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影》125小时全成就通关评测——怒其不争

这款游戏能玩吗?能玩。好玩吗?不好玩!好看吗?非常好看!

这便是我对这款游戏评价的最简洁概括。

写在前面

在我游玩时长34小时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吐槽这款游戏令人难受的地方。这篇文章我会对此前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也会揭露一些看法的变化。

关于全成就

如果你玩过《刺客信条》系列前面几部作品,那么这款游戏的成就几乎没什么难度,也没有什么会错过的成就。最快的玩家可以在50~70小时完成,我之所以玩了那么久,是因为一路走一路看,也做了不少支线任务。

照例先说优点

育碧旅游模拟器的大名早已为人所知,这款作品也不例外,相比上一款正作“英灵殿”,画面有了巨大提升。光影更加真实了,城市里的建筑一比一建模了,各个房间都能进了,动作冒险游戏也有四季轮换了,Xbox主机甚至可以60帧光追了!如此惊人的画面表现力提升也让我这个老玩家不由得发出“啊这山!啊这水”的感叹。

游戏里一个成就相关的收集要素。优秀的美术资产给出的情绪价值极高。

远眺姬路城


纵向地比,这款游戏相比于神话三部曲,动画演出质量有了飞一般的提升,开始有了镜头调度,也有了精良的动作戏,甚至还有弥助写字这种其他厂商为了降低成本特意规避的部分。可是你如果拿去和枭雄或者艾吉奥三部曲比,却又发现在技术力进步的今天,其人物表情别扭,僵硬背后显露出的不上心。这样的动画水**而是一种退步。而在内部比较,动画质量又显得参差不齐,既有堪比动画电影的演出也有堪比表情管理灾难的场面。

你说优秀不优秀

我是怎么在骂过之后继续玩下去的

在此前的文章里我提到我的进度到了安土城,也正是接下来的剧情让我深陷其中。这部分剧情的主角是弥助,讲述了从他初来乍到,练习武士刀法,到上战场,入侵伊贺的全过程,播片时长约两个小时。也是这一段剧情把这个角色刻画得立体饱满。我承认自己在开玩前也多少有一些偏见,觉得一个黑人怎么看怎么别扭,但经过这一段后我的感觉似乎还不错。

你或许要问这些剧情过后不还是一切照旧吗?诚然如此。那么我就要拿出激励我持续玩下去的理由——支线故事了。虽然我们都说这款游戏的支线水平很一般,毕竟就比奥德赛强一点,但是其中一些内容还是让我眼前一亮。

游戏里有一个茶碗的收集要素。完成任务以后,你可以和朋友举行茶会。你也可以邀请敌人参加茶会,借此刺杀他。这两种选择都对应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另一个任务则是妖怪,是一个结合了日本民间传说的任务线,虽然不乏一些充数的敌人,但其中的西瓜头很有乐子,最后的反转也能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怒其不争

当然,对于这款游戏游玩部分的我的整体评价是不变的。至于那些“罐头游戏”的陈词滥调我也不想多赘述,在我心里,我更多的感受是遗憾。育碧明明可以做得更好,这份小惊喜和小感动已经近在眼前,可是他们选择的还是浅尝辄止。路边要帮忙的路人的台词明明是一个很好的支线故事的开头,可是最终的结局都是千篇一律的探子和情报;

新加入的光影系统和明明可以更好地服务关卡设计,可是最终只是让玩家看不见路,核心应对策略照旧;育碧明明为主线任务里的两个角色设计了两条不一样的路线且具备优秀的关卡设计,到头来却只能选一个,甚至连个AI队友都不舍得做;它明明给每一种武器都做了不同的动作,却又给敌人复制粘贴了一份,主角怎么也打不出更帅的连段;作为一个美术素材驱动的游戏,它明明可以让你在家园里喂喂小猫小狗,给收集来的食物做个精细的建模,可它就是不做。

每次刺杀成功的水墨瞬间

育碧的美工依旧在线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写在最后

我知道自从这款游戏发售以来,各种声音充斥着互联网,甚至有着“神作”和“粪作”这样的争论。这款游戏的上限决定了其不可能是神作,下限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粪作,只是比以往育碧作品水平略高一筹的良作。我还想套用一些人当年对奥德赛的评价:

这款游戏或许不适合那些已经有了丰富阅历的老玩家,但如果你是一个新入坑的单机游戏新人,那么它很适合你。

无论外界声音如何,只有你的感受,你在游戏里收获的快乐是最真实的。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