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评测:拉满4K游戏战斗力

 

GeForce RTX 5070 Ti的发布,一下子将70系级别显卡拉入了4K最高画质轻松过百帧率的行列。要知道在此之前,这样的工作只能由旗舰级的90系才能完成。入手一款称心如意的GeForce RTX 5070 Ti变得顺理成章,那么NVIDIA合作伙伴AIC厂商推出型号繁多,应该如何选择?来自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摆在了我们面前。

 

 

无论性能释放,还是潮玩的设计理念,都让iGame Ultra系列独树一帜,几乎在每一代GPU更新后,iGame Ultra都以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成为最好辨认的那一款。而这一次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也没有让人失望,前阵子被热议的霓虹灯元素搭配嘻哈设计,配合着多层半透明效果,让这张显卡在白色主题机箱中显得格外耀眼,光凭颜值一项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重点在于这还是一款提升了频率的OC显卡,无论是最新的DLSS 4、AI性能,还是光栅基础性能表现,都会比公版更进一步。

 

那么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战斗力究竟可以表现到什么程度?随着非公版GeForce RTX 5070 Ti解禁,现在就让我们奉上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首发评测。

 

 

很能打的iGame Ultra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GPU与GeForce RTX 5080一样,同样使用Blackwell GB203打造。Blackwell本身延续了Ampere和Ada Lovelace架构设计理念,并更新了关键核心,包括第五代Tensor Core,第四代RT Core,神经网络着色器等新硬件,以支持包含DLSS 4,RTX Mega Geometry在内的大量新技术。芯片基于台积电4NP定制工艺制造,面积378 mm²且包含456亿个晶体管。

 

为了与更高一级的RTX 5080拉开差距,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实际上屏蔽了1组GPC GPC(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s,图形处理集群),外加1组TPC(Texture Processing Clusters,纹理处理集群),从而实现6个GPC,35个TPC,每个TPC包含2组SM(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流式多处理器),即总共包含70个SM,每个SM包含128个CUDA Core,因此总共包含8960个CUDA Core。

 

 

另外每个SM包含4个第五代Tensor Core和1个第四代RT Core。GeForce RTX 5070 Ti总共包含280个第五代Tensor Core和70个第四代RT Core。并搭配了16GB GDDR7 256-bit显存,显存频率28 Gbps,显存带宽896 GB/s,对比RTX 4070 Ti的12GB GDDR6X 192-bit 21Gbps有显著提升。

 

公版GeForce RTX 5070 Ti GPU Boost频率达到2452 MHz。对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而言,这个表现还能再进一步。通过接口面板上的一键超频按钮,可以将GPU频率提升至2497 MHz,TDP功耗相对公版提升30W,来到330W。

 

 

在供电设计上,电源接口使用12VHPWR接口,并提供16pin(12+4)转接8pin x3白色电源线,以兼容旧规格电源,同时也能和显卡白色主题匹配。供电相数则是10+4+3搭配,确保超频时的稳定性。

 

 

这里不妨让我们一个较为直观的参数作为对比:

 

确保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性能得以发挥一套高效的散热系统,正面的嘻哈外装甲正面安装了3个环型101mm扇叶,叶片之间升级了加固设计环环相连,也进一步提升了风扇的可靠性。

 

装甲下则是一套大面积散热鳍片,由7x6mm热管连接,热管与鳍片之间使用“回流焊”工艺相连,从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压力状态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噪音维持在47.3dBA左右,几乎感受不到风噪的存在。同时GPU核心温度维持在58℃。

 

 

通过红外线可以看到,最高温度集中在前半部分的散热鳍片上。在室温20℃的环境中,显卡在压力测试全程保持清凉的状态。

 

 

在接口上,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提供了3个DisplayPort 2.1b接口和1个HDMI 2.1a接口。其中DisplayPort 2.1b支持DSC技术,最高可以实现480Hz条件下实现4K 12-bit HDR。如果使用并联两个DisplayPort 2.1b搭配的形式,则可以达到100Hz条件下8K HDR效果。HDMI 2.1a则同样支持DSC技术,最高支持165Hz条件下8K 12-bit HDR。面板右侧则是一键超频按钮。

 

 

嘻哈外装甲值得单独说明。这一代Ultra融入了HIP-HOP嘻哈主题。HIP-HOP文化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90年代进入中国并成为了主流的艺术文化之一,音乐、街舞、涂鸦、街头运动、饶舌都属于HIP-HOP的范畴。有意思的是,HIP-HOP中的街舞子项霹雳舞Breaking成为了奥运会项目之一。饶舌Rap作为形容词也出现在了今年的春晚上。

 

鸭舌帽、海盗头巾、宽松卫衣都成为了HIP-HOP文化的个性化表达,当这些元素与涂鸦融合,并配以iGame Ultra的白色主题设计,特有的律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例如显卡正面提供了海量的涂鸦细节。装甲本身进行了多层透明设计,让整张显卡装甲看起来非常有节奏感。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用纯白作为基础,辅以桃粉作为色彩点缀,配合独特的渐变效果一下子就将风格点亮了。

 

 

象征着身份的Ultra Logo也特立独行使用了涂鸦风格,由于多层设计,Logo下方使用了类似霓虹灯条的绕线效果,让视觉效果本身显得更为立体。

 

 

另一部分则使用了之前的波点设计作为点缀,并将Ultra Logo融入其中,一脉相承。

 

 

在不同角度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都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渐变效果,从而强调了这次Ultra的HIP-HOP主题。

 

 

同样,显卡尾部也使用了涂鸦艺术设计,并将iGame Ultra Logo融入其中。

 

 

背板同样也进行了专门设计,配合斜线开孔,在利于风道流通的同时,也把主题细节拉满。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上方的RGB光效则是最能展现个性化的位置。侧面同样使用了半透的设计,底部的纹理在中间变成了iGame Ultra字样,在不通电的前提下也带有渐变效果。

 

 

顶部左右两侧的Ultra和GeForce RTX则表明这张显卡的身份。

 

 

一旦通电之后,背景的RGB灯条像霓虹灯一般亮起,配合灯光同步展示出多巴胺色系的RGB光泽,讲道理,十分带劲。

 

 

DLSS 4战4K

 

让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轻松把4K最高画质游戏帧率推到100FPS甚至更高,DLSS 4是首要功臣。

 

DLSS 4有别于DLSS 3,原因是在硬件上取消了原本的光流加速器,进而使用第五代Tensor Core与Transformer模型配合判断游戏帧的空间、时间关系,同时辅以NVIDIA云端AI不断提供优化。从体感上来看,DLSS 4的表现更好。

 

 

DLSS 4功能主要包含了人工智能提升帧率,降低延迟,改善游戏画质。特别是引入了全新的多帧生成技术(Multi Frame Generation,MFG),提供更快的性能和更低的内存使用,并且由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更换到了Transformer模型,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SR),光线重建(Ray Reconstruction,RR),深度学习抗锯齿(Deep Learning Anti-Aliasing,DLAA)。

 

特别是多帧生成DLSS 4 Multi Frame Generation。原本在DLSS 3上,帧生成占据1/8的内容,到了DLSS 4,则硬件渲染实际上只占据1/16,也就是在DLSS 4游戏中,每16帧游戏画面中,实际上有15帧是由AI加速完成的。这意味着即使硬件性能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实际游戏帧率仍然可以有质的提升。再加上DLSS本身对场景中的阴影、反射和遮挡有了很好的理解,实际生成效果也远比纯靠硬件生成的效果好很多。

 

 

因此这一章节我们将重点围绕支持DLSS 4的游戏和应用展开。目前LSS 4的支持速度远比我们迅速得多,接下来包括《黑神话:悟空》在内的75款游戏和应用会陆续对DLSS 4提供支持,而未来的3A级游戏大作,通过DLSS 4获得4倍的帧率提升,获得流畅的4K最高画质游戏体验也将成为基本盘。

 

同时在硬件上,我们选用了iGame Ultra全家桶。包括iGame Z790D5 Ultra主板,iGame DDR5 16GB 6800*2 Ultra W内存,CN700 2TB PRO SSD,iGame C23A Ultra W机箱,iGame P850G Ultra W电源,iGame LQ360 Ultra W水冷,iGame F12025 Ultra W风扇。CPU为Core i9-14900K。显示器为ROG XG27UCG 4K双模。

 

 

在UL 3DMark DLSS Feature Test中,可以看到开启DLSS 4 4X的模式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甚至可以优于RTX 4090 D。因此对比RTX 4080 SUPER毫无压力,提升幅度达到52%以上。

 

 

在游戏实战中,所有游戏均使用4K最高画质,且开启最高光线追踪效果。

 

这里先用《赛博朋克2077》进行对比。新版本的《赛博朋克2077》已经加入了Transformer模型和DLSS 4提供了支持。在设置中就能找到DLSS Super Resolution的选项。开启DLSS 4 4X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2.5倍以上。

 

 

对比阴影细节,能够看到阴影细节更丰富。光影转换时候也更为稳定。

 

 

《霍格沃茨之遗》DLSS 4 4X加持下的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1.9倍。游戏场景中的壁画细节在DLSS 4 4X下会更为清晰。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开启DLSS 4 4X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1.9倍以上。同样游戏中也获得了更多的阴影细节,例如植物叶片边缘不再有阴影抖动。

 

 

《心灵杀手2》中,开启DLSS 4 4X之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2倍。在画质上,DLSS 4在铁丝网的细节远比DLSS 3稳定很多,不再出现抖动的情况,甚至表现比原画质还要好上不少。

 

 

另外NVIDIA APP已经可以通过DLSS优设(Override)来调整《漫威争锋》和《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表现,即在游戏之外就可以完成对游戏的画质与DLSS设置,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很多的麻烦。

 

在《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中开启DLSS 4 4X之后,游戏细节获得了明显提升,阴影也不再抖动了。开启DLSS 4 4X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2倍。

 

 

另外《漫威争锋》开启DLSS 4 4X后,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2倍以上。

 

开启DLSS 4之后,系统延迟并没有因此会有大幅变化。NVIDIA甚至为了解决多帧生成带来的不确定性,Blackwell使用了增强版的帧翻转计量(Flip Metering)作为解决方案,它将帧节奏逻辑转移到显示引擎上,让GPU可以更精确的管理显示时序。

 

 

诸如D5渲染器这样的专业应用也已经引入了对DLSS 4的支持。例如在软件菜单中,可以看到Super Resolution,Ray Reconstruction和Frame Generation选项。

 

 

在同一个场景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是RTX 4070 Ti SUPER的3倍以上,同时已经接近RTX 4090 D的2倍,体感上接近RTX 5080。

 

 

光栅性能很能打

 

对于尚不支持DLSS 4的游戏和应用而言,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依靠基础光栅性能也非常能打。这里使用DirectX 11和DirectX 12性能的3DMark Time Spy,3DMark Time Spy Extreme,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3DMark Fire Strike Ultra,Port Royal作为对比。

 

 

从整体表现来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性能与RTX 4080 SUPER是相当的。如果对比RTX 4070 Ti SUPER,提升幅度可以10%到20%。

 

 

游戏实战部分使用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且开启光线追踪进行。在支持DLSS 2的游戏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70 Ti SUPER提升最高有30%。

 

 

在DLSS 3游戏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70 Ti SUPER提升25%到50%。

 

 

渲染测试部分同样也是考验GPU的基础光栅性能,这里V-Ray 6 Benchmark和Blender Benchmark 4.3.0作为比较。在V-Ray 6 Benchmark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表现高于RTX 4080 SUPER,同时也是RTX 4070 Ti SUPER的2.5倍以上。

 

 

Blender Benchmark 4.3.0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70 Ti SUPER提升5%。

 

 

然后是SPECviewperf用来考验OpenGL和Direct X API的3D图形性能,测试场景包括3dsmax、Catia、Creo、Energy、Maya、Medical、SNX、Solidworks。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70 Ti SUPER提升1%到20%不等。

 

 

AIGC很高效,新一代编解码器立功

 

在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上,创作领域AIGC与新一代编解码同样也有很好的表现。这里先聊聊AI性能。

 

Blackwell开始从硬件层面引入对FP4数据格式支持,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原因是FP4提供了一种较低的量化方式,类似于文件压缩,能够减少模型的大小。

 

 

相对大多数模型默认使用的FP16精度相比,FP4所需的内存是FP16的不到一半,并且GeForce RTX 50系列可以提供相比上一代2倍以上的性能,FP4可以通过NVIDIA TensorRT模型优化器的量化方式,确保质量不会有太多损失。

 

 

这里先通过UL Procyon FLUX.1 AI Image Generation Demo for NVIDIA进行测试。FLUX.1是一个基于FP4模型,拥有120亿个图像生成模型参数。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与GeForce RTX 5080相近,并且由于对FP4的原生支持,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速度是RTX 4080 SUPER的3倍。

 

 

同样,UL Procyon 的Stable Diffusion 1.5 FP16以及Stable Diffusion XL FP16的测试中,也可以看到明显差距。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表现与RTX 4080 SUPER有来有回,相对RTX 4070 Ti SUPER则是提升幅度明显。

 

 

在大语言模型方面,引用UL Procyon AI文本生成基准作为参考。测试包含了多个大语言模型LLMs作为AI性能评估,包括Phi-3.5-mini-3.8B,Mistral-7B-v0.2 7B,Llama -3.1 8B,Llama-2 13B。也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70 Ti SUPER提升在20%以上。

 

 

由MLCommons联盟开发的机器学习基准测试MLPerf,MLCommons联盟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NVIDIA、谷歌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这里MLPerf-client使用Meta的Llama2-7B模型进行。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相对RTX 4070 Ti SUPER提升有17%。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的视频编解码能力也值得一提。原因是GeForce RTX 5070 Ti配备了2个第九代NVENC编码器和1个第六代NVDEC解码器,并且在硬件上提供对YUV 4:2:2支持。YUV 4:2:2是目前获取更多颜色信息、减少文件大小,满足带宽需求的合理选择。在YUV 4:2:2视频中,完整的亮度值被保留,同时保留了一半的原始色度信息,YUV 4:2:2压缩视频帧仅占YUV 4:4:4的三分之二,同时提供了YUV 4:2:0两倍的颜色分辨率。

 

 

这里我们通过DaVinci Resolve 19编辑4:2:2视频素材进行了尝试,在输出选项中,可以看到H265 422 10bit编码选项,这里我们输出一段由索尼A7拍摄的H.265 59.94fps 4:2:2 30秒左右的视频素材。

 

 

这里能够看到GeForce RTX 5070 Ti只需要花费10秒时间,就能完成一段由索尼A7拍摄的H.265 59.94fps 4:2:2 30秒左右的视频素材,比CPU快上近5倍。

 

 

写在最后:4K与AI的全能手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先是以很高的颜值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iGame Ultra的潮流个性化设计放在一众NVIDIA合作伙伴AIC中处于第一阶梯,从细节的雕刻到RGB灯效的巧妙运用,配合iGame Ultra全家桶让人赏心悦目。

 

 

同时这款显卡也相当能打,三风扇设计让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全程保持清凉状态,基础光栅性能大致与RTX 4080 SUPER相当,而RTX 4080 SUPER的近万元定价则比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高出一截,这让RTX 5070 Ti性价比得以凸显。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3A级游戏大作注定是DLSS 4的天下,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搭配DLSS 4让4K最高光线追踪画质流畅运行在140FPS甚至200FPS以上变得轻而易举,配合近段时间4K高刷显示器价格开始松动,一步到位用上4K高刷大屏体验PC游戏后,无论如何都是回不去的。

 

 

而在AI与创作领域,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也同样能打,一方面得益于对FP4的支持,让其在大语言模型处理、AIGC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提供了2个第九代NVENC编码器和1个第六代NVDEC解码器,让YUV 4:2:2视频输出变得更有效率。

 

 

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无疑是一张能担当起4K高帧游戏,又能AI创作的中高端主流级显卡,再加上足够的性能释放以及HIP-HOP风格的白色主题颜值,很难找到一个拒绝它的理由。特别是你想打造一款高性价比且4K高性能游戏PC的时候,iGame GeForce RTX 5070 Ti Ultra W OC 16GB在一众对手中足以脱颖而出,成为理想的选择之一。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