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三年主力屏是2塊4K 32寸IPS屏,共約4K小時,在此基礎上升級的感想。
優點:
在4K OLED裏有較高性價比,基本是售價最低的機型。
OLED+鏡面屏, 畫面色彩和通透程度對比LCD面板有一眼差距。
有正經調教的HDR(杜比視界標準),win11系統常駐HDR也基本沒有偏色問題。
真正的無光純黑,有極高對比度,在夜間暗室玩暗景多的遊戲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散光警告)。
純黑應該是OLED最大的特性,大致效果參照手機屏幕就行。
在遊玩非競技遊戲時,無論手柄還是鍵鼠,42寸較之於32寸都更舒適(個人而言)
顯示器實際分辨率爲4096*2160,比常見的3840K要多6.6%像素。
JD自營目前1100+好評,4個差評,且差評多與產品無關。基本是JD平臺好評率最高的電視(顯示器),能部分反應用戶滿意度。
有電視系統,不開電腦也能簡單刷刷B站和看直播,功耗在50-70w。支持杜比全景聲,內置喇叭標稱爲9.1.2虛擬環繞聲,自然比不上正經桌面音箱和迴音壁,但聊勝於無。
同樣也總結8條缺點。
光線充足的場景,鏡面屏在黑色畫面下反光嚴重,確實會影響體驗。
必定的“燒屏”風險。
網上關於LG C系列的燒屏反饋很少,但OLED面板性質決定顯示效果必然隨時間下降,樂觀估計正常使用察覺不出燒屏問題的使用時長應該在5-10K小時。
LG官方提供3年殘影燒屏售後。
理論上OLED更容易導致眼疲勞、近視散光等問題。
但個人體感,短期連續使用幾小時,僅從眼疲勞角度,LGC4是比此前聯想2款帶萊茵護眼的IPS屏更輕鬆的。
可能的原因是,42寸比32寸畫面更大,眼睛聚焦內容所需的精力更少,長期損傷個人也沒能力辨別。
HDR峯值亮度不足(標稱775尼特),尤其在遊戲中遇到強光源時,沒有miniLED那種略微刺眼的真實感,亮度表現相對平淡。
ABL機制會讓靜止和高亮畫面會出現明顯的亮度變化(可以關閉或自適應)
在鍵鼠操作時,在競技力方面基本是負提升,且最高僅有144hz。
文字彩邊僅在部分顯示模式下存在,常用的HDR和專家模式基本不存在彩邊。
接口類型少,雖有4個支持ARC的2.1HDMI接口,能拓展迴音壁等設備,但缺少PC用戶更常用的DP和USB接口。
寫了很多,姑且算是最近一年在桌面升級(將近3w)中,感知最明顯,最值的一個硬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