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按照時間線的脈絡順序,用簡潔、注重邏輯的方式來梳理《艾爾登法環》所講述的整個故事,並試圖解答其中絕大多數未解之謎。
本文屬於連載,建議從全文第一部分開始看起,拉到文章最下面有合集,或者進我主頁。
爲了區分結論和猜測,本文的引用式淡色文字表示該段落描述的內容推斷成分較多。當然,即使是正體文字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會因對文本的理解不同而導致錯誤。
我從未把自己的分析當作權威,但我會優先保證邏輯性,儘量使全文沒有自相矛盾,且沒有和遊戲中給出的明確信息相悖,這是我在這篇文章中的主要追求。如果能幫到讀者您理解故事劇情,那順便點個贊就最好啦。
全文總目錄如下:
其中,目錄的紫色部分是基於DLC預告而追加的內容,目前信息並不全面,只做少量推測
(2)生命的核心——無上意志
縱觀上一章節所提到的所有宇宙能量,大多數都能夠從我們現實的太空天體中找到對應的映射,可唯獨最關鍵的主人公——無上意志,彷彿是一個縹緲神祕的存在。
作爲交界地的改造幾乎最爲重要的一位初始能量,我們卻連它的形象都不得而知。不過,我們可以從交界地最明顯的無上意志代表物——艾爾登獸的形象來判斷,無上意志(The Greater Will)可能是一種漫遊於宇宙中的金色物質體。
無上意志的物質形態無疑具有強大的能量,這種物質後來被稱作盧恩(Rune),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其金黃色的色彩。盧恩存在於交界地上每一種生物的體內,因此被交界地的現代生物——尤其是黃金樹文明——認作爲生命能量。基於此,我們或許可以將盧恩視作所謂“生命”的必要構成物,或者用通俗但不太準確的話來說,無上意志的盧恩能量即生命本身。
無上意志在宇宙中漫遊時,會有意識地灑下盧恩。在某個時間點,無上意志向某顆星球上的特定區域投下了一顆包含大量盧恩的黃金流星(Golden star)。所謂的大量盧恩可以看作爲一個生物實體,即艾爾登獸(Elden Beast)。而這顆流星砸中的區域,就是後來被稱作交界地(The Lands Between)的地方。
"無上意志將黃金流星投向交界地”是交界地歷史中最爲重要的事件之一。但相關的明確描述只有圖中的艾爾登流星禱告裏有所提及。其中有個關鍵信息卻被隱瞞了——發生的時間。
因爲黃金流行的到來,交界地才成爲了我們故事發展的中心地帶。可問題是,黃金流星究竟何時降臨交界地?在它降臨之前的交界地又處於什麼狀態?有沒有更加遠古的能量在此棲居?這在環學解讀裏始終衆說紛紜。
目前有一種較爲主流的推論認爲,無上意志投下黃金流星到交界地的時間很晚。在交界地已經演化形成諸多生物文明後,流星才降臨並改造交界地,黃金樹就是它降臨後主要創造的產物。
我認爲這種推論只說對了一半。黃金流星確實要相比其他能量要來的晚一些,但也絕對沒有那麼晚,否則我們會在黃金樹誕生以前的古代歷史,尤其是古龍文明中發現諸多邏輯矛盾之處。
因此,黃金流星降臨的時間非常早,至少要早於我們世俗理解的生命個體誕生前,它參與了生命熔爐演化生命的過程。基於此,我們或許可以得出盧恩起源論。
起源論認爲,無上意志帶來的艾爾登獸就是交界地上生命的起源,沒有艾爾登獸就不會存在後來的所有生命。
盧恩起源論並不完全正確,因爲“無上意志即爲生命能量”僅僅是隻是後來信仰無上意志的黃金樹文明給下的定義,這個定義本身就可能是錯誤的。可到底什麼纔是真相?這歸根結底在於一個可能永遠無法獲得準確答案的問題——
生命,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因爲生命是一個抽象概念,其本質需要在具體語境下才能定義,無法用簡單一句話來準確解釋。正因此,在對無上意志及盧恩的分析中,故而又產生了另一種說法:盧恩寄生論。
寄生論認爲,交界地在沒有黃金流星的影響前就已經出現了生命的雛形。而流星中的盧恩能量只是寄生在了這種原始生命物質中,然後霸佔了它,並最終成爲了生命能量的主導者。
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孰對孰錯,我也不敢斷定。不過爲了方便敘述,我仍然會將盧恩視作生命能量。這是因爲無論起源還是寄生,經演化後的盧恩已經是交界地中所有生物中所蘊含的物質,這是現代文明的“常識”。在這個語境下,只有體內包含盧恩的生物,才能被稱作爲生命。因此,無上意志是不是生命的起源就不重要了,關鍵在於,無上意志“被”認爲是生命的起源。
然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就算無上意志的盧恩能量不是生命本身,那它到底是什麼?作爲高位階的存在,無上意志也從未表達過自己灑下大量盧恩的真實意圖。關於這個疑問的分析,還是得回到“生命本質”這個玄學問題上。
從現實中的“熵增理論”出發,宇宙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宇宙內的一切都趨於無序,即熵增。然而在宇宙中,生命的誕生,尤其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卻表現出了與該定律相抗衡的能力。換句話說,生命現象是熵增的對立面,而生命就是不斷對抗熵增的過程。
基於此,我推測在交界地的世界觀中,無上意志就是這種逆熵定律的具現化實體。正是它帶來了渴求進化的意志,“生命”的概念才由此形成——這就是與其他初始能量的關鍵不同之處:其他初始能量只有維持自身屬性的生存本能,因此只稱作“物質”。
正如無上意志的全名,它帶來的“意志”(Will)就是盧恩的本質。如果基於這種推論,無上意志就可以理解爲一種純能化的高階生命體,它通過向星球播種黃金流星來完成自己的繁衍行爲。黃金流星是艾爾登獸的胚胎,在落地後如同受精卵一樣孕育、成長、進化。如果艾爾登獸能按無上意志的意願長大成熟後,可能就會成爲無上意志本身,或是它的一部分。
現在我們或許可以回答“生命是什麼”的這個玄學問題了:這取決於您是否認爲“意志”是生命最本質的核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無上意志的盧恩就能代表生命能量,反之則無法代表。或許讀者您還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這不要緊,因爲有關於這個問題的探討,或許也是《艾爾登法環》整個故事所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
艾爾登獸內部的星雲枝幹結構與北歐神話中的生命樹概念十分相似,這在很多環學分析中有所解讀,因此不再深入。實際上,與無上意志相關的概念都高度接近北歐神話體系,最明顯的,莫過於“盧恩”本身就是古代北歐的文字。
以上有關“無上意志本質”的討論皆是我的一些猜測,可能並不正確,讀者您若有其他理論也歡迎交流。然而,“無上意志參與了生命熔爐的早期演化”則是一個線索較多的關鍵推理。若沒有這個結論,後文將很難繼續推演,因此本文也會基於此進行後續的分析。
生命熔爐強調的是多種能量的結合,並非由黃金流星獨自演化而來。也正是因爲熔爐遭受了其他初始能量勢力的影響,生命能量在演化過程中不受無上意志完全控制,從而產生了我們後來常規意義上所理解的“生命個體”。
獨立生命個體的誕生或許並非無上意志的本意,然而有了個體生命,就會有文明產生。有了文明,纔會有後來波瀾壯闊的故事。
(3)血肉的構築——猩紅腐敗
粗略講完無上意志的本質後,接下來該分析另一個同樣抽象的初始能量——猩紅腐敗了。
猩紅腐敗(Scarlet rot)是一種紅色劇毒物質。之所以第二個就講它,是因爲它極其古老,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交界地本土最原始的能量形式,當然嚴謹來說,猩紅腐敗或許也並非交界地的本土物質,而同樣來自於宇宙,只是來的更早一些。猩紅腐敗的存在遠遠早於無上意志的到來,因此或許是黃金流星降臨到交界地上的“頭號敵人”。
從現今視角來看待猩紅腐敗,它毫無疑問是一種劇毒。但由於它是目前交界地上可知的最古老物質,它必然也是生命熔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熔爐的“基底”。在未受其它初始能量影響前,猩紅腐敗可能僅僅是純粹的自然物質,所謂的劇毒也只是現代生命因進化而排斥的反應。
猩紅腐敗的能量可以腐化一切其它物質,尤其是腐化生命。所謂腐化的本質並非對抗與消滅,而是將外來能量轉化爲腐敗物質,更接近於”同化”。
如果基於盧恩寄生論,這就更容易理解了——猩紅腐敗本身也是一種生命物質。而且作爲目前可考的交界地最古老能量,在其他初始能量到來之前,猩紅腐敗可能已經成功同化了更多從未聽說過的其它遠古物質,這才導致了我們無法再對百相時代之前發生的事件做出任何考古追溯了。
在交界地初期的百相時代,猩紅腐敗的主要敵人是無上意志。但這一回,腐敗能量並沒有取得絕對的優勢將盧恩能量同化。在這兩者互相結合的過程中,生命能量在腐敗的影響下由整體分裂成爲獨立的個體。而部分猩紅腐敗能量也發生了轉化,變成了紅色的血液,即構築我們現代生命個體的基礎物質。這種初始之血,也可能是另一位外在神祇“無形與真實之母”的起源。
有關“猩紅腐敗分裂爲生命個體”的推論,線索主要來自於米莉森五姊妹——她們明確都是女武神瑪蓮妮亞受腐敗影響而分裂的生命實體。另外,猩紅腐敗禱告的印記形如子宮,可能也在暗示它具有誕生生命的特點。
由於涉及真實之母的信息較爲稀缺,其悠久的存在又確實是一個事實。因此有不少推論將真實之母視爲一個獨立的遠古初始能量。然而我不這麼認爲,這基於一個簡單但卻不可忽視的線索——血液和腐敗都是相同的深紅色。
在《黑暗之魂》中的毒也有強弱之分,但沒有在這此大作文章。然而在本作中,“劇毒”卻特意改爲“猩紅腐敗”,試圖以此作出更多故事擴充。問題在於,猩紅色(scarlet)本意就是用來形容血液的,編劇團隊爲什麼要將更加能代表毒的綠色改成這種不自然的紅色?在一個注重顏色象徵的作品中,我認爲這樣的聯繫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當然,“血液來源於腐敗”確實是一個大膽的猜測。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會提供更多的線索來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還是先回到腐敗物質本身的話題上。對猩紅腐敗這一物質來源的考據,主要還來自於它後來的信徒創造的腐敗宗教。這些信徒有類似蟲類生物的腐敗眷屬,以及身上長滿真菌的蘑菇人等。他們以猩紅腐敗爲信仰,創建了以毒蠍爲形象的神祇腐敗神(Rot God)。
毒物們建立過崇拜腐敗神的輝煌文明,也留下了不少痕跡。但腐敗神後來卻不知爲何而遺棄了它們,這些毒物王國也隨之衰落,只有殘存的腐敗眷屬們仍不離不棄地侍奉着腐敗神。
基於這些信息,我推斷所謂的腐敗神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神”,它可能只是猩紅腐敗這一物質屬性的外在體現。正如前文中提到,如果說無上意志是“逆熵”的具現化形象,那麼,猩紅腐敗就可以理解爲“熵”本身,也就是無序混沌的自然世界。
按照這種推論,猩紅腐敗並非來自於宇宙的某個外來天體,它就是宇宙本身的另一面。只要有物質出現,猩紅腐敗便會滋生。而“生命”作爲逆熵物質毫無疑問是猩紅腐敗最想要排斥的東西,也因此,腐敗物質自始至終地都在腐化生命,目的就是使世界歸於熱寂。
這樣看來,猩紅腐敗是“被迫”參與了生命熔爐的演化,它厭惡熔爐誕生的任何生命形式,自然也就不會認同這些從生命熔爐中演化出來的毒物,因此纔會拋棄他們。
位於地底深處、仍舊信奉着腐敗神的腐敗王國“一部分”,從地理位置推測,它們興盛以及被拋棄的時間可能非常久遠,甚至要早於同樣古老的諾克斯文明。
儘管到了現代,生物仍普遍憎恨着這些含有劇毒的腐敗物質,但也不得不承認,有對抗纔會有進化,正是猩紅腐敗在生命熔爐中造成的影響,整體生命因而得以演化並分裂,從而誕生世俗意義上的個體生物。
熵與逆熵之間的對抗,創造了物質與自然,創造了生命與文明,創造了《艾爾登法環》的整個故事。
本期到此結束。下一期我們將具體講述初始能量中不那麼抽象的宇宙物質——太陽、月亮、星星、以及暗物質。歡迎一鍵三連+充電,加速up的更新~
估計1-2天更新一期,如果有更新,下方的合集應該會實時刷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