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冷知识——为什么中国车企不参加F1?

今年是F1的75周年,F1的中国大奖赛的办赛时间也超过20年,周冠宇还成为首位F1中国车手,最近几年入坑的新车迷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一代!而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崛起,众多车圈老板推崇F1(比如雷军多次现身F1上海站),很多新车迷也希望能在F1中看到中国车队,今天来聊一个不算冷门的热知识,即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一家中国车企可以在F1成立一支属于中国的队伍。

01 徳利赛车队

还是老传统,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代,是有一支由华人创建的F1车队——德利赛车队(Theodore Racing),车队由叶德利(Teddy Yip)创立,叶德利是港澳商界传奇人物,曾与“赌王”何鸿燊齐名。

塞纳

1978年,德利赛车队正式进入F1赛事,成为首支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参加过F1的华人车队。不过车队的战绩一般,仅收获2个积分,但是车队曾吸引多位世界冠军车手加盟,包括车神塞纳、芬兰飞人米卡·哈基宁、老罗斯伯格这些传奇车手。

德利赛车队以澳门为“主场”,深度参与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并通过赛事推广澳门旅游业,这支车队管理层几乎完全由华人主导。在F1官方数据统计中,因为德利赛车队厂房位于英国,所以还是被标记为英国车队,接下来再来聊本文的主题。

02 F1赛车文化

F1的起源,其实与二战后欧洲工业复兴密切相关,1946年,国际汽联(FIA)将最高级别赛车运动定义为“一级方程式”,也就是如今的F1赛事,Formula规则在前,各家车企需要在统一的规则下,实现技术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赛车运动与欧洲工业精神深度绑定,例如法拉利“跃马”标志,成为意大利机械美学的象征,英国军用机场改造而成银石赛道,则成为欧洲赛车工程师文化的圣地,F1车迷、工程师文化和赛车运动也在蓬勃发展。

对于各家车企来说,法拉利、奔驰这些厂商可以将赛事作为尖端技术的试验地,比如各家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涡轮增压技术,都可以反哺民用车的研发,F1也一直是以地表最强赛车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在欧洲车队不断发展的时期,我们的汽车工业才处于起步阶段,既无技术积累,也缺乏赛车文化土壤,错失了早期参与规则制定的窗口期,所以很难有车企能够从零开始搭建一支完整的F1车队,即使到了2025年的当下,F1赛车文化仍然比较小众,在大众视野里可能热度就和围棋赛事差不多,属于小众体育类别。

03 F1的成本

第二点其实是成本考量。运营一支F1车队的成本非常高,像梅奔、法拉利和红牛这些顶级车队年度成本一度突破5亿美元,单单空气动力学设计、风洞实验研发费用就达到数亿美元,还有人员薪资、运输后勤这些日常开销,连用来运F1的重卡都是高级货(F1冷知识——价值上亿的赛车,用什么卡车运输)。

在F1中,像哈斯这些小车队的成本也有上亿美元,所以到了2021年,F1仿照NBA推出了预算帽上限的策略,控制各家车队的支出。虽然如今围场有10支队伍,但是能够进入争冠行列的并不多,下游车队能拿积分就算过年了,对于新加入的车企来说,每年这么大一笔固定投入,还不见得有成绩,确实风险太大。

04 技术壁垒

F1对技术的要求极高,涉及发动机、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而且F1本质上还是一个相当欧洲、相当英国的赛事,大量F1车队都会将总部设在英国,F1行业的技术人员基本上都集中在英国、意大利等国。

此外,F1虽然全世界到处跑,但是技术研发的圈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全球化。从内燃机到混动时代,中国车企技术上的积累仍然不够,而欧洲车企的技术积累可追溯至1950年代,我们在燃油车领域尚未形成类似沉淀。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企多数注重纯电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这些领域,与F1的技术路线重合度不够多,倒是电动赛事有中国企业参与,比如蔚来在Formula E的成绩相当突出,15年小皮奎特还拿下FE历史上首个年度车手总冠军(他爹是老皮奎特是三届F1世界冠军)。

05 广告营销策略

从短期来看,投资F1是一件相当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辆F1赛车单台研发造价高达8000万至1亿美元,这相当于蔚来2024年全年净亏损的10%左右,当前很多新能源车企的目标是尽量多卖车进入盈利状态,竞争尤其激烈。

对于年销量尚未突破50万辆生死线的车企,投入F1意味着将20%以上的年营收用于单一赛事,多数新能源车企没有实力进入F1,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投资F1与多卖车的营销策略也是矛盾的。

国内车企多数的市场策略偏向短期回报,品牌认知度不足,首先需要专攻国内市场,当前中国的F1车迷并没有那么多,在风险远超承受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内每年花费数亿美元砸进F1,完全是用爱发电的行为,F1更适合那些专注于长期主义拥有品牌文化积淀的企业,比如新加入的通用凯迪拉克车队。

06 当下与未来

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以新车队通用凯迪拉克为例,通用进军F1还是因为近年来F1大力投资美国市场,在美国新增拉斯维加斯等多站大奖赛,再加上通用本身也是赛车行业常客,目前已经控股了安德雷蒂环球车队、韦恩泰勒车队。

如今的F1凯迪拉克车队也是填补通用系赛车运动生态的一环。中国车企进入F1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较漫长,但是与F1之间的合作还是可以慢慢推进的,比如奇瑞最近宣布准备开发F1赛车用的混动小发动机,具体怎么干未知,饼反正先画上了。

我认为F1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并不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可能只是车迷朋友或者车企品牌粉丝的一种期待,如果中国车企要进入F1,也有很多方向可以走,比如先依托电池、轻量化材料这些中国的优势领域,给中小车队提供核心部件,随着未来2026年F1新规动力单元电动化比例提升至50%,中国车企也可以慢慢与其他厂商合作研发混动技术,从技术合作到动力单元研发再到厂商车队,这种渐进过程才是最适合中国车企进军F1的方案,期待未来这一天的到来!

F1入坑指南——5分钟,带你看懂 F1 比赛!

F1冷知识——价值上亿的赛车,用什么卡车运输?

F1冷知识——车手夺冠庆祝音乐,F1片尾曲是什么梗?

F1冷知识——夺冠开香槟的世界名曲,卡门

永远的车神——塞纳,F1历史最伟大的车手!

盘点历代F1游戏封面:你是哪一年入坑的?

F1中国站——1/16的主场,皮亚夺冠迈凯伦一二带回!

F1日本站——火星人击败火星车,维斯塔潘铃鹿四连胜!

F1巴林站——皮亚杆位夺冠,拉塞尔第二、乐扣老四!

周冠宇——官宣续约,F1中国大奖赛见!

中国车手——周冠宇,最接近F1的男人!

创造历史——周冠宇,中国首位F1车手!

澳门——赛车文化胜地,永远的车神塞纳!

赛车时代——飞驰人生,周冠宇与马青骅

一文回顾周冠宇——从首秀拿分,到最佳车手!

F1重磅官宣——通用凯迪拉克,成为F1第11支车队!

F1 2024收官战——迈凯伦时隔26年,夺得车队世界冠军!

F1 2023收官战——法拉利3分惜败梅奔,刘亦菲现场督战!

F1 2022收官战——老将维特尔退役,维斯塔潘卫冕年度冠军!

F1 2021收官战——恭喜维斯塔潘首夺F1车手总冠军!

#F1 2024#

 #gd体育杂谈# #F1比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