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鳥聽着像雜牌,實際並不是。
FFALCON雷鳥在這幾年應該有不少人聽說過,如果你有買電視的打算那一定跳不過雷鳥這個品牌。
雷鳥作爲TCL集團雙品牌戰略推出的新銳品牌,主打年輕化。自從2020年面世後就推出來鳳,鶴,鵬,雀四個系列。在各個系列都把“質價比”這個詞重新做了定義,很多爆款都是越級的存在。可以說是電視領域的新勢力。
“卷王”雷鳥依靠TCL供應鏈和華星光電的HVA技術,能做電視自然也能做顯示器(友商某維就是這麼幹的)
自己在MiniLED領域的積累在顯示器領域做了不少牛B的產品。
我印象中之前兩千分區的雷鳥27U9在3000元價位段可以說是“殺瘋了!”
爲啥會做MiniLED的顯示器?
MiniLED作爲現在LED顯示器的進階,採用了更小的燈珠,可以獲得更小的局部控光效果,以提升對比度。
對比另一個分支OLED,MiniLED雖然響應速度和色彩廣度對比自發光的OLED稍顯不足,但亮度並不弱,而且沒“燒屏”風險。最重要的是,OLED面板的顯示器動不動就是3000元往上走,MiniLED甚至直接打到了2000元以內,甚至這次雷鳥Q6直接幹到1099元!
我敢說,1099元的Q6在1000元價位段,直接封神!
安裝
顯示器安裝現在都簡單了,取出直接對準底座插孔,安上。然後把面板拿下來直接嵌上,結束!
外觀
雷鳥Q6是"Q"系列,取的是QHD(2K)的首字母,這個分辨率已經是現在最主流的分辨率。
Q6正面由於採用“四等”邊框,底下已放不下LOGO了。FFALCON雷鳥LOGO只得挪到側面。
支架
支架支持俯仰調節(-5~15°)和升降調節(125mm)側面旋轉(±20°)和垂直旋轉(±90°),
Q6對比Q7大哥,少了花裏胡哨,多了簡樸實在。
背部兩條羽翼一樣的亮面處理,“風之翼”設計即使沒有燈光也好看
底座
底座設計很人性化,省空間還適配桌面。只要不是三角形的底座都好評。
支架背部做了一個橡膠條,可以推動隆起,用於繞線整理。
接口
Q6的接口保持主流水平,兩個HDMI+一個DP。可惜的是沒有C口,如果有的話,只會更進一步,基本就支持一線連了。
雙HDMI都是2.1 TMDS協議,最高帶寬2K 144Hz,如果你是臺式機建議使用DP接口跑滿2K 180Hz。
雷鳥Q6的指點杆超級文明,居然設計在下面居中,非常符合人類直覺,也不用勾手了。着實好評!
按下後調出OSD菜單,
測試
使用Spyder X Pro測試得:Q6色域覆蓋爲100%sRGB,98%AdobeRGB,95%DCI-P3,94%NTSC。AdobeRGB和NTSC都達到了90%以上,雷鳥Q6甚至也足夠初學者做設計學到業餘兼職的水平了。
甚至亮度最高有543尼特。
顯微鏡
我們用顯微鏡看下雷鳥Q6的RGB排列,這個像素排列爲經典RGB排列,只是中間做了黑色斷層。
熱成像
我們來看看熱成像圖,熱量會從兩側散出所以兩側熱量很大,但是最熱的地方是下面的顯示器外置電源
功能
Q6都1000塊錢了,當然只能支持AMD FreeSync,但是NVIDIA的G-Sync Compatible由於是基於FreeSync做的,所以也支持。
不過需要30系或者更高的顯卡才支持,20系需要走DP纔行,AMD顯卡可以隨意(AMD YES!)
效果咋樣?
MiniLED最重要的當然是HDR體驗了!很多人說HDR開啓後一片糊,那是因爲你顯示器亮度不夠,而且沒有足夠多控光分區。
雖然HDR可以讓Windows自己調整,但是建議直接抄我的設置:暗部提升5 響應速度極快 控光高 刷新率最大 情景模式自動
開啓後,無論是看動畫還是玩遊戲,效果好多了。
尤其是《潛行者2:切爾諾貝利之心》這種暗部細節很多的遊戲,效果會更明顯。
CS中180Hz效果
OSD菜單
底下的按鈕隨便按一下就可以打開OSD菜單。雷鳥這個菜單並非公版方案,簡潔不簡單。
大部分功能你都能在遊戲模式找到,還能監測實時刷新率,不用開遊戲加加了。
而且開關狀態用的是滑塊按鈕,好文明
總結
這兩年除了鍵鼠耳機在卷,顯示器也一樣在卷,之前我買一臺2K 144Hz顯示器都要1500多,還是熊貓的A-屏,沒護眼,響應速度也慢。甚至IPS都能有拖影……
去年整個顯示器市場愣是把2K 165Hz打到900多塊錢,雷鳥要是還做Fast IPS面板顯示器肯定趕個晚集,但押寶MiniLED+Fast HVA,降維打擊,着實牛逼。
從生產角度看,MiniLED成本是比OLED低50%以上的,Q6定位就很準,用MiniLED淘汰FastIPS。在本價位段,再花裏胡哨的功能都不如MiniLED本身的表現。所以,Q6在1000元價位段封神應該沒啥問題。
推薦什麼人買Q6呢?
預算在1.5K以內
對看電影有點追求
主玩3A大作
設計修片居多
只要中2條就可以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