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提醒:
本人並非專業,單機遊戲入坑時間短,全成就並非全收集、對系列故事並沒有仔細剖析,心理學認識極淺,如果有錯誤,感謝您指出
真是太亂來了吼!
打完了p5r一週目,緩衝了一天扣點字寫寫想法
先疊個甲,沒玩過無印版,不評價系統差異,沒玩過系列其他作品,單論這個作品,關於塔羅和宿命論之類的我不瞭解腦子不好就不上升到這個高度了,而且只是個人感想,只是個人感想,只是個人感想
好,然後就是一些想法
有一次上課彙報我選題遊戲,說遊戲是沉浸的藝術,p5r的音樂和用色是真的很容易讓人沉浸其中,他的音樂真的很夠爵士,用色非常大膽,遊戲過程行進的非常流暢,儘管我不懂這個,但是這就好像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具體細節我聽不懂,但是不妨礙我覺得聽感很舒服,覺得很牛逼
這一部的感覺是,對於抗爭的思考。很多點評我在看的時候說的是,他們依賴的是“take your heart”的能力來解決問題,然而實際上這個東西要追溯,也是他們抗爭精神所帶來的,或者說這種能力是對他們反抗的歌頌。也就是說,並不是他們有了這個能力纔有了叛逆精神,而是因爲有了叛逆精神,才擁有了特殊能力
難忘的經歷
簡單的說一下里面部分角色
先是堇,這個角色被稱爲路人女主。這個角色給我的感覺確實是沒有處理好,她路人嗎?不路人,因爲在之前一直有戲份,非常充足,開局就非常驚豔的救了joker,一二學期頻繁示好,第三學期開局爆點外加加入怪盜團,還和男主有連攜showtime。那她夠女主嗎?不夠,雖然她前面有非常足的戲份,但是隻和joker有互動,一二學期並沒有多少和大家一起的經歷和羈絆,以至於我後期感覺這個角色大概就是一個花架,再多感覺就沒有了
給她拿下!
然後是明智,這個角色我一開始被劇透了一些、但是隻說了他是二五仔,和“討厭明智我們就是好朋友”,但是我後面感覺其實這個角色我並不討厭,這個角色有些動機可能是巨嬰了點並且確實壞,殺人這件事就是沒得洗,但是這個人即便是一二學期的劇情也可以看出來策略、眼力都是當之無愧的偵探,第三學期說他放開了展現自我不如說這是joker心裏的的明智,應該不是真的明智。這個角色被放在了joker的反面,但是他依然是一個有想法並且願意爲之實踐的人,並且在第二學期最後給了一個交代,誠然這個交代並不能完全彌補他的過錯。儘管一二學期做的事有點難以讓人原諒,但第三學期表現出了願意悔過的一面,或者說joker眼中這樣的一個角色所展現的一面,所以我並不討厭第三學期的明智吾郎。
再者是丸喜,這個人我的感覺就是“自大的善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改變了喜多川的同學的想法,做了別的事。在這之前我會覺得理想中的世界也挺好的,但是正是丸喜的出現讓我覺得,理想的世界踐踏了努力,那就已經不是理想了。他不是壞人,自始至終都不希望和主角團打,到了最後還想和主角和解求取主角的理解,但,有些觀念衝突就是無法和解的
自大的善人
說了這幾個第三學期的重要人物,說實話還是覺得第三學期的“反抗感”不足,有點唐突,所以說出現了一些理解上的想法問題,如果說之前的人物,那我比較想說的還是喜多川祐介,這個角色最開始我不怎麼喜歡,我覺得這人就是鐵變態,還脫線,一本正經的說什麼想畫裸模和“杏同學,你的屁股沒有摔成兩半吧”。後面杉田智和的配音也有影響,慢慢感覺這個人的形象是很純粹的那種人,而且非常在意同伴,作爲唯一一個不在秀盡學院的人,他也在最後提出轉到這裏的想法,確實是一個很看重夥伴的人,在理想世界中他心中的影射是良師斑目,也是在最後的最後,唯一一個沒有提出散夥後想法,繼續留守這裏的人。現在在想想他的之前,爲了省錢徒步跑了一站,想去杏家裏住用了所有積蓄買了糕點,脫線感在他身上也構成了一種魅力。藝術,友情將這個人的形象很好的塑造了出來,確實是我越看越喜歡的角色
“改變世界”
真是好兄弟吧
我老婆武見就不談了,畢竟不是一起戰鬥的夥伴,劇情還是不算多,不過個人線塑造的還是蠻不錯的,刀子嘴豆腐心的帥姐姐,買藥界面我可以看半年
我 老 婆
說到這插一句,關於丸喜的世界,在五個月之前我和朋友喫飯的時候提到,之前有看過一個說法就是如果生下來就能有一個儀器就能探測這個人以後幹啥合適會是什麼樣的,我覺得這是無聊的事因爲生活的意義就是探索不同的事,朋友覺得從實際考慮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去追夢了,我當時沒有回覆什麼,或許也是沒組織語言,現在如果要重新說的話,我覺得,即便是不擅長的事,如果終其一生能努力下去,也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這也是獨一無二的體驗與意義
回到前面說的反抗精神。去年我曾經給一個朋友推薦過一個影視劇,在我眼中的神作在他眼裏卻是紕漏百出並且認爲很多問題只是提出並沒有完全意義上解決。只能說確實單元劇,肯定不可能揪着一個問題不放或者現場解答,但是我仍然覺得能提出問題或者拋出一個苗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至少可以映射出一些問題,這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如果萬事都有別人去解答,那麼個人的思考應該置於何處呢。P5裏面也是很多問題拋出了,雖然很多是用了“take your heart”的方式令對方悔改並自述罪過,但是有些事提出來是一件可貴的事,而且很多事也可以放在現在來說。提及現代社會生活在當下的個人,抗爭仍然是一種力量,不從衆,保持獨立思考,進行個人的思考去發現答案,這亦是我們每個人的武器,用自己的思考去改變其他人的想法,亦是一種“take your heart”
THE SHOW'S OVER
本文成稿於2022年11月11日,可以說是我最早期的一批記錄賞析稿,所以文字十分笨拙,用詞也很難說得上精準,·賞析也很淺,然而遺憾的是,我已經沒有當時遊玩的記憶和熱情,也沒有耐心重走這一百小時的旅程了,同樣現在想的很多東西和當時不一樣,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會非常奇怪,甚至前後衝突,非常抱歉。然後在這裏補充說明一些吧。
在最初玩P5的時候,我對這類遊戲構架並沒有什麼認識,當時只覺得是叛逆精神,並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思考。現在想來,如果說P3讓我認識了何爲人格面具,P4讓我理解了何爲陰影,那麼在P5中,蘊藏着的就是無意識。在遊戲中對“集體無意識”有着集中體現的就是“印象空間”,越行至深處越接近人行爲的底層邏輯和慾望。可惜的是,我多年之後才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些真的合理嗎?
“無意識(unconscious)”用來形容自我無法接觸的精神內容,以及限定一處自有其特點、規律、功能的心靈區域。在這個故事中,不論是主線還是支線,有一點特別鮮明,那就是反叛。爲什麼要反叛?反叛的對象是什麼?這些問題可以用另外一個問題來回答,即:理所當然就是對的嗎?當拋出這個問題時,那麼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是。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遵循了太多的“理所當然”。所以,這個故事就是在反抗這種“理所當然”。沒有什麼東西是真的理所當然,老師並不是絕對的權威,並不是人多就是對的,也並不是擁有權力就可以胡作非爲。正是在對這些事的反抗中,角色的人格有了進一步的昇華
這又是爲什麼呢?在對於“無意識”的反思中,許多學者思考過,爲什麼無意識的部分會變成意識,而有一些不會。榮格認爲是:能量的限度改變了,以及自我的強度決定了哪些可以進入意識,哪些不能。而這些內容可以被視爲以獨特而個人的方式促進了人格的發展。正因爲此,主角以及與他相關的人才能對這些“理所應當”提出質疑,並且勇敢反抗
反抗萬民的意志
這點如果結合《暗喻幻想》中的英雄原型可能也會有更深的理解,畢竟集體無意識與“原型(archetype)”緊密相關,這裏不再贅述。
那麼回過頭來看怪盜團使用的反抗方式,即“偷心”。我仍然持兩年前的觀點,即——現實生活並非沒有這種特殊力量。言語、行爲,他們都會深刻影響我們周圍的人,一如我們曾經被他人影響的一樣。言語、行爲或者其他傳達信息的方式,這都是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魔法。能用自己的想法去糾正對方的想法,這個過程就是無比美妙的施法過程。所以,遊戲也只不過是把這個過程有形化爲“偷心”罷了。
心靈原本的力量
再回過頭來看第三學期,當時認爲第三學期缺乏反抗,但如果結合“無意識”,會發現並不是如此,對舒適圈的反抗是更爲可貴的。第三學期整個世界都“理所應當”地朝着舒適的方向進行,但反抗不舒適並不等同於找不自在,而是放大了個體的選擇自由,更是保障了人的可能性
行文至此不知不覺間又寫了不少東西,但還是難以概括我的一些具體想法。或許多年之後,我會完全被無意識吞沒,亦或開始對抗些什麼東西了,大概那個時候看到這篇賞析會有不同的想法,但此時此刻,希望我,與每一個在看着這篇文章的“你”,可以不被洪流吞噬,爲世界展現自我,並施展自己內心的魔法
丸辣!
真是好兄弟吧。我說杏
即便是大多數人的心願,也不代表合理
最喜歡的coop
我要給你擋子彈啊老婆
聽說了嗎,盧布朗咖啡店二樓變成了......
她叫我男友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