下持久穩定。在待機狀態下或者輕負載狀態下,它的這3枚風扇會全部停轉,以便實現安靜的運行效果。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還採用10根8mm大直徑複合導熱管,這個和5080\5090D保持一致,圍繞其上還佈滿了散熱鰭片,兩者緊密貼合,沒有空隙,大大增加了散熱面積,確保顯卡在高負載工作時,核心熱量能迅速被吸收和散出去。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還內置大尺寸均熱板,能夠精準覆蓋GPU、顯存和電源模塊,熱量迅速均衡傳導,減少熱點積聚大幅提升散熱能效。

在一套強勢散熱組合下,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的散熱表現非常亮眼。經過壓力測試,顯卡的板載功耗來到300W,GPU最高溫度也僅維持在60℃以下。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的細節遠不止這些。例如IO面板提供了3個DisplayPort 2.1b接口和1個HDMI 2.1b接口,即擁有了4個輸出接口。其中DisplayPort 2.1b支持DSC技術,最高可以實現480Hz條件下實現4K 12-bit HDR。如果使用並聯兩個DisplayPort 2.1b搭配的形式,則可以達到100Hz條件下8K HDR效果。HDMI 2.1b則同樣支持DSC技術,最高支持165Hz條件下8K 12-bit HDR。

電源接口則使用了符合ATX 3.1規範的16pin(12+4)接口。同時爲了兼容老款電源,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也提供了一條16pin(12+4)轉8pin x2電源轉接線。

接下來裝機點亮,可以看到下面有一圈燈帶,可以進行RGB同步。另外在背板的地方可以看到有3個打開的尾鰭,這個尾鰭就是DRS空氣流道系統,DRS模組可根據核心溫度智能開閉與開啓,開啓後提升風流貫穿通道,不僅提升顏值,還提升散熱效能。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支持聲控,喚醒指令: “你好,星艦”,顯卡收到喚醒指令後,白色燈光快速閃爍兩次。這時候語音輸入指令即可切換模式,模式切換指令包括關閉燈光、打開燈光、同步燈光、呼吸燈光、常亮燈光和閃爍燈光。

1、50系顯卡,到底升級了啥?

50系顯卡升級主要有3大點:架構升級、技術創新、性能提升

50系顯卡主要基於全新的Blackwell架構,相比40系顯卡的Ada Lovelace架構,Blackwell架構在性能和效率上都有顯著提升。其配備了第五代Tensor Core,支持更高效的AI計算,爲DLSS 4等AI功能提供更強的算力支持。還採用了新型的SM多單元流處理器,提升了並行計算能力和圖形處理效率。

而技術創新方面,50系顯卡支持完整的DLSS 4技術,包括多幀生成(Multi-Frame Generation)功能,能夠以更快速度生成圖像,提升遊戲性能和畫面質量;還引入了NVIDIA Reflex 2技術,使用Frame Warp技術提升遊戲的響應速度,減少延遲。最後是支持基於神經網絡渲染的全景光線追蹤,提供更逼真的圖像效果。

最後就是性能的提升。50系顯卡的CUDA核心數量相比40系顯卡有顯著增加。例如,GeForce RTX 5090的CUDA核心數量比RTX 4090翻倍,達到21,760個。50系顯卡採用了GDDR7顯存,相比40系顯卡的GDDR6X顯存,顯存帶寬和數據傳輸速率更高。50系顯卡的第四代RT Core在光線追蹤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預計可提高高達40%的性能。

2、萬麗星艦GeForce RTX5070 TiOC性能如何?

本次對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的3D MARK做了以下測試。

我們直接測試Fire Strike Ultra。其中Fire Strike 是一項適用於高性能遊戲電腦和超頻系統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即使對於最新的顯卡而言,Fire Strike 測試也非常嚴苛,而Fire Strike Ultra是其4K版本。

根據17855的得分,預測在戰地5 2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預計可達到200+FPS的幀率。其餘預估性能如下:

APEX,2K分辨率最高畫質,140+FPS

GTA5,2K分辨率最高畫質,175+FPS

荒野大鏢客2,2K分辨率最高畫質,105+FPS

堡壘之夜,2K分辨率最高畫質,125+FPS

緊接着是TimeSPYExtreme跑分,Time Spy Extreme 作爲進階版,看重的是 4K分辨率下 DirectX 12 的遊戲性能測試。實測下來,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的得分爲12637。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的這些分數都比4070TiS高不少,其中GeForce RTX 4070Ti Super在TimeSPYExtreme裏面的得分是11928,相比之下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提升6%;GeForce RTX 4070Ti Super在Fire Strike Ultra的得分是14956,相比之下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提升19%。

一些常見遊戲實測:

黑神話悟空,4K分辨率,超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爲106幀。

極限競速:地平線5,在4K分辨率下,打開NVIDIA DLSS AI超分辨率(超高性能)、DLAA關閉、幀生成技術開啓,其餘均爲超高配置,平均幀率有193幀。

賽博朋克2077,在4K分辨率下,打開NVIDIA DLSS質量(超級性能)、DLSS幀生成4X、其餘均爲最頂配置,平均幀率有301幀。

古墓麗影暗影,在4K分辨率下,打開NVIDIA DLSS(超級性能)、打開光線追蹤,最高畫質,平均幀率有233幀。

荒野大鏢客2,4K分辨率最高畫質,打開NVIDIA DLSS(超級性能)、打開光線追蹤,平均幀率有143幀。

1.相比GeForce RTX4070TiS提升多少?

通過對GeForce 4070 Ti Super與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遊戲的測試對比圖可以看到,生化危機 4、地平線 西之絕境、冰汽時代 2、霍格沃茨之遺、星球大戰:亡命之徒、賽博朋克 2077、奪寶奇兵:古老之圈、黑神話:悟空、心靈殺手 2、DaVinci Resolve、D5渲染器等遊戲均有2倍左右的提升。其中奪寶奇兵:古老之圈到達了2.9倍的提升,生成式 AI(Flux.dev)達到了3.7倍的提升。

4、DLSS 4提升大嗎?

DLSS 4升級非常大,其技術革新體現在架構轉型與功能升級兩方面。其核心架構迎來革命性升級,首次在圖形領域實現基於Transformer模型的實時應用,取代了傳統的卷積神經網絡(CNN)。這種擁有2倍參數量和4倍計算量的AI模型,通過自注意力機制可識別更大像素範圍內的長距離模式,在時間穩定性、運動細節保留和抗鋸齒效果方面顯著優於前代。尤其在處理高動態場景(如運動模糊)和複雜光照環境時,Transformer模型能更精準重建高分辨率細節,減少畫面僞影。

多幀生成技術(MFG)的突破性進展體現在兩方面:生成能力方面,Blackwell架構憑藉第五代Tensor Core的強大算力,可在兩個原生幀之間插入多達三幀AI生成畫面,理論性能提升達傳統渲染的8倍;硬件優化方面,MFG通過高效AI模型替代傳統光流加速器硬件,使顯存佔用降低30%,生成速度提升40%。這種"軟硬協同"設計讓補幀過程直接融入渲染管線,既降低了延遲又釋放了硬件資源。

針對延遲問題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包含雙重創新:在硬件層面,Blackwell架構引入的Flip Metering技術實現幀控制邏輯的GPU自主管理,消除CPU-GPU通信延遲,並通過優化顯示時序使畫面呈現更平滑。在軟件層面,Reflex 2技術採用動態渲染隊列管理和Frame Warp技術,前者根據輸入優先級實時調整GPU任務,後者通過優先解析外設輸入信號預生成畫面,將操作延遲壓縮至最低。

作爲全面AI化的顯卡架構,GeForce RTX 50系列已獲得75款首發遊戲的技術支持,其通過AI減負的設計理念(如DLSS 4僅需計算1/16原始像素)正在重構遊戲開發範式。測試數據顯示,在4K全光追場景下,GeForce RTX 5090相較前代幀率提升超30%,部分項目實現翻倍增長,這驗證了Transformer模型與多幀生成技術的協同增效。

由於DLSS 4中的多幀生成技術只有RTX 50 系列顯卡支持,所以我們只用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Ti OCi進行測試。在《賽博朋克2077》實際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幀生成在設置中會以2x(生成1幀)、3x(生成2幀)、4x(生成3幀)多檔位的形式存在。在DLSS超級分辨率預設方案部分,擁有兩個模型可選,一個是 Transformer模型,一個是卷積神經網絡,我也都會進行測試。

本次測試均採用4K分辨率高畫質,光線追蹤打開,光線追蹤光照設置爲“超級”。

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4K分辨率高畫質,光線追蹤打開,光線追蹤光照設置爲“超級”,不開啓幀生成,實際體驗幀率有120幀。但是使用DLSS4多幀生成4X後,幀率一舉躍至301幀率,提升了2.51倍。

注意50系顯卡的DLSS模型有2個,一個是 Transformer模型,一個是卷積神經網絡,差別不大,均可使用。

這時候我們換上GeForce RTX 4070Ti Super再來測試,可以看到下圖同樣設置只有126幀,該遊戲性能提升2.38倍。

接下來咱們再測試《霍格沃茨之遺》。我們可以看到該遊戲的多幀生成在設置中會以2x(生成1幀)、3x(生成2幀)、4x(生成3幀)多檔位的形式存在。

本次測試均採用4K分辨率超高畫質,光線追蹤打開,光線追蹤幾何品質設置爲“超高”。

可以看到通過使用基礎的DLSS超級性能模式,不開啓幀生成,幀率只有157,選擇超級性能DLSS4多幀生成4X後,幀率一舉躍至378幀率,提升達到了2.41倍。

5、功耗與散熱好嗎?

我在室溫約25℃環境中使用FurMark進行20分鐘單烤測試,並使用GPU-Z監測溫度與功耗情況。

單烤測試中可見,這塊萬麗Gallardo星艦 GeForce RTX 5070 Ti OC顯卡整卡功耗維持在300W左右,核心溫度與顯存溫度穩定在約58℃與62℃,此時風扇轉速仍有不小的餘量,可見增壓式散熱系統以及DRS空氣流道系統真的對GeForce RTX 5070 Ti的散熱有很大的作用,這個散熱應付滿負載真的是非常輕鬆了。

6、性價比咋樣?

英偉達GeForce RTX 5070 Ti 顯卡將於2 月 20 日晚發售,官網現已公佈國行建議零售價爲 6299 元起。

對比之下,該顯卡在國外的建議零售價爲74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爲5454元,而上一代GeForce RTX 4070 Ti的國行起售價則爲6499元。這一消息初看似乎預示着GeForce RTX 5070 Ti將以更親民的價格登陸中國市場。

雖然定價更低了,但是目前還是缺貨狀態,屬於有價無市的狀態,建議大家等等大貨。

7、值不值得買?

萬麗星艦GeForce RTX 5070 Ti OC 顯卡有諸多亮點:

從性能上看,其採用全新 Blackwell 架構,CUDA 核心數量多,顯存容量達 16GB,帶寬高,還支持 DLSS 4 等新技術,在 3D MARK 測試及多款遊戲實測中幀率表現出色,對比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有明顯提升,如部分遊戲提升約 2 倍甚至更多。

散熱方面,增壓式散熱系統配合 DRS 空氣流道系統等設計,高負載下溫度控制良好。在設計上,超跑美學風格獨特,燈光聲控控制有創新。

這麼多優點,對有更新硬件需求的朋友來說,肯定是值得的。當然追求性價比還可以看看萬麗星雲GeForce RTX 5070Ti,採用三風扇、全包圍外殼設計,零售價6299 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