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速通、肝等等游戏术语到底是怎么来的?

本期内容就像题目一样,直接开始!

一,DPS(秒伤)

源自1974年桌游《龙与地下城》(D&D)中的“Damage Per Second”,用于量化战斗效率。现今被用到各种有伤害的游戏中

二,肝

英文“Farming”原意为“耕作”,因《暗黑破坏神2》(2000年)玩家反复刷装备的行为像农民种地,于是国外玩家用来代指“刷装备”这种行为。

传入国内后,最早是用“刷”,但未能体现“枯燥重复”的怨念感。于是国内玩家结合“熬夜伤肝”的医学常识,用“肝”来代指“刷”

三,buff

英文“buff”原义为“抛光”,在口语中“buff up”有“增强,强化”的含义。

最早在DND(龙与地下城)中用“Enhancement”来表示增益。但游戏《网络奇兵》(1994)中的程序员为了简化代码变量的长度,将“buff”作为代码中“增益”的术语,后来被玩家所熟知。

四,Roll

桌游中常用投骰子(英文为“Roll the dice”)决定行动结果,电子游戏玩家也沿用这个传统,如今roll也延伸为“抽奖”的意思

五,GG(Good Game)

最早源于90年代《星际争霸》韩国职业赛中,败方打GG表示认输,但胜方若先打GG则被视为嘲讽。普通玩家甚至演变出了“EZGG”(轻松取胜)的嘲讽方式

六,速通

80年代街机厅为省硬币,玩家钻研《吃豆人》最短通关路线,开启速通文化。如今速通已是带有竞速性质的比赛

七,搬砖

2000年代《传奇》《梦幻西游》等MMORPG中,玩家通过刷副本、采矿、打怪获取金币/材料,再出售给其他玩家或工作室牟利。这种重复劳作与现实“搬砖”高度相似——付出时间换取固定收益,遂被玩家戏称为“游戏搬砖”。

八,AOE

缩写自“Area of Effect”,最早用于《魔兽争霸2》(1995年)描述法术攻击范围,现描述大范围攻击

九,放风筝

源于游戏《无尽的任务》(1999年),远程职业边跑边打,像放风筝一样“遛”敌人

十,梭哈

“梭哈”是粤语对扑克术语“Show Hand”(全押)的音译,2000年代香港电影《赌神》系列让“梭哈”成为中文区通用词。现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十一,村规

最早源自桌游圈,形容玩家自创规则,后来渗透进电子游戏。“村规”一词来自日语“村のルール”(乡村规则),暗含“小圈子自嗨”的戏谑。如今常见于一些人数较少的游戏。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