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之前买了但一直没动的刺客信条:起源打开玩了一阵,有些感想,想要抒发一下。
我姑且算是所谓的刺客遗老,当时是从第一部入坑的,一直到枭雄都有通关。我不是很喜欢注重词条数值的RPG玩法,感觉游戏变成我不熟悉的样子了,不过也能玩的下去,就是好像换了一个品类,不太像刺客信条。从动作系统到游戏侧重都变了一个大样,有点不习惯,但可以适应。
但是有一个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点变得模糊不清了,就是侧面文本体现的历史参与感以及历史重现。
从二代到四代,一直都在让玩家直接参与当时很多的重要历史事件,并不是简单将其作为背景板。二代三部曲的侧面文本主要是各地历史名胜和各色历史人物的介绍,对历史事件描述没有北美三部曲那么多,但更注重让玩家参与像美第奇家族教堂遇刺、卡特琳娜·佛乍城墙顶上掀裙子这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名场面,特别是“儿子随便杀,我能再生仨”,可以说是欧洲版的刘邦“分我一杯羹”。
到三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文本描述配合剧情在我感觉可以说是历代巅峰。通过游戏剧情、人物对话和文本,把美国独立战争从战前社会矛盾到战争筹备乃至战后遗留问题都充分展现了出来。楼主高中是理科,不清楚高中历史是怎么讲的,但初中时学到的美国独立战争远没有刺客信条3讲解的详细。甚至有些细节我感觉非常值得强调但却没有得到重视,或许可以单开一帖细说。
带给我最大惊艳和最大失望的应该是大革命和枭雄两部。虽然袖剑被从主动武器中取消,但是袖剑刺杀动作很好的表现了一个隐蔽武器应该有的效果,动作隐蔽简单(点名批评奥德赛和英灵殿,你看看那动作隐蔽吗,不如去隔壁细胞分裂学学吧),添加许多新的武器(育碧你还我自走军械库),跑酷动作全系列最花样且在熟练后可以达到非常丝滑(当然,需要打个MOD),B站游戏视频最多的恐怕也是大革命,在这推荐一个up主:@离群小鸮KOC,及其小号@摸鱼小号鸟koc,这老哥是深耕刺客信条跑酷和潜行的大佬,尤其是大革命跑酷,他很有研究。
但是这两部的剧情,是在神话三部曲前的作品中我最失望的。大革命中和艾莉丝的感情戏码比重太大,历史背景几乎没有直接参与到剧情走向。既没有革命前革命党和保皇党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革命后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尔虞我诈。路易十六掉脑袋和我没关系,只活在多人任务开场动画里的罗伯斯庇尔掉脑袋我没见到。欧洲民主共和的开端成了两个人悲剧爱情的背景板,简直失望透顶,完全达不到以往作品的深度。要是按三代的风格,结局大概率会是拿破仑捧着王冠端详或者一个叫沙文的年轻士兵高呼法兰西万岁了。
如果大革命是失望,那枭雄的剧情就是无语,整体就像迪士尼电影,几乎就是子供向。
解放童工的做法是杀了监工,告诉他们自由了。只谈儿童劳动的表现,不谈儿童劳动的原因。你把工厂砸了,他们拿什么喂饱弟弟妹妹,拿什么去给养失去劳动力的父母,甚至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出去偷,出去抢吗?敢情是培养黑鸦帮预备役是吧。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殖民地达到巅峰,几乎就是半步帝国主义国家,维多利亚女王作为整个帝国剥削制度的核心,然后主角俩找维多利亚当干娘去了。结局是二十多岁老大不小的姐弟俩在女王面前平地上赛跑,然后女王像个慈祥奶奶一样望着姐弟俩背影向前跑去,可笑至极。至于同性恋要素,他还没明着来,还算接受范围内,当年也只是觉得不愧是“腐国特色”。
要我说,枭雄不是搞双主角吗,他主角就应该搞一个印度人和一个英国人。印度主角自幼见识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对英国人恨之入骨,机缘巧合通过东印度公司来到伦敦这个当时的世界中心。心怀对英国人的仇恨,偶遇英国刺客主角,英国主角带着他见到了伦敦光鲜之下的污浊,印度贵族在伦敦生活的惬意,让他认识到矛盾并不存在于民族之间,随后由英国主角带领加入兄弟会。还可以加入剧情让英国主角教他正宗英伦腔用以加强本地人对他的接纳度,顺带neta一下《窈窕淑女》。这不比俩老小孩满伦敦探险要好得多?
眼下在玩的起源,给我感觉反而像最早的1代。是有刻画风土人情,但对当时历史的代入感不强,且没有随游戏同步出现的对该历史时期及名胜的介绍,虽然起源有旅游模式,但想要实际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历史事件代入感,需要和游玩1代一样,自身拥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的走向有提前的认知(嗯?这不就是看三国演义吗)。
这种历史厚重感的缺乏,在我看来是新刺客信条和老刺客信条之间最大的差异,后续的续作中不知道能否有所改善,这次的影可能得等它打骨折我才能体验,说起来影目前有些东西我不怎么喜欢,但是选弥助做这个主角我倒没什么特别反感的地方,下次也许也可以分享分享看法。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