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系列首發陣容包括四款型號,其中旗艦級的RTX 5090 D與RTX 5080已經正式發售,而接下來就輪到定位性能級的RTX 5070 Ti登場了。作爲NVIDIA核心合作伙伴,影馳在第一時間推出了基於RTX 5070 Ti GPU的產品,其中的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則是符合MSRP頻率規格的高性價比代表產品。
RTX 5070 Ti官方規格介紹
有關Blackwell架構的技術解析請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這裏就主要針對RTX 5070 Ti的規格進行解析。RTX 5070 Ti採用了和RTX 5080相同的GB203核心,不過對規模進行了縮減以符合它的定位。相對於上代AD104核心的RTX 4070 Ti來講,RTX 5070 Ti的規模提升十分明顯。CUDA單元提升到了8960個,提升了17%;紋理單元達到280個,也提升了17%;光柵單元爲96個,提升了20%。同時,它的Tensor Core和RT Core數量提升了17%,且由於升級了一代,算力分別提升了119%和44%,可見在AI渲染方面RTX 5070 Ti無疑會有更多提升。顯存部分,RTX 5070 Ti和RTX 5080一樣都是256bit/16GB GDDR7的配置,只是頻率稍低,如此一來相對RTX 4070 Ti的192bit/12GB GDDR6X升級就很大了,容量高出33%、帶寬更是高出78%,這在高分辨率遊戲和AI應用中會帶來更好的性能表現。視頻編解碼部分,RTX 5070 Ti和RTX 4070 Ti一樣都是2個編碼器和1個解碼器,只不過都升級了一代,對H.265/4:2:2/10bit格式視頻的編解碼支持也是它的重要特性。功率部分,RTX 5070 Ti整板功率爲300W,稍高於RTX 4070 Ti的285W。售價方面,RTX 5070 Ti首發售價6299元,比RTX 4070 Ti當年首發價還低了200元,性價比更加突出。
本次我們收到的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就完全符合NVIDIA官方給出的MSRP公版規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介紹
影馳的“刃”系列分聖魔雙配色,其中聖刃爲白色,我們手中這款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則爲黑色。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整體外觀融入了刃式裝甲和符咒的元素,尺寸符合SFF-Ready標準,非常適合ITX/mATX機箱使用,是三風扇薄卡愛好者的心頭好。
顯卡搭載刃式散熱裝甲,擁有合金壓鑄的中框,配合擁有鍍鎳熱管的散熱片與金屬背板,爲RTX 5070 Ti提供可靠的散熱支持。同時,顯卡還使用了3個90mm霜環風扇,支持智能啓停,在散熱和噪聲控制之間取得完美平衡。
顯卡搭載12V-2×6輔助電源接口,符合ATX 3.1規範,整板功率爲300W。GPU和頻率方面都按照MSRP公版設定。
個性化方面,顯卡搭載GALAX Aurora RGB信仰Logo燈效,採用磁吸設計,可以將LOGO燈自由安裝在頂部或者前端。
接口部分,顯卡提供了3個DP 2.1b和1個HDMI 2.1b接口,足以滿足發燒玩家多屏顯示的需求。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它的實戰表現。
實戰測試:DLSS 4加持,2K輕鬆拿捏4K也不懼
測試平臺
顯卡: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
處理器:銳龍7 9800X3D
內存:Lexar戰神之翼ARES 6000 C26 16GB×2
主板: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硬盤:Lexar NM1090 2TB
電源:ROG雷神Ⅱ16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24H2
測試平臺部分,我們依然選擇了銳龍7 9800X3D,將處理器部分的瓶頸效應控制在最小,同時還使用上代的RTX 4070 Ti與之進行對比。
DLSS 4光追遊戲測試
RTX 50系最大的升級就是帶來了DLSS 4,在全新Transformer模型加持下,DLSS 4不但能夠提供更好的畫質和效率,還能通過多幀生成技術巨幅提升遊戲幀率。對於RTX 5070 Ti來說,在DLSS 4的加持下,它甚至具備在4K極限畫質下暢玩3A遊戲大作的能力,這對於使用4K顯示器的發燒級玩家來講無疑是一個極具性價比的賣點。因此,DLSS 4也是本次RTX 5070 Ti首發測試優先關注的部分。同時,在這部分測試中,除了RTX 4070 Ti之外,我們還加入了RTX 4070 Ti SUPER進行對比。
3DMark已經正式更新了DLSS 4測試項目。從測試來看,開啓DLSS 4+4×多幀生成,RTX 5070 Ti相對原生提升了507%,相對2×幀生成提升了76%,相對RTX 4070 Ti原生提升了722%,相對RTX 4070 Ti開啓DLSS 3幀生成也提升了140%。可見,DLSS 4對於RTX 5070 Ti來說堪稱如虎添翼,也是RTX 50系獨有的性能提升黑科技。
《賽博朋克2077》在4K極限光追設置下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RTX 5070 Ti,不開DLSS和幀生成也只有16fps。但是開啓DLSS 4 + 4×多幀生成之後,幀率暴增9倍來到了160fps,相比開DLSS 3幀生成的RTX 4070 Ti提升了一倍多,相對開DLSS 3幀生成的RTX 4070 Ti SUPER也提升了接近一倍。由此可見,在DLSS 4+多幀生成的支持下,RTX 5070 Ti相對上代同級產品開DLSS 3幀生成有着成倍的性能提升,相對原生更是有9倍的提升,在4K極限光追畫質下可實現過百幀的流暢度。
《霍格沃茲之遺》4K極限光追設置下,RTX 5070 Ti開啓DLSS 4+4×多幀生成幀率可達192fps,相對原生下提升了347%之多,相對遊戲自帶的DLSS 3+幀生成模式也提升了76%,相對RTX 4070 Ti和RTX 4070 Ti SUPER的原生幀率更是分別提升了465%和380%,相對它們開DLSS 3幀生成大約提升了一倍。
《漫威爭鋒》支持在NVIDIA APP中使用優設(Override)功能來啓用DLSS 4和多幀生成。可以看到,RTX 5070 Ti開啓DLSS 4+4×多幀生成幀率可達252fps,相對原生提升了342%,相對RTX 4070 Ti和RTX 4070 Ti SUPER的原生幀率分別提升了460%和394%,相對它們開DLSS 3幀生成大約提升了119%和100%。
綜合上面的測試可以看到,RTX 5070 Ti在支持DLSS 4和多幀生成的遊戲大作中,可以最高提供超越上代RTX 4070 Ti四倍多的幀率,就算RTX 4070 Ti打開DLSS 3幀生成,RTX 5070 Ti也能提供兩倍於它的幀率。未來支持DLSS 4的遊戲會越來越多,因此不管是RTX 4070 Ti/Ti SUPER用戶還是更早的RTX 3070 Ti用戶,升級到RTX 5070 Ti都將獲得極大的遊戲幀率提升,甚至還能以超百幀的流暢度輕鬆駕馭4K光追遊戲大作。
基準性能測試
3DMark基準性能測試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隨着分辨率提升,RTX 5070 Ti相對RTX 4070 Ti的性能優勢會逐漸增加。在DX11的FireStrike部分,RTX 5070 Ti在1080P和2K分辨率的FireStrike和FireStrike Extreme中領先RTX 4070 Ti的幅度爲30%,而在4K分辨率的FireStrike Ultra中這個優勢達到了33%。DX12部分的TimeSpy項目中則大約領先22%。在DX12U和光追項目中,RTX 5070 Ti則領先了33%~39%。綜合全部項目來看,RTX 5070 Ti領先RTX 4070 Ti的幅度大約爲30%,確實非常給力。
光柵遊戲性能測試
常規的光柵化性能部分,我們首先看看2K分辨率下的表現。從測試成績來看,RTX 5070 Ti在《CS2》《賽博朋克2077》《古墓麗影:暗影》《極限競速:地平線5》《最終幻想14:DAWNTRAIL》《永劫無間》《地平線:零之曙光》重製版和《生化危機4》重製版中平均幀率領先RTX 4070 Ti的幅度都超過了20%,綜合全部遊戲來看,平均幀率領先幅度達到18%。
1% LOW幀部分,由於RTX 5070 Ti擁有更大的顯存和更高的顯存帶寬,因此在流暢度方面也更有優勢,綜合全部遊戲來看,領先了RTX 4070 Ti大約17%。
從2K光柵化常規遊戲測試整體情況來看,RTX 5070 Ti綜合領先RTX 4070 Ti的幅度接近20%,而且在大多數遊戲中都能達到百幀甚至幾百幀的流暢度。
當我們把分辨率提升到4K之後,可以看到RTX 5070 Ti的256bit/16GB GDDR7相對RTX 4070 Ti的192bit/12GB GDDR6X優勢更加明顯了,不但平均幀提升幅度達到24%,1% LOW幀的提升幅度也來到了25%。此外,可以看到,即便是不開DLSS和幀生成,RTX 5070 Ti依然可以在4K最高畫質下讓很多遊戲跑出過百幀的流暢幀率,對於4K遊戲玩家來講,確實不失爲一個性價比更高的解決方案。
常規光追和DLSS遊戲測試
在僅開啓光追和DLSS超分辨率的2K遊戲中,RTX 5070 Ti相對RTX 4070 Ti的平均幀提升幅度大約爲15%。基本符合芯片規模的提升幅度。當然,未來的遊戲大作基本上都會支持DLSS 4和多幀生成,這樣一來RTX 5070 Ti在實戰中的優勢只會越來越大。
生產力性能測試
在3D渲染類生產力軟件中,RTX 5070 Ti相對RTX 4070 Ti也有明顯的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高的項目優勢可達41%,綜合全部項目來看則提升了15%。對於3D設計用戶來講,RTX 5070 Ti確實是個值得升級的高效工具。
AI性能測試
BlackWell架構的RTX 5070 Ti支持FP4精度計算,因此在UL Procyon AI生圖測試中進行FP4精度出圖測試時可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RTX 5070 Ti在FP4精度下的出圖速度是FP8精度的1.99倍。而RTX 4070 Ti由於顯存佔用已經超過12GB,FP8模式下程序調用了比顯存慢很多的系統內存,所以出圖時間長得離譜,已經沒有什麼可比性了。同時,由於RTX 4070 Ti不能原生支持FP4模式,因此在FP4模式下的效率僅有RTX 5070 Ti的23%,但FP4降低了對顯存的佔用,所以出圖速度還是比爆顯存的FP8快。由此可見,對於有高效AI出圖需求的用戶來講,擁有16GB大顯存且原生支持FP4的RTX 5070 Ti也是一個相當值得升級的工具。
功率與超頻
我們對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進行考機,可以看到跑滿了300W的整板功率,此時GPU和顯存的溫度也不過60℃出頭,散熱表現還是不錯的。
接下來我們對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進行了簡單的超頻,超頻後GPU最高加速頻率達到了3225MHz,顯存等效頻率達到了30Gbps,TimeSpy GPU得分來到了29516分,相對默認設置的28048分提升了5%,提升幅度比較可觀。
總結:可能是當前性價比最高的4K遊戲顯卡
最後來簡單總結一下。RTX 5070 Ti作爲RTX 50家族第三款登場的成員,完美繼承了“70 Ti”系列高性價比的傳統。
它相對前面兩款RTX 50旗艦來講擁有更容易讓發燒玩家接受的價格,同時在DLSS 4和多幀生成的加持下可以在4K極限光追畫質下提供超過百幀的遊戲體驗,尤其是比肩RTX 5080的256bit/16GB GDDR7顯存配置堪稱誠意滿滿,和上代RTX 4070 Ti的192bit/12GB GDDR6X相比不管是容量還是帶寬都提升巨大。
加上GPU架構的升級,即便是在4K下的純光柵性能,RTX 5070 Ti相比RTX 4070 Ti也有近30%的提升,如果加上DLSS 4和多幀生成,對比RTX 4070 Ti開DLSS 3幀生成更是有兩倍提升,這升級幅度可以說是令人滿意的。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RTX 5070 Ti的超頻能力也是比較出色的,經過簡單調試,遊戲中GPU加速頻率達到3200MHz以上非常輕鬆,這一點也增加了它的性價比。
此外,BlackWell架構針對未來的AI渲染而設計,升級的Tensor Core和RT Core都帶來了巨大的算力升級,這些優勢也會在未來的遊戲中被逐漸放大。當然,考慮到RTX 5070 Ti相對RTX 4070 Ti的升級幅度都這麼大,那麼對於還在使用RTX 3070 Ti的老用戶來說,直接一步到位選擇RTX 5070 Ti跨代升級無疑是當前性價比更高的4K遊戲升級方案了。
在一衆RTX 5070 Ti產品中,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擁有出色的散熱設計,符合SFF-Ready標準的尺寸,可以充分滿足ITX/mATX主機用戶升級強力顯卡的需求,堪稱嚐鮮RTX 5070 Ti的超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如果玩家需要打造白色主機,也可以考慮影馳GeForce RTX 5070 Ti聖刃。
當然,如果對顯卡有更多個性化要求,也可以關注影馳旗下其他的RTX 5070 Ti產品。例如全新打造的金屬大師系列和星曜系列。
影馳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屬大師系列
影馳的RTX 5070 Ti金屬大師系列摒棄以往銀色主題色調,推出了黑白雙色可選。顯卡採用鋁合金上蓋與全金屬背板加固設計,更加穩固可靠。顯卡還採用新一代寒光星β散熱系統,配合霜環風扇,提升散熱性能並降低噪聲。
影馳 GeForce RTX 5070 Ti 星曜系列
▲星曜LUNA
這次影馳還推出了全新的星曜Luna系列,靈感源自月亮女神,並擁有星曜娘二次元形象。顯卡採用特有磁吸上蓋,支持免工具拆卸,方便除塵,配合可拆卸背板,DIY更加隨心所欲。顯卡配備了IML ARGB燈效,可與主板燈效同步。搭載霜環風扇,背面大面積鏤空散熱更通暢。散熱器模組及背板都採用白化設計,附贈星曜娘貼紙,方便打造二次元個性MOD主機。
愛攻AG276QSD QD-OLED電競顯示器
對於發燒級遊戲畫面黨或者追求極致高刷的電競玩家來講,裝機也可以用一款高品質的2K QD-OLED電競顯示器與RTX 5070 Ti搭配,獲得頂級畫質與高幀率兼得的遊戲體驗。例如愛攻AG276QSD就是不錯的選擇。
愛攻AG276QSD採用QD-OLED量子點自發光技術,可輕鬆實現1500000:1靜態對比度,2K/360Hz/0.03ms GTG疾速響應高配定製超感流速屏可以讓玩家享受絲般順滑的遊戲體驗。顯示器通過VESA ClearMR 18000認證,動態畫面更清晰,在高速對戰過程中搶佔先機。顯示器還通過了TRUE BLACK 400認證,提供1000nit峯值亮度,加上Dark Boost智慧光控引擎確保畫面無死角,亮暗均清晰,對戰不怕被偷襲。同時,顯示器還提供了智能控槍引擎,提供智能動態輔助準星+智能狙擊目標放大器,讓玩家如虎添翼。對於色彩有專業級要求的玩家來講,愛攻AG276QSD具備原生10bit色,可提供10.7億色彩表現,達到99% DCI-P3/100% sRGB色域覆蓋,專業校色實現Delta E<2,同時還通過TUV不閃屏認證,支持硬件低藍光,視覺效果十分出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