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个buff,本教程只适合不愿意折腾、查参数,又想快速挑选适合综合场景(日常使用、游戏和办公)的电脑显示器群体,个人愚见,大佬有意见可以在评论区指出。
对于电脑显示器的理解,可以简单从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我会依次简单讲解
面板
色深
色域
响应速度
色准
认证
刷新率
一、面板
大致可以分为LCD(液晶显示屏)、OLED、视网膜屏和雾面屏、镜面屏
本文主要探讨LCD和OLED,后面几个不做讨论(出于普及和性价比一般不会选购)
1、LCD
LCD屏幕构造(网图侵删)
也就是常说的液晶显示屏,需要背光才能发光,常见分类包括IPS、VA、TN。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Mini LED、Micro LED指的是背光技术,本质上依然是LCD屏幕
IPS面板:硬,对比度尚可,响应速度尚可,适合绝大多数场景;
VA面板:软,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看字清晰;
TN面板:便宜、响应速度快;
常见的IPS面板,还可以细分一下,Nano-IPS、Fast-IPS、IPS-Black
Nano-IPS色彩好,Fast-IPS响应快,IPS-Black因为够黑对比度高
2、OLED
OLED屏幕构造(网图侵删)
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属于一种发光器件,与LED不同的是,OLDE发光能够独立产生红绿蓝三色,因为OLED点亮每个像素是基于每个有机分子,所以在显示色彩以及信号响应速度表现上无疑是相当出众的。但是更贵,寿命相对短一些。
二、色深
常见的有8bit、10bit以及8抖10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8bit是主流色深,满足绝大部分场景,适合普通玩家;
10bit偏专业,适合对色彩有更高要求的生产力场景;
8抖10,通过FRC像素抖动技术,8bit模拟出10bit的色彩表现,不是原生10bit,可选可不选
三、色域
常用到的标准包括sRGB、Adobe RGB、DCI-P3、NTSC(过时标准不提)
下面我会简单给出优秀显示屏的数值参考:
sRGB:主流标准,≥99%优秀
sRGB色度图(网图侵删)
Adobe RGB:出版印刷、打印图像选,≥99%优秀
Adobe RGB色度图(网图侵删)
DCI-P3:影视游戏首选,98-99%优秀
DCI-P3色度图(网图侵删)
四、响应速度
简单提一下三种标准,
黑白响应:过早标准,只适用CRT屏,不用考虑
动态画面响应(MPRT):没啥意义,只是一种降低画面模糊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让拖影消失,1ms实际意义不大
鬼影、拖影示意(网图侵删)
灰阶响应(GTG):主要参考这个数值,4-5ms一般,1ms优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五、色准
通常用ΔE量化显示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颜色差异程度,简单分为五个等级讨论,数值越小色准越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ΔE>6:能明显看出显示颜色与标准颜色区别;
3<ΔE<6:经过训练的人眼能看出区别;
1<ΔE<3:人眼很难区分;
ΔE<1:人眼无法区分;
六、认证
这里只提一嘴最常见的DisplayHDR认证,针对LCD屏幕和OLED屏幕有不同的认证标准,标准要求的具体参数我找了官网几张图,大伙可以简单看一下:
针对LCD屏幕,有HDR400、HDR500、HDR600、HDR1000、HDR1400…
针对OLED屏幕,有HDR400 真黑、HDR500真黑、HDR600真黑、HDR1000真黑…
官网的性能标准参数表
七、刷新率
之所以放在最后来讲,因为大众对刷新率的认知已经足够了。
普通人对于帧率分辨极限在50-60帧之间,超过这个阈值就很难察觉出差别,所以不建议一味追求高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刷新率≥60HZ:日常办公、轻度游戏完全足够;
刷新率≥144HZ:可以应付绝大部分场景;
刷新率≥320HZ:FPS玩家为了更丝滑的体验可以考虑;
保持屏幕刷新率和游戏帧数匹配,才能得到最佳使用体验。不匹配可以开启垂直同步来强制显卡和显示器同步,但可能会造成鼠标延迟响应,可以开启NVIDIA的G-Sync,AMD的FreeSync,可以部分解决鼠标延迟、画面卡顿撕裂等问题。
要测试自己的显示屏刷新率可以去小飞碟网站:UFO Test: Multiple Framerates
好的,关于显示器参数的简单科普就介绍到这里咯,希望能帮到你们
感谢能看到这里,喜欢的盒右记得点点赞、点点收藏、电我牛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