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全面屏设计的普及,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逐渐被屏下指纹技术替代。这一革命性技术不仅改变了手机解锁的逻辑,更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美学标准。在这场技术迭代中,准直器光学方案、短焦透镜方案、超薄光学方案与超声波方案构成了四条创新路径,塑造了当下手机解锁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格局。
注: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超声波方案的首次试水
早在2016年年初,乐视就曾发布业界首款搭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的概念机型乐MAX 2,是全球首款采用超声波金属指纹识别的产品,不过模组依然在手机背部,而不是屏幕解锁方式。
2016年年中高通与vivo联合研发的超声波指纹方案首次亮相于vivo Xplay 6改装机,其技术原理具有革命性意义:
发射40kHz超声波穿透屏幕玻璃
利用皮肤纹路与空气的声阻抗差异构建3D模型
支持0.3mm厚度的屏幕覆盖
但2017年的工程样机暴露出致命缺陷:
超声波传感器信噪比仅52dB,导致误识率达1/1000
低温环境(<5℃)识别成功率骤降至67%
模组厚度4.8mm,无法适配主流手机结构设计
这使得vivo在2018年X20 Plus UD量产时转向Synaptics的准直器光学方案,超声波技术进入长达两年的蛰伏期。
二、光学指纹迭代革命
第一代准直器方案(2018)
最早量产的vivo X20 Plus UD(2018年1月24日)采用了Synaptics(新思国际)的屏下指纹传感器——Clear ID FS9500,基于光学技术实现,类似微距相机的识别原理,其核心由200万像素CCD传感器与3P光学镜头组成。当用户在0.3mm厚度的OLED屏下按压时,屏幕特定区域会点亮300nit蓝光,通过微距镜头采集指纹脊线在硅胶层(厚度仅0.01mm)的反射图像。
技术特征:
在CMOS传感器上方铺设0.2mm厚不锈钢准直层
每个准直孔直径15μm,间距30μm
仅能捕捉垂直反射光,有效规避环境光干扰
典型机型vivo X21的实测数据显示:
解锁速度680ms(按压到亮屏)
干手指识别成功率82%
贴膜后误识率升高至1/20000
第二代短焦透镜方案(2018年底)
vivo NEX旗舰版搭载的汇顶GL3563方案实现关键突破:
采用双凸透镜结构(EFL=3.2mm)
引入双像素对焦技术
F1.8光圈提升30%进光量
技术优势:
解锁速度提升至380ms
支持心率检测(误差±5bpm)
模组厚度缩减至2.5mm
第三代超薄光学方案(2019)
小米CC9 Pro首发的汇顶GM185方案带来结构革命:
微透镜阵列(MLA)与微准直器(MCA)的叠层设计
模组厚度0.25mm,重量仅0.68g
可堆叠在电池与屏幕之间
这项创新使4000mAh电池机型屏占比提升3.2%,直接推动2020年旗舰机普遍采用超薄方案。
三、超声波技术的二次崛起
2020年三星Galaxy S20系列首次量产高通第一代超声波升级版3D Sonic Max 方案,但初期表现平庸。
2021年3D Sonic Gen2 推出打破了超声波指纹的屏障。
传感器面积增大77%至8x8mm
采用自适应阈值算法
支持单次按压录入
三星 S21 系列,魅族18系列,以及iQOO 8 Pro都采样了此方案。
国产超声波方案崛起
汇顶科技的超声波方案具备优异信噪比、强穿透力,支持油手、湿手解锁,同时大幅提升生物识别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汇顶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使得超声波指纹技术的成本大幅降低。
最近热门vivo x100Ultra 、x200pro。小米15系列、一加13等都是搭载了汇顶科技方案。
结语
现阶段三套方案都在实行,可见各有优势,未来短焦方案依然会凭借低价的性价比主导中低端市场,而高端机型的超薄方案会逐渐转变超声波方案,在需求驱动下逐渐渗透旗舰市场。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