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腸粉生涯始於2011年2月,還上大學着,在此之前,我用的手機是LG GM750,系統爲Windows Mobile 6.5,正因爲對微軟的喜愛,所以在手機於網吧被偷之後,我果斷選擇了WM陣營最牛的HTC。
2011年
HTC HD2 兩個版本(左T版右H版)
當時某寶HD2 T版翻新機價格爲2700左右,而我只攢了1600左右的零花錢,後來的1100是找了同班十幾個同學借的,每個人借50到100,之後就開始了我的還錢生涯:當時每個月生活費500,我每天早飯不喫,中午包子喫5個(每個5毛),晚上喫3個,一天4塊錢,其他錢儘量不花,最後用了幾乎一個學期,敢在期末考試前還完了,之後整個大學時期我再沒碰過包子,看見就反胃。
HD2可以說是Windows Mobile陣營配置最高的手機,CPU是高通驍龍QSD8250,主頻1.0GHz,T版RAM爲576MB(H版448MB),ROM爲1024MB(H版僅有512MB),4.3寸WVGA分辨率屏幕,屏幕爲26萬色,但Windows Mobile只能顯示65536色,也是PPC手機中少有的電容屏,支持兩點觸控,但可惜WM對多點觸控的優化並不好。電池有1230mAh,但該機子被稱爲電老虎,一天普通用下來得2~3塊電池,因此還有很多加厚的大容量電池賣。
當時手機買回來沒多久我就開始研究刷機了,真是條不歸路,外加HD2太能刷了,能完美運行Windows Mobile 6.1/6.5、安卓2.2/2.3(當時還沒出4)、Windows Phone 7/7.1/7.5/7.8、Ubuntu Touch,能刷能用但不完美的還有Meego、FireFoxOS、Windows RT,還有模擬iOS的視頻,但卡成PPT。當時對我來說,2天沒有刷機就渾身不得勁,所以基本每天泡各大論壇,找各種ROM,當然花樣最多的是安卓,有HTC Sense、MIUI、CM、Flyme等,卡刷線刷都是當年熱門的刷法。而最牛的當屬刷雙系統,HD2可以WP7和安卓同時刷入手機,在開機的時候選擇要進入的系統。
當年HD2提到的頻率最多的詞語應該是三色屏和S-Off。
上圖這兩部手機時候後來重新收的,一臺T版一臺H版,結果H版遭遇了屏幕漂移問題,偶爾會觸發。
時間來到了2012年,在深入體驗了WP7和安卓之後,我選擇繼續微軟陣容。
2012
2012年中,我當時在北京實習,結果手機壞了,看着應該是字庫損壞,所以就選擇了直接買原生的WP7手機——HTC Titan X310e,也叫凱旋,當時花了1620,同樣是二手。
HTC Titan X310e,屏幕最大的WP7手機
X310e搭載了一顆1.5GHz的高通MSM8255的CPU,RAM爲512MB,ROM多達16GB,屏幕爲4.7寸WVGA分辨率。WP7和WM的內核相同,都是CE內核,因此有個致命傷,就是不支持多核心CPU,好在Windows Phone優化的不錯,使用還是非常流暢的。
同年5月,當時又辦理了一張副卡的我需要再選一個備用機,因此我瞄準了Touch Pro2,詳細型號VX6875,支持電信CDMA2000。花費640,二手機。
TP2,上圖的手機號我早已不用了
其使用的CPU爲高通MSM7200,主頻528MHz,RAM爲288MB,ROM 512MB,初始系統WM6.1,3.6寸WVGA電阻屏,側滑全鍵盤。這個手機也能刷安卓,或者卡載安卓,但我沒刷,因爲配置太低了。
全鍵盤打起字來還是比在那小屏幕上用手戳快太多了。
2013
1月份,這次換掉的是Touch Pro2這臺備用機,換成了Desire Z,俗稱盜賊,是一臺側滑鍵盤的原生安卓機。這臺二手機,只花了60。
Desire Z,側滑全鍵盤
正如截圖,買這個純粹爲了玩模擬器,按鍵映射後不用點屏幕,也能隱藏虛擬按鍵,AB一起按的體驗完秒屏幕,比如玩熱血系列。
CPU是高通MSM7230,主頻800MHz,RAM是512MB,ROM有1.5GB,現在這臺手機我還留着,系統停在了MIUI 5。
2月,我在線下購買了全新的HTC 8X,是一臺Windows Phone 8手機,價格3999。之前經歷了被微軟第二次拋棄(第一次是WM6.5無法升級到WP7,同樣是CE內核),因爲微軟曾經承諾過所有WP7手機都能升級到WP8,但最終全不能了,其實我能理解,畢竟從CE內核變成了Windows 8相同的NT 6.2內核。
全名HTC Windows Phone 8X
使用了WP8系統的手機終於支持了雙核,CPU是高通MSM8260A,雙核1.5GHz,RAM爲1GB,ROM是16GB,4.3寸的720p屏幕(WP7只支持WVGA分辨率)。這種早期的WP8手機後來險些連WP8.1都升不了。我當時一直想買藍色的,但可惜店家要半個月左右才能進到,所以等不及得我就買了個黑色的,多年後我又買了一臺藍色的圓夢了,花了300。
8月,我換掉了TP2,買了二手的G19,當時G17的ROM多,但是配置略低,G19的ROM少,但是配置略高,工作後我已經不太刷機了,所以選擇了G19,型號X710e,代號Rider雷達。
G19
G19的CPU是高通MSM8660,雙核1.5GHz,RAM 1GB,ROM 32GB,4.5寸960×540的屏幕。
換機的契機是我當時在的公司,經常出差做項目,閒了大家就聚一起玩遊戲,當時天天飛車剛出,大家都聚一起玩,而我的DZ帶不動,Titan這個WP7手機就更別提了,微信裏內置的經典飛機大戰也比安卓晚了一年纔出。
換機後就和大家暢玩天天飛車、全民飛機大戰和雷霆戰機,每週都比拼排行榜。更有意思的是這手機因爲配置不算高,所以雷霆戰機後面敵人和子彈過於複雜的時候會卡慢,這就算自帶的慢動作了,很多複雜的關卡輕輕鬆鬆就過了。
在9月小米手機3發佈後,我先後幫兩個同事搶到了,看着他們5寸1080p的屏幕真清晰啊,再看看我這4.3寸960×540的“大果粒”,想換機的心思又開始活絡了起來。
2014
最終在1月份,還在蘭州出差的我,沒忍住直接在蘇寧店買了One Max,俗稱大麥。費用5299。
One Max,5.9寸巨屏
我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配置更高的One M8(驍龍801),一個是One Max(驍龍600,其實是大屏版的One M7),因爲我喜歡的大屏的緣故所以選擇了後者。
One Max的配置是驍龍600四核1.7GHz的CPU,2GB+32GB存儲組合,5.9寸1080p屏幕,初始系統爲安卓4.3,在支持週期最後可升級到安卓5.0。當時常見的屏幕是4.3到5.0寸,5.9寸叫大屏,現在,6.3寸都叫自己小屏了……
這部手機是我用的時間最長的HTC手機,長達一年半。
這手機當初拿出去回頭率是真高啊,不亞於升降攝像頭、摺疊屏剛出的時候。
2015
其實一直沒換機,主要是後面HTC One M8和M9都沒有出大屏手機了,我有點捨不得換成5寸小屏。但One Max我當時在玩安卓版勇者鬥惡龍8的時候加載時間太長了,所以我纔想換手機。這時是2015年5月份。
5.2寸對比5.9寸
也正是這個心裏,讓我選擇了體驗最糟糕的One M9+,當時M9是5.0寸1080p屏幕,驍龍810的處理器,而M9+是5.2寸2K屏幕,MTK Helio X10的處理器,3GB+32GB存儲組合,電池僅2840mAh,首發價格高達4299。
糟糕的是,這小電池帶2K屏幕是真的費電,外加Helio X10這個處理器也沒比火龍810涼快,充電都可能直接發燙,外加HTC的系統並沒有MIUI這類系統的自啓動或者關聯啓動的管理功能,導致這手機無論在沒在用,都會費電的現象:有時候手機放着不用,就莫名發燙,電池直線往下掉,都遇到過,睡前充滿,睡醒已經沒電關機了的現象,所以這手機我只堅持到了次年2月就換機了。
但是換的手機並非HTC,而是紅米Note3。那陣子我突然有種心裏,覺得手機簡單用用就行了,我也不拍照,所以選了中端的驍龍660手機,還挺便宜。覺得有時候還是要脫離HTC感受一下其他品牌。
2016
但可惜我小看了我對喜歡的東西的忠誠度了,僅用了一個月我就無比想念HTC了……
但是4月份HTC推出的手機卻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HTC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市場推出的是旗艦機HTC 10,搭載驍龍820處理器,4GB+64GB存儲,5.2寸2K屏幕;但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出的HTC 10卻是驍龍652,3GB+64GB存儲,如此區別對待飽受爭議。
就叫HTC 10,不是HTC One M10
被罵了一段時間之後HTC將在大陸地區銷售的HTC 10改名爲HTC 10 LifeStyle,並說頂配版將在8月份發售。
本來在4月就想換機的我愣是壓抑到了8月份,都不知道那4個月我是怎麼過的……
頂配的HTC 10首發價格是4999。電池沒加多少,是3000mAh,仍然是2K屏幕,但因爲CPU相對給力,所以倒是沒出現M9+的那種過於耗電的問題。
2017
還是4月份,HTC發佈了新一代機型,但是仍然沒有再啓用One系列的命名,轉而改用U系列,一個是旗艦機U Ultra,俗稱UU,一個是中端機U Play。
雙屏的HTC U Ultra
吸引我換機的地方自然是正面這個雙屏了,設計上類似LG X Screen,主屏幕是正常使用的手機屏幕,在主屏上方還有一個小長條副屏幕,可以用作日程提醒、快速啓動應用、備忘錄等功能。副屏的左側是前置攝像頭,這麼看起來,在當年全面屏還沒普及的年代顯得屏佔比很高(小米Mix出了不久,價格還高;鼻祖夏普不溫不火)。
我買的配置是驍龍821處理器,4GB+128GB存儲組合,5.7寸2K主屏幕+2.05寸1040×160副屏,我買的機型是藍寶石特別版,正面不是康寧大猩猩玻璃,而是手錶常用的藍寶石玻璃,僅有128GB一個配置可選,用這個手機我壓根沒貼過膜,我嘗試過鑰匙和菜刀刮,根本刮不出痕跡,不過價格爲88。
同年雙11(沒錯,是同年,夠敗家吧),眼看着屏佔比80%以上的全面屏手機開始越來越多,我心裏也想要一臺,但一邊想要高屏佔比,一邊又捨不得這個雙屏和藍寶石玻璃,所以一直糾結到雙十一當天。
HTC第一個全面屏手機
不用特別糾結額頭和下巴,在2017年當時除了Mix,基本少有做的那麼極端的全面屏,基本屏佔比超80%、分辨率從16:9拉長到18:9的都可以叫全面屏。
HTC U11+採用驍龍835處理器,6GB+128GB存儲組合,HTC旗艦機的拍照還是不錯的,當時以單1200萬像素攝像頭拿到DxoMark評分90分,使用的是One M7機型上飽受好評的UltraPixel技術,並且升級到了第三代。作爲對比,iPhone X和華爲Mate10 Pro均爲97分,iPhone 8 Plus和Galaxy Note8爲94分。
6月份,想念WP系統的我又入手了一臺HTC M8 for Windows,主要爲了收藏。
HTC One M8 for Windows,除了系統,其他和M8一樣
這部手機使用驍龍801處理器,2GB+32GB存儲,5寸1080p的屏幕。
上市之初是Windows Phone 8.1,後可升級到Windows 10 Mobile預覽版,但後續慘遭拋棄,升上去也不能繼續更新。最終只能靠改機型大法升級到新版本。
最終所有能從WP8.1升Windows 10 Mobile正式版的手機,只有部分Lumia手機,其他廠商全滅。
第三次被拋棄是8X,無法升級10;第四次被拋棄就是微軟17年正式停止Windows 10 Mobile的支持。
2021
是不是很驚訝?
因爲2018年開始我就改用vivo了,當時vivo NEX S,vivo第一代升降攝像頭的手機設計吸引了我。
另外也是覺得HTC實在是太不思進取了,也跟不上時代了,所以U12+我也沒換,後來直接改用vivo NEX了。
之後我的主力機就一直是vivo/iqoo了,直到現在也是。至於我這8年的v粉生涯,那又能單獨回顧一篇文章了。
2017年9月,HTC將原代工Pixel手機的部門(原ODM部門)賣給谷歌,後來又將HTC品牌出售給其他企業允許貼牌生產手機。
Desire 21 Pro 5G,Desire系列的第一部5G手機
這期間,HTC每年都會出一款低端機型刷刷存在感,也不排除是其他企業設計的。直到2021年,我實在又想HTC的不行了,所以又買了當時新出的Desire 21 Pro替換掉時的副機。
Desire 21 Pro採用驍龍690處理器,8GB+128GB存儲組合,6.7寸2400×1080分辨率90Hz屏幕,配置垃圾,但售價高達2888。
然而,這是我買的僅次於M9+後悔的手機,因爲驍龍690的性能太渣了,安裝日常應用都是半分鐘起步,而且系統已經幾乎是原生系統了,只是保留了幾個HTC的經典APP,例如天氣,時鐘,但也沒有適配長屏幕,所以沒堅持多久就換掉了。
2023
2023年我又回來了。
HTC U23 Pro
這次HTC新機又成了U系列,不過定位中端,因爲配置提升,售價也有所提高,到3300多了。
採用的是驍龍7 gen1處理器,12GB+256GB存儲組合,6.7寸2400×1080分辨率120Hz屏幕,支持無線充電了。呼吸燈仍然保留,會提醒充電和通知。
這個手機我一直用到現在,雖然2024年又出了U24 Pro,配置也提高到驍龍7 gen3和12GB+512GB(當然價格也提升到4200多),但它改成了曲屏,我又不喜歡了。而且原神星鐵什麼的,7 gen1低特效依然能玩。
彩蛋
這個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手機,而且是沒有迭代或者相似系列的產品,我就放到彩蛋裏吧。
HTC Shift,UMPC筆電手機二合一
購買於2018年12月,1500買的二手。這款機型在2009年上市之初售價已經上萬,我也是等到了一個自己勉強能接受的價格後入手收藏。
它有兩個型號,X9500和X9501,其中X9501支持打電話,X9500不能打電話但可以數據上網。
它有兩個系統,PC系統是Windows Vista,移動系統是基於Windows Mobile精簡的SnapVUE系統,不能安裝應用,但可以刷機刷成普通的Windows Mobile。兩個系統可以免重啓直接切換。
爲了適配兩個系統,它也內置了兩套硬件,Windows Vista使用的是Intel Stealey 110A(主頻800MHz)+1GB DDR2 microDIMM內存+40GB 1.8寸硬盤;SnapVUE使用的是高通MSM7200(主頻400MHz)處理器+64MB RAM+128MB ROM,屏幕是7寸WVGA。有一些硬件是某個系統獨享的,例如指紋識別、VGA輸出、右側的小觸摸板和鼠標左右按鍵,只能PC系統用。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功能,是分辨率切換按鈕,也是僅PC系統使用,可以將原本800×480的分辨率模擬到1024×600,但會因爲實際像素不夠而影響一些顯示效果,不過可以解決一些界面在480的高度下顯示不完整的情況。
這是我最喜歡的收藏。
HTC在我玩機生涯中佔據了最重要的時段,到現在,它依然是我心目中重要的存在,即使巔峯不在。如果後面出了我感興趣的機型,我想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入手吧。
我不太敢回憶我買過的所有品牌的機型,怕自己忍不住剁自己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