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身份標籤:籍貫 你知道自己的籍貫嗎?

咱在上學、工作或者平常日子裏,老是得填個人信息表。除了現居住地、戶口所在地、出生地這些跟咱生活關係老大的信息外,表裏頭那個 “籍貫” 詞兒就顯得有點怪。“籍貫” 說的是祖居地,差不多就是老家或者祖籍,還得寫到縣一級單位呢。一般來說呢,“籍貫” 跟咱每個人一輩子都在一塊,不會變。

古人的 “籍” 與 “貫”。

那古代有 “籍貫” 這說法不?答案是有的。

古代的 “籍貫” 更像咱現在戶口所在地這概念,跟普通人關係可緊了。在古代,“籍” 跟 “貫” 是倆不一樣的事兒。“籍貫” 也能倒過來,叫 “貫・籍”。古人寫自己經歷的時候,常常是先寫 “貫”,再寫 “籍”。比如說明代《進士登科錄》裏進士的個人信息格式寫法就是 “貫✕✕省✕✕府✕✕縣 ✕籍”。“貫”,也叫 “鄉貫”。古代政府主要是通過 “貫” 來管老百姓戶口。而古人“籍貫”中的“籍”主要指役籍。

說到 “籍”,大家應該在不少古裝劇裏聽過樂籍、軍籍啥的詞兒,樂籍、軍籍就是 “籍” 的一種。古代樂籍是賤籍,賤戶的社會地位很低。

不過呢,古裝劇演的只是那時候社會的一小部分。社會里有賤籍,自然也有良籍。在古代,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是良籍,就是以良民身份生活的普通民衆。普通老百姓按照承擔的徭役不同,還能接着分成不同的役籍。比如說元代 “諸色戶計”,把老百姓分成冶金戶、打捕戶、姜戶、葡萄戶(種葡萄的人家)、軍戶、匠戶…… 這也是按徭役分戶口。

但要說分役籍最嚴最規範的,還得是明代。明代實行非常嚴的戶口制度,政府用黃冊、魚鱗圖冊、路引這些辦法把老百姓牢牢拴在土地上。明代普通老百姓分成不同的役籍,包括民籍、軍籍、匠籍,竈籍、鹽籍、商籍、官籍…… 明《後湖志》寫着:“人有千門萬戶,總出於軍、民、匠、竈。” 意思就是明代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是軍籍、民籍、匠籍、竈籍這些身份生活。不同役籍的老百姓幸福感也不一樣,軍籍因爲有被拉去參軍的風險,幸福感比較低,竈籍因爲能免一些別的雜活,幸福感更強。

有役籍就意味着得幹相應的差役。古代幹活主要是繳納實物或承擔差役。比如說,民戶得承擔常規徭役,匠戶得幹手工活,竈戶、鹽戶得幹做鹽的活。雖然聽着這些活也挺累人,但他們總體還是比前面說的樂戶(賤籍)社會地位高。畢竟,他們有當生員和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清代中前期,老百姓還是分成民籍、軍籍、商籍、竈籍四大類。不過,這時候賦役徵收辦法已經變了好多。明中後期,張居正弄了 “一條鞭法”,把田稅、幹活和別的雜稅合一塊,統一收銀子。清中期,又進一步實行 “攤丁入畝” 政策,把人要交的稅全放到田稅裏收。簡單說,就是人不用親自去幹活,可以通過交錢交糧的方式完成差役。

隨着明清兩代賦役制度的改革,籍貫裏役籍信息慢慢變弱,地域性含義慢慢增加。同時,隨着人口流動變厲害,出現了好多跟住的地方有關的新詞語,比如表示現在住的地方的 “寄籍”,這些詞語的出現,又讓 “籍貫” 這個詞表現出原籍與祖籍的意思。

古代 “籍貫” 的重要性

老百姓承擔的徭役種類跟他們所屬的 “籍” 有直接關係。打個比方,在古代,要是你是軍戶,那你的 “籍” 就是軍籍。按照那時候的規定,你家得派一個人去軍隊幹活,其他人負責補上去、給錢幫忙(幫貼)。要是去當差的這個人中途跑了,那你們還得再出一個人接着去。換個情況,要是你是民戶,那你就是民籍。你得承擔正役,負責朝廷分下來的一些雜活。當然,賦役制度改革後,你可以不用出門就完成這些差事,交錢交糧就完事了。

“籍” 的種類和考試的名額也有關係。學額主要是說科舉考試的時候每次考試錄取府縣學生的名額。古代在哪兒考試,以什麼身份考試成功的概率很不一樣。清代初期,商籍、竈籍有特殊的學額。因爲商籍、竈籍考上的幾率高,清代還發生過一些民籍考生冒充商籍考生考試的情況。

“籍貫” 裏的地點信息也非常重要,它跟考生參加科舉考試的地方和當官的地方有直接關係。按照習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應該在原籍考試。但是隨着明清時候人口流動變快,這個做法也有很多不合適的地方。科舉考試裏出現了一些 “冒籍” 現象。對古代當官的人來說,籍貫還影響了其當官的地點。

古人當官實行地方迴避制度。明代,一開始北方人當南方的官,南方人當北方的官,後來,慢慢變成不能在自己老家省份當官,“洪武間,定南北更調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後官制漸定,自學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 到清代,考慮到人口流動的因素,清代官員既不能在祖籍周圍五百里當官,也不能在長期住的地方周圍五百里當官(長期住的地方也叫寄籍)。

籍貫可以更改嗎?

這麼看,“籍貫” 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普通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質量。“籍” 和差役有直接關係,那要是古人不想幹現在的差,想換個活幹,可以向上面申請改 “籍” 嗎?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大明會典》寫着:“凡軍、民、醫、匠、陰陽諸色戶,許各以原報抄籍爲定,不許妄行變亂,違者治罪,仍從原籍。”《明律・戶律・戶役》寫着 “人戶以籍爲定”。一般來說,役籍是世襲的,出生的時候屬於役籍,就一直是哪個,等你孩子出生還是那個役籍。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嘉靖年間,禮部尚書夏言 “疏乞除其家府軍左衛軍籍”,獲得批准。差役摺合爲錢和糧後,爲了得到某種戶的賦役優惠,民間也會通過某種特殊方法 “改” 籍,比如通過頂替絕戶(原戶下無人)、分家(析戶)等方式進行改籍。

“籍” 也會隨着政策變動而變化。清代初年,匠籍取消。雍正年間,賤籍廢除。這也是 “籍” 變化的表現。

那要是古人換了地方住,回原籍考試路太遠,想改 “貫” 可以嗎?對個人來說,“貫” 指原籍,一般是固定的。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清人想了個辦法來應對人口流動和回原籍考試路遠的矛盾 —— 允許寄籍考試。寄籍就是在別的省入戶口,滿足考試條件後,在寄籍的地方參加考試,聽上去人性化多了。

但清人想獲得寄籍也得經過重重考驗。首先,你得在當地買上房子,其次,你再住上二十年,等各方面都像本地人了,纔可以獲得寄籍。吳榮光《吾學錄初編》寫着 “他省人於寄居地方置有墳廬已逾二十年者,準其入籍,是爲寄籍”。清代很多地方誌裏記載的官員,都標註了寄籍。

民國以後,隨着科舉制的消失,“籍貫” 一詞的重要性進一步減弱,成爲主要指代祖居地的詞語,而這一含義就一直用到現在。

總的來看,古代的 “籍貫” 一詞更像當代的戶口所在地概念。“籍貫” 和民衆承擔的徭役種類、科舉考試密切相關,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古代人口對土地的依賴。隨着人口流動加劇,“寄籍”“出生地”“現居地”“戶籍地” 等新的地方名詞出現,“籍貫” 逐漸退到後面,成爲指代祖籍的詞語。

那爲什麼籍貫對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爲啥現在我們還要登記 “籍貫” 呢?這是因爲,籍貫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人口變遷的歷史和人口遷移狀況。更多的時候,我們自己也需要 “籍貫” 信息。它默默地提醒着我們,不管走到哪兒,都別忘了自己的 “根”。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