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带着英灵殿正式官宣回归Steam!
大多数玩家表示,我还是喜欢你三年前退出steam桀骜不驯的样子。不过育碧回归steam总归是件好事,虽然游戏启动还是通过Uplay,不过至少不用每次登录都需要重新输入账号密码,也不用天天被育碧认为“你很可疑”。
在育碧之前,游戏界老大哥EA在阔别Steam八年之后,还是选择了回归Steam,和三年前的育碧一样,退出时豪言壮志要摆脱steam自立门户。
现实给了EA一记重重的耳光,你看看你做的烂橘子是人用的吗!玩家对烂橘子积怨已久,虽说新出的EAdesktop也好不到哪去。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这两位游戏界的老大哥选择离开steam,但最后又回归G胖的怀抱呢?离开steam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想多赚钱!
早在2002年,Steam平台就随着CS1.4一并推出,并在后面慢慢成为了游戏分发平台,很多游戏公司的PC游戏都是依靠Steam发行。
在那个实体游戏流行的年代,购买正版游戏的渠道狭窄,而且实体游戏会有诸如丢失、损坏等问题。Steam上售卖的数字游戏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于是大小开发商都将自家游戏搬到了steam上,当然G胖也不是慈善家,规定了售卖游戏要给V社30%的抽成,小型开发商能在steam上卖游戏就已经很满足了,当然不介意给V社一些“门票钱”。
再说了,当时售卖实体游戏那“门票钱”可不单单只有30%了,不论是主机平台还是PC,抽成都高达50%。
而除去发行商的抽成,还有零售商的抽成,实际能到开发商手中的收入不足一半,也是Steam的出现改善了这一情况。
EA这样的游戏老大哥想要在PC平台发布游戏,也是依靠Steam,不过对于EA这样的大公司而言,自然是不愿意受制于人下的。
在后续合作中,他们逐渐有了“逃离”Steam的想法,既然数字游戏不需要抽成,那我直接自己卖岂不是能赚更多钱?
在2011年时EA正式发布了自家的Origin平台,这同时也是宣布他们和Steam正式的告别。当时玩家和媒体之间对于EA和Steam之间的分裂众说纷纭,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利益纠纷,总之EA开始了自立门户。
其实一开始EA过得还是很滋润的,战地和龙腾世纪等游戏积累的粉丝量是非常庞大的。
不过好日子终究是短暂的,在回归steam的前几年EA的颓势已然显现。《战地5》让战地系列口碑跌入谷底,《圣歌》直接暴死,《星球大战:前线》也因为内购的事情被骂,唯一还能撑牌面的游戏,只有橄榄球和FIFA系列这些年货大作了。
育碧更不用说,在2019年,育碧就宣称Steam的商业模式(抽成太高)不符合现代游戏行业,PC新游戏只上架自家商城Uplay和抽成比较低的Epic商城。
抱歉,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但在离开Steam的3年间,育碧游戏的销量却并未出现大的提升,缺少了这一巨大平台带来的流量入口,对育碧也确实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育碧和EA离开的时候,算盘打的响亮,他们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离开Steam平台也能活得很好,甚至以游戏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平台,过得肯定比在steam好。为什么说“错觉”呢?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做平台!
多年来,即使EA、育碧、波兰蠢驴、R星、EPIC等等大厂弄了自己的游戏平台,其中Epic Games还投入重金搞限时独占策略,但是Steam的龙头位置始终不受影响。
steam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量并不只是因为游戏,下载、社区、市场、评价、创意工坊这几个要素相辅相成才成就了如今的第一大游戏平台。
Steam有完整的功能性,比如游戏评价,游戏分类,让玩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而且Steam平台是一个社交平台,它有各种社区系统,可以在里面找到喜欢玩同样游戏的朋友。而那些厂商自己做的平台真的是惨不忍睹,连能用的水平都达不到。
只要Steam平台的本身质量和用户数量还稳扎稳打,那些游戏厂商不会平白放过这么一个大蛋糕的,还是那句话,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也许现在都纷纷尝试着离开Steam,尝试自立门户,但一个平台的口碑和用户黏度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时间久了,不免会像EA、育碧一样真香。
哎呀,真香!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