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是由许嵩创作词曲,夏侯哲编曲,于2010年8月18日通过音之邦发行的。
歌曲《素颜》海报
当时可以说是红透了半边天。不过后来关于许嵩与何曼婷两个人的关系产生了不小的争议。
最终时间也证明了谁才是扑克牌大王。
但是说句良心话,这首歌里何的演绎还是很棒的。当然这也离不开制作人的功劳。制作人相对于一首成品歌曲就相当于导演和电影的关系。
现在就只讨论这首歌:
两人在歌曲中的配合非常默契,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像是两个穿着小礼服的青年男女,彼此轻聊,调侃。不失幽默又有一点小暧昧。 其实歌曲唱片成品的优秀与否,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歌曲本身的方方面面所营造的意境。素颜这首歌营造的意境就非常棒。即使拿到今天,也依然不过时。
第二、这两个人尤其何曼婷在这首歌中的声音演绎非常有高级感。再结合歌曲所适应的年龄段(初中至大学),给人一种非常高级的感觉。
第三、歌词也挺不错。只用几句就勾勒出两个关系相近、暧昧,又有微妙距离的人,相遇互相调侃的画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探讨它的"高级感":
对话式创作美学的突破
许嵩在创作中采用男女声部交替对话的形式,构建出极具画面感的"音乐情景剧"。这种手法在2010年前后的华语乐坛并不常见,比如在第二段主歌中:
"如果再看你一眼 是否还会有感觉"(许)
"当年素面朝天要多纯洁就有多纯洁"(何)
两个声部既独立又交织,像两条溪流最终汇成和声的湖泊,这种复调式对话突破了传统情歌的独白模式。
减法美学的极致运用
歌曲在制作上践行"少即是多"的理念。前奏仅用合成器音色勾勒出电子骨架,配合清脆的响指采样,营造出清晨露珠般的通透感。特别在bridge部分(2:15处),所有配器突然抽离,仅保留人声和底鼓心跳般的律动,这种留白手法让情感浓度骤然提升。
声音设计的世代穿透力
何曼婷略带沙哑的少女音色与许嵩清冷的少年嗓形成奇妙化学反应。制作人刻意保留了些许气声和齿音,比如在"暴雨天"的"天"字(1:32处)能听到细微的呼吸颤动,这种不完美中的真实感恰好契合"素颜"主题,比过度修音更具生命力。
新世代的审美预言
歌曲在2010年就预见了Z世代的"反精致"潮流。看似调侃化妆的歌词,实则通过"当年素面朝天"与"暴雨天照逛街"的意象碰撞,构建出青年亚文化中的真实崇拜。这种价值主张比Billie Eilish的"反身材焦虑"运动早了近十年。
空间声场的创新营造
通过声相(pan)的巧妙安排,许嵩的声场定位在左耳,何曼婷在右耳,形成隔空对话的立体感。当合唱部分来临(3:00处),声场突然向中间聚拢,模拟出两人逐渐靠近的物理空间变化,这种听觉叙事堪称精妙。
这首歌之所以能穿越审美周期,在于它用极简主义包裹住了复杂的情感层次。就像现代建筑中的玻璃幕墙,看似透明简单,实则通过光线折射展现出万千气象。当我们在流媒体时代重听这首歌,会发现它预言了当下爆火的"卧室音乐"(Bedroom Pop)美学——用生活化的私密感消解工业化的完美,这正是其历久弥新的关键。
我是在2011年左右第一次接触到这首歌的。当时应该是大二。放假回家在火车上,对面坐了一个女孩,和我是相邻市区的。当时觉得这个女孩很甜美清纯。长相记不住了,只记得穿着深色格子绒布衬衫。一路上我和这个女孩,还有相邻的总共四人开始了长途列车上常见的聊天,用来消磨漫长旅途。
那个女孩穿的衬衫类似这种
快要下车的时候,我鼓起勇气跟她要了QQ。我看见她QQ的名字就叫“素颜”。当时我虽然知道有许嵩这个人,也听过他好几首歌,但不知道素颜是一首歌,而且是许嵩的。我上网一查才知道这首歌,一听起来感觉这首歌又好听又高级。
后来和这女孩聊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之后了。现在听到这首歌还能想起当时的事,也算挺美好的回忆。
以下是扩展阅读:
谭晶在许嵩演唱会清唱《素颜》。视频1分48秒正式开始。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