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珂芝,K75是繞不開的話題。或許是嚐到了K75設計的甜頭,珂芝相繼推出了k75除基礎版外的炫彩版、性能版、PRO版以及最近推出的Lite版更是狠狠地精準一刀切出了二百元級別的新王。
從換色,到半透鍵帽到加量不加價的換代升級,不換湯只換藥,成爲了珂芝的代名詞。就連我也沒想到,珂芝在掏出了最近比較火的AI外設Z98後,居然真的將目光着眼於目前較爲平靜的98%配列戰局。
除開較爲熱鬧的鋁坨坨內卷亂戰外,在拿到珂芝K98使用數日後,或許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百元級性價比之王。
接下來按慣例來一波沉浸式的開箱環節,隨我細細品味這把質感上佳的三百元級卷王鍵盤:
珂芝家的盒子一直都沒什麼好說的,節約下來的設計費全拿去卷配置了,本次K98的盒子依舊延續了他們家一貫的簡約風格。
鍵盤設計草圖+字樣。
不信的話,我把K75Lite的盒子拿出來,你會發現他甚至用的是K75的盒子,那時候的珂芝還存有餘力用的是上下蓋阻尼良好的盒子,可見K98內卷程度之深。
配件方面本次也並未贈送增補鍵帽,數據線+拔軸拔鍵器+防塵蓋的老一套就不放圖了,我們先來看本次K98的外觀。
左側設計基本大同小異,本次依舊是沙漠綠洲、星巖灰、極地雪三個經典配色,我手上拿到的是星巖灰版本。
可以看到爲了適配98%配列緊湊的結構,本次K98在設計上也將系列延續始終的大額頭設計更改,變爲了鋁合金齒輪,旁邊搭配一個豎條屏幕用以顯示目前的連接方式。
這也是我比較推薦星巖灰配色的原因,其他兩種顏色雖然在邊框上也採用了匹配鍵盤主色調的深色邊框,但撞色和諧程度上是不如星巖灰的。
在小鍵盤與主鍵位的夾縫中K98還塞進去了一根撞色燈條,並將上方用以顯示小鍵盤Num的指示燈,燈珠數量看起來是頗爲不錯的,裏面添置了勻光板。
旋鈕手感順滑,有着輕微的段落阻尼,能夠調節音量,下按則是在2,4G、藍牙、有線三種連接方式中進行切換,下按段落感十分清脆。
本次K98最爲讓我驚豔的或許是背板設計了。早前在QK80時便有着“冰晶配重”的背板設計,而此時K98也將這一冰晶紋工藝引入到了背板設計中。
雖然並未採用金屬冰晶配重坑坑窪窪的工藝,摸起來也是塑料一般的質感,但是,但是!
整體觀感上着實甩出同價位的鍵盤一大截,你就這麼看上去或許平平無奇,但是通過碎玻璃花窗般的碎片反射工藝,在不同光線下所能呈現的質感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我這邊簡單打個光:
觀感是否一下就上來了,甚至能夠呈現出一定的3D質感般的立體冰裂紋樣。其祕訣就在於很大一部分的反射層面是光滑的,能夠一定程度映出倒映物體的模糊面貌。
同時,這一反射是以斜面而呈現的。
那麼我們聊回鍵盤本身,在實際上手之後,本次K98手感拎上去着實是沉甸甸的,原因便在於使用的厚膠位注塑工藝帶來的“膠坨坨”紮實殼體,更堅固的外殼,更重的份量感給到了鋁坨坨一般的紮實重量,同時也對信號沒有任何影響。
同時,結構上也進行了升級,採用了Leaf-Spring GAS結構。通過鈹銅金屬彈片以及硅膠豆來控制GAS結構中的下沉形變,外加充盈的內膽填充,使得手感更有彈性。
可以看到本次K98的整體設計採用了層次感十分鮮明的立體式多層設計,同時也對鍵帽進行了功能鍵的側刻處理,這點是有心了。
斜面上的多層設計也算是較爲經典的設計思路了,沒別的問題,就是好看。
但是,接下來要但是了,雖然本次整體設計都十分出色,但是珂芝家主打的鍵盤額頭在本次是稍顯用力過猛的。
外露六角螺釘算是K系列的標誌了,這點我們能在K75上也看到,但是裝飾條的分割與2.4G接收器的放置在設計上是稍微有點草率的,算是稍微破壞了K98整體的設計和諧感。
在方向鍵上K98採用了稍微下沉的設計以及1U0,這點是爲了壓縮體積所做出的取捨,我個人是能夠理解的。
軸體方面,本次提供了提前觸底的線性風雨軸、專攻電競的類銀彩虹軸,以及我手上這把全POM材質的新軸波塞冬軸。
觸發行程是與風雨軸一致的1.2±0.4.mm
總行程也與風雨軸一致3.4±0.4.mm
但是力度卻來到了與風雨軸42±10gf不同的40±5gf。
整體使用體驗上手感是十分順滑且清脆的,本次K98的鍵帽高度依舊是類OEM的平板高度,所以打字手感相較於原廠鍵帽是要更爲快速的,所以最近要趕稿碼字的時候我都會使用這把鍵盤。
在其餘配置上,本次K98還採用了6300毫安的超大電池,這也使得其重量來到了1,1公斤左右,可以說是堆料堆得無比紮實了。
總結:
在75%配列卷出舒適區的珂芝似乎並不滿足於這一隅之地的戰場,最近連發新品磁軸、新品AI,以及淌到了98%配列這個似乎早已卷的停火的市場中依舊是把水給攪渾了。
那麼接下來是否該80%甚至鋁坨坨了呢?如此銳意進取的珂芝能夠帶來的良性市場競爭,我個人是十分期待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