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5体验:小屏标准版这答案都写好了,可友商没抄全就交卷啊!

2024年下半年,距离小米切入小屏赛道提出“对标苹果”已有三年,发布了四代半的机型,而从小米10开始的“米冲高”已经过去近五年……

从今天回看,可以说小米已经摸索出来了一条成功冲高的道路了。

说起小米这几年成功经验,绝对离不开对数字系列标准版的正确定位,知道消费者和米粉想要什么样的产品,而不是像雷总所说友商“做一个Pro,然后只讲Pro”,再使劲阉割标准版。

但今年,情况似乎不妙。当友商都纷纷跟进小屏直屏,赛道开始拥挤起来时,小米15还能有几成胜算?

同时这次,我在借来小米15之后,一并将之前的主力机小米14、小米13拿来看看,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近三代的变与不变:小米在坚持什么、又听劝了什么。

近万字预警,可直接看感兴趣部分,或是省流到文末总结。

开箱:配件不变,细节小改

在拆塑封前,依然保持14新加入的底部易撕贴,不用四处找小刀钥匙划开,直接优雅撕膜。

从外侧看,小米15同前代14的包装盒设计大致相同。

正面产品名、徕卡可乐标,右上角200w小米logo,不过这次左下角多了Powered by Xiaomi HyperOS的字样。

自从MIUI升级到HyperOS之后,系统品牌在小米的曝光度地位肉眼可见的提升了。

前侧面的产品信息贴纸布局内容大致相同,但是字体进行了更换。

认证标志分别为:骁龙8至尊版、Mi Ice Loop小米环形冷泵、杜比视界·全景声Dolby Vision·Atmos、Hi-Res和Hi-Res Wireless音频双金标、IP68防水。

这代依然延续了90W快充规格,因此配件上没有较大变化,依然是:

90W电源适配器、USB Type-C数据线、手机壳、卡针、说明书保修卡。

盒中包裹保护手机的膜从磨砂玻璃纸换为了更加像草纸的材质——或许更环保?

白色充电头还是小米14那个MDY-14-EC,单口USB Type-A,小米橙色快充接口,侧面有90W字样。其中GB17625.1国家执行标准从2012年版本升级到了2022年版本。

之前实测这款支持PD 2.0 65W、PD 3.0、QuickCharge 3等快充协议。

白色USB Type-A to Type-C数据线,长约1m,小米橙色快充接口,Type-A一端有标注最大电流6A。

保护壳和14的差不多,依然是深灰色磨砂软壳,针对小米15调整了背面Deco处闪光灯开孔,实测14用15保护壳问题也不大,不过不推荐。

这种原厂保护壳经过我14一年用下来,确实比之前透明清水壳耐用——主要是不发黄,但用了一年磨砂质感会弱很多,全被磨损成光面了。

外观:拜托友商来学学手感细节吧

消费者到底为什么选择标准版?

再直白点,这个问题早在小米12我就抛出来了:苹果小屏机型卖的好,究竟是因为是便宜的入门机型,还是因为大家真的喜欢小屏?

但很明显,小米13、14的坚持与成功已经表明,标准版小屏机型堆料足够的话,是完全不愁销量的。甚至说,这个需求之前长期被国产安卓厂商忽略。

要不然,小米13、14同价位其他厂商有产品力同样不错的大屏机,为什么没卖过小米?

小屏机屏幕的冲击力势必不如大屏,那就只剩一点原因——手感。

在我那台小米12S不小心飞到马路上摔烂前,从到手用了半天后,我就决定作为其中一台主力机来用——我们每天高强度用手机的前提下,单手可握的轻巧感太难得了。

但小屏机绝对不是单单缩一圈三维就完事的,更不应为线下炫技而把Ultra的大奥利奥Deco也放上去。

左上角黑色圆角矩形Deco,从小米13开始延续至今。

从13两室一厅的分割线,到14的一体四饼,再到这一代闪光灯独居,可能考虑到白色闪光灯在黑色Deco中的不和谐吧。

小米14的“暴发户”巴黎饰钉大家不喜欢就不做了,由后玻璃圆润过渡连接在一起,一体精致感更强。

但Deco无论怎么改,这个位置和大小没有过大的改变,可能iPhone至今没有用居中模组也有这方面考虑——握持时的舒适性。

甭管你是左手还是右手握持,这个Deco都不会让你的食指无处安放,最多稍微移动就能卡在一个舒服的位置。

左下角纵向放置的xiaomi logo,双层镂空的处理眼熟吗?小米12 Pro就是这么干的。

后盖玻璃同金属边框的过渡,小米13和14选择在后盖边缘做弧度,过渡到玻璃,已经减少了一定的“割手感”;

这代小米15,则选择反过来——中框边缘弧形过渡,将后盖玻璃包在里面,握持时接缝处更少接触手掌,何来割手一说?

这个处理眼熟吗?小米14 Ultra下放的。

手感说完说外观,在上面一系列细节处理后,外观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强的精致感了。

我这台丁香紫配色,实际上是相对更蓝一些的紫,饱和度较低较素雅,和定制版的海葵紫、薰衣草紫高饱和色差别较大。

同时,磨砂质感中框也透着淡淡的丁香紫。

底部分别是7个底部扬声器开孔、最高5Gbps速率的USB Type-C 3.2 Gen1接口、底部扬声器开孔、SIM双卡卡槽,两条天线带同中心Type-C接口左右对称。

右侧分别是一体式长条音量加减键、电源键,音量键上下也各有一条天线带,按键斜角有倒角处理。

和小米14一样,顶部和左侧无开孔,顶部扬声器隐藏式设计,红外、背面光感等传感器都放进Deco右上角的圆中。

在小米MIX引领全面屏之后,到今天,大家手机正面的功夫基本都下在前置摄像头和边框宽度了。

早在小米13时,正面边框就在当年的安卓阵营数一数二了。

又经过两代的努力变细,浅色中框的15看黑边宽度会更明显,这代借助LIPO立体屏幕封装,终于做到了1.38mm级的四边等窄,R角处理也更舒服。

系统层面上,小米15的状态栏图标,也和前置摄像头水平居中在一条直线上了。

而如果你将小米15这种旗舰,同Redmi K60至尊版这种一年多前3k价位直屏机型对比,明显可感觉到进步之大。

外观这块,小米真就是现成的标准答案了,难道是成本高都不抄?

就不说Deco,友商小屏机型包括边缘过渡的处理都根本禁不起细看,甚至直接将边框和纯平后盖连在一起,小米13都不如啊这是。

屏幕:最大升级全天候显示居然没咋提

在小米14上,大多都集中在参数上的升级了,这种升级大多是“润物细无声”的。

比如,你感觉它更清晰了——从13的1080p到1.5K(1200p)、更亮更通透了、LTPO更省电了,新的专业原色色准既准确,效果又不过分寡淡……

小米15当然也会做这种常规的参数升级,但小米今年也在发布会明确了“不盲目卷参数”这点。

得益于最新的小米M9屏幕基材,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亮度上。

过去一年各家发布会哐哐往上卷峰值亮度,结果没人告诉你动辄四五千nits那是1%区域亮度。更有甚者,只是单独点亮屏幕1%能达到,都没装上手机的实验室测试罢了。

小米15这次宣传落在“多场景峰值亮度”达到3200nits,使用多场景作为落点。

实测手动最高全屏亮度达到了近600nits,开启自动亮度激发后还可以继续往上走,仪器设备有限,我这边能测到880nits左右了。

另一个明显参数提升就是触控采样率,我吐槽过小米14上最高240Hz的触控采样率没升级。米子是真的听劝啊,这次给安排上最高300Hz了。

不过日常场景锁在了136Hz,游戏模式开启触控增强内的优化就行,日常你真用不到这么高。

像其他的参数依然保持了前代的优秀水准,6.36英寸OLED屏幕,20:9比例2670 x 1200分辨率459 ppi。

支持广色域,内置色彩管理,默认专业原色模式,还有生动、鲜艳和可自定义的高级模式,支持真彩显示。

HDR认证支持杜比视界DolbyVision、HDR10、HLG、HDR10+,以及国产标准HDR Vivid。

实测鲜艳模式下,色域覆盖做到了100.0%的sRGB和100.0%的DCI-P3,色域容积达到了174.8%的sRGB、123.8%的DCI-P3,表现优秀;

专业原色模式下,平均ΔE色准达到了0.97的优秀水平。

最高120Hz刷新率,支持LTPO无级自调节,可自定义设置120Hz / 60Hz两档,支持自定义高刷应用,在软件接口则映射了24/30/40/60/90/120Hz档位。

不过这代LTPO比前代更加激进,小米14在静态时基本只会降到10Hz,小米15则直接会降到1Hz了。

护眼方面,前代只是支持DC调光,需要手动开启“防闪烁模式”,显示效果多少会打折扣;

小米15则直接原生全亮度DC调光,也就彻底兼顾了护眼和显示效果二者。

全新的AON智感护眼功能,也就是护眼模式中的用眼习惯提示,可以利用前置摄像头监测你不健康用眼习惯,支持轻度提醒(底部Toast提示)和全屏强提醒(强行打断提醒)可选。

等等,小米15可以降低到1Hz刷新率?也就意味着……

是的,这个在发布会都没提到的最大功能升级,便是支持了全屏AOD(全天候显示)。

息屏样式默认就是“和锁屏样式一致”,也可以切换为之前老的AOD样式(自定义),支持点击后亮起10秒、始终显示、智能显示和定时显示。

息屏通知样式也默认变为了这种形式,不再是之前的光效。

放在一起对比可以看到,小米14的AOD依然是10Hz,而小米15的全屏AOD直接降到了1Hz。

通过顶部状态栏全黑实现的隐藏屏幕刘海功能,毕竟是自欺欺人,八成是需求太小了,这代直接删掉了。

性能:别危言耸听,骁龙8至尊版稳定输出

在骁龙888之后,每年玩“这代骁龙888有骁龙835内味儿了”这句话的梗似乎成了惯例,你可以说是厂商和KOL咎由自取也无妨。

但拿这个梗演化到带新一代骁龙SoC“翻车”节奏,就是有些人纯纯使坏了,还没人用上呢就铺天盖地“翻车”了?

恰恰相反,这代骁龙8至尊版实际用下来还是很稳的。

我都觉得这简直打破了高通的“连续不翻车”记录:从骁龙8+ Gen1到这代改名的骁龙8至尊版,几乎没有出现一个翻车的旗舰SoC。

既然这次改名叫“骁龙8至尊版”,至尊在何处?

除了4nm升级到台积电第二代3nm的常规制程进步,这代更是换上了高通自研第二代Oryon双超大核CPU架构,2个主频高达4.32 GHz的超级核心 + 6个主频高达3.53 GHz的性能核心。

GPU也升级到了全新的Adreno 830,上一代可还叫750,看官方数据似乎也有惊喜。

那咱直接实测说话。

随手跑了个Geekbench 6.3.0单核得分2964,多核9166,比起小米14可谓是进步不小。

而在3DMark的几个测试中,Wild Life Extreme得分6197,Solar Bay得分11008,新的Steel Nomad Light得分2415,进步幅度在20%~30%之间。

GFXBench我也给大家跑了,项目太多就不一个个对比了,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对比就好。

内存和闪存今年没有大的迭代,和小米14相同的LPDDR5X + UFS 4.0规格,不过落后的8GB RAM版本退出了历史舞台,直接是12GB起步了。

RaptorMark测试闪存速度,新版本应该是改了算法(图2),成绩整体逊色一些,但顺序读取速度依然能达到官方标称的4 GB/s(4181 MB/s),顺序写入3938 MB/s,随机读取1888 MB/s,随机写入184 MB/s;

老版本复测,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5549 MB/s,顺序写入3905 MB/s,随机读取1863 MB/s,均比小米14略高,随机写入178 MB/s。

内存带宽速度在顺序读取和顺序写入上也均比小米14有所提升。

之前小米14上宣传的UFS内存扩容技术依然延续下来,我这台512GB有额外的16GB可用。

安兔兔V10.3.8综合跑分测试得分2673786分,整体性能相比前代小米14提升了25%左右。

参数跑分挺亮眼,实际体验不能拉跨吧?

使用腾讯旗下专业测试软件性能狗,原神启动!

40分钟原神全高60帧,平均帧率59.6,全程没降50%亮度,电池平均仅38度。

毕竟小米14已经能达到这个表现,亮点主要在平均功耗3.8W——比前代直接少0.8W的水平!

作为对比,小米13那会儿都是5W水平,小米12 Pro更是往7W上啊。

这原神已经不是什么压力了,在这个水平下小米15直接开放了原生分辨率的原神,不过目前还是保守锁在45帧。

同样的,星铁30分钟全高60帧,在和小米14 Ultra差不多的平均58.5帧率成绩下,平均功耗仅3W,比14 Ultra足足低了1.1W——14u屏幕功耗虽然更高,但单一个屏幕绝对拉不开这么大差距。

而王者荣耀这次真成“小游戏”了,极高帧率超高分辨率极致画质,一局12分钟多下来,平均帧率120.1,功耗仅2.5W不到——比小米14直接低了近1.5W!

来到日常场景,对比小米14测了下4K @ 60fps视频录制功耗,小米15也是4W出头,低了1W左右。

整体看下来,骁龙8至尊版峰值性能更强其实还是战未来,但同时整体功耗表现也很亮眼,尤其中低负载功耗表现更强,而我们平时用手机大多都在这一段性能区间——意味着发热更低、续航更好了。

影像:算法升级,75换60mm长焦

在许多网友“省流”概括中,小米15的影像没啥变化,最多提一嘴长焦变化。

但实际对比测试下来,我概括为软件体验优化、算力算法升级和长焦小改。

但正像Deco的变化幅度一样,影像这块升级幅度确实没有特别大,毕竟小米14上大家想要的基本都给了。

主摄对比中,由于依然是光影猎人900,因此传感器本身几乎没有带来任何的提升,小米15更多的是在观感上更加讨喜,依然是继续发力徕卡影调带来的氛围感。

第一组主摄日间室外对比,直接选了一个逆阳光的角度,小米15将阳光透过秋日红叶黄叶的感觉还原了出来,对阳光高光的压制也没有过分暴力(对比友商中端机型),坚持了小米徕卡影像不过分计算摄影的原则,又做到了保压阳光的同时不会让画面死暗一片。

来到夜景,第二组主摄对比,这组小米14虽然硬素质和小米15差不多,但14的整体色彩没有小米15的还原,甚至略有怪异的发色也并不讨喜。

小米15是同时兼顾了还原和氛围,画面的纯净度也很不错——毕竟是旗舰,没有REDMI K70 PRO和友商中端机出现的明显眩光,镀膜功不可没。

而长焦也是这次的一大变化点,从前代原生75mm焦段(3.2x光学变焦)变为了原生60mm焦段(2.6x),光看数字难不成是开倒车了?但小米15又宣传了5x无损变焦是什么情况?

还是得看效果才知道:在这组夜景对比中,我们直接来到5x。

小米15在台阶位置的石板细节表现反而更好,整体也是比小米14略有进步的;

REDMI K70 PRO虽然有2x长焦镜头,但是默认调不出来选择了主摄裁切,自然糊不少,但整体观感说得过去。我也使用了专业模式强开,发现效果确实差一点就不放了;

友商中端机型没有长焦,同样是主摄裁切,但夜景算法似乎直接摆烂了,高光一点没压住。

更高倍率的长焦效果,就看之前从14 Ultra下放的AI超级长焦Ultra Zoom表现如何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5上的超级长焦支持强制开启,而无论是小米14 Ultra还是14后期OTA的超级长焦,都只能让系统判定是否开启(在小米15上为自动模式)。

左图在10倍时算法还没有启动,从建筑墙面细节可以看出15的长焦效果确实更好了一点点,14已经把小米logo还原成红色了;

中间图到了30倍变焦,小米15的算法介入相对自然,小米14这会儿已经有很强的油画感了,商场logo名称没猜出来直接改方块了;

60倍的右图就更明显了,小米14拍出来窗上的广告字被掏空、墙面完全没了细节。

说完长焦,看下这颗镜头的浮动长焦微距效果。

小米14虽然效果已经不错了,但15一来,14在细节和色彩上还是差那么点。

软件体验上做了许多优化,其中也有一些是14 Ultra下放的。

相机主界面运动抓拍、动态图片按钮在顶部常驻,之前这两个功能确实也没那么愿意打开,现在开启方便多了;

右下角原先的“特效”按钮拆分为“美颜”和“滤镜”两个按钮;

这次支持了5x无损变焦,5x变焦按钮也常驻在下方,在滑动变焦轮盘时,下方也会出现0.6x / 1x / 2x / 2.6x / 5x几个常用倍率;

功能方面,14有的15基本都有,14新的电影模式被放入了更多菜单里。

为什么我说“基本都有”,因为微电影模式在15上已经没有了,可能还是没什么人用……其中较为实用的前后双景被独立出来。

新加入了街拍模式替换了原来电影模式的位置,其中汽车摇摄、超级取景框都是街拍场景非常实用的功能。

右侧有一列景深范围可选,可以快速确定切换焦距;

下方可快速切换23mm / 28mm / 35mm / 50mm / 85mm几个常用焦段。

专业模式下支持了选择、保存和导入参数预设、万物追焦功能在专业模式下也可以用了;

人像模式不再是固定的半身/全身模式,直接把23mm / 35mm / 60mm / 75mm几个焦段给你自己选了;

录像模式(包括专业录像模式)加入大师开拍功能;录像从前代最高8K @ 24fps升级到8K @ 30fps;

取消了前置拍照的“经典 / 质感”模式选择;

音源变焦改为了音源追焦,还没搞清楚是改名还是升级了功能;

这代徕卡水印机型字体稍有调整变化。

在2.6x~5x的长焦镜头区间拍摄微距时,支持开启景深扩展,类似14 Ultra上的景深融合,借助多镜头合成扩展画面景深范围。

另外,相册的编辑组件升级了,除了加入AI分类并集合了五个功能(画质修复、AI扩图、魔法消除、魔法换天、AI形象),支持HDR编辑应该是最大更新了;裁切支持智能裁切;增强中新增支持调节光感、噪点。

续航:小屏机短板变长板,直追6000mAh

说实话,小米这几代小屏机用下来,续航虽然不差,但受限机身大小,属实没办法给我这种重度用户安全感。

尤其是和其他6.7寸的大屏手机换着用或者同时做主力一对比,一直到小米14我都还觉得遗憾。

但这次标准版双管齐下,一边是5400mAh的小米金沙江电池下放开源,小米澎湃P3智能快充芯片和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优化表现,一边是骁龙能效暴提节流前面也看到了,我原本以为能做到去年主流水平就知足了。

结果……咱直接上测试就知道。

全程默认刷新率、50%亮度、50%音量、单卡开启5G、连接Wi-Fi下,进行如下续航测试。 1小时30分钟长视频(哔哩哔哩) + 1小时30分钟游戏(原神、王者荣耀全高) + 1小时信息流App(15分钟知乎、15分钟微博、15分钟小红书、15分钟酷安) + 30分钟短视频(抖音) + 30分钟音乐外放 + 15分钟高德导航 + 15分钟微信视频 + 15分钟微信语音 + 15分钟微信聊天朋友圈 + 10分钟电话通话 + 5分钟淘宝购物 + 5分钟美团 + 5分钟1080p@60fps视频录制 + 5分钟拍照,共计6小时30分钟,剩余电量50%。

要知道,年中我测过续航最好的6.78英寸机型——iQOO Z9 Turbo,用的6000mAh电池,测下来可是剩49%,小米15直接一跃成了目前我测试过续航最好的机型了。

继续用到1%,即使不那么严谨按照夜间+间歇待机9小时扣除,总亮屏时间也能达到13.5小时了,要知道去年5300mAh的14 Ultra按这个标准总亮屏时间也就是9个小时出头。

电池大了790mAh,90W快充功率不变,充电时长肯定要更久一些,不过完全在主流水平上。

实测1%到100%有线充电时间在45分钟之内,大概比小米14半小时充满多出15分钟左右。峰值功率达到了75W。

新增的电池健康保护功能不同于之前的智慧充电保护,是直接把电池限制在80%暂停充电。对于不常出门、爱游戏爱导航等不愁充电,但又过度担心电池寿命的用户可以直接打开,一般人还是只开智慧充电保护就好了。

支持50W无线秒充,无线正向充电也加入了模式切换,可以选择静音模式,还可以设置静音模式生效时间,但需要搭配小米支持这一功能的无线充电器使用。

新增低温超级续航功能开关,可以在环境温度过低时限制性能,延长续航:通俗来说有点像电动车,速度越快耗电越快,冬天更明显。

系统:AI化、兼容果只是表象?

小米15出厂搭载了小米澎湃HyperOS 2.0,基于Android 15,内置谷歌GMS基础服务。

说起各家今年的系统,概括总结关键词第一的就是AI。AI太火了,包括苹果在内的所有厂商都在拥抱AI。

有的厂商要把所有手机都加个AI前缀,甚至还有搞抽象说自己不再做手机而是AI终端的……

但实际到手之后呢?有几个用户真正觉得AI彻底改变了他们平时使用手机的方式了呢?

我觉得小米这次对待AI的态度比较得当,没有全网宣发AI,但也没有完全不提AI——因为即将升级全场景AI智能助理的小爱同学,就是人们最熟悉的AI体。

小米15系列出厂并没有搭载超级小爱,还是上一代的大模型小爱,主流的大模型智能助手功能都有;

但等不了几天了,12月就推送了,不过我的小米14已经升级了带有超级小爱的Beta版系统,可以前瞻一下。

AI动态壁纸倒是已经安排上了,找了个海边的图,这视频效果真的以假乱真。

当然你不喜欢AI生成的话,现在也支持自定义设置视频动态壁纸,还能一键和来电秀打通。

行程助手、小爱建议这些AI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了,只能说小米还需努力,但已经越来越好了不是吗?

与此同时,苹果的AI(啊不,人家这个A是Apple,苹果智能)却因为监管原因暂缓进入大陆市场,“趁果病,要果命”给了国产厂商一个很好的抢苹果用户的契机。

所以,各家也在努力做一些适配苹果生态的功能,包括兼容苹果iWork格式文档、兼容实况照片并和主流平台谈适配、Mac平台的同步互联软件等新特性。

小米一直被不少网友称为“苹果最佳配件商”,因此在这次HyperOS 2中上面这些特性一个不落的全部安排上了。

互联软件需要在一个Wi-Fi下,实测开热点也可以,不过如果能简化这个操作就好了。

妙享桌面延迟表现在0.1秒,虽然优化挺好的,但这个连接方式还是要看Wi-Fi的质量。

测试得上点压力,随便找个Pages文档、Numbers表格、Keynote幻灯片测试超级文档都能打开,和厂商的托有啥区别?

直接找了个35000行以上的Numbers表格压力拉满,之前在OPPO上打开失败,在小米15虽然卡在打开加载界面,但点击右上角的下载之后,就可以直接看了。

但我觉得,这些只是表象,毕竟别家也做了。

回头来看小米这次发布会,HyperOS 2一直讲的是技术方面的内容,自研底层技术平台HyperCore就是核心,反而新功能的篇幅相比别家少了不少。

而1.0系统就亮相过的HyperConnect和HyperMind,只是这个大框架中的一部分罢了。

我接下来给你复读带来的各种速度性能提升吗?没啥意思。

注意,HyperCore是适配到高通平台来的,是不是意味着它原本不是给骁龙准备的,那是给谁?

我讲到这儿,你大概就明白小米的野心,以及小米HyperOS 2的意义了。

说回系统,分享其他的一些细节变化吧。

默认dpi从400变为369了,显示内容大小更大,但是显示的内容会少一些,可以自行在开发者选项修改;

还有就是之前很多朋友讲到的动画,负一屏有甩尾动画,通知中心、控制中心有从上方的展开动画。

小米15的UI似乎更精致了,同样是2.0系统,小米14的通知栏滑动到上部时没有动态模糊。

系统App左上角标题字体加粗,设置等App改为了卡片分割形式;

桌面上即使有时钟,现在左上角依然还会有一个,为的是状态栏下拉时时间能和右上角的图标一样连贯过渡;

不太习惯桌面布局的改变,现在的紧凑模式变为了5x9太挤了,我只好用回了4x7的标准模式;

通知中心在通知上左右滑动都可以清除了,如果要切换控制中心需要在空白处滑动;

通知中心音乐控制加入了歌词红心等按钮适配;

控制中心加入CarWith、运行中的应用、对话翻译、实时字幕的开关功能;

控制中心的音乐卡片支持长按展开,亮度、音量也都支持长按展开,亮度展开后可开关自动亮度、深色模式、护眼模式,音量展开后就是音量键调节那个展开菜单;

小米互传同账号体验优化,支持同账号永久开启小米互传;

时钟App计时器加入了最近几次计时时长的快捷按钮;

相册App全新界面我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似乎吐槽有点多,真就对标苹果了;

日历App加入底栏,可以切换月 / 三日 / 台历视图;

万能遥控App改版新UI界面,重绘了许多图标;

文件夹改名和“今日推荐”开关入口改为了长按文件夹编辑当中;

应用信息中的应用管理措施被分进了“链式启动管理”和“安装未知应用”权限中;

支持关闭锁屏长按编辑样式了;

……

细节:短焦变超声波指纹,全球无忧22频

上一代给小米14挑刺的时候,包括我在内不少人都提到了短焦指纹——说实话,这个机身大小没啥问题。

结果今年直接给标准版都上了超声波指纹我是没想到的,关了动画甚至轻碰就解锁了,暗光也不瞎眼,不怕油不怕湿,慢动作看一下有多快。

指纹测量心率的功能因为原理改变就不再支持了。

当然,目前唯一不友好的点是有点怕贴钢化膜。

我个人是没有任何影响,早已经习惯软膜了,而且技术总在进步,当年第一代屏幕指纹不也是很挑贴膜吗,出货量大了配件厂自有新的方案。

新的主动视觉感知功能,其中极速扫码开启后,在手机桌面拿起手机对准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快速扫码——和华为那个智感扫码相似又相反,这个是你扫别人时使用,不会造成误会更实用一些。

NFC支持eID,暂不支持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红外遥控、X轴线性马达、隐藏式双扬声器、USB 3.2 Gen1 5 Gbps且支持DisplayPort显示输出、气压计这都不会少你的,和小米14差不多就不赘述。

亮点在网络上,Wi- Fi 7 + 后续OTA支持蓝牙6.0那不用说,在5G频段上结果还藏了惊喜

一开始有人想带节奏小米支持频段少,结果没搞清楚这次小米15的频段支持,造谣通稿说是17个还没有n79,直接反向带货了——小米15支持22个5G频段:n1 / n2 / n3 / n5 / n7 / n8 / n12 / n20 / n26 / n28 / n38 / n40 / n41 / n48 / n66 / n77 / n78 / n80 / n81 / n83 / n84 / n89。

n79肯定是大家都用不太上,所以大多厂商也都没给配,可小米15 Pro有啊,23频可是国产支持最多频段的,你会单独因为网络频段支持冲吗?

总结:这次我真不知道咋挑刺,你们来

到这里,你马上就要看完这篇近万字体验长文了,感谢你看到这里。

放在前代小米14上,我还能硬找出几个可以后续升级的点,但这次我觉得小米15已经接近完美了,它就是包括iPhone在内我心目中最佳的小屏机型。

前代最大遗憾——续航已补足,我这种重度用户也能妥妥用一天,没有明显的硬伤了。

友商都要造谣发通稿说小米15是17个频段,说明真不好找问题了。

要不,继续鞭策金凡?另外,50W无线充虽然已经小屏领先了,但下一代要不试试80W?

因此,小米逐渐也会成为苹果用户的换机考虑之一:

如果之前苹果用户只是买买小米的配件,小米无非是赚点配件钱;

但当苹果不造车,小米SU7专门做了针对苹果用户的功能和优化呢?

当苹果没有自己的智能家居家电,HomeKit平台支持的设备在国内又不那么普及呢?

如果这三点都是事实呢?第一点不解释了。

超过40%的小米智能生态用户为苹果手机用户;小米SU7车主中,苹果用户占比51.9%。

你说的对,但这是不是扯太远了,和小米15、澎湃OS有什么关系呢?

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后两个(车、家)已经拉来了大量苹果用户,澎湃OS就是连接小米智能生态的基座,因此HyperCore的智能互联部分,才是小米在吸引苹果用户换机时,领先其他厂商的杀手锏。

不是说其他厂商智能互联技术不行,这几家主流厂商都有能力搞这套东西,但房子建好了总是要有人住的吧?

小米这套新房已经有不少房客OTA入住了,还建在地铁口往来人不断,心动的人只会更多。

小米14热销除了产品力本身足够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小米造的车大卖了,足以证明这个叙事逻辑是行得通的。

换个思路开脑洞,小米会不会今后升级幅度也要“对标iPhone”?

毕竟,iPhone标准版的综合影像体验、快充、散热,甚至指纹这种细节都还没赶上,可以再挤几年牙膏,小米15直接都给那么顶了,后面还有哪些我也想不太出来了,留给评论区你们挑刺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