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的身体,十八岁的能量:酷态科10mini又出王炸!

你已经有很多充电宝了,但是你还缺一个遥遥领先的酷态科一万毫安55w快充的10mini!手机不多,但是充电头和充电宝碰见好的就忍不住下手了。给朋友推荐手机可能是最麻烦的了。华为、苹果、OPPO和vivo、荣耀和小米都各有优劣,而且有时候还得包售后。

但是推荐充电宝可就轻松得多了,那个时候还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酷态科(曾经的ZMI)就凭借优秀的质量已经积攒了一大批忠实用户。而发展到现在,酷态科也没有躺在功劳薄上偷懒,还在不断的发力。

那个时候还是在上学,买充电宝只认得大容量的板砖。后来竟然发展到嫌手机重了,于是就开始考虑一些适中的充电宝了。为了应对长途之前我是买了自带线的酷态科2万毫安55w的电能块CP25,大容量+大充电根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那么短途出行呢?电能块可以用,但没有物尽其用,每次充满都没有用到多少,而且还有点重顺带着坠衣服。那么有没有什么容量可以体积和重量都减少的充电宝呢?最近关注到了酷态科10号mini,已经在3月25日正式发售了。值得一提的是还可以叠加国补。而这款充电宝主打的就是短小精悍但强大!

不得不说包装到手的第一时间,我还以为是给我发错了成了充电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把我之前买的30w充电头放到一起对比一下大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因为10mini实在是小巧了。

如果说10mini和30w充电头实物对比过于庞大的话,那么和我的100w原装充电头对比可能就有点难分高下了。配件方面很简洁,说明书×1,充电宝本体×1,挂绳×1,15cm双C口短线×1。

外观还是经典的类圆柱体,在体积大幅度减小的情况下。重量方面也有了不小的改善。在一万毫安大容量的情况下,重量仅为217克左右。拿在手里重量和一部手机差不多,但是因为形状的原因显得有点轻。而且加上附赠的挂绳,无论是放到包里还是拎在手里都让10mini晓得更加迷你了。

赠送的短线可以直接方便我们使用,毕竟充电宝和手机之间的线还是不建议太长。空闲的时候数据线两端也可以直接插在充电宝上,防止缠绕。从另外一种程度上说也算是额外多了一个提手。

外观方面还是酷态科一贯的家族传承,看到这种外形一看就能看出来这个是酷态科。经典钛灰配色+防火外壳。正面有一块指示功能的LED数码屏,按一下就可以显示当前剩余电量百分比,输出输出的功率,另外10mini也支持小电流模式给耳机和手环手表之类的小电器充电。快速的连按两下就可以打开小电流模式,屏幕上有明显的电流符号标识。

接口方面一共两个C口和一个A口,两个C口都支持55w输出输入。应该可以支持日常使用了吧。极端情况下同时给手机、耳机和手表充电,当然那么多充电线也要记得带。不过话说回来55w的充电已经可以快速充电使用了。

然后就是我们的重头戏,充电宝支持的协议。首先是酷态科的自研ADC 2.0自适应快冲,基本上兼顾了市面上所有大厂的手机(手机需要同时支持55w以上)。就连笔记本、苹果手机和ns掌机的PD也支持,另外荣耀、vivo的PPS协议也都支持使用,荣耀可以达到50w,而vivo可以达到45w。当然还支持我们本家的小米和红米全系列,都可以达到55w或者是手机平板支持的上限。oppo(pps33w)和一加的独有大电流UFCS方案只能到27W(oppofindx8u pps可以达到55W),华为的SCP和UFCS协议最高也支持到27w。

简单的说就是除了OPPO系和华为系的手机,其他都可以日常通用。OPPO和华为虽然也可以用,不过自家的是最合适了。

传说归传说,那么实际使用起来到底如何呢?首先是给充电宝充电这一方面,我用充电器给10mini充电。最快在一小时二十几分钟,最慢来到了一小时四十分钟。而时间差距可能就是在散热这一方面,而达到理论上的55w充电速度则是需要支持5A pps协议的充电器。

我自己用的一加手机实测充电来到了27w附近,6000毫安的电池30分钟可以充54%。而用19年的红米k20pro同样可以达到27w。ns掌机的情况下则是来到了18w,底座因为没带所以不能测试。

而当我用了朋友的小米15进行测试,那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老家。30分钟就来到了80%往上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以上的充电测试每次都可以完整的充满一次,而且还有剩余不少。另外每次充电的波纹也在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接受。

总的来说,这个10mini其实更适合大多数用户,如果不过分追求充电心理安慰的话(一直满电)。前面也提到了长途出行可以用20000毫安的电能块,因为反正要背包,也不在乎这一点重量。而大多数人可能没有频繁长途出行的原因。所以我觉得10mini更适合大家。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而且一万毫安充满一次手机还多出不少,同时充电速度也有55w之高。光速充电用完就可以收起来,省的拿在手里别扭。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