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春節,預製菜市場迎來了一場爆發式增長,年銷售額強勢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超過50%。這一數據的背後,是預製菜行業在一片爭議聲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從市場規模來看,預製菜近年來的發展態勢堪稱迅猛。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就已達到5165億元,同比增長23.1%。按照這樣的增長趨勢,預計到2026年,這個數字將飆升至10720億,一個龐大的產業正加速成型。
預製菜的消費羣體有着鮮明的特徵。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是主力軍,佔比高達80%。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人們更傾向於選擇便捷的預製菜來解決用餐問題。其中,22 - 31歲的年輕人成爲2025年春節期間的消費主力,佔比43%。這一代年輕人成長於互聯網時代,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預製菜正好契合了他們的需求。
而此前的數據也表明,80後已婚女性也是預製菜的主要購買者,在忙碌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預製菜爲她們提供了一種輕鬆準備家庭餐食的解決方案。
在產品方面,佛跳牆、豬肚雞、牛大骨等經典菜品成爲預製菜中的熱門選擇。這些菜品不僅有着廣泛的受衆基礎,而且通過預製菜的形式,讓消費者在家就能輕鬆享受到原本只有在餐廳才能品嚐到的美味。今年春節期間,高端預製菜年夜飯也備受矚目。董到家推出售價3088元的海蔘年夜飯家宴,和苑酒家推出9999元的“白金饕餮盆菜”,滿足了消費者對於年夜飯高品質和儀式感的追求,也顯示出預製菜在高端市場的潛力。
衆多上市公司紛紛入局預製菜領域。廣州酒家、全聚德、國聯水產等企業憑藉自身的品牌優勢、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在預製菜市場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然而,預製菜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諸多痛點。口感和營養方面,預製菜經過加工和長時間儲存,復熱後口感往往不如現做的菜餚,肉類容易發柴,蔬菜容易軟爛,營養成分也會有所流失。食品安全問題更是不容忽視,“3·15”晚會曝光的用槽頭肉製作梅菜扣肉預製菜事件,讓消費者對預製菜的質量安全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此外,預製菜市場還存在價格不透明的問題,產品價格參差不齊,消費者難以判斷價格與品質之間的關係。
不過,預製菜行業的優勢也十分明顯。便捷性是其最大的賣點之一,無論是家庭消費者還是餐飲企業,都能從中受益。家庭消費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準備好一頓豐盛的飯菜,餐飲企業則可以縮短出餐時間,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政策層面,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爲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各地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從資金扶持到技術創新,全方位助力預製菜產業的發展。技術上,冷鏈物流技術和保鮮技術的進步,爲預製菜的儲存和運輸提供了有力保障,確保產品在各個環節都能保持良好的品質。
預製菜行業儘管面臨着諸多爭議和挑戰,但市場需求的推動、政策的支持以及技術的進步,都爲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着行業的不斷成熟和規範,預製菜有望在人們的飲食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xdm,你們能接受預製菜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