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講給學生的裝機經驗談 都是良心話

我從2007上高中時給同學裝第一臺電腦到現在,也算積累了不少的裝機和使用經驗,在這個暑假想和各位想要裝機換電腦的學生們聊聊我的裝機經驗:

CPU:

現在3A遊戲大作對顯卡要求很高,對CPU反而要求沒那麼高,我這邊實測,600多塊的i5-12490F,搭配4080/4080super級別顯卡,可以4K60流暢玩幾乎所有遊戲了,而且散熱器用一個單塔就夠。當然,如果你實在覺得12490F小馬拉大車的話,也可以換成12600K。

(4K畫質下,12490F並沒有拖整機遊戲性能後腿)

如果你是電競高玩,目前13600K仍舊最值得入,大概1700以內就不虧,散熱器雙塔就行。

千萬別像我一樣跟風買14900K,折騰主板電源散熱耗錢又耗命。

另外,

別超頻!別超頻!別超頻!

現在的CPU出廠即灰燼,性能提升和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把時間和精力放到學習和遊戲上吧!

電源:

不是我瞎掰,目前40系顯卡的能耗很低了(相對前幾年),未來也一定是朝着高能效比發展的。我這邊實測i5-12490F+4080雙烤,功率計顯示整機功耗只有400多瓦,按照50~80%負載能效比最高的原則,13600K+4080s以下的配置,花400以內買個650W的金牌或銀牌電源就頂天了。

主板:

同樣的,根據CPU的需求,主板一般有10相供電就已經很強力了,單8PIN接口也能帶動不超頻不睿頻的14900K,所以B760、B660的中低端主板完全夠用,品牌方面別信什麼只買御三家,因爲出問題的都是小概率、發聲也最強烈,而實際上沉默的大多數都用的好着呢。

而且也別看Z板,那是給硬件玩家們玩的,不適合學生。

顯卡:

4060和4070、6750GRE和7900XT能玩同樣的遊戲,但價格差了好多。現在DLSS、FSR技術挺不錯的,真正開始沉浸玩遊戲後,沒人會關注那些特別特別細微的畫面瑕疵的。實在玩不動的,降一降分辨率吧。

內存:

別玩超頻!

別玩超頻!

別玩超頻!

爲了超頻,買好體質的高頻內存,貴出來好幾百不如從32G換成48G中高頻套條。而且超頻對主板和CPU都有要求,且多出來的性能並沒有脫胎換骨的提升。推薦6400MT/s左右的48GB D5內存,足夠滿足日常遊戲和生產力所需了。

SSD:

我目前用的SSD有致態的TLC和QLC、西數SN750、希捷酷玩520、朗科NV7000、某雜牌TLC顆粒SSD,沒有任何一款出問題,全都好好的,不要迷信國際大廠、也不要看不起國內廠商,所有的SSD都有概率出問題,出問題的概率也是小概率,重要數據備份、遊戲存檔雲備份纔是王道。

顯示器:

事實上,哪怕CPU和GPU便宜點兒呢,而顯示器的錢千萬別省,好顯示器的色彩、均勻度、殘影表現,遠非低端產品可碰瓷的。分辨率首選4K,預算不夠就選2K,這個分辨率搭配自己的顯卡、可能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會有困難,但降一下分辨率又不是不能玩。高分屏的意義除了玩遊戲,更重要的是娛樂、辦公、學習時,視覺更賞心悅目。

其次刷新率144/160就頂天了,除非你是高玩,我反正覺得260Hz和144Hz的區別幾乎沒有,把預算加到更好的色彩、更豐富的接口和更舒服的升降支架上吧。

現在顯示器的價格都下來了,但還是建議預算在1000元以上,別買太太太便宜的。

鍵鼠:

目前高端鍵鼠這個領域已經被國產廠商卷的幾乎快沒有什麼高額利潤了,沒有特殊癖好的話,400以內的磁軸鍵盤、200元左右的星閃鼠標已經是極品了,不買劣質品就行,突出一個隨便挑隨便選。

機箱風扇:

CPU爲不超頻的i5的情況下,發熱其實很低的,我用了雙塔散熱器+單風扇,烤機狀態下CPU可以壓到55度以下,而且還很靜音。

機箱風扇建立風道可能有那麼一點用,但並不顯著,不如拆側板。

RGB:

新鮮感一過,機箱就是躺地上的命,花裏胡哨太乾擾視線和思緒了,而且這種光還傷眼睛。對我來說,有或沒有我都喜歡,關鍵看整體設計。

機箱:

建議買個緊湊點兒的MATX機箱,不推薦ITX和ATX,ITX實在是折騰人,而且總價會貴好多;ATX太龐大,放假期間搬來搬去真的不方便。

買機箱要摸摸鋼板厚度,太薄的不行,很容易被顯卡和主板散熱器壓變形,也經不住長途運輸。

不推薦海景房,內部看得見=干擾視線,宿舍寸土寸金,放腳邊的機箱那麼好看幹嘛?

最後

如果不是富家子弟,我不建議你上高配,配一臺高配電腦,不如省點兒喫好喝好、多出宿舍門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這些帶來的樂趣遠比4060升級4090高。

就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