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雲評價:Intel 13490F VS AMD 5700X3D實測對比

大家好,我是飄雷。

之前同大家分享了使用Intel i5 13490F的裝機方案,並且測試了這套主機在《黑神話:悟空》中表現。

在發文之後,最近發現在PDD上,盒裝的i5 13490F和AMD 5700X3D基本處於同一價位:

於是起了好奇心,尋思看看這倆價格相仿的CPU競品對比起來會是個啥結果,就趁着週末實際測試了一下。

廢話不多說,咱們直接進入正題,Let's go。

參數解析

i5-13490F擁有 6 大+4 小共 10 個核心、16 線程,其中性能 P 核最高睿頻爲4.8GHz(單核),能效E核最高可以睿頻至 3.5GHz。相較於同代產品i5-13400F來說,13490F擁有更高的睿頻頻率、更大的三緩,性能和遊戲體驗也要更好一些,這也是大陸特供處理器的優勢了。

5700X3D這邊沒有小核,不過大核更多,擁有8核心16線程,默認頻率比i5-13490F更高,爲3.0GHz,不過加速頻率就要低一些了,只有4.1GHz。另外這款CPU和AMD的其他產品不太一樣,也是不支持超頻的,這一點大家還是要知悉。

此外,兩款CPU在內存和PCIe方案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13490F可以同時適配DDR4和DDR5內存,並且還支持PCIe 5.0通道,裝機方案比較靈活。

而AMD 5700X3D只能在AM4平臺搭配DDR4內存使用,並且不支持PCIe 5.0,只支持PCIe 4.0通道,目前來看未來升級潛力不太高,只適合還在使用AM4平臺的老用戶升級——畢竟想換成AM5平臺,就得換主板了。

當然5700X3D擁有高達96MB的超大三緩,這在遊戲,尤其是部分網遊場景中還是挺有優勢的。

如下圖所示,在單核和多核性能方面,13490F都要比5700X3D大幅領先,5700X3D的大三緩優勢暫時無法體現,這在我們接下來對兩款CPU的理論性能測試中也有所體現。

順帶囉嗦一句,大家如果要使用 AMD ZEN 3平臺的CPU的話,千萬記得拆裝時一定一定要小心,畢竟這一代AMD的CPU還是把針腳放在了CPU本體上,一不小心就容易因爲碰彎針腳,而且由於扣具的關係,在拆卸散熱器的時候,特別容易把CPU也給連根拔起,就像這樣:

理論性能測試

本次對比測試中,我們統一在Win11下進行測試,使用的兩臺測試平臺配置如下,顯卡均爲同一塊華碩TUF RTX3090:

由於手頭目前沒有使用D4平臺的Intel主板,所以Intel這邊只能使用之前曬單過的銘瑄M-終結者B760M GKD5 ICE了進行測試了。

CPU-Z的測試跑分顯示,13490F單核得分749.4,多核得分6686.2。

5700X3D的CPU-Z測試得分明顯要低一些,單核得分536.8,多核得分55631.8。

再使用 3DMark 的 CPU Profile 基準測試來看看,默認情況13490F的單線程得分1022分,高於5700X3D的805分;13490F最大線程得分7285分,也要高於5700X3D的6636分:

通過 CINEBENCH R23 來測試一下,13490F單核得分 1788 ,多核得分 16310 ;5700X3D單核得分1340,多核得分12971:

接下來咱們瞅瞅兩款CPU在生產力方面的差異。

V-Ray 是由專業的渲染器開發公司 CHAOSGROUP 開發的渲染軟件,是業界最受歡迎的渲染引擎,其內核可應用在 3Dmax、Maya、Sketchup、Rhino 等多個軟件內。這裏咱們使用官方的Benchmark 基準測試,測得13490F得分爲16824,5700X3D得分13107:

Corona Renderers 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級高真實感渲染器,可以用於 3DS Max 以及 Maxon Cinema 4D 等軟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這裏使用的是它專門爲性能評測推出的 Benchmark 基準測試軟件(已經更新到 Corona 10 渲染核心),測得13490F得分爲 5283054分,5700X3D爲4236218分:

遊戲性能對比

有很多兄弟選擇這兩款CPU是爲了搭建遊戲主機,所以我們還是把遊戲作爲重點吧。

這裏我測試對比了兩款CPU在3DMARK中的得分,並且分別在1080P分辨率最低畫質和2K分辨率最高畫質兩種場景下對6款遊戲進行了Benchmark測試,並會在本文末尾給出直觀的幀數對比圖表,沒耐心看截圖的兄弟可以直接往下拉。

1080P分辨率最低畫質能最大限度減少顯卡對遊戲幀數的影響,全力壓榨CPU性能,能體現二者在極端環境下對遊戲的影響。

而2K分辨率最高畫質則更能代表我們在實際遊戲過程中的真實體驗,畢竟大家都捨得花錢買1000多塊錢的CPU了,估計也很少會有老哥真的在1080P下還要全低畫質玩遊戲吧。

在3DMark 進行鍼對 DirectX 11的Fire Strike測試中,13490F平臺最終得分32300分,其中物理分數爲26763,綜合分數爲10242:

5700X3D平臺最終得分36900分,取得小勝,其中物理分數爲26505,綜合分數爲16179:

在針對DirectX12 的 Time Spy 測試,13490F的CPU得分爲13271,反過來比5700X3D的10414分強了不少,並且兩套平臺的Time Spy綜合得分也是Intel這邊更強一些。

接下來就進入遊戲實測環節了。

1.《黑神話:悟空》

《黑神話:悟空》遊戲本體中的Benchmark已經升級到了1.08版本,對幀數進行了進一步優化,這裏我們在這個場景下進行測試和對比。

使用1080P 最低畫質測試,13490F平均幀爲236,略高於5700X3D的212幀:

在2K分辨率下使用遊戲推薦的畫質檔位測試,兩套平臺的平均幀沒啥差別,13490F爲76幀,5700X3D平均爲75幀,硬要找點兒區別的話,只能說Intel這邊的最低幀率比AMD高了8幀:

2.《極限競速:地平線5》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使用1080P 最低畫質測試,13490F平臺平均幀爲232,5700X3D平臺平均幀爲235,二者可以視爲打了個平手:

而在2K“極端”畫質檔位下測試,13490F平臺平均幀爲132,5700X3D平臺平均幀爲117,Intel小勝一籌:

3.《CS2》

在《CS2》中,採用創意工坊的Benchmark地圖進行測試,1080P最低畫質下13490F平均430幀,5700X3D平均585幀,AMD這邊的幀數確實明顯更高:

而在2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13490F平均244.8幀,5700X3D平均253幀,二者基本打成平手:

4.《刺客信條:奧德賽》

1080P最低畫質下,測得13490F平均爲164幀,5700X3D平均爲186幀:

2K分辨率下將畫面質量設置爲“極高“,測得13490F平均爲97幀,5700X3D平均爲100幀,二者的差距就立馬明顯縮小了:

5.《古墓麗影:暗影》

1080P最低畫質下,測得13490F平均爲218幀,5700X3D平均爲285幀,AMD這邊大幅領先:

在2K最高畫質檔位下,AMD依然有大幅度領先,13490F平均168幀,5700X3D平均235幀,還是AMD勝出,看來這款遊戲針對A家的優化的確好:

6.《地平線:零之曙光》

在《地平線:零之曙光》中,1080P下使用性能優先預設,測得13490F平均193幀,5700X3D平均251幀:

2K分辨率下使用“終極質量”檔位,13490F平均153幀,要比5700X3D落後10幀:

總結

綜合理論性能測試和遊戲性能實測來看,如果說Intel i5 13490F是全能選手,那AMD 5700X3D更像是遊戲特攻選手。

13490F在單核和多核的性能方面要比5700X3D更強,在辦公、剪輯、修圖等生產力領域中更有優勢。

當然,雖然我是Intel粉,還是得承認5700X3D的遊戲性能確實頂,你看雖然單核和多核性能都要比13490F低20-30%,但是遊戲性能不降反升,大三緩確實NP。

不過大三緩也不是萬能的,在網遊場景中,三緩對幀數的提升比較明顯,但是對於3A單機遊戲而言,各遊戲優化策略的不同,分辨率與畫質設置不同,並不一定能發揮出的優勢。

我們正常使用電腦時,大部分遊戲,尤其是3A遊戲,性能瓶頸主要在顯卡上,CPU對幀數的影響其實並不會太大,存在明顯的邊際效應。之前看有的網友在評論區老是說,對比CPU性能要用最低的分辨率、最低的畫質,以放大CPU之間在遊戲表現中的差異。

不過仔細想想,有多少人會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下還要堅持玩遊戲呢?所以個人還是始終認爲,低分辨率低畫質下的表現,實際咱們做個參考就行。

目前這13490F和5700X3D兩套平臺都可以使用DDR4內存平臺,總體裝機方案的價格也相仿,那麼這兩款要咋選呢?個人感覺還是得根據個人的需求來決定。

例如,假設除了娛樂,還得用PC來幹活兒賺錢的話,那從測試結果來看還是Intel合適點兒,反正插槽通用,以後隨時還能換個新U,Wintel聯盟的穩定性也相當不錯。

假設組裝的主機主要是用來玩遊戲,那不得不說AMD 5700X3D確實很可以的。當然這種情況下要考慮到一個問題,AM4插槽已經停止迭代,5700X3D的升級潛力幾近於零,在不換主板的情況下未來也只能選擇更換ZEN 3處理器了。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是AMD AM4舊主機升級新U,那5700X3D倒是挺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想要新裝機的話,建議還是多斟酌一下,甭管選i還是選A,最好還是優先考慮下入手新平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