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氣節:滿門忠烈的顏家

前言

我第一次聽說“顏真卿”這個名字,是在小學的書法課上。當時的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楷書成就與柳公權齊名,行書造詣直追王羲之的大書法家,並不瞭解他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顏真卿的《勤禮碑》

至於我最早聽說“顏杲卿”的名字,則是在中學的語文課上與老師一起誦讀文天祥的《正氣歌》。當時的我也同樣沒有意識到,“爲顏常山舌”的背後竟是如此悲壯的故事。

我曾經對《刺客信條2》中出現的意大利知名家族及其興衰進行了系統性的介紹,並簡單分析了它們在十五世紀意大利城邦政治中的作用。今天,不妨讓我們把時間向前推進七百多年,並把目光轉向亞歐大陸的另一端,來看一看歷史上和漫畫《刺客信條:王朝》裏的顏氏家族。畢竟,這是屬於我們華夏自己的傳奇。

領兵的書生,不屈的忠臣

顏杲卿和顏真卿是從兄弟(即堂兄弟)關係,他們的曾祖顏勤禮的兄長顏師古是有名的經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爲《匡謬正俗》和《漢書注》),五世祖顏之推也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著有《顏氏家訓》),其先祖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復聖”顏回。由此可見,顏家是一個極其注重家風教育和家學傳承的古老家族。

顏氏家族譜系

顏氏兄弟的仕進之路並不相同,顏真卿通過科舉的方式步入仕途(他在開元二十二年中進士甲科),顏杲卿則是因爲父親的關係被授官(也就是所謂的“恩蔭”),但他們都有高尚的操守和傑出的才能。

顏杲卿在魏州做官時,史稱“振舉綱目,政稱第一”。顏真卿擔任監察御史(品級小,職權大)一職時,更是在巡視過程中**了久斷不決的冤獄,以至於久旱的五原郡突然天降大雨,百姓稱讚他的功德,把這場雨稱作“御史雨”。

隨後,顏真卿因爲剛正得罪了楊國忠,被調離京師,出任平原太守。而顏杲卿則因得到安祿山賞識,被他上奏提拔爲常山太守,這就是顏氏兄弟一同在河北道擔任地方官的緣由。

因爲安祿山頻露反跡,顏真卿便以陰雨不斷爲藉口,暗中加高城牆,疏通護城河,招募壯丁,儲備糧草,以備不測。同時他還天天與賓客駕船飲酒,以此麻痹安祿山。因此,即便有人把顏真卿的“小動作”上報給安祿山,安祿山也認爲顏真卿不過是個書生,不足爲慮(陸遜、王守仁:你說啥?趙括、陸機:你說的對)。

後來安祿山起兵,河北郡縣大都淪陷,只有防守嚴密的平原郡尚存。痛心“河北二十四郡竟無一忠臣”的唐玄宗在聽說了顏真卿的事蹟後又不禁感嘆:“我不瞭解顏真卿的爲人,他做的事竟這樣出色!”

玄宗始聞亂,嘆曰:“河北二十四郡,無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謂左右曰:“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爲乃若此!”

比起自己的從弟,顏杲卿對於安祿山的反叛並沒有多少心理準備,更別提物質上的準備了。因此當安祿山和他那聲勢浩大的軍隊以閃電般的速度來到常山城下時,顏杲卿只能與自己的長史袁履謙一同出門迎接這位對他有“推舉之恩”的老上級。安祿山大喜,賜給他紫袍(三品以上高級官員的象徵),讓他和自己的義子李欽湊一起統帥七千兵士屯守土門。

當然,身爲世代忠良的顏家子弟,顏杲卿並非真心歸順安祿山。不願爲虎作倀的他與袁履謙和真定令賈深、內丘令張通幽等人一起謀劃平叛之策。顏杲卿託病不出,派次子顏季明去聯繫河北道各地郡守和時任太原尹的王承業。他甚至還讓顏季明去勸降平盧節度副使賈循,以威脅安祿山的大後方,可惜事情泄露,賈循被殺。

與此同時,安祿山也攻陷了東都洛陽,斬殺了洛陽留守李憕等三人,派使者段子光用他們的頭顱去勸降顏真卿。顏真卿爲了不驚擾軍心,哄騙將領說自己認識李憕等人,這些頭不是他們的,隨後斬殺了段子光並派外甥盧逖去常山約顏杲卿一同起兵,以斷安祿山退路。

幾個要地都被我標出來了

顏杲卿大喜,於是假傳安祿山的命令召李欽湊議事。李欽湊連夜趕來,顏杲卿便以城門不可夜開爲由,把他安置在旅館裏,等他喝醉後命袁履謙與參軍馮虔、縣尉李棲默、雜役小吏翟萬德等人將其斬殺。

另一位鎮守土門關的安祿山將領高邈此時也剛從幽州回常山,藁城縣尉崔安石殺死了他此前派出的斥候騎兵,又騙高邈“太守準備了酒筵舞樂在旅舍中等你”,將其擒獲。叛將何千年剛好也從洛陽來趙郡,馮虔、翟萬德便又在醴泉驛站埋下伏兵,將他捉住。

顏杲卿派長子安平縣尉顏泉明將李欽湊的首級和高何二將送往長安。到了太原,節度使王承業留下了顏泉明等人,扣下了顏杲卿的表狀,呈遞表章獻上叛將,當作自己的功勞。玄宗不知內情,提升王承業爲大將軍。不久後,獲知顏杲卿功勞的玄宗加授他爲衛尉卿兼御史大夫。

顏杲卿斬殺叛將以後,收兵訓練士卒,便發檄文傳告河北各郡縣,說朝廷任命榮王李琬爲河北兵馬大元帥、哥舒翰爲副元帥,統領大軍三十萬,即將出兵土門。各郡縣聽說後,都殺掉叛軍守將,遠近響應,河北二十四郡中竟有十七郡同日歸順朝廷。

然而,這種有利局面並不能持久。畢竟顏杲卿只是利用信息差(比如假意歸順叛軍以獲其信任,假稱朝廷大軍正在奔赴土門以獲得河北各地郡守支持)和先下手爲強造成的連鎖反應取得了暫時的優勢,這種優勢並不能彌補缺乏訓練的鄉勇兵和安祿山統領的虎狼之師在戰鬥力上的巨大差距。聽聞河北有變,安祿山立即派心腹史思明和蔡希德帶領精銳部隊北渡黃河,急攻常山。

不涉旬,賊急攻城。兵少,未及爲守計,求救於河東,承業前已攘殺賊功,兵不出。杲卿晝夜戰,井竭,糧、矢盡,六日而陷,與履謙同執。賊脅使降,不應。取少子季明加刃頸上曰:“降我,當活而子。”杲卿不答。遂並盧逖殺之。

由於城中缺少物資和兵員,加上王承業“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寡不敵衆的常山很快淪陷,一萬鄉勇軍也近乎全滅。顏杲卿和袁履謙一同被叛軍擒獲,史思明用顏季明的性命要挾他投降,顏杲卿不回答。史思明只得斬殺了顏季明,一同就義的還有顏真卿的外甥盧逖。

隨後,顏杲卿被押送到洛陽。安祿山斥責他有負自己當年的提拔。顏杲卿針鋒相對,指責他本是牧羊的異族奴隸,因爲玄宗皇帝的賞識才有今天,可他卻辜負了皇帝和朝廷的信任。憤怒的安祿山命人把顏杲卿綁在橋柱上,肢解並喫他的肉。受此酷刑的顏杲卿依然罵不絕口,殘忍的叛賊甚至還鉤斷了他的舌頭。顏杲卿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遇害,時年六十五歲。顏杲卿的幼子顏誕、侄子顏詡以及袁履謙也一同遇害。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爲顏常山舌

常山淪陷後,周邊的河北諸州郡也再次被叛軍控制,連顏真卿也不得不放棄平原郡,去與太子李亨會合。數年後,安史之亂被平定,顏杲卿被加封爲衛尉卿兼御史中承,追贈爲太子太保,顏季明也被封爲贊善大夫。可是這一大串響噹噹的頭銜,對於九泉之下的顏氏父子來說又有何意義呢?

意義不在於逝者,而在於活下去的人。不在於往者,而在於來者。如今,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身軀已經化作了冢中枯骨(安祿山死後還被嚴莊和安慶緒下令草草下葬了),其聲名也臭不可聞,顏氏父子卻得以流芳百世。正可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朝》漫畫的忠實還原與合理改編

爲了使古代中國歷史與刺客信條系列的世界觀相契合,許先哲老師在《王朝》裏對顏氏父子的形象和相關事蹟做了建立在史實基礎上的藝術性改編。

首先是情節的安排。和刺客信條系列遊戲中主角“無意”邂逅歷史人物相似(比如亞諾在杜伊勒裏宮燒燬信件時撞上了入室尋找金蘋果的波拿巴·拿破崙),許老師也用“花都刺客”在長安的復仇行動引出了顏季明和顏家的出場。

“折花”成功的李萼爲了擺脫羽林軍的搜捕,在鳥瞰點縱身一躍,本想跳入無人的花車中逃脫,不料卻落到了顏杲卿之子顏季明的馬車車廂內,並在他的幫助下避開了軍士的盤查,這爲李萼後來在清河救季明,點烽火,赴常山,奔太原等一系列情節埋下了伏筆。

正史上,顏真卿先舉起了抗擊安祿山的旗幟,隨後纔有顏杲卿攻打土門關之舉。《王朝》裏則先安排顏杲卿父子起事,等到其犧牲後再讓顏真卿接過大旗。這雖與文獻記載略有不合,卻使得漫畫的情節更爲緊湊(畢竟常山和平原雙線並行敘事難度很大,也容易給讀者帶來時空觀的紊亂感),也體現了顏家精神的傳承。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外表方面,顏氏兄弟的畫像是這樣的:

當然,這種畫像的還原性並不高,因爲古代畫像以寫意爲主,力求表現人物的神態,不像西方的工筆畫那麼寫實。在《王朝》裏,顏氏兄弟則是長成這樣:

不難看出,漫畫中的顏氏父子和畫像中的形象頗有幾分神似,只是臉部更加棱角分明,也更具辨識度(那兩幅畫像真讓人感到臉盲)。

性格方面,對顏杲卿的能屈能伸和剛正不阿,顏真卿的傲骨和叛逆,許老師也做了忠實性還原。

更爲可貴的是,對於正史中着墨不多的顏季明,《王朝》也進行了着力刻畫,使其形象更爲豐滿。比如借陳伯和李萼之口,凸顯了顏季明與其他貴公子的不同之處。他心地善良,時刻心存百姓,想要成爲像父親那樣剛正的人。

再比如顏季明向李萼學武的相關情節。顏季明從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書生”到烽火臺上李萼的救助者,從常山城裏的一員義軍再到能夠用“掀擊勢”砍傷武藝高強的史思明的劍士,體現了他堅定的意志和人物的成長性。

許先哲老師甚至還用憐憫的情懷,在漫畫中給予了顏季明從重圍中逃脫的機會。類似一些遊戲裏的if結局,他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命運,比如前往常山與叔叔顏真卿和妻子何紅兒會合,尋找歸來的機會。但是,胸懷坦蕩,不願拋下父親苟且偷生,也不願在強敵前望風而逃的顏季明還是主動選擇了和歷史上一樣的命運——慷慨赴死。

就漫畫情節而言,顏季明的處境類似伍子胥,是與父同死,還是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復仇?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但我尊重顏季明的抉擇

源於歷史又高於歷史的文藝作品,莫過於此。

字字泣血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終於輪到了我們今天文章的重頭戲——《祭侄文稿》,這篇有“天下第二行書”之稱的“血書”祭奠的或許不僅是顏杲卿顏季明父子,也包括了張介然、高仙芝、封常清等安史之亂的死節者。

巧的是,我這個假期在一處書店裏恰好撞見了《祭侄文稿》的臨摹本

我雖然練過一段時期的毛筆行楷,但如今已經荒廢許久了。因此,今天我並不從書法的角度評價它,而是嘗試着分析其文本含義,並通過字形的變化來揣度顏真卿創作時的心理。

開篇點明創作時間是乾元元年,其時唐肅宗已經繼位,但是安史之亂還在持續。字體端正,辨識度高,顏真卿神情嚴肅,喜怒不形於色。

表明寫作者身份是(從父)十三叔顏真卿,目的是悼念侄子顏季明,並回憶季明高尚的德行。此時我們雖然看不見顏真卿的臉,卻能注意到文稿上已經有了圈點和塗改痕跡,可見其方寸漸亂。

敘述安祿山起兵和顏杲卿假意歸順之事。對於顏杲卿的追贈一事,朝廷內部意見分歧很大,顏真卿也對“被挾”進行了塗改。可惜方框裏的字塗去後已經無法辨別了。

回憶顏杲卿派顏季明聯絡自己共商舉義軍以及攻佔玉門關之事,顏真卿的神情愈發凝重了。

從“賊臣擁衆不救”改爲“賊臣不救”,筆尖顫抖,顏真卿的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賊臣”當然是指王承業,“不救”可能是“想救而不能救”,“擁衆”則點明瞭王承業是爲了獨佔功勞,“能救而不想救”。刪去“擁衆”二字,可能是忌憚王承業一黨在朝中的權勢,也可能另有原因。

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全文稿最令人悲傷的文字,流爲後世經典,顏真卿咬牙切齒,何紅兒(原型爲顏季明之妻何氏)悲不自勝。

感慨顏季明的悲慘命運。“誰爲荼毒”是在追究兇手責任。其時安祿山已死,史思明也命不久矣,罪魁禍首應該更多是指朝廷內部的禍根,比如拱火逼反安祿山的楊國忠,可能也包括了馭臣失敗的唐玄宗。

言及“嗚呼哀哉”,顏真卿再也控制不住情緒,聲淚俱下。所以說《祭侄文稿》不僅是書法名作,亦是顏真卿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

記敘了自己安葬顏氏父子遺骨之事,筆尖不住抖動,塗改愈多。可謂“字作喪亂意仿徨”。

塗改最爲集中的一處,半數字形無法辨認,可見顏真卿“震悼心顏”。

“尚饗”是祭文最常見的結語。至此,可見通篇用字情如潮湧,縱筆豪放,一氣呵成。

只是顏真卿可能沒有想到,這篇悼念兄侄並褒揚其氣節的祭文,竟會有一天也成爲自己命運的真實寫照。

正如標題“滿門忠烈”所指的那樣,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的離心力加強,節度使李希烈也發動了叛亂。年邁的顏真卿不顧餘人勸阻,作爲使節前往李希烈軍中傳達朝廷旨意。不肯向李希烈屈服的他最終被叛軍殺害,終年七十六歲。

結語

由於時代的變遷,顏家的“忠”與“義”在今人看來可能有些難以理解,甚至有人說顏氏父子和顏真卿的舉動是不值得效仿的“愚忠”。

但是在我看來,他們不僅是忠於家族傳統和大唐朝廷,更多的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守住自己的本心,遵從心中的信條,不給人生留下遺憾,也不讓“爲顏常山舌”的典故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華夏“最後的氣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