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令君究竟在坚持什么

近些年网上冲浪一直能见到认为荀彧“心怀汉室”或“为颍川士族计”的说法,个人认为这都是片面的。

荀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战略家】,定位就是张良,负责形势与路线。

“王佐之才”是什么意思?“王道”是儒教的路线,它要求统治者恢复农业生产,组织流民,攻击盗匪,兴修水利,宣教儒学,自然而然会形成碾压流寇军阀的经济和人口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而“王佐之才”就是说荀彧深谙这套路线的执行细节,也说明他很早(20多岁)就有参与天下纷争的野心了——这怎么会是汉臣?他一举孝廉参加工作见到的就是董先生了。

民之于徙,甚于伏法,死在家里好歹不用苦难行军,荀彧为什么坚持要将宗族迁徙走?还不是笃定大争之世正在到来,且自己对此有很多想法。

袁绍袁术两兄弟精于末世阴谋,虽然“四世三公”的名头响亮,但终究不是荀彧能发挥才干的地方,荀彧也认定袁绍治下的王朝末期崩溃趋势无法扭转,转投曹操——曹操其实也是矮子里面的将军,要知道,刘先主当时还在做剑侠,带着饥民杂胡去北海锄强扶弱平定叛乱。(叛乱与平叛,正邪其实没有那么分明,黄巾起义一方面有上至朝廷下至宗教的参与,另一方面也是汉末饥民的垂死挣扎;而这种叛乱造成了更严重的社会崩溃,到人相食的程度,想要扭转这种趋势,就需要平叛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同时也是腐朽政权的爪牙)

刘备在自己的一县之地搞墨式统治,又跟随公孙瓒袁术对抗袁绍曹操,又转战徐州——这在荀彧眼中恐怕就是个战略白痴,往青州这个黄巾起源地钻,搞得跟勇者一样,死里逃生,下次还敢。

曹操在兖州崛起的过程中,(逆时针算)关中有董卓,河内还有张扬等诸侯;南阳有袁术/张绣,背后是襄阳的刘表;汝南有黄巾军;扬州有袁术;徐州有陶谦;青州有黄巾军;冀州有袁绍;流寇有吕布、并州黑山贼等;自己手下也有造反鬼才陈宫等人。

荀彧在每个方向都有表现:

对于张邈陈宫是第一时间找夏侯惇杀人;(所以夏侯惇可能是长期负责内卫和机要的)

对于并州推荐了杜畿任河东太守,成功稳固了并州腹地和东西交通要冲;

对于豫州方向的郭贡则是外交攻势;(郭贡本就没有攻城信心,随后整个人就消失了)

对于吕布则是要求曹操以建立根据地的心态集中力量先击败,战略直指兖州的农业和人口,算定吕布的流寇性质无法跟曹操争夺兖州,会自动崩溃;(吕布果然因为温饱问题崩溃了)

对于袁绍则是主张对抗,但必须缓图,(袁绍则在战略上正确地选择了急战)史书上说的那些儒教原因不必理会,真实原因是曹操治下的农奴生产开始恢复了,而袁绍治下则是旧东汉的持续崩溃。

荀彧建议先给袁绍跪下,再让钟繇拿朝廷的权威去安抚关中的十部流寇,集中力量吞并张绣和吕布,再回头和袁绍翻脸。

在官渡之战中他准确预言了袁绍麾下士族的矛盾和战场的形势,这也证明荀彧确实对旧东汉式的组织十分不屑,不可能是什么冰清玉洁的东汉遗老。(我宁愿信司马孚,他至少演满90年)

战场上曹军数次奇兵突袭都没能挽回战线向南转进的趋势,连曹操都觉得打不了的时候,是荀彧敏锐地发觉战场形势已经让前期优势失去意义了,一战定胜败的时机来了,实际上曹操当时可能真的只剩下这五千精锐了。(比喻为楚汉荥阳成皋,霸王也是攻至极限,撤军就是溃散)

最后也是荀彧力主荡平袁绍残余势力再选择南征刘表。(曹操则总是盯强敌,怪不得跟刘备有共同语言)

对于黄巾不用多说,收纳流民恢复农业是荀彧的基本路线;

对于徐州他是极力劝阻,认定徐州豪强会因为屠城血仇团结,放弃兖州攻打徐州,很大概率自己沦为流寇崩溃,即使侥幸攻下,也无法治理;(后来曹操对徐州的掌控力一直很弱,这也证明了荀彧的明智)

对于袁术有联合刘繇一同攻击的设想,实际执行中刘繇变成孙策,吕布曹操也先后击败了袁术;

对于张绣有与曹操讨论会战地点的书信;

对于河内诸将是极力主张武力从他们手中迎奉天子,确立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掌握东汉朝廷权威,在这里荀彧是曹操开府的激进倡导者;(至少他是个实用主义者,并不像很多人声称的那样是个冰清玉洁的理想主义工具人)(后来河内诸将也被曹操迅速荡平)

对于董卓是认定他的统治将很快崩溃,因为他的行为让他的组织度在乱世中二阶加速下降;

荀彧是东汉朝廷的万岁亭侯、尚书令,他与曹操有矛盾是必然的,他多次不赞成曹操的冒险行动和竭泽而渔的行政,这一点在【复置九州】这一事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曹操想要将冀州改造为自己家族的基本盘,托古要求扩大冀州的范围,实际上也要彻底清算袁氏门生故吏,从上到下的资源、土地、行政、商路和军队都要换成曹操自己的人。

而荀彧则是认为天下平定前不应该发布这样的政令,会导致四方诸侯考虑自身利益坚持对抗曹操的统一,很多人声称荀彧作为颍川士族,肯定是基于门阀利益决策,但这与他一贯的思维行为事实不符,显然是小人之心。

荀彧在这里的观点很难说是对是错,这确实与他一贯的王道思想有所违背,(后来曹操境内也频繁发生叛乱,这显然跟清算中止有关)但为天下统一的形势让路也是符合他作为战略家的眼光的。

在荀彧的战略眼光中,洛阳乃至中原的统治者,是很容易平定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割据势力的。他和荀攸在南征之前(207年)实际已经淡出曹操的中枢了,跟刘备在夷陵之战随行的都是中生代将领谋士一样,曹操南征事实上也是四方留守了很多前期重臣,结果打出赤壁的大败。

此时荀彧应该说还是在坚持自己的战略构想的,而曹操则已经悄然转变——他已经不希望一统天下,至少在有生之年不希望,转而希望先称王。

而荀彧反对曹操晋爵反对了很多年,曹操表荀彧为三公很难说不是想让他支持自己晋爵。荀彧的心态在这里很难推测,这也是很多人声称他一定是心怀汉室,作为东汉士族和曹操霸府的最大公约数,想努力维持均衡。

荀彧活了49岁,28岁投奔曹操,44岁淡出,一共16年,而去世前反对曹操晋爵就持续了五年,堪比丁夫人因曹昂之死与曹操的诀别。直到赤壁罪人董昭(郭嘉死后是他继任军师祭酒,曹操赤壁大败后哀叹郭嘉,劝进前董昭消失了整整五年)莽劝进,荀彧还是坚定反对,曹操急了拉他来南征军中,直接不禄。

荀彧从复置九州事件开始,一直反对曹操晋爵、扩大直辖。从曹操积极统一全国到一心篡位都是一样。应该说他的思路是一贯的,但他究竟在反对什么其实很不好说,单纯认为荀彧“心怀汉室”或者“为士族计”是站不住脚的,他既不忠于汉室又不屑于于士族。

可能最终的答案还是得从这段找:

昔舜分命禹、稷、契、皋陶以揆庶绩,教化征伐,并时而用。及高祖之初,金革方殷,犹举民能善教训者,叔孙通习礼仪於戎旅之间,世祖有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之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今公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使干戈戢睦,大道流行,国难方弭,六礼俱治,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诚仲尼述作之意;显制度於当时,扬名於后世,岂不盛哉!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以稽治化,於事未敏。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

这是荀彧自己的发言,被裴松之拿来放在荀彧一生总结的地方,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曹操墓的考古确定东汉末年儒学的兴盛,而荀彧对于“王道”的追求应该是全始全终的。一方面来说,让他作为东汉朝廷中枢协助曹操篡位确实是宗教禁忌;另一方面来说,舜作为儒教战神,和汉太祖世祖一同拿来作为对曹操的期望,荀彧是支持曹操称霸的,但要求曹操必须同步匡正社会秩序,这一点曹操一直没有做到,李世民评价曹操“万乘之才不足”,荀彧所反对的,很可能就是曹操在内政上的诸多乱命。这是无德,自然不能强行称帝。

荀彧不是不支持禅让,只不过根据儒教经典,禅让需要遵守基本法。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