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盒友好 我是咔嚓咔咔
本期是一個入門項的帖子-都是從零基礎開始
我將在本期帖子介紹如何認識CPU
CPU是什麼
CPU是電腦中最核心的部件
CPU相當於大腦的左右半球的信息處理功能,主板相當於身材+心臟+內臟+神經傳輸系統!硬盤相當於大腦的永久記憶能力!內存相當於大腦的臨時記憶功能。顯卡=眼睛+大腦視覺信息處理功能!
也就是說電腦沒了CPU就不是電腦
就人類沒了大腦就不是人類就是一個空殼
CPU在就跟人體中的大腦一樣負責指揮調度自己肢體一樣
負責的調度指揮電腦其他零件幹活
CPU不存在盜版和小作坊製作,但是極小概率存在換蓋的可能性,作爲人類智慧的高度結晶,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頂尖芯片完全自研自產
我們主要要講解的是英特爾與AMD的CPU
通常裝機圈稱爲藍廠(牙膏廠)和紅廠(農場)畢竟AMD是會命名的啥推土機 打樁機
首先我們介紹英特爾的CPU
英特爾旗下有很多CPU,產品線非常多也很雜
分別是 酷睿 志強 奔騰 賽揚 安騰 凌動
而其中的安騰 凌動
要麼年代久遠,要麼並非主流
對於處於新生代的我來說光安騰本身的歷史就跟我年紀差不多大了,在實際中也很少接觸到,
所以我就不做介紹了
目前市面主流的四種主英特爾CPU
酷睿:主流中高端
至強:服務器專供
奔騰:中低端
賽揚:最低端
酷睿:是面向中高端消費者、工作站和發燒友的一系列CPU,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酷睿,或者平常只接觸得到酷睿,就算只是用來輕度辦公不玩遊戲,只要不是圖吧垃圾佬喜歡折騰的人,基本都會選擇酷睿,對於普通小白消費者來說能選酷睿就選酷睿,什麼至強V多少多少,奔騰這些普通玩家就沒必要考慮,也可以從表中看到規格差距還是很大的
而對於酷睿的等級型號等級分別爲 i3 i5 i7 i9
但是光看這個前綴等級,對於已經快迭代14次的酷睿來說,顯然沒有什麼意義,好比拿古代的劍對比現代的劍
畢竟時代是會進步的,CPU也有代數,甚至會出現新生代I3把以往代數的全系默全秒
前一兩位表示它是第幾代酷睿處理器
i5 1550表示第三代酷睿I5
i7 8700k 表示第八代酷睿i7
到後面有五位數是因爲代數迭代到了10代以上
如 i7 11700 表示爲第爲11代酷睿i7
I9 13900k 表示爲第13代酷睿i9
以此類推可以看出CPU是第幾代的
當然也有特例
例如一代酷睿 i7 970 前方的1被隱藏了,所以不要以爲是9代i7,這只是1代酷睿,很多奸商會以此爲忽悠點,忽悠如懂的小白,一代酷睿賣8 9代酷睿的錢,所以這方面一定要看仔細
代數後面三位數字表示數值定位
在同代數,注意是同一代的情況下,後面三位數越大簡單來說就是越大越強
這裏是Intel/AMD CPU世代表
這是歷代CPU的天梯圖(紙面數據)可以根據此圖瞭解每個型號性能處於什麼位置
i3默秒全
對於純遊戲黨來說新時代的i3的單核性能很強
基本可以與兩三代以上的i7和i9闆闆手腕
而i3 12100f只有4核八線程 i7 9700則有8核八線程
而12的i3擁有的更新的製成工藝和核心架構
在 Cinebench R20 中
I7-9700
單核 465 多核 3644
I3-12100/F
單核 642 多核 3204
i3-12300
拿到了單核 665 多核 3318
從跑分成績也可以看出 在單核能力上12代i3 超出i7-9700不少
意味着如果平時只玩一下非常喫單核性能的遊戲的遊戲黨來說i3一系類的cpu也能取得非常好的體驗,
比如p社遊戲大多用的祖傳引擎,通常只有cpu0在工作,遊戲的主要運算在一個核,剩下運算的都是一些較小的運算在別的核(基本不喫啥cpu),可以簡單的粗暴的理解爲遊戲廠商優化導致的一核有難九核圍觀
其實大部分遊戲都是對單核性能較爲敏感,作爲預算有限遊戲黨來說選擇一顆單核性能很強的cpu如最近幾代的i3,節省下來的預算花在顯卡上無疑是更划算的,而且cpu作爲傳家寶還是比較容易出手的升級的,而且對於3A大作來說升級顯卡是更會比升級CPU更有性價比的
同時對於一些輕度辦公和一些畫面要求不高的網遊(cf和lol)完全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選擇(性能區間大概在GT1030-750Ti)(i3-12100帶核顯版本12100F不帶核顯)
講到這裏對於CPU綴統一做一個簡介
首先是
Intel桌面式CPU後綴
無後綴:有核顯,不可超頻
後綴K:不鎖倍頻,增加了超頻能力,可超頻型號一般是追求高頻用戶青睞的對象
而一般帶K的cpu超頻對主板供電規格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需要至少Z系列主板而Z系列主一般都是2k以上,而且對於小白來說調參失誤,要承擔的後果有時候會比較難受
超頻適合有錢有時間的去折騰或者老手嘗試
砸門普通人就沒必要去學習DIY大神折磨CPU了,獲得的收益與風險不成正比
但一般帶K的CPU性能提升也是比較大的,如果是對性能有一定要求但是又不想折騰的超頻保守玩家或者小白玩家可以搭配一些中高端的的B系列主板也可以釋放cpu的完全性能
後綴F:9代之後新增的後綴,含義與前幾代的字母P相近,意味着減去了核顯或者弱化核顯,價格也會更便宜,現在多數人都會配備顯卡,核顯使用的概率較小,這種CPU就成了很有性價比的選擇
可以看到13100一13100f差價差不多有¥250
JD自營截止23 10 15
後綴字母可以組合
KF:可超頻,無核顯,
X:酷睿最高級別的系列,性能毀天滅地
XE:X系列中的頂級,核心數和線程數比普通CPU多得多
S:有兩種情況
i9-9900KS,S指的特別版本,可以理解爲英特爾精挑細選出來體質更爲優秀的CPU,相較9900K具有更強的超頻屬性 富哥專供哈哈哈
i7-4770S:低功耗處理器,性能會弱一些,4代酷睿以及之前的版本中
T:指超低功耗的CPU
C和R:僅出現在五代酷睿中、
C是聯合版本,可超頻,具有核顯
R:帶有核心顯卡且通過BGA封裝在主板的芯片上的CPU,常用於一體機和小型服務器
Intel筆記本CPU後綴移動處理器基本採用BGA封裝,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M:移動版是標準電壓,TDP大於30W
U:代表超低功耗CPU(低電壓移動版)TDP爲15W
Y:極低功耗處理器(超低電壓移動版)TDP低於10W
H:標準電壓高性能移動版
K:不鎖倍頻,增加了超頻能力,可超頻
X:酷睿最高級別的系列,性能毀天滅地
Q:4核處理器的意思
移動端同樣可以組合
G7、G4、G1:表示集成了高性能的核心顯卡
G7、G4:Iris核顯,是INTEL的高性能核顯
G1:普通UHD核顯
G結尾:表示搭載了AMD Vega顯卡
AMD CPU後綴解讀不帶後綴:表示無核顯,理論說可以超頻
X:指完成支持AMD官方超頻XFR技術,也就是自動超頻
WorkStation:工作站版本,擁有更強的性能,計算和渲染能力
G:含有自家的Vega核顯
E:低功耗處理器
H:標準電壓,不可拆卸,性能更強,常用在遊戲本上
U:面向輕薄筆記本的CPU,有較低的功耗和Vega核顯
奔騰是面向低端市場的消費級處理器
這類CPU基本是來滿足輕度辦公輕度遊戲,平時看看視頻電影玩玩小遊戲,做一些PPT word 這列不怎麼喫配置的,僅僅適合超低預算,又需要全新耐用主機的的人選購,一般都自帶核顯
而奔騰的命名就是G後面的四位數
Intel Pentium G4900 八代酷睿架構
Intel Pentium G4560 七代酷睿架構
而奔騰的命名確實有些複雜 這裏就不多講有興趣的可以具體瞭解一下
這裏簡單講解一下
比如G4900 八代酷睿架構 G4560爲七代酷睿架構
而奔騰系列對比同代酷睿就是閹割了核心線程及同頻率的低端產品
而賽揚比奔騰還第一檔次產品
都是G開頭
核心頻率對比奔騰還低
這裏就不多講,畢竟大部分消費者都接觸不到這類低端CPU
AMD
簡稱農場
AMD產品在銳龍處理器出來之前一直被同代Intel產品按在地上摩擦
而AMD也爲了對標intel旗下的酷睿產品推出了翻身之作銳龍處理器
AMD RYZEN 命名規則與英特爾差不多
型號等級 分別爲 R3 R5 R7 R9
開頭第一位也代表着它是第幾代
後面三位數也代表着越高越強
X:指支持AMD官方超頻XFR技術,也就是自動超頻,頻率的最大值受到散熱器效果的影響,散熱器越強,頻率越高
XT:代表這個處理器是加強版又改良加強版
G:代表有核顯,也就是常說的APU,集成Vega顯卡
3D:代表使用了3D緩存
X3D:表示處理器又是加強版又提高了CPU的三級緩存 在一些遊戲裏可以提升一定性能
WX:代表最新的超多核心線程撕裂者系列
PRO:代表支持一些特別的數據安全技術
還會有一筆記本平臺用到的後綴,這裏也介紹一下,防止小夥伴看到這個後綴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U:面向輕薄筆記本的CPU,有較低的功耗和Vega核顯
H:標準電壓,不可拆卸,性能更強,常用在遊戲本
也是因爲AMD這一波的崛起 讓我們也用上了更便宜的intel,所以我們要感謝AMD
ADM YES
當年又貴又垃圾的只有四核八線程的酷睿i7
當年首發價JD售價3k以上
再次感謝AMD讓我們用上了更便宜的酷睿
AMD CPU 什麼速龍 打樁機 推土機這些類比較多也比較雜暫時先不講(其實主要是累了)
記憶深刻的是當年電腦城奸商最喜歡推銷的電子垃圾 推土機 A10 這些不知道騙了多少懵懂無知的大學生
Intel桌面處理器規格表
https://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cpu/index_intel.html#cfl%23cfl
Cpu天梯圖
https://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cpu/index.html
下面一章教大家如何看CPU參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