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8月先買的Steamdeck(PDD4k左右購入的512g OLED版),25年1月後買的ROG掌機X(日本5k左右購入的)。這段時間綜合用下來,結合購買之前高強度看的各種國內國外評測和自己的情況,感覺還是有很多地方光看評測是意識不到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給正在猶豫的玩家提供參考。
1. 握持手感。這個其實是我上手之後體驗最深刻的。ROG的握持手感和Steamdeck相比實在是太差,像是握着一個塑料扁盒子(手柄的彎曲非常的淺,導致很難“握住”,只能“拿着”)。後來買了skull家的保護套,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xbox標準手柄握持手感是10分滿分的話,steamdeck握持手感是8分,不戴套的ROG只有5分,戴套了能到7分。
2. 休眠體驗。之前沒有一開始就買win掌機的原因是聽說休眠體驗非常不好。但是實際上只要把電源鍵的操作在win設置裏修改爲“休眠”,就基本不會遇到睡死的情況(至少目前我是一次都沒碰到)。而且掉電也比較少(刺客信條奧德賽大概5-6個小時內重新打開,大概只掉1-2的電)。
3. 性能對比。這是我最想說的一點,因爲掌機性能之爭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Steamdeck性能確實是不如ROG,能玩的遊戲也確實不如ROG多。對於我來說,因爲大學先後買了惠普輕薄本和MacBook,所以四年基本告別遊戲。工作之後買了PS55和遊戲本,報復性玩遊戲,先是補票了很多小時候艱難玩過/雲玩過的老3A遊戲,後面纔開始玩近十年推出的各種新遊戲。所以對於想要專注於老3A的玩家,Steamdeck真的是不二之選。但是對於已經有過長時間遊戲經驗,想要隨時隨地玩3A的話,不要選Steamdeck。
總而言之,我認爲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合理的設備搭配是這樣的:
【高性能PC/PS5+Steamdeck】(PC/PS5玩3A,Steamdeck玩老遊戲,或者在網絡環境好的情況下串流。串流體驗如果在國外應該是相當不錯,但是在國內上行網速極慢的條件下就一言難盡了)
【Win輕薄本/Mac+ROG掌機X】ROG掌機X則更適合資金比較充足,且有在各種場景下玩3A的需求的玩家,和Steamdeck對於遊戲遊玩內容的“補齊”屬性是有很大差別的。適合需要出差、想上班午休在工位上玩遊戲的玩家。這樣搭配可以讓工作+娛樂的設備最輕量化。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關於這兩個掌機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提出,我會盡力解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