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 17》主观评价:在时间与记忆的尽头,迎来命运交汇的奇迹

130,《Ever 17》: 10 / 10 (神中神)- “深海遗光”  

流程时长:25 - 35 小时

类型:视觉小说,M ???

我知道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担心本作的质量如何,毕竟作为各大评分网站常年排名前十的视觉小说,其质量自然毋庸置疑。大家更关心的(包括我自己),是这个重制版本的体验究竟如何

在讲这个部分之前,我想先谈谈自己的视角。


《Ever17》这款经典神作我一直都有所耳闻,不过之前在方块上买的版本因为慢热剧情以及老旧ui的原因让我始终无法坚持。而本次steam上架的重制版虽然伴随着不少争议,但听说修正了剧情逻辑以及加快了前期节奏,那就不得不入了,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那么这个版本的体验究竟如何呢,就我这个对剧情基本一无所知的新玩家视角而言,全程没有察觉到任何问题,一些被喷的剧透点在我看来也不太可能被新玩家猜出(一点多余信息没有也能猜出的可以说是神中神了)。

简单来说,在我看来这个版本其实是相当适合新玩家的,好上手且节奏更快。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换个角度看,出于性价比考虑肯定还是方块上的更实惠


这里也提前声明,我在游玩本作之前是抱着极高期待的,而最后给出的主观评分,相信也能够说明 - 这个版本并没有让我失望


至于原版是否还能够给予超越重制版的体验,说实话,我也不太好下判断(毕竟我就是因为原版玩不下去才来玩重制版的)。

画面/演出/音乐

本次steam版本是在使用原版部分高清化立绘的同时结合了xbox版本的剧情,并对画面、ui交互做出了一定的升级。

不过,游戏毕竟是建立于老旧版本的翻新而非完全重制,所以画面cg以及系统ui还是显得有些复古,这点就需要去考虑下了。

至于音乐方面,游戏则依旧维持着出色的水准(毕竟这个不会随着年代而褪色),无论是遭遇危机时的警报蜂鸣声,还是劫后余生时那抚慰人心的悠扬旋律,又或者是四面楚歌时的悲伤曲调,以及遭遇超自然现象时如梦似幻的摇篮曲。


都无疑是非常具备沉浸感的,让我在游玩的途中不知不觉的就被牢牢吸引,难以自拔。

剧情(剧透警告)

这大概是我写评测以来最痛苦的一段。虽然讨论一款游戏的剧情离不开剧透,但是本作的剧情我是真的一点都不想透露,哪怕是加了剧透警告。

因为它的剧情架构与诡计编排,真的就是精彩到哪怕剧透一丁点都会极大的破坏游玩的体验,“剧透是死罪”在本作中真就不是说着玩的。


游戏可以说是将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惊喜所有的情感冲击都集中在了最后的部分一口气释放,一旦在前期不慎戳破这一点,游戏的体验就会全面崩盘。因此关于剧情这个部分确实很难讲。


那么,就从另一个比较谜语人的角度来说说吧,按我本人的通关顺序说说我初见游玩时的感想。


游戏为双男主视角,每个视角对应两条女主线(两条线重合的部分就称为共通线),通关全部四条线后解锁真结局线,两个男主视角都可以进入真结局线,但主体内容几乎不变。

本作剧情大致描述的是六人一狗(以及鼠鼠)因为事故被困在海底设施,被迫在几天之内寻求出路的故事。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流程中潜藏的危机以及事件的真相却远不止于此,这也正是剧情设计的核心与魅力所在,因此就暂且不谈了。

武视角


共通线 - 武be线(也可以称之为优线):


一周目最容易进入的一条分支,同时也是我认为本作最为乏味的部分。

可能因为是我本人的第一条路线,所以在这条线中我就像是游戏里的主角一样,完全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冗长单调的日常伴随着一连串的谜题与悬念,不仅节奏缓慢,结尾也显得异常突兀,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月海线:


月海,绝望而又温柔的少女(神秘高冷少女(x)绝望の残党(√)),从头到尾都是我在本作中最喜欢的角色,她的路线可以说是整个剧情底层逻辑的关键部分,也是让我对这个故事产生兴趣的起点

“你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吗”


空线:


除了最后的部分和月海线以及共通线几乎完全重合,对比其他路线来说这条线其实没有包含太多的信息(或者说在共通线里都讲完了)。

“生命究竟为何存在”

少年视角


共通线:

本来以为,通过视角的转变能逐步拼出事件的真相,结果谜题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让人困惑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优线:

还在埋伏笔还在埋伏笔,演都不演了,想知道真相吗,唉不告诉你气不气

“可见的,不可见的,在这广阔世界中的森罗万象,万物都被看不见的弦所连接在一起”

沙罗线(你是):

和武视角的两条线不一样,少年视角的两条线走向差异相当大。这条线也是四条线中我认为最精彩的一条,信息量巨大且悬念密集。

哪怕不看这些就看这条线的故事,无论是人物的情感处理还是事件的发展也都非常丝滑且完整,可以说是四条线中我最满意的一条(你是

“融为一体”


说实话,也许是因为年代的原因,前面几条线在我看来多少都有点无聊甚至是不明所以

大部分路线中无论是角色之间的情感处理(吊桥效应还在发力)还是故事的发展尤其是日常的描写都有种敷衍了事的感觉,绝望的危机解决的平淡如水,催泪的场景引入的相当生硬,每条线想表达的主题更是有种命题作文的美,甚至一些关键情节直接就给你快进跳过了,给人一种奇妙的“松弛感”。

当然这些路线中也不妨有些优秀的地方,比如月海线的首尾呼应,空线浪漫的表现手法,以及沙罗线还算紧凑圆满的剧情,但由于大体上塑造和演出的不足,很难让我给出一个优秀的评价。

可儿线(少年/武视角):“相信着并祈求,就会化为现实”


然而,以上种种,其实都是为了最后一条路线所作出的精密铺垫与牺牲。

整个游戏真正的起点,源自于一个看似荒谬的猜想。


这个猜想,也许是通过文字的暗示推理而出,也有可能来自于游戏的明牌揭示,随着我对先前剧情的回忆以及游戏细节的重构,这个猜想被悄然印证,并引导我推理出更多、更为离奇的推论

然而,这些看似相互矛盾、近乎虚幻的猜测,却又在彼此之间互相勾连、互相印证,最终交织成了一张庞大而又复杂的真相之网。

当谜面逐步展开,在游戏提示与玩家推理的双重作用下,一个由时间、空间、人物与视点所编织而成的终极叙诡终于被解开,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也随之被清晰地梳理而出。

“不知为何,我觉得【那样想】才是对的”


“绝对不能对自己说谎喔,不然会迷失真正的自己的”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看整个游戏,看看每一条路线的故事,看看由四维构成的谜团,一切问题全都迎刃而解,每个角色故事的后续,每个角色自身的秘密,每个角色所追寻的真相,以及,我所追寻的真相。

塑造不足?剧情截断?机械降神?节奏平淡?结局突兀?路线混乱?


我以为的那些不合理,其实是它最为温柔的伏笔。

“我是我”


“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最后,最后,只剩下最后的问题与遗憾。而这些,就由“我”来画上句号吧。


“无论是在多么困难,多么绝望的情况下,只要心里有还有希望,就有力量- 与命运抗衡的力量”

于是,我明白了那句话真正的含义  

“相信着并祈求,就会化为现实”

虽然本作的故事确确实实的震撼了我,但我也必须承认,游戏前期那无聊到让我玩了困困了玩的叙事节奏,多多少少还是让我遗留了一些怨念。


结果游戏倒好,最后不仅来了个团圆大结局,连感情线都完美闭环了。

那我还能说啥呢


神中神

(虚假的女主: 月海,空,优,沙罗  真正的女主:可儿


BW线:


通关本体后解锁,相当精彩的EXTRA篇。


主要内容是关于本体剧情细节以及遗漏伏笔的补全,同时还附带了所有世界线所有结局的后日谈(孩子们不要怕,复活赛通天代来了

游戏性


这个部分也没啥好聊的,毕竟就是点点点。因此就直接说说那些比较重要的功能把。


文字快进:有,但没有跳到下一个选项的功能,且游戏有大量重复的文本,使得游玩体验较为冗长。

存档:自动存档频繁,可以随时手动存档读档,48个栏位。

语言:只有繁体。

路线分支:路线解锁条件比较抽象繁琐且结局分布没有任何规律,通关后没有路线图也没有任何快捷传送,强烈建议根据攻略选择路线。

总结

《Ever17》是一款我强烈推荐的叙事神作。


如果你喜欢反转,喜欢伏笔,喜欢剧情结构严丝合缝,喜欢那种情绪在结局一刻爆发到热泪盈眶的体验-

那么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别被前期劝退。


请相信我,走到最后,你会明白这一切的意义。


这不是哪个版本更好的问题,而是哪个版本更能让你坚持玩下去,走到终点。想要性价比更高的,可以选旧版;有自信能秒破谜题的,也可以选旧版;觉得前期节奏慢的,可以选新版;觉得UI老旧难操作的,同样可以去选新版。


我相信,在你真正通关游戏后,无论过程中你有多么不满,在最后的那一刻,所有的情绪都会烟消云散,只留下冲击与共鸣。

“我们能保证 - 在此所体验到的感动与惊奇,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优点:

+极具冲击力与情感爆发力的真结局

+巧妙的叙事与伏笔反转设计


+逻辑严密且精妙的叙事结构


+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塑造

+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局

+我????


仁者见仁

+-颇具年代感的画面


缺点:

-需要耐心的慢热体验

-较为冗长的重复文本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