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数据的AI,会不会抢了人类的“饭碗”

大家好,我是邮差,今天的第二十八封邮件请查收哦

2022年8月,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的金奖;

游戏设计师,AI作画,夺魁的同时也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太空歌剧院



创作力一直是人类引以为傲的能力,文字之书、绘画之像、歌喉之声,自人类诞生之际,这些天赋之能渐渐掘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最厚的墙和最阔的沟。

而人工智能(AI)的孕育,突兀地打破了人类千万年来的安然自得,似乎又活生生地剥离出了人类独一无二的“个性”。AI如同农夫手里一把锋利地斧头,如今却不需要再向人类借力便可自由挥舞。

“人”或许不再唯一,“物”可能指日可代。

 

  •  

『一』逻辑大聪明

1997年5月11日,在一个震撼人心的夜晚,计算机深蓝系统(Deep Blue)险胜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识破人类容易陷入犹豫、恐惧、猜疑以及疲劳的弱点,深蓝系统打响了在脑力竞技领域AI智能战胜人类大脑的第一枪

这一声枪响可能不算嘹亮,但在20年后,谷歌公司旗下的新一代人AI系统“阿尔法狗”(AlphaGo)分别在2016年、2017年先后击败了韩国名将李世石天才棋手柯洁,人工智能彻底名噪天下。

在机器面前,世界冠军们再遭铩羽;号称人类发明的最为复杂的游戏之一,围棋也已沦陷,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似乎见证着世界的人和物在被AI所征服。


 『二』电子好声音

如果你觉的上述AI的“丰功伟绩”距离我们普通人太过遥远,那么请移目下文:

2022年度游戏新晋角逐者战神5——

    注意看,眼前这个一身沧桑的中年男人叫大壮,别看他头秃胡长,但曾经是叱咤神界的“战神”;他身边的这个精神小伙叫小帅,是大壮的儿子,又被称为“洛基”。

    两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雪中小屋,你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吗?

    时间回到两小时前,天气晴朗,大壮和小帅二人正在滑雪,突然他们遭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疯女人的袭击。

    已经不知道这是疯女人对二人的第几次袭击了。只见疯女人抽出一把长剑狠狠劈向大壮,但不幸的是,大壮明显比疯女人强壮,结果疯女人被大壮一拳撩翻倒地。大壮和小帅又一次有惊无险地脱离困境。

    回到雪中小屋后,大壮和小帅想起了神父的预言,预言说他们二人将会成为“诸神黄昏的始作俑者”。

    那么他们如何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请弹幕或留言出你的推理答案,我将在下期公布真相。

    “大壮、小帅、小美......”这些朋友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如今这一套AI棒读的技法借助各路营销号的妖风而甚嚣尘上,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稀薄了各类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但不得不说确实提升了不小的创作效率,并为幕后者带来了不菲的流量。

    在如今的世道,与实实在在的利益相比,被牺牲的受众的阅读体验似乎根本不值一提


    『三』丹青机械手

    近年AI作画也卷起了一股浪潮,普通人闻之可能古井不波,但于绘画从业者而言无疑是惊涛骇浪。

     

    一个开源软件,只要输入若干关键词,再等上几秒钟,一幅足以媲美人类画师的绘画作品就能“新鲜出炉”,混于一众作品中,无法分辨哪一幅画是由人类完成,哪一幅画是AI所画,甚至会让人生出“安能辨我是雌雄”的震惊和怪诞。

     

    实际上各类作画AI模型早已存在,其依赖于多模态预训练,随着样本数据量、训练量的增多,“吃”够了大数据的AI吐露出的作品质量可谓突飞猛进,最终达到了如今几近“以假乱真”的效果。

     

    那么行业寒冬是否将至,广大绘画从业者是否岌岌可危?这样未免有些危言耸听,目前AI绘画的能力还不足以独当一面,只是依靠数据算法和底层逻辑的输出无法满足绘画者构想的所有要求。大部分至关重要的“细枝末节”还需要绘画主体不断去试错和调校,不少研究表明,对人类绘画者来说比较难以把控的关于“手”的创作对于AI来说也是一大难关。

    所以,想完全依靠AI技巧来满足任意妄为的“甲方爸爸”还为时尚早,作为一种工具,AI智能可以帮助绘画者避免枯燥、乏味的一部分工作,即便其再三“挑衅”,也没有见过“自助火锅产品把火锅店的生意给抢没了”的情况。

    那么,至少目前人类手中的画笔还能拿得稳。

     


    『四』审美无处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人类的文艺创作的可贵之处在于有神和灵魂,他们扎根于人类独有的审美志趣,其生长土壤便是情感

    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根据算法逻辑模仿人类的创作思路生产出形似的文艺作品,但AI无法理解人类数千年文明沉淀下的一砖一瓦上所承载的人文意识,更模仿不了人心深处的复杂至微的喜怒哀乐

    因此,既然有这样“冷漠无情”母亲,其孕育而生的作品自然不具备任何审美价值,它们单纯只是千零万碎的数据组合罢了。

    作家南帆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创作的机缘。

     

    那么这种以AI技法代替传统创作的行为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吗?

    答案显而易见。

    在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高质量的创作者会钟爱此道,没有谁不用心打造自己的个人IP,有特色的个性化内容才是发展的王道,若不爱惜羽毛,舍弃粉丝粘性,便是自掘坟墓。

    在创作上,AI技巧只是创作的工具,或许它能帮助完善作品的衣角边幅并提高创作效率,但它不能代替创作本身。

    AI难以尝试去理解“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何以甜蜜又忧愁;它不懂得鲁迅明悟那层“厚障壁”之牢时如失手足的痛苦和踌躇;面对“铁马冰河入梦”“怒发冲冠凭栏”它不晓国破心亡,观瞧“眉如春山、眼如秋水”它不解风情万种......

    因为创作者胸有成竹的那一套审美构想和工匠巧思是如今AI还远无法捕捉到的人类智慧

     

    背靠大数据衣食无忧,轻松咀嚼人类抛给它的精美图案和美妙策略,对购物记录如数家珍,喜欢钻研无人驾驶,享受着某同学、某精灵的贴心服侍,闲来附庸风雅糅诗弄词,或许人工智能普通的一天就是如此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