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們都玩啥

 

很多習慣了有電子遊戲作爲娛樂手段的現代人,總會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他們認爲古人平時的生活會很無聊,沒有能“玩”的東西,但事實上,我們老祖宗在“玩”這事兒上的聰明才智,歷來是超凡脫俗的,畢竟“玩”可是不論年代,不論男女都熱衷的事兒,而且老祖宗們“玩”起來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室內桌遊,戶外運動,徒手的器械的,可以說是千奇百怪,無所不包,多種多樣,那你好奇我們的老祖宗到底都在“玩兒”什麼嗎?

 

由於廣泛定義上來看,像是“琴棋書畫”所包含的內容其實都都屬於老祖宗“玩”的範疇內,如果全都要整理那未免過於龐雜,所以我們今天就把目光集中放在“玩具”和“遊戲”上,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去看看老祖宗們,都是玩什麼來消磨時間的。


 當然還是得開宗明義,這裏整理的一些內容並不算絕對嚴謹,而且一些傳說只是拿來作爲樂趣的知識點,不用太較真,如果你一定覺得某些內容不正確,那一定是你對!


商周時期

 

陶製象形器


時光機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遠古的商周時期,這個時期充斥着神話傳說,文字史料只有考古發現的包含甲骨文、遠古壁畫在內的一些只鱗片甲,其餘多是後世史書上的描繪,一些東西只能靠出土文物佐證,但這一時期的陶製象形器物,卻是很多玩具的雛形,我們中國是陶瓷器大國,這個工藝追根都能追到商代後期,而隨着技藝的提升,除開許多罐狀的實用器物,工匠們開始燒造很多具備娛樂性質的物件,對於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中有大量瓷鳥、陶俑、陶獸、陶馬車等物件出土,其中有很多樣式小巧的物件,被廣泛認爲是那時候爲孩童製作的玩具,也是後期很多制式玩具的雛形,上世紀70年代,我國考古學者在淄博及其周邊地區許多北齊時代的墓葬中,發現了大量陶製獸型器,足以證明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類玩具已經相當普遍了。

 

而這種鑄造器物在後世一直都有發揚,不僅陶製的,後期還有金屬灌注成型的,除開擬獸器皿,後期還有人形器物,像是四喜娃娃,就是這種技術的延伸。

 

同時改變了喪葬陪葬的習俗,陶俑的出現逐漸替代了活人祭祀,像是兵馬俑的出現,就讓秦始皇成爲了古今第一號手辦玩家,後世比較出名還有“唐三彩”等,這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象徵。

 

六博棋



“琴棋書畫”作爲古時候讀書人必備的技能,其實都是娛樂方式的演化,其中的“棋”自不必說,就是如今阿爾法狗傲視羣雄的圍棋,但是作爲“棋”這一說,同一時期還有另外一種遊戲與之一時瑜亮,那就是“六博棋”,如果說圍棋是上層社會人士間的娛樂,那六博棋就是底層人士的遊戲,“博弈”一說,“博”是六博棋,“弈”就是圍棋,《王者榮耀》弈星爲啥是用圍棋作爲攻擊方式,不就是講究在這個“弈”上嘛。

 

說回六博棋,這個遊戲從名字上你應該也能發現,最初是一種賭博的遊戲,玩法上有點像如今的飛行棋,共有棋、局、箸三種構成,“局”是遊戲的棋盤,四方形並有12條曲道,四角有圓點,中間位置被稱爲“水”,有兩枚額外公共的棋子放置於“水”中,這兩枚棋子被稱爲“魚”;箸就類似骰子,由竹子製成,雙方投擲決定棋子行進的步數,按照箸面數不同,細分爲“箸、煢、瓊”而棋多以象牙、玉石、獸骨或金屬製成,形狀是六面長方體,雙方各有6枚,色分黑紅或黑白兩組,一梟五散,而因爲各有6枚棋子互相爭勝,這遊戲才被稱爲六博。

 

同時根據箸的數量來分,六博還分爲大博和小博,6箸爲大博,2煢爲小博,大博許多專家認爲就是另一種被稱爲格五的遊戲,但是一來棋盤分佈略有不同,二來整體玩法不能確定,所以這種說法並未有定論。後世還有從六博演化而出的遊戲,用5箸5棋,玩法類似飛行棋,被稱爲樗蒲。

 

玩法上,《古博經》上記載有:“其擲採以瓊爲之。二人互擲採行棋。棋行到處即豎之,名爲驍(梟)棋,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一牽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三籌。若已牽兩魚而不勝者,名曰被翻雙魚,彼家獲六籌,爲大勝也。”

 

說的是雙方通過投擲箸而決定棋子走向,每當有棋子走到特定位置,就能豎起來,此時這枚棋子就叫做梟,能夠去棋盤的“水”中牽魚,每牽到一隻“魚”就能得兩個籌碼,如果能夠牽兩魚回巢,就算獲勝,但是如果你連續牽兩魚都並未被你帶回自家巢穴,反而被對手中途打斷帶走,就被稱爲翻雙魚,對家會贏得6籌而獲得勝利。

 

但由於在西漢時期全國各地的墓葬中都出土過類似的棋盤文物,所以可以肯定至少在西漢時期,六博棋還是流行全國的遊戲。但是總體來說,六博棋的玩法目前都是從諸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的秦墓、湖南馬王堆墓等地的考古發現實物以及史料中的隻言片語中推斷,像是六博還有喫子的玩法,但這些都不能真正完整且真實的還原出六博,直到東漢時期,這遊戲便漸漸失傳了。

 

同時由於六博棋賭博的性質,史書上關於他的記載也大部分不是那麼光彩,像是漢景帝劉啓在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就因爲在與當時覲見的吳王太子玩六博的過程中,因爲玩不過人家惱羞成怒,藉口吳王不恭敬直接抄起棋盤把對方給打死了,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一定要遠離賭博,因爲賭徒們的情緒一般都不是太穩定。

 

陀螺




雖然老祖宗沒有玩過什麼戰鬥陀螺,但是陀螺本身這東西,確是最早出現玩具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和常州圩墩遺址中就出土過木製的陀螺,山西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陶製的陀螺,這種玩法古時候被稱爲打猴,或是千千,宋朝蘇漢臣的《嬰戲圖》中就畫有兩個兒童打陀螺的場景,不過陀螺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明朝劉侗、於弈正合著的《東京景物略》中。

 

春秋戰國

 

投壺


聊罷從上古時代,我們的時光機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諸子百家並起,各種思想碰撞下讓社會精神層面有了長足進步,同時彼時的社會生產力相比之前有了長足發展,人們在維持生存的生產發展之外,更有餘力來追求娛樂生活,所以這一時期誕生的“玩意兒”相當多。

 

首當其衝的,就是“投壺”,這是一個從那時候的“君子六藝”中的“射”中演化而出的遊戲,《禮記·投壺》記載的“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說的就是這個遊戲,而投壺在一開始的規矩還是很多,畢竟是記載在《禮記》中的遊戲,講究的是主人要在酒宴間會邀請賓客玩投壺,賓客首先要拒絕,主客之間如此客氣三次後,遊戲才能開始。而此後賓客之間,包括侍從在遊戲中一舉一動都有着明確的約束。

 

這遊戲規則其實不難,就是主賓之間輪流用箭向一個長頸寬腹的“壺”中投擲,每人四支,第一支投中得10分,稱爲“有初”,隨後的兩支箭投中的話每支得5分,而最後第四支箭投中了的話得20分,這支被稱爲“有終”。如若第一支沒中,後面三隻全中,這種情況就叫做“散箭”,是能加1分的情況,而如果全部沒中,則被稱爲“倚杆”,自然沒有分數,而如果你是箭羽一頭入壺的話,則被叫做“倒中”,同樣沒有分數。輪流投完之後,主持人開始算總分,然後宣告勝負,之後勝者給敗者送酒,敗者跪拜飲酒認罰。

 

投壺本是貴族間的遊戲,而隨着所謂的“禮崩樂壞”,這項娛樂活動就開始逐漸進入普通社會,秦漢以後廢除射禮,這就更加成爲了一般的娛樂項目,後世也開始進行改良,加強了娛樂性,比如漢代就有把木矢改爲竹矢,並且壺中不再有紅豆之類的填充物,這樣箭矢的彈性就會增強,而只要能夠抓到彈出的箭矢,就能反覆投擲,《西京雜記》中就記載有個叫郭舍人的擅長投壺,經常爲漢武帝表演,憑藉獨門絕技“一矢百餘反”,經常獲賜金帛。

 


投壺作爲從禮演化而來的遊戲,此後在多個朝代很多的文本中都有記載,其中被稱爲明朝第一奇書的《金瓶梅》中主角西門慶就擅長投壺,但是他投的地方就比較獵奇了,想知道具體,去看第27回,我也就能幫你們到這了。

 

直到民國時期,附庸風雅之輩搞尊孔復禮,像是孫傳芳就在南京組織婚喪理事會,還要玩投壺,拉攏一些知名學者參加,魯迅先生當年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就對章太炎參加投壺表達過不滿,認爲投壺作爲尊孔復禮的象徵與他們倡導的“新文化”運動理念相悖。

 

同時不僅是國內,投壺也一度流傳到了亞洲的其他國家像是越南和朝鮮等國家,其中萬事學中國的日本自然不會放過學習這玩意兒的機會,抄過去後還加以改良,之後還演化出了以扇代箭的投扇。

 

魯班鎖


這一時期由於考古史料和史書記載的內容有限,許多流傳至今的內容都是穿鑿附會的民間傳說,但是進今天我們聊得是啥?是“玩兒”啊,那些許的不嚴謹,當然也是可以接受的嘛,但我們還是會以史料爲主,傳說爲輔,把重心放在“玩兒”的內容上。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還是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位傳說中木匠行業的祖師爺,魯國的公輸班,也就是現在人們口中的魯班。而有幾件流傳至今的“玩意兒”傳說是出自這位大工之手。

 

首當其衝的就是魯班鎖,木工技藝在我國發展的歷史非常悠久,榫卯結構更是馳名海內外,而魯班鎖就是一種巧妙的木匠玩具,造型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利用凹凸卡槽的木質結構拼湊而成,是傳統的益智玩具。

 

魯班鎖的別名很多,像是憋悶子,六子聯方,難人木等等,還有一個比較特殊,叫孔明鎖,這就牽扯到了這玩意兒的另一個起源說,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但實際上,有這個物件明確文字記錄的,是1965年《百科全書》的扉頁

 

所以說這東西究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已經不可考。

 

風箏


另一件的傳說中由魯大師製作的玩物,就是風箏,別名“鷂”或者“鳶”,起初是木製,稱之爲“木鳶”,《渚宮舊事》記載魯班“嘗爲木鳶,乘之以窺宋城”,但就像其他傳說一樣,風箏的起源同樣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墨家墨翟,並且墨翟的優勢在於《韓非子·外儲說》中有文字記載:“費事三年,以木製木鳶,飛昇天空”,但《墨子》中則說公輸班製作的“木鵲”比墨翟製作的“木鳶”要更加精巧,“公輸子削木以爲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所以誰是專利擁有者目前還是一筆糊塗賬,那就先且由他,風箏發明之後的用處很多,像是軍事測量,傳遞信息等,甚至還有靠風箏做“滑翔翼”的記錄,但更多的還是娛樂用,並且隨着造紙技術的成熟,風箏也從一開始木製,逐漸發展成爲了以竹篦爲骨架,外面用紙做外殼的形制,唐朝時期,還多以木哨子拴在風箏之下,風吹聲響,如箏鳴,因此纔有了“風箏”這個名字。

 

當然如今,風箏的造型已經千奇百怪,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山東濰坊的風箏節,在那裏,沒有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九連環


還有一件益智玩具情況和魯班鎖差不多,創造時期也是有戰國時代和三國時代兩種說法,那就是九連環,結構是每個圓環上連有直杆,多元圓環互相貫通結成串,需要將圓環解開算作勝利。戰國時期惠施所著的《連環可解》可作爲戰國發起說的史料證據,但是南宋鮑彪認爲他說的是《戰國策》中提到的玉連環,指的是“兩環相貫”,並不是後世說的九連環。後面這遊戲一直流傳,《紅樓夢》中也有深閨小姐玩九連環的描寫。

 

鬥獸


而隨着社會經濟能力逐漸提升,人類血液中對於爭鬥的熱衷,都喜歡看血流成河嘛,我們與外國一樣,打春秋戰國開始,我們就有了非常悠久的鬥獸風俗,鬥雞、鬥牛、賽馬等等。

 

像是鬥雞最早是從百越地區的傣系民族的習俗,是利用性情兇猛的公雞同性間必然會爭鬥的習性,來決出勝負的遊戲。《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爲之金距”,就是說季平子將芥末撒在它的雞翅膀上(或雲以膠漆其羽毛,使之類似鎧甲),郈昭伯在他的雞距紮上金屬刀子。

 

而咱們鬥牛和西班牙的那種人牛相鬥不同,是兩公牛抵角相爭,唐時畫家戴嵩就有《鬥牛圖》流傳於世,但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十分有趣,說是馬知節有一天把他珍藏的《鬥牛圖》拿出來在大廳中展覽,結果家裏一個佃農瞅見了卻笑了起來,馬知節就覺得這老農挺有意思,咋的還懂畫啊?一問那老農就笑着給馬老爺回話說,我可不懂畫,但我可懂鬥牛啊,這兩個牛爭鬥的時候,尾巴都是夾在後腿之間的,壯小夥都拉不出來,老爺這畫上牛尾巴都翹上天,肯定就是沒看過鬥牛嘛。這故事一是證明了《鬥牛圖》畫有瑕疵,缺乏現場感受,二是在南宋期間,鬥牛依然是民間熱衷的娛樂方式,直到現在,這浙江、貴州等地還有鬥牛的習俗。

 

最後要說的就是賽馬了,打小我們學的《田忌賽馬》中就能知道,不遵守遊戲規則就能取勝啊不對,是賽馬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貴族之間的娛樂方式,由於馬在當時屬於戰略物資,並且價格昂貴,賽馬也就是貴族之間正勝賭博的方式,但遊牧民族中經常有騎馬競技的項目,這與民族的生活習性相關,像是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就有賽馬的習俗,而清朝時期,上海、天津、北京、漢口、青島等地,陸續組建了12個賽馬會,其中上海跑馬廳和天津跑馬會是當時比較大的賽馬組織,新中國成立後,因爲這項目賭博性質濃厚被禁止了,後來有了一些非博彩性質的比賽,目前全運會和**會上都有速度賽馬項目,以及常設的中國速度賽馬公開賽。

 

摔跤


當然除了鬥獸,人和人之間的搏擊也是歷史悠久的娛樂方式,中國古代的民風是非常尚武的,而摔跤作爲中國最古老的武術,每個時代有不同的稱呼,像是角抵、角力、相撲、爭跤、摜跤、摔角等等,相傳起源於蚩尤,南朝梁人任昉在《述異記》中說是蚩尤和他的72個兄弟都擅長角抵,但是這個就屬於傳說性質了。戰國時代呂不韋撰寫的《禮記月令》中提到過周天子將摔角作爲軍事徒手的近身格鬥訓練,《呂氏春秋》、《淮南子》裏也有相關記載。

 

民間也常把摔跤作爲閒暇時的娛樂方式,《水滸傳》中浪子燕青、沒面目焦挺都是摔跤好手,同時有趣的是,如今算是日本國術的相撲,起源其實也是中國摔跤,唐時摔跤就被稱作相撲,傳入日本後,以體型龐大化爲發展方向,逐漸形成了力士相撲。另外說句題外話,日本另一個國術柔道,在他們的古籍中記載,是學習自明朝的“捕人數”,其實也是中國摔跤的一支。

 

蹴鞠



儘管提起永遠在捱揍的中國男足大傢伙都不勝唏噓,但是有一說一,足球這種遊戲起源確實是中國的蹴鞠,也被稱爲踏鞠,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戰國策》,起源地是戰國時期的齊國,位置大概在如今的山東淄博,《戰國策·齊策》記載:“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證明當時齊國國富民強,民衆可以進行大量的娛樂活動,其中就包括踏鞠。

 

隨後蹴鞠一路發展,漢唐時期有了兩隊對抗的玩法,雙方各有12人蔘加,像是漢成帝就比較熱忠於蹴鞠,這時候的“鞠”多是實心的布球,到唐代,開始有在八片尖皮縫製的外殼內放入動物尿泡,以此形成的“充氣球”,兩邊用雙竹竿支起球門,玩法上更像是現代足球,還有一種在中間豎網的玩法,更像是排球,也很像在東南亞地球比較流行的“藤球”。

 

而到了宋代,競技性的玩法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表演性的玩法,講究以除手之外的部位碰球,而球不落地,謂之“白打”,有單人表演,還有團體表演,其中還組成了蹴鞠藝人團體,名叫“齊雲社”,這時期全國蹴鞠風氣正勝,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貧民百姓,都熱衷此道,《水滸傳》中的描寫的高俅,正是以此獲得賞識從而平步青雲。

 

但到了明清時期,因爲當權者覺得蹴鞠讓人荒廢應盡職務,便直接下令禁止了這項運動,自此蹴鞠在國內就逐漸沒落了。

 

秦漢時期

 

離開了春秋戰國,我們的時光機開到了秦漢,這一時期,冶鐵、木工等技術有了長足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加強,老祖宗們在玩上,就又有了許多新花樣。

 

擊鞠


隨着馬術的進步,古人便將蹴鞠和馬術結合形成的獨特的馬球玩法,儘管有一說法是馬球是唐朝時由波斯傳入大唐,但是我們早在漢魏時期就有文字記載,曹植的《名都篇》就有“擊鞠”的記載,可見這項運動最遲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在中國出現,只不過唐朝比較盛行,很大概率是唐朝波斯的傳入後和我們自己的擊鞠互相結合,最終形成了雙方各10人,騎馬用木杆擊球進門得分的成熟玩法。

 

唐玄宗、唐敬宗等大唐皇帝均很熱衷此道,前兩年大火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就有描寫,而這項運動一直延續到明朝時期都很盛行,明代名畫《宣宗行樂圖》中就繪有明宣宗賞馬球的場面。

 

射覆


現在商家輪盤抽獎的套路,其實老祖宗們早就開始玩了,漢代時期,就有一種名爲射覆的遊戲,將一些生活用的物件,像是扇子啊,手巾啊之類的東西放在甕、甌等器物之下,然後讓人猜裏面放的啥。

 

《漢書·東方朔傳》中就有“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的記載,同時這還是一種酒令遊戲,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有 “芸不善飲,強之可三杯,教以射覆爲令”句,又有“船頭不張燈火,待月快酌,射覆爲令”句。

 

而射覆其實還是一個考驗當時卦師占卜能力的遊戲,《三國志》中的《管輅傳》就記載有三國時期占卜大家管輅昔時與平原劉太守玩射覆的情景,當時劉太守取二物藏於器具中,請管輅射覆。管輅看其器具之形,略加思考後便說:“內外方圓,五色成章,含寶守信,出則有率,此爲印囊也。”他射完第一物,接着又說:“高嶽巖巖,有鳥朱身,羽翼玄黃,鳴不失晨,此山雞毛也。”器中之物,果如管輅所射。

 

清朝時期,還有一種白鴿票的遊戲,玩法上還是射覆這一套,不過是賭錢的遊戲,賭檔莊家每日會從中國啓蒙讀本《千字文》前20句(每句4字,合共80個字)當中選出20個字作謎底,讓參賭者下注猜謎底。若參賭者順利猜出全部20字,則可獲得數百倍於賭注的獎金,而獎金根據猜對的程度而定,若只猜對4個字以下則賭注全部歸莊家。

 

十二子直棋


漢朝時期又有了一種棋類玩法,被稱爲十二子直棋,或叫盤三、牽道、八道行城等,是在一個三同心正方形的棋盤內,直斜線交叉相連,雙方各有12子,輪流下子,通過“夾喫、跳喫、頂喫”等規則互相喫子,最後子多者勝。《軒轅劍7》中獲得好評的小遊戲逐鹿棋,其實就是演化自十二子直棋。

 

毽子


之前《樂隊的夏天》野孩子樂隊的一衆老頑童沒事兒就踢毽子,但你能想到這個遊戲最早追根能追到漢代嘛?這遊戲古稱拋足戲,1913年山東濟寧喻北屯城南張村的一個東漢墓中出土的23塊石畫上,就繪有8人表演踢毽子的情景。

 

唐宋元明清

 

時光機繼續出發,載着我們遊歷唐宋元明清各朝,看看這時候老祖宗們又發明了什麼來給自己解悶。

 

七巧板


七巧板現在較爲廣泛的說法,是起源自宋朝的燕几圖,當時是北宋進士黃伯思爲了宴會時方便宴客,設計了六件長方形案几,這樣在宴會時就能根據賓客多寡調整,而後又添置了一個小几,這樣隨意拼接的方式,普遍被認爲是七巧板的雛形,而後明朝的戈汕又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拼在一起能形成一隻展翅的蝴蝶,被稱爲蝶翅幾,後世的七巧板普遍被認爲是在這基礎上設計,而真正定型,當時在明清時期,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一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爲之。

 

牌九


推牌九作爲我們傳統的賭博遊戲,據傳說起源於宋代,脫胎自骰子的玩法,大致玩法是由兩塊不同的點數的骨牌組合比大小決定勝負,盛行與明清兩朝,建國後因爲基本都是賭博用途,所以被取締了。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韋小寶就十分擅長推牌九,而《大話西遊》中周星馳扮演的至尊寶,名字來源就是牌九中最大的牌。

 

曲水流觴


古時候文人墨客喝酒相會,酒桌文化可不是現在這種服從文化,而是相當文雅,其中一種玩法就是曲水流觴,大家都熟悉的《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要員,在山陰地區,玩曲水流觴之後隨性所做。


具體玩法就是引一條彎曲的小溪,衆人沿溪而坐,酒觴順流而下,停在誰前面,誰就得作詩,如果做不出來,就喝酒。正所謂“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飛花令


還有一種類似的玩法,就是“飛花令”,之前央視的綜藝《詩詞大會》上,就玩過這個遊戲,原本是一種酒令遊戲,就是參與酒宴的人沒人必須吟出帶有特定字的詩句,如果講不出來,就得喝酒。

 

葉子戲


葉子戲其實是一個複合概念,因爲幾個朝代間都有,基本都是指代棋牌遊戲,但是玩法上卻有不同,唐宋時期已經有這個說法,但是玩法上基本上已經散逸,歐陽修就曾記憶敘述過他年幼時藏有葉子,但是後來遺失了,並且在他那會這個遊戲就已經失傳了。

 

現在普遍說的葉子戲,大多是指明代的“葉子戲”,據明成化年間陸容《菽園雜記》記載,當時崑山流行一種牌戲,所用牌張共三十八葉,分別爲一至九錢,一至九百,一至九萬,二十至九十萬貫、百萬貫、千萬貫及萬萬貫。一萬貫或以上的牌張均繪有《水滸傳》一百單八將其中二十人的圖像,例如尊萬萬貫是宋江,千萬貫是武松等等。當時的人就稱這種牌爲“葉子”,而牌戲本身就稱爲“葉子戲”,現在多稱爲水滸牌

 

後來文獻記載的“馬吊”牌,比這種葉子多出兩張牌。清代掌故家徐珂指宋代已有馬吊遊戲,不過實際上,只有明、清兩代,才留下馬吊牌經,而且現存最早有關馬吊牌的文獻,是明代萬曆年間潘之恆所著的《葉子譜》及《續葉子譜》,成書時間比陸容的《菽園雜記》晚了近一世紀,所以陸容所描述的葉子,究竟是馬吊牌的原型,還是與馬吊牌同時代的近親,並不清楚。

 

“葉子”到了晚明,主要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後世所謂的“馬吊牌”,其二是一種牌式與馬吊相近的“酒牌”。儘管後世馬吊牌的尺寸與現今一般中國紙牌相若,但據《葉子譜》所載,葉子乃“古貝葉之遺制”,所以它起初也許有如直尺大小,比現今的紙牌長,而且是名副其實用葉子制,不過按天啓年間黎遂球《運掌經》所載,“凡牌之用,有數適焉,大可一寸,高倍出之,厚僅盈指,紙輕小,便易挾以偕遊”,可見晚明馬吊牌已是紙製。

 

而現在我們玩的麻將,其實和葉子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之後再說。

 

擲羊骨


擲羊骨又叫擲羊拐,是一種用磨光滑的羊拐骨,塗上不同顏色,進行拋接的遊戲,一般是拋起一個,然後迅速抓下地上擺放的其他羊骨後,再接住拋起的那塊,考驗的是孩子們的反射神經,後面還衍生出了拋接杏核、石子的玩法。據傳這個玩法最早是元朝蒙古族傳入北方的遊戲。


麻將


誰能想到,紅遍大江南北的中國傳統桌遊麻將,其實被創造出來的時間,不過短短的一百來年?儘管有很多傳說,有說是鄭和創造的,太平軍創造的,司馬溫公創造的等等,甚至最離譜的還有說是孔子創造的,但這些說法幾乎都是民間說法,沒有什麼站得住腳的證據,比較靠譜的說法,是清末的沈一帆創作的《繪圖麻雀牌譜》中記載的:“麻雀之始,不過三十餘年”,而他著書的時間大概是1914年,也就是說沈一帆認爲麻將創造的時間在1880年左右,清末曾於南洋公學任教的許指嚴於《十葉野聞》亦說,在北京,麻將於光緒末葉,甲午戰爭結束,即1894年後才逐漸流行,至1900年大盛,與前述的幾個年份相近。徐珂的《清稗類鈔》同樣指麻將於光緒、宣統年間才盛行,不過他說麻將由太平軍發明,時間比起上述首則麻將牌具記錄早了起碼十年,但仍屬十九世紀後半。由此種種,可推測麻將始於晚清,是相當近代的遊戲。

 

麻將還有麻雀、馬將等兩種主要說法,前者是認爲“麻將”起源於吳語,是“麻雀”的兒化音說法,而馬將則是認爲麻將的整體玩法衍生自之前提到的明清時代的“馬吊牌”,也就是葉子戲。

 

整體玩法上大同小異,只是在結算方式上,各地有不同的牌型認證,但初期還是以賭博爲主,魯迅先生《南腔北調集·家庭爲中國之基本》中說:“三鳥害人鴉雀鴿。”分別指的就是鴉片、麻雀牌、白鴿票。

 

近現代當然麻將當然還有賭博屬性,但也成爲了一種競技項目,有相應的世界錦標賽,和世界大賽,同時電子競技化程度已經相當完善,騰訊歡樂麻將就有體系非常完整的全民賽事。

 

近代

本次時光機的終點,我們停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一段時間,儘管當時一窮二白的我們,並且還走了一段彎路,但是還是有不少遊戲供我們玩耍。

 

拍畫片


這遊戲也叫拍洋畫,或者拍洋片,現在的零零後可能已經沒有這個遊戲的記憶,80後小時候大多都玩過這個,當時不同的動畫剛引進國內不久,有印刷廠商就把這些動畫裏的人物分別印在小長方體的紙片上,像是《變形金剛》、《聖鬥士》等都是當年的搶手貨,孩子們將這些剪裁好的洋畫,成疊的放在地上,在通過扇、拍、吸等手法,改變其正反,達成一定數量後決定勝負。

 

摔三角


小時候的另一種遊戲,就是用煙盒疊成的三角,互相摔打,勝負評判的標準就是是否能夠將對方的三角打翻面,玩法很簡單,後續小浣熊乾脆面裏出過一種旋風卡的塑料圓形薄片,本來是有小缺口可供互相拼接的,但是孩子們大多還是會延續摔三角的玩法。

 

沙包


沙包可能是小時候相當普遍的一種遊戲,利用一個四方布口袋裏面裝上些許細沙或者紅豆,分撥在一個場地內站好,兩邊的小朋友投擲沙包,中間的小朋友躲避,玩法上類似躲避球,還有一種玩法是跑四角,分撥跑一圈,期間要躲避兩邊沙包的襲擊,但如果能夠接住沙包,你就能增加一條命。

 

扎刀


小時候周圍還經常有泥土地,當時的小孩有一種在土地上投擲小刀的玩法,先在土地上畫一個四方格,然後對半分,兩人輪流在地上投擲小刀,先在大方格的外面扎三刀,然後在對方的方格扎一刀,如果立住了,就沿着這個扎痕切分對方的方格,如果沒有扎中,出圈了或者刀倒了,亦或是在劃線時沒有以直線畫中痕跡,也會換對方,直到雙方有一方的地盤不在能夠承受一刀時,就算失敗。

 

彈珠


一種由玻璃製成的直徑1.5-5釐米的小球,色彩各異,小時候經常在土地上畫圈,互相擊打,直到將一方的彈珠打出圈就算勝利,還有一種是在場地中挖幾個小洞,先將彈珠彈進小洞,就能在任意位置擊打其他彈珠,如果能把打住打進其他小洞裏,就算獲勝。

 

儘管彈珠在商周時期的墓穴中就有發現,像是舉世聞名的曾侯乙墓中,除了那套無比珍貴的編鐘外,還發現了一串單色玻璃珠串,但這種互相擊打彈珠的玩法還是在近代纔出現的,畢竟這東西在古代那可是稀罕物,都算是珠寶,誰能捨得打着玩呢?

 

跳皮筋


小時候小男孩熱衷打彈珠,玩沙包,而小姑娘最愛的,當屬跳皮筋兒了,由兩人或多人拉着約三四米長的橡皮筋固定,選取動作,跳錯步伐者則出局。遊戲升級則是將皮筋的高度隨着玩家的完成度逐漸向上提升。首先是腳底,然後繼爲腳踝、小腿中央、膝蓋、胯下、腰間、胳肢窩、肩膀、耳頂和頭頂的位置。過了頭頂的高度後,還有最後兩個階段,分別爲頭頂的高度再加上單掌手指散開時,拇指與尾指間的距離及將手向上伸至最高時的位置。跳時還會配合童謠類似“馬蘭花啊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二五六,二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三五六……”等,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

 

至此,看過了老祖宗們在“玩兒”上的推陳出新,你還會覺得他們沒有電子遊戲玩就會很無聊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