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是否已經到頭了?

在手機行業不斷內卷、各大廠商爭相追逐影像效果的今天,許多人期待新一代的高端旗艦手機能帶來“顛覆性”的影像體驗。然而,現實卻有些令人失望——本該不斷進步的影像配置,如今似乎停滯不前,甚至有不少“開倒車”的現象。


比如OPPO的Find X8,主攝從上一代的LYT808“升級”爲LYT700,然而LYT700不過是早期Sensor IMX766的延續,在技術上完全是全方位退步。再看VIVO X200Pro,其前代主攝IMX989是1英寸的傳感器,而最新款卻倒退爲只有1/1.28英寸的LYT818。雖然LYT818在工藝上提升至22nm,但其物理尺寸的縮小顯而易見,直接影響感光能力——這樣的改變無論算法多麼強大,都無法完全彌補。

包括小米15、一加13、榮耀Magic 7Pro等在內的大部分高端手機,影像配置基本原地踏步。人們不禁發問:手機廠商爲什麼不再追求影像的進一步突破?這背後是單純的技術滯後,還是另有原因?


單純擴大傳感器已無意義

先來設想一個拍攝場景。假設你要拍一張背景虛化明顯、主體層次分明的人像照片,現在有兩種設備供選擇:

設備1:全畫幅相機,36×24mm的感光元件 + 23mm焦段 F5.0光圈鏡頭;

設備2:半畫幅相機,23.6×15.7mm的感光元件 + 50mm焦段 F1.8光圈鏡頭。

對於初學者,可能會傾向選擇設備1,因爲“底大一級壓死人”的概念早已根深蒂固。然而,稍微懂些攝影的人會毫不猶豫地選設備2。爲什麼?因爲拍攝層次感不僅僅是傳感器大小的問題,焦距、光圈同樣重要。


類似的問題恰恰也存在於當前的手機市場。手機廠商往往只堆砌傳感器尺寸,像素越來越高,傳感器面積越來越大——乍一看,這些指標確實很“高端”。但再深入一層:即便傳感器做到了1英寸的超大底,它的物理焦距僅有23-24mm,等效焦段爲廣角,層次感和空間感在這個焦段下幾乎無法體現出來。即便廠商加持“算法優化”,仍舊難以避免成像畸變和虛化不足的問題。

對於日常使用的消費者來說,手機的1X變焦在拍攝人像時廣角效果非常明顯,虛化感弱、畸變現象嚴重,根本無法突出主體。因此,用戶往往選擇將鏡頭切換至2X或3X焦段,以便獲得更好的層次感和空間效果。但問題是,切換到更高的焦段往往依賴長焦鏡頭或裁切算法,並非純粹的主攝成像。這也帶來一個核心疑問:如今所謂的1英寸超大底Sensor,在實際應用中究竟價值幾何?


手機影像進入物理瓶頸期

前文提到,現階段手機影像技術的關鍵瓶頸是焦距和光圈的受限。那麼,既然焦距如此關鍵,是否可以提升物理距離呢?現實並不簡單。

爲了增加焦距,手機需要更大的鏡頭模組和更遠的傳感器距離。然而,這一距離直接受限於手機的厚度。儘管近年來攝像頭模組逐年增厚,但要進一步增加焦距,手機的厚度勢必要繼續增加。這種設計將給手機的外觀和攜帶性帶來極大挑戰。

事實上,爲了平衡影像需求和便攜性,許多廠商已嘗試升級長焦鏡頭,從1/2.5英寸傳感器提升至1/1.4英寸。

以VIVO X100 Ultra的潛望長焦鏡頭爲例,其內部結構複雜,鏡頭模組的體積已經非常誇張。若要在長焦鏡頭上使用1英寸的大底Sensor,那麼其尺寸幾乎會接近單反相機。這種設計顯然不適合日常消費電子產品,因此,廠商目前在長焦鏡頭的尺寸上幾乎已經走到了極限。

高端旗艦手機的成本逐年攀升,而影像技術的研發成本尤其昂貴。僅僅是配備一顆高素質的主攝Sensor,成本就已高得驚人。如果繼續在影像方面投入巨資,將使產品售價進一步提升,而這是絕大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的。


以蘋果和三星爲例,近年來旗艦機型的價格已趨近頂峯。蘋果幾乎連續三年沒有大幅漲價,安卓廠商即便想提高價格,也受限於市場需求。在硬件成本不斷上漲的今天,爲了控制售價,犧牲部分硬件升級成爲許多廠商的無奈選擇。於是,電池、外觀等消費者更容易感知的因素逐漸取代影像技術,成爲廠商優化的重點。

這種策略的背後,是影像技術逐漸趨於瓶頸的必然選擇。當提升傳感器尺寸或光圈無法再帶來顯著成像提升時,廠商也只好“原地踏步”,集中資源去提升用戶日常體驗更強烈的其他方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