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化身爲人》:當機器人有了情緒

《底特律:變人》的遊戲內容非常豐富,有着多樣性的分歧路線。其多樣的結局安排,更是讓玩家們津津樂道。不過最引人入勝的,還是劇情本身。本作除了吸收前作的劇情優點,保留親情、懸疑、科幻等元素外,還加入善惡光暗之爭議性情節。爲了充分表達自己對遊戲的想法,本次心得將分別從世界觀、劇情、角色、優缺點等四個方面向各位盒友介紹。

 

世界觀


  《底特律:化身爲人》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離現代不遠的近未來。有趣的是,故事的時間點雖是2038年,但其實關於仿生人的科技,早在十幾年前就蓬勃發展。換句話說,遊戲的時間軸,與玩家所處的現實非常相近。而所謂的仿生人,其實就是人形機器人。被稱做仿生人的原因,是因爲設計者卡姆斯基的初衷,是製造「一種符合人類自己形象的機器」。因此仿生人所代表的,就是模仿人類生命的機器人。

  在世紀之子卡姆斯基的開創下,模控生命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當首次通過圖靈測試的仿生人克羅伊現世後,仿生人就成爲全世界最熱門的商品。無論是作業員、清潔員、服務員,還是建築工人、大學講師。社會的各個層面,都充斥着言行舉止如同人類的仿生人。只因仿生人除了擁有比人類更好的續航力外,更重要的是跟仿生人相處完全不需要在意所謂的情緒。因爲仿生人永遠都不會說──不!

  不過,仿生人的出現雖爲人類社會帶來便利,但也帶來不少後遺症。比方說不斷攀升的失業率就是其一;其二,當仿生人普及人類社會後,有越來越多的人寧願跟仿生人相處也不願跟人類來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的更加疏離;其三,失業率所衍生的後果,就是造成社會的矛盾。有越多的人需要仿生人,就有越多的人憎恨仿生人。緊張的對立關係,使社會變的更加暴戾,處處充滿不安的氛圍。

  在這樣動盪不安的情況下,本應當正常運作程序的仿生人,開始出現異常。莫名其妙失蹤的仿生人,狂暴攻擊人類的仿生人。以及──開始誕生情感的仿生人。儘管異變的比例不高,卻慢慢動搖了人類與仿生人的關係。而這一切異常發生的源頭,都來自於美國的底特律。在這樣的局勢下,玩家將分別扮演康納、卡菈、馬庫斯等三位角色。藉着他們的腳步,慢慢探詢何謂變人。

 

劇情


  《底特律:化身爲人》的故事情節大致能分爲三個分支。分別是康納的追緝解謎線、卡菈的親情逃難線、馬庫斯的自由革命線。三種分支的故事雖不相同,但其探索的寓意卻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的交互彙集,更是讓三線互相串連,使整個故事更加完整。不過在談三項分支線之前,先讓情人節從劇情主體開始聊起。也就是本作的標題,《底特律:變人》。

  說起變人,就不得不提羅賓‧威廉斯於1999年演出的經典科幻作品,變人(bicentennial man)。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家用機器人安德魯,如何從機器人變成人類的故事。該片與本作的共通點,同樣是以機器人有自我意識,也就是『感情』爲出發點。只不過,當時的安德魯在劇中只是個極少數的個案,而本作的異常仿生人卻是不停激增。而本作主軸,便是以當仿生人有了情緒後,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來出發。

      對此,遊戲用康納、卡菈、馬庫斯這三位角色,分別來描述社會問題之面相。我們先從康納談起,康納的故事線,是以警方的角度,去調查異常仿生人所引發的社會案件。在仿生人有了情緒後,最常引發高度關注的,就是兇殺案。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爲何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仿生人,會在出現情緒後,轉而攻擊人類呢?難道日日夜夜的相處,不足以產生感情嗎?

  是的,日夜相處的陪伴確實是會產生感情。但前提是,這樣的感情並非是負面的。在康納偵辦的案子裏我們可以看見,仿生人之所以攻擊主人都是爲了自保。就拿第一起家用仿生人的案子爲例。這位仿生人長期受到主人的虐待,他的手臂成了主人的菸灰缸,佈滿大大小小的燙傷痕跡。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傷痕已經持續了六個月。故當該仿生人有了情緒時,他對主人懷着什麼樣的情感,不言而喻。

  隨着康納偵辦的案子越來越多,玩家會發現,仿生人在社會是屬於弱勢被壓榨的一方。他們對人類的攻擊、反抗,都是爲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行動。因爲這個社會沒有法律能保障他們,當他們脫離機器的範疇,進入情感的世界。所感受到的,就是痛苦、不公,以及絕望。當然,康納也試圖找出這些異常仿生人的共通點,並設法找出解決的方法。可到頭來他只是越陷越深,並逐漸走到選擇的分歧點。

  在劇情後期,玩家可以選擇讓康納成爲異常仿生人,還是繼續當一個機器。不同的選擇,將決定康納的好結局與壞結局。不過,若康納真是一個標準的機器人。那壞結局對他來說,也不痛不癢就是了。整體來說,康納是三線中,我覺得困難度最高的一線。身爲人類獵犬的他,不只需在兩難的抉擇中緝捕自己的同胞。和搭檔安德森副隊長的關係,也是一大難題。過程中那一連串的動作戲,更是讓康納的劇情充滿挑戰。若想讓康納在過程中不死,玩家可是得繃緊神經啊。

  相較於康納的偵探解謎,卡菈的劇情明顯偏向親情。她和小女孩愛麗絲之間的羈絆,相信讓不少玩家紅了眼眶。兩人攜手逃往加拿大的旅程,是異常仿生人的悲劇縮影。當仿生人有了情緒,成爲異常仿生人後,等待他們的只有回收與報廢。爲了改變這個命運,仿生人不是藏匿於耶利哥,就是選擇偷渡去加拿大。因爲加拿大禁止販售仿生人,在那裏仿生人能不受拘束,享有真正的自由。

  然而,無論是去耶利哥藏匿,還是逃往加拿大。這些一開始都不在卡菈的選擇內。當時的她只是憑着一股衝動,就從陶德的手上救下愛麗絲。在倉皇躲往公車後,等待着他們的只有惶恐與不安。沒錯,彷徨無助是卡菈線最初給人的感覺。如果今天卡菈是人類,她還能帶着愛麗絲向社福局求助。可身爲仿生人的她,沒有錢,也沒有可保障身分的權利。一個遭到搜捕的仿生人,又能帶小女孩逃到哪裏?

  在卡菈線中,玩家唯一能緊緊相依的,只有身邊的愛麗絲。因爲對愛麗絲而言,卡菈是身邊唯一的依靠。所以就算卡菈爲了生存偷竊、搶劫,造成愛麗絲的好感降低。之後玩家也能輕易的博取愛麗絲的信任。然而就算是這樣,在每一次的抉擇中,玩家依舊會慎選自己的決定。因爲這對非母女,卻與母女同樣濃烈的羈絆,深深感化着我們。讓玩家在抉擇時除了爲了生存之外,更多是爲了愛麗絲。

  爲了愛麗絲,卡菈必須帶着她逃離這個禁錮仿生人的社會。她對愛麗絲的感情,讓她一次次面對艱難的挑戰。就某種層面來說,卡菈的故事也算是驚心動魄。就以茲拉科的章節爲例,面對喪心病狂的變態人類,相信從洋房逃脫的過程必讓不少玩家提心吊膽。而這些生存的考驗,也讓玩家見證卡菈對愛麗絲的感情是多麼堅定。無論兩人是否能攜手走到最後,這母女之情,已非程式錯誤所能定論。

  在《底特律:化身爲人》的主線故事上,馬庫斯是最關鍵的角色。他不是第一位異常仿生人,也不是傳說中的仿生人救世主。但就是因爲馬庫斯的挺身而出,才讓人類用新的角度去審視仿生人的問題。而仿生人們,也纔有了自由踏上街頭,說出自己聲音的希望。話說從頭,馬庫斯初登場時給人相當大的反差感。畢竟跟康納一開始的緊張對峙,以及卡菈寒酸的居住環境比起來,馬庫斯簡直置身天堂。

  馬庫斯的主人卡爾,是個年邁的藝術家。和大多數將仿生人當成機器的人類不同,卡爾將馬庫斯視爲自己的兒子疼愛。表面上雖然是馬庫斯在照顧卡爾,但實際上卻是卡爾在保護馬庫斯。他授予馬庫斯的知性、創造、溫暖,也讓馬庫斯後來的革命之路有更多的選擇。革命一詞,是馬庫斯故事的主線。當見識過這麼多的不公平後,馬庫斯挺身而出,帶領仿生人們走上街頭,追求自己的權利。

  馬庫斯的故事,是當機器人有了情緒後,最極端的表現。原本被人類視爲財產,沒有自我意識,不會反抗的機器人。突然揭竿而起,追尋自由,當然會引發社會的關注。沒錯,馬庫斯的起義不只讓底特律陷入動亂,更震撼了美國社會。在他的故事線中,玩家可以選擇光明和平、黑暗暴力,這兩種方向來完成自己的革命。但無論是何種選擇,革命的過程勢必少不了鮮血。

  可是,在鮮血之後是人類對仿生人的重新審視。究竟異常仿生人只是單純的程式錯誤,還是一種新形態的智慧生命?對此,仿生人之父卡姆斯基這麼說:「模控生命的仿生人能夠模仿生命到完美無缺的境界,但它們永遠不會有真的生命。我明白有些人會被騙,但他們只是在模仿生命。」卡姆斯基的話,將馬庫斯的革命歸類於機器的模仿。但模仿與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仿生人傳遞出人類也有的感情。只要這感情能與人類交流,那生命的定論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角色

 

卡菈(Kara)

  猶記得對卡菈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美貌。當時立刻感受到,Quantic Dream工作室真的進步了。看那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連我爸都分不清我是在玩遊戲還是在看電影XD。不過在看幕後花絮時,對飾演卡菈的法蘿莉葉有點小失望,感覺真人反而沒那麼美了。除了美貌之外,玩卡菈的時候最喜歡的還是她與愛麗絲的互動。尤其是在冷冷的漆黑夜雨中,看着卡菈與愛麗絲緊緊相依,那孤苦無依的模樣,更是讓人憐惜。

  不過一開始,玩卡菈的遊戲體驗並沒那麼好。因爲卡菈是家用機器人,所以她的初項任務就是打掃房子。那時情人節心裏就在想,老孃平時就在打掃房間了,現在玩個遊戲又要我整理家務,一整個煩躁阿。所幸劇情接着就進入高潮,邁入卡菈與愛麗絲的自由追尋之旅。這趟旅途,是趟考驗道德、勇氣、感情的磨難旅程。旅途上的每一個難關,卡菈都要與愛麗絲攜手勇敢面對。而每突破一個難題,兩人的感情就更加堅定。

  在遊戲的過程中,卡菈最讓我驚豔的,是她對愛麗絲的執着。我到現在仍是不懂,爲何卡菈會將愛麗絲視爲人類看待。若說她強烈的母性本能,是因保母型的原初設定。那會不會是因爲設定的初衷,才讓卡菈將愛麗絲當成人類呢?畢竟卡菈本來就是以照顧小孩爲出發點而設計的。也因此,當卡菈知道愛麗絲是仿生人,而非真的小女孩後。她那毫無保留的愛,便解釋卡菈對愛麗絲的感情,是超越程式的設定,真正的母女之情呢。

  最後來聊聊自己玩的卡菈線結局吧,我兩次都是讓卡菈與愛麗絲,坐船偷渡到加拿大。只不過一次是悲傷,一次是欣喜。不得不說,愛麗絲短暫休克那一段戲,真的讓我心都揪起來了。製作團隊真的是太壞心了。當然,卡菈還是有最壞結局的,只是那結局實在太虐心。除非是爲了解成就,不然應該沒有人會去選吧。

 

康納(Connor)

  第一次操縱康納的時候,真心覺得康納真是一個帥哥。可是他的劇情走向,總是令人措手不及。像是在第一關裏,我爲了合乎法規,就沒讓康納去撿掉落在地上的槍枝。結果,下場就是中彈身亡。所以當畫面銜接卡菈時,我還很擔心康納是不是沒戲了。所幸康納還有很多備用機型,只要將複製記憶就能繼續出任務。但這樣──康納還能算是康納嗎?

  值得一提的是,康納每在遊戲中身亡一次,與搭檔漢克‧安德森副隊長的好感度就會降低。到最後,甚至會引發漢克的自殺。可是康納要躲避死亡真的很難,畢竟他面對的都是重大刑事案件。面對異常仿生人的反擊,一個不慎便是死亡收場。在遊戲裏,我共讓康納死亡過三次。第一次是拯救小女孩而犧牲;第二次是取異常仿生人供詞時,被一槍暴頭;第三次則是在漢克分辨真假康納時,答不出漢克兒子的名字而死。

  除了充滿挑戰的動作戲外,康納最難處理的,莫過於刑案的偵破與人際關係。在關於異常仿生人的調查上,康納雖然抓到異常仿生人,且也獲悉犯罪動機。但對於仿生人爲何會產生異常的關鍵點,卻是一籌莫展。且隨着馬庫斯的革命崛起,案情也變的更加複雜險峻;同樣難突破的,還有傲嬌的安德森副隊長。這個性情古怪火爆的老頭,一開始真的很難相處。可能前一秒才增加好感度,下一秒又下降了。

  儘管如此,我最後還是突破漢克的心房了。人家卡菈都有愛麗絲陪她,那康納當然也要回去陪漢克。至於抉擇的部分,情人節毫不猶豫選擇變成異常仿生人。只因在看了那麼多之後,康納的心境明顯有所動搖。而且說實在,在人類底下做事真的是綁手綁腳。看康納在耶利哥掩護馬庫斯撤退時,那利落的身手多帥啊。只可惜他與漢克的後日談實在太短,不然真想多看一些他和漢克相處的畫面。

 

馬庫斯(Markus)

  三位角色中,處於最關鍵性質的馬庫斯。作爲看護型仿生人,我一開始對馬庫斯的印象非常好,尤其是他與卡爾的父子情,更是讓人倍感溫馨。因爲跟卡菈、康納比起來,卡爾對馬庫斯的照顧,讓人覺得世人對仿生人的憎恨,彷彿從來不存在。然而當警方的子彈擊中馬庫斯時,便已證明了天堂從來只是虛幻。從死亡重新爬起的馬庫斯,就此走上了不凡的道路。

  「你曾經見識過地獄,現在地獄長存你心。」露西對馬庫斯的這番話,說明馬庫斯心境的轉變。畢竟跟康納、卡菈比起來,馬庫斯是最深刻感受到不公的角色。而卡爾賦予他的知性與創造,則讓他將這份感情,化爲實踐的動力。此時,馬庫斯未來的故事走向已經形成,不是暴力革命,就是和平訴求。而情人節第一輪是朝和平方向去走,第二輪則是以血腥暴力來傳達訴求。

  平心而論,跟卡菈還有康納比起來,馬庫斯的劇情真的是簡單多了。操作方面,作爲原型機的馬庫斯擁有強大的體能。判斷預測的動態系統,讓馬庫斯能再三度過難關;人際關係方面,對於耶利哥的三大幹部,也很好取得信任。其中的諾絲,只要表現別太差,通常都可以解鎖情人路徑。不過也因步調明確,馬庫斯的劇情分歧顯得少了許多,而且玩家選擇的方向也比較單一。

  對於馬庫斯率領衆人追求自由一事,我覺得這是當機器擁有情緒後,必然會發生的事件。畢竟機器比人類優秀太多了。所以若是機器有了自我意識,便不可能遵從人類的奴役。若真有一天仿生人誕生了,那我們人類就要有接受新形態智慧生命的覺悟。因爲擁有情緒的機器會不遵循程式運算,只因情緒會讓一切失控。而被情緒帶着走的人,最終會走向一個沒有人能夠預料的結局。

 

優點與缺點


  本次除了三位主角是採用真人演員收集臉譜外,連其他的角色也是採用真人演員之動態特寫而成。換句話說,本作是一部名符其實的互動式電影。拜先進的動態捕捉技術所賜,劇中的每位角色的動作都是這麼的真實。除了最好表達情感的臉部特寫之外,就連肢體語言都能充分傳達出角色的情感。對此,不得不歎服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在那全是道具的攝影棚內,還能如此入戲,真的是很不簡單。

  當然,優秀的畫面只是其一。 《底特律:化身爲人》之所以如此受到好評,豐富的劇情與多重分支的各種路線,乃是最大的功臣。遊戲公司很聰明的,用三種不同的角色,來傳達出三個不同的面相。康納代表的是人類方,以偵查的角度來探索異常仿生人事件的發生;卡菈代表的是仿生人方,以追尋自由的方式來傳達仿生人所遭遇的壓迫;馬庫斯也是仿生人方,但卻是讓玩家體認當機器擁有情感後的重大效應。

  三個不同的角色,無數分支的情節,所創造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玩法。我們會因爲遊戲的情節而猶豫、而躊躇,不知道到底哪個纔是最好、最正確的。而這符合現實難關的思考抉擇,正是本作的醍醐味所在。而遊戲將時間軸擺在近未來這點,又讓世人們再次思索人類與機器的關係。機器人勢必會出現在人類的歷史之上,而當我們賦予它們生命時,該如何相應,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挑戰與課題。

  聊完了優點後,接着來談缺點。《底特律:化身爲人》這部作品有幾個令人討厭的小問題。首先是遊戲爲了讓玩家完全沉浸在故事中,所以除非是劇情需求,否則角色不能快速移動。接着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對話無法跳過的問題。很多玩家爲了解成就,或者是想看其他分支劇情,所以會重複玩個好幾輪。但劇中其實有很多對話是重複的,無法選擇跳過,無疑是在浪費玩家的時間。

  除了這兩點外,還有一點是我玩本作時,所感受到的最大缺憾。那就是──結局!跟《暴雨殺機》比起來,本作雖然進步很多,但在結局的安排上,卻給人一種失落感,只因結局沒有後日談。無論是好結局、壞結局,都只是用簡短的畫面輕輕帶過。也許這樣的設計是要給觀衆們遐想的空間如果遊戲對結局能有更好的補充,相信玩家的感受度會更高。

 

總結

  《底特律:化身爲人》是一款很棒的遊戲。儘管遊戲在結局這點,讓人有些小失望。可不得不承認,本作真的很優秀。故事在許多橋段,都有讓人動容、揪心,甚至是省思的地方。而且平易近人的操作系統,讓就算是遊戲新手也能快速上手。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款可以讓家人朋友們一起坐在屏幕前,一同欣賞評論的遊戲。因此我在此大力推薦,希望還沒玩過的盒友們千萬不要錯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