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因爲作者AI用多了,希望測試一下自己是否還有人類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下的,旨在通過個人一些微薄的經驗幫助各位筆記本玩家與電腦小白提升的cs2遊戲體驗 ps:賺點經驗與盒幣❌(標題這麼寫是因爲現在筆記本4060佔絕對主力地位),若有語焉不詳或不嚴謹之處敬請諒解。全文大約4000字。
首先是我的幀率測試結果,你們呢?
平均幀425,1%low幀170。實戰平均幀基本穩定300幀,low幀200幀。創意工坊地圖名:CS2 benchmark,並選擇從worldwide啓動即國際服啓動,在開始選擇中選擇創意工坊模式進入該地圖,且需要打開遊戲設置中的啓用控制檯,等待測試結束中將會自動打印結果。
一、配置以及設置
⒈ 電腦配置
作者使用2023宏碁掠奪者擎neo,cpu爲英特爾i7-13700hx,gpu爲rtx 4060laptop,內存爲十銓科技 海力士顆粒 2x16G ddr5 5600c40
由於本人臺式機性能不如筆記本,因爲我的主力機就是這臺掠奪者,因此本文主要面對搭載英特爾cpu與英偉達gpu筆記本用戶。
⒉系統設置
設置-遊戲-遊戲模式開。顯示卡-窗口化遊戲優化開。高級圖形-硬件加速gpu計劃開-可變刷新率開。(這些是作者系統本身就默認打開的)
至於在其他優化教程中常見的電源計劃設置,作者認爲沒有必要去更改,保持默認平衡模式即可。因爲電源計劃更改可能會影響除遊戲之外的使用體驗,並且可能造成更大的散熱壓力反而影響性能表現,本着專事專辦原則本文並不提及。
⒊ 遊戲設置
分辨率橫縱比:1280x960 4:3 該分辨率是很多cs玩家習慣並且選擇的分辨率,對性能壓力小。對於4060,2k分辨率下幀數可能不盡如人意。
增強角色對比度:開 / g-sync,v-sync等垂直同步技術:關 / 多重採樣抗鋸齒技術:關 / 全局陰影效果:高 / 動態陰影:全部 / 模型貼圖細節:高 / 貼圖過濾模式:雙線性 / 光影細節:低 / 粒子細節:低 / 環境光遮蔽:已禁用 / 高動態範圍:性能 / fx超分:已禁用(這麼設置的目的是在保證幀數的同時,保證最佳的競技體驗,不丟失敵方影子細節等優勢)
二、 硬件部分
⒈ CPU狀況以及設置
▼ 溫度
在這裏作者強烈建議各位筆記本用戶注意自己cpu的溫度情況,溫度對性能表現至關重要,特別是2023年生產並使用液金的筆記本。下圖是作者連續進行5輪基準性能測試第5輪時的cpu溫度情況。一般情況下,使用英特爾cpu遊戲本跑cs2核心溫度極少會超過90度,如果你發現你的cpu超過90度(再次提醒液金用戶,以液金的能力cpu超過90度就要考慮是否是液金偏移,及時處理。因爲作者的筆記本原廠也是使用液金,後換成霍尼韋爾7950相變片,如果你使用的是與我同等級別的cpu溫度使用液金散熱卻超過90度,那大概率是液金衰減或偏移。),請檢查電腦的散熱能力,是否需要清灰與重塗硅脂。
圖中可見,溫度最高的核心其溫度也只達到83度。圖中的檢測軟件是圖吧工具箱中的cpu軟件core temp。
▼ 與cpu有關的設置
衆多周知英特爾自12代酷睿起爲cpu添加了大小核設計,但多數情況卻是對遊戲cpu調度造成了麻煩,例如把遊戲進程調度到能效核上即Efficient-core上造成遊戲性能下降。對於cs2很早之前,玩家們就研究出了通過控制檯命令讓遊戲運行在性能核上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略顯繁瑣複雜對小白不友好。現在v社的更新早已提供了一項便捷的設置來解決這個問題,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
即在設置-遊戲設置-cpu內核使用偏好
該選項僅對擁有大小核設計的英特爾cpu開放並生效,提供三種選項:無偏好,優先性能內核,僅性能內核。一般情況下後兩者性能表現要比前者要好。至於後兩者選哪一種,可以分別嘗試遊玩一段時間看看哪個更好再下決定。或者考慮作者提供的可能規律:性能核即Performance-core在6-8核間的選優先性能內核,性能核在8核心及以上的選僅性能內核。對於不知道自己cpu核心情況的小白來說,要查詢也十分簡單-在Windows任務欄右鍵打開任務管理器在cpu一欄找到cpu型號,在瀏覽器搜索 英特爾ix-1xxxx(填你的cpu型號),找到英特爾官網的規格標註。
例如作者cpu是i7-13700hx,就輸入英特爾i7-13700hx,在搜索出來的英特爾官網頁中就有具體的核心規格介紹。
⒉ GPU顯卡狀況與驅動
▼溫度
與cpu相同,gpu顯卡同樣需要關心溫度,gpu溫度對性能表現的影響甚至可能比cpu溫度大的多,畢竟gpu是負責畫面渲染與輸出的關鍵設備。通過作者的不嚴謹觀察與本設備的情況,4060laptop(滿血140w功耗版本)在散熱良好的情況下大多數遊戲時的溫度都不會超過86度。在玩cs2更不會達到這個溫度,所以如果你的顯卡接近或超過這個溫度,請檢查散熱情況。
同樣是連續5輪基準性能測試,第5輪時的顯卡監測,可以看到僅爲65°可以說非常之低。監測軟件爲英偉達Geforce experience,alt+r呼出性能圖層。
▼ 顯卡驅動
經常更新驅動的夥伴們都知道,驅動對幀率的影響可謂之重要又玄學,因爲一個版本的驅動可能會提高幀數,另一個版本的驅動可能又會導致幀數爆降。那對於cs2和4060laptop有沒有一款牛逼好用的驅動呢,有的兄弟,有的。那就是英偉達與2024年4月16日發佈的game ready 552.22 notebook 驅動。這款驅動是難得一見的廣受好評的驅動。好用到什麼程度,可以說將來4060laptop退役後都需要在覈心上刻下:552.22——4060l最忠實的驅動(其實這款驅動對於30系,40系和其他遊戲都是普適性很好的驅動,前提是你不需要玩最新的遊戲以及使用dlss4和新的transform模型)這版驅動在作者的測試下,基本就是cs2幀數表現最好的一版驅動。同時b站也有up測試過該版本驅動(不過在你的電腦上可能不一定是這樣,因爲驅動這東西實在太玄學了,總之該版驅動是比較值得嘗試的。)
自從該版本過後,該up主測得的幀數表現就不斷下降,不過也有可能是遊戲和v社的原因(情況並不絕對)
552.22驅動
至於怎麼安裝驅動,那是很簡單的,如果你的驅動版本號低於552.22,直接到英偉達官網下載552.22驅動就好,下載的到的軟件直接雙擊運行選擇清潔安裝,等待安裝完成即可。驅動網頁鏈接我會一併在評論區給出。
如果你的驅動版本高於552.22,你又想嘗試該版驅動,那安裝可能就有點複雜,你需要使用圖吧工具箱中顯卡工具中的ddu軟件,選擇顯卡-英偉達-清清除並重啓來完全卸載顯卡驅動(推薦進入安全模式進行卸載),然後再進行驅動安裝。
圖吧工具箱與ddu驅動卸載軟件
⒊ 內存(並不是儲存)
內存同樣對性能表現有這十分重要的影響,但這部分的部分內容對於小白的可實操性較低,推薦僅作了解。
▼內存容量組合
對於內存來說一般雙通道(通俗來說就是插兩根內存條)比單通道(只插一根)性能要好,這其實可以類比爲車道,車道越多是不是一定時間內的車流量就可以越大。同時大容量內存比小容量內存性能要好。我們常見的內存容量組合有 2x8g,2×16g,以及2x12g。看到這可能就會有疑問了,爲什麼都是2x,那可不可以是16g+8g呢,同樣是24g和2x12g有什麼區別,畢竟16g的內存條比8g要貴不少。答案可能出乎意料——8+16g的內存組合性能可能還不如2×8G,這是因爲8+16g組成的是非對稱雙通道(至於爲什麼非對稱雙通道可能會降低性能就不展開說了,其實是我不知道,笑)在csgo時期不同的容量組合對性能幾乎沒有影響,至於cs2是不是也是這樣尚不得知,但有消息指出將內存從2x8g升級爲2x16g將對幀數有不錯提升。
沒找到cs2的,放一張pubg的吧(總之是不推薦組非對稱雙通道的)
從16g到32g
▼ 內存頻率
一般來說高頻內存的性能表現要比低頻性能要好,目前筆記本使用的dd5內存頻率主要有三種:4800mt/s,5200mt/s以及5600mt/s。限制筆記本內存頻率的主要是cpu,要想cpu支持比官方標定更高的頻率需要進行內存超頻這一操作(這裏就不細講了,不建議小白去操作,因爲筆記本內存超頻需要解鎖bios,自己手動設置參數,小白操作有風險不要去亂搞!可能損壞電腦!並且還對cpu有要求,原則上帶hx後綴的處理器才支持超頻)
▼內存時序
簡單來說,內存時序和內存延遲掛鉤進而對幀率產生影響,特別是1%low幀。(幀率測試打印圖中粉色字體p1:170即爲1%low幀)
什麼是1%low幀?
1% Low幀是衡量遊戲或應用性能的一個關鍵指標,表示在測試時間內,幀率最低的1%時間段內的平均幀數。例如,若遊戲運行100秒,1% Low幀即爲最卡頓的1秒(100×1%)內的平均幀率。它比單純的“最低幀率”更具統計意義,能更準確地反映持續性卡頓問題。
爲什麼說1%low幀比平均幀更重要?
① 卡頓感知敏感:人眼對幀率突降比平均幀率更敏感。即使平均幀率爲60 FPS,若1% Low幀僅爲20 FPS,玩家會明顯感到畫面卡頓。
② 幀時間波動:1% Low幀低意味着幀生成時間(Frame Time)不穩定,導致部分畫面停留時間過長,破壞流暢感。
③ 操作反饋延遲:在競技類遊戲中,幀率驟降會直接導致操作輸入延遲,影響對戰體驗。
因此理論上只有平均1%low幀達到或超過你電腦顯示器的刷新率,遊戲纔可以說真正達到流暢不掉幀(特別對於像cs2這樣的競技fps來說)
要注意的是手動更改降低內存頻率也屬於內存超頻的一部分,小白不要自行進行操作
以我使用的內存條爲例,圖中標註的cl46-45-45-90即爲該內存標準時序,稱爲cl46。內存條工作在5600mt/s時標定時序即爲cl46
通過調整時序,可將時序壓低至cl40-42-42-70,延遲與性能表現得到提升,實測1%low幀能提升20幀左右
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如果對你有幫助,那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