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不幫選型號,只分享選的方法
選顯示器的盒友們應該都被各種標籤困擾過,或者乾脆就選標多的,今天我們來慢慢捋捋這些各種數值是否有意義,又有哪些坑。
一、分辨率和尺寸
這兩個是最直觀的一個數據,分辨率越高畫面越細膩,但尺寸越大才越能提現出來。
分辨率開始,從標準的16:9顯示器開始說,標準的分辨率就是大家看視頻的720p(1280x720),1080p(1920x1080),1440p(2560×1440,2k),2160(3840x2160,4k),可以看到都是以顯示器寬度的像素數量來命名的,但後面奸商們不知足了啊,我用長度的像素命名不顯着能貴點,2.5k開始像我們走來了。。標準的2k分辨率,改個名就能多100,再到3.5k、準4k這些帶魚屏觀感細節上也是2k的範疇。另外2k需要注意,可以看到1080p到2160p(4k),剛好是長寬的像素都提升了一倍,而1440p(2k)的像素是1.5倍,而顯示器不可能存在半個像素,所以在2k顯示器上性能不足降到1080p玩遊戲時會比普通的1080p更模糊(電影這些有壓縮影響不大,主要遊戲)。
推薦:fps玩家24寸1080p,27寸2k,兼顧3a可以27寸更高分辨率,純影視的看需求和桌面空間了。
二、色域,這也是一個災區。
首先win上游戲這些都是srgb色域,電影剪輯這些用dci-p3色域,設計爲adobe色域,就是看那個百分比的值,但這裏其實分了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我們需要看的主要還是色域覆蓋率,也就是圖中這個三角形區域的覆蓋率。可以把顯示器的色域比作一個杯子,我往裏裝可樂,裝了多少就是多少的色域覆蓋率。而色域容積是什麼呢,我加可樂給你加半杯,剩下的我給你加冰塊加檸檬,加滿了我的色域容積就是100%,甚至我多加點色域容積130%也可以,但這些並不是我要的可樂。然後是△E,顏色準確度,可以理解爲可樂的純度,越小越好,別>3
推薦:srgb覆蓋99%往上,△e<2
三、亮度
這個合適就好,太暗了看不清太亮了傷眼睛。
亮度不夠?看不清拉窗簾唄實在光線強可以300nit往上,日常250也夠用。(1nit=1cd/m2)
四、刷新率
首先電影九成九都是24幀,也就是說不玩遊戲買個60hz的足夠,有遊戲需求升到144hz有明顯提升,160、165這些是超頻上去的和144差距不大,極致追求240hz或者360hz。
都到這了順便給大傢伙說說沒必要顯示器焦慮,這個沒必要一昧追求高刷,就像90hz出來前我們60hz不一樣用的好好的,60-144提升最大,144-240hz感受沒這麼明顯,360hz錢多可入(商品頁面的對比是騙人的,差距沒那麼大)
五、色深
主要感受還是色彩數量,也就是越高色彩過度越自然。目前主流還是8bit,看電影會有一些不明顯的分段現象,然後是8bit抖動10bit(就像是高速移動的物體多出來的那個殘影,那個殘影就是10bit多的顏色,但效果肯定是不如原生的),部分高端oled做到了原生10bit和12bit,還是那句話錢多入,不然選原生8bit就行(6bit走開啊)
六、面板和響應時間:主要分ips,va,oled(tn瞎眼走開),相同色域覆蓋率下ips會比va更通透,va暗部細節更好(對比度更高),觀感上va(好一點的)長時間使用眼睛沒那麼累。延遲方面只要不太離譜其實感知不明顯,主流還是GTG1ms優於MPRT1ms(其實都不止1ms延遲)。再說oled:色彩好,價格貴,延遲低(甚至能到0.01ms),hdr亮度普遍不高,低亮度下頻閃較難解決。目前的miniled技術能比較接近oled,價格和亮度方面優勢很大,但色彩這些效果還是略遜一籌。
對比度也在這裏一起提了,這項參數主要還是受限於面板,oled最高,va次之(基本在2000:1左右),ips最低(1000:1),然後纔是看廠家的調教,對比度越高暗部畫面細節越清晰,對比度低目前的解決方案是把遊戲內設置直接調亮度,或者顯示器廠商做的暗部增強。這項參數不在首要考慮內,先選面板,然後爲了這個參數看是否願意加錢。
大多數玩家看這幾個參數就可以,要求高可以接着看
七、HDR,瞭解了以上這些參數就可以說說hdr了
先說結論,只看VESA Display HDR認證,就是hdr上面有個VESA字母標誌,vesa hdr600以上或者oled面板。
再說原因,首先pc對hdr適配並不好,hdr10的意義是能打開那個功能,vesa的纔對各項指標有要求。hdr的意義就是讓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來增強畫面的細節,以及更大的色域(bt2020)。也就是要求顯示器不同區域分別顯示亮的和暗的,即分區背光,HDR400(以下均指有VESA認證的),它沒這項考覈!(所以HDR400更接近於裝飾品,加錢?不行!)HDR600(數字越大越好,前提vesa的標還在,數字就是hdr狀態下的最大亮度,亮度越高才能更好地體現出hdr的效果)開始才能真正體驗到HDR,遊戲內開啓會提示手動調整,影視建議potplayer+lav+madvr的方案。(筆記本有個Dolby Vision,這種單層的其實只要支持hdr的顯示器都能開,沒必要爲這加錢),微軟有個hdr校準的軟件也可以使用但效果不好。
總結:要體驗hdr得,得加很多錢。。。而且優化體驗不好
八、防撕裂
當顯示器的刷新率和畫面的幀率不同時就容易出現畫面撕裂的現象,這就是防撕裂的目的。但九成顯示器的freesync和gsync防撕裂其實都是在顯示器的軟件層面,效果有但不夠好,實在受不了可以遊戲開垂直同步。到這了順便說一嘴,比如就一個144hz的顯示器,你遊戲跑個四五百幀也只能放出144幀的畫面,就像生物做抽樣調查,你固定了只能抽10個出來,總體數量再多唯一意義也只在於避免偶然性。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小白避避坑,另外也勸下大家玩遊戲快樂最重要,不要在硬件參數上盲目跟風,大家有不同的見解一起討論討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