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全能戰士,把技能點加影像上,從小米13U到14U小米的Ultra系列口碑都很好,在雷總潛心造車的這幾年,算是把小米的祖業項目沒徹底丟掉。
專業攝影師版其實反而給咱們這種業餘用戶,用的更多一些;手柄採用了 Type-C 接口連接,免去了配對和開關機操作,官方稱“不會延遲”,使用至今確實對得起這個說法。
細節上,相比上一代產品新增了一個可自定義的獨立撥輪,以及一個可自定義按鈕,兩段式實體快門設計,可以直接喚醒相機。此外,其內置 1500mAh 電池,支持 90W充電,當手機電量低於 80% 時,連接手柄自動充電。這個設置像諾基亞Lumia1020的手柄,諾基亞的手柄是micro-usb連接,手柄有快門按鈕,還能充當移動電源的功能···而且從HyperOS 1.0.7.0之後,新增攝影手柄充電控制開關,這個很重要。
斯莫格也出了14 Ultra 的兔籠正式上市。有快拆卡口、冷靴接口、1/4''-20 螺紋孔等接口等,配件上都是趕着相機規格走的。
說回到正題,14U的前置採用 32MP 的豪威 OV32B40 傳感器,後置採包括 50MP 的索尼 LYT-900 主攝(OIS),採用一英寸 f / 1.63-f / 4.0 的 1024 級可變光圈、ALD 超低反鍍膜,而超廣角、長焦鏡頭均爲索尼 IMX858:50MP 超廣角(索尼 IMX858,f / 1.8,ALD 超低反鍍膜)50MP 人像長焦(索尼 IMX858,OIS,f / 1.8,3.2X)50MP 潛望長焦(索尼 IMX858,OIS,f / 2.5,5X),這裏爲啥要把鍍膜給寫出來,實際體驗上確實因爲鍍膜減少反射和折射,提高光學鏡頭的透光率,從而使成像更加清晰。
有着有可變光圈和最近10cm的拍攝距離。可以拍出柔和、自然的圓形背景模糊。華爲的Pura70 Ultra是長焦相機距離更短,vivo X100 Ultra分辨率更高,但它無法像小米14 Ultra的3.2倍長焦的高感更好。YT900和IMX989可能差距不明顯,但這次3.2X長焦給滿還有微距,5倍光圈卻挺好的。
這裏要說下14U用了支持DCG-HDR(雙增益)的LYT-900,鎖定ISO同理會導致雙增益失效,所以動態範圍會變差,可以靠拉曝光補償來控制曝光,想鎖定的話只能長按畫面把焦點和曝光同時鎖定
屏幕6.73 英寸、120Hz VRR 可變刷新率、分辨率爲 3200*1440,支持 HDR10+, C8 發光材料,DC+1920Hz 護眼調光,支持 Dolby Vision ,最高亮度3000nit在戶外的實用性很高。很少有場景因爲太暗而看不到。
支持 90W 有線快充和 80W 無線快充。搭載小米澎湃 P2 智能快充芯片、小米澎湃 G1 電池管理芯片;充電上我買了酷態科的10號確實好用,可惜6A線還得單獨多買一根··因爲我還有其手機要一起用。使用這段時間,我也發現了問題!
手柄雖然很爽,即使它配備了額外的電池,但這個掉電速度也比我預期的要快很多很多。手柄即便只是插着不使用,電池也在掉;好在後續的更新有了開關。
另外就是發熱的問題,其實我分享的所有手機都有這個問題,無論是遊戲、錄像、充電還不一定是長時間用,甚至半分鐘就有這種問題;14U也花了不少功夫在散熱上,但是又加了這個手柄後發熱問題就更多一些了,尤其是錄視頻的時候。但是呢視頻支持4K60幀滾輪變焦,還有120幀升格拍攝又很不錯···
最後希望改進一點的就是編輯照片後新照片會失去超動態顯示,目前就只有iPhone能在底片上隨意編輯、還原,安卓應該都是編輯後直接生成新照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