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有很多充電寶了,但是你還缺一個遙遙領先的酷態科一萬毫安55w快充的10mini!手機不多,但是充電頭和充電寶碰見好的就忍不住下手了。給朋友推薦手機可能是最麻煩的了。華爲、蘋果、OPPO和vivo、榮耀和小米都各有優劣,而且有時候還得包售後。
但是推薦充電寶可就輕鬆得多了,那個時候還是智能手機發展的初期。酷態科(曾經的ZMI)就憑藉優秀的質量已經積攢了一大批忠實用戶。而發展到現在,酷態科也沒有躺在功勞薄上偷懶,還在不斷的發力。
那個時候還是在上學,買充電寶只認得大容量的板磚。後來竟然發展到嫌手機重了,於是就開始考慮一些適中的充電寶了。爲了應對長途之前我是買了自帶線的酷態科2萬毫安55w的電能塊CP25,大容量+大充電根本沒有什麼後顧之憂。那麼短途出行呢?電能塊可以用,但沒有物盡其用,每次充滿都沒有用到多少,而且還有點重順帶着墜衣服。那麼有沒有什麼容量可以體積和重量都減少的充電寶呢?最近關注到了酷態科10號mini,已經在3月25日正式發售了。值得一提的是還可以疊加國補。而這款充電寶主打的就是短小精悍但強大!
不得不說包裝到手的第一時間,我還以爲是給我發錯了成了充電頭。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我把我之前買的30w充電頭放到一起對比一下大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因爲10mini實在是小巧了。
如果說10mini和30w充電頭實物對比過於龐大的話,那麼和我的100w原裝充電頭對比可能就有點難分高下了。配件方面很簡潔,說明書×1,充電寶本體×1,掛繩×1,15cm雙C口短線×1。
外觀還是經典的類圓柱體,在體積大幅度減小的情況下。重量方面也有了不小的改善。在一萬毫安大容量的情況下,重量僅爲217克左右。拿在手裏重量和一部手機差不多,但是因爲形狀的原因顯得有點輕。而且加上附贈的掛繩,無論是放到包裏還是拎在手裏都讓10mini曉得更加迷你了。
贈送的短線可以直接方便我們使用,畢竟充電寶和手機之間的線還是不建議太長。空閒的時候數據線兩端也可以直接插在充電寶上,防止纏繞。從另外一種程度上說也算是額外多了一個提手。
外觀方面還是酷態科一貫的家族傳承,看到這種外形一看就能看出來這個是酷態科。經典鈦灰配色+防火外殼。正面有一塊指示功能的LED數碼屏,按一下就可以顯示當前剩餘電量百分比,輸出輸出的功率,另外10mini也支持小電流模式給耳機和手環手錶之類的小電器充電。快速的連按兩下就可以打開小電流模式,屏幕上有明顯的電流符號標識。
接口方面一共兩個C口和一個A口,兩個C口都支持55w輸出輸入。應該可以支持日常使用了吧。極端情況下同時給手機、耳機和手錶充電,當然那麼多充電線也要記得帶。不過話說回來55w的充電已經可以快速充電使用了。
然後就是我們的重頭戲,充電寶支持的協議。首先是酷態科的自研ADC 2.0自適應快衝,基本上兼顧了市面上所有大廠的手機(手機需要同時支持55w以上)。就連筆記本、蘋果手機和ns掌機的PD也支持,另外榮耀、vivo的PPS協議也都支持使用,榮耀可以達到50w,而vivo可以達到45w。當然還支持我們本家的小米和紅米全系列,都可以達到55w或者是手機平板支持的上限。oppo(pps33w)和一加的獨有大電流UFCS方案只能到27W(oppofindx8u pps可以達到55W),華爲的SCP和UFCS協議最高也支持到27w。
簡單的說就是除了OPPO系和華爲系的手機,其他都可以日常通用。OPPO和華爲雖然也可以用,不過自家的是最合適了。
傳說歸傳說,那麼實際使用起來到底如何呢?首先是給充電寶充電這一方面,我用充電器給10mini充電。最快在一小時二十幾分鍾,最慢來到了一小時四十分鐘。而時間差距可能就是在散熱這一方面,而達到理論上的55w充電速度則是需要支持5A pps協議的充電器。
我自己用的一加手機實測充電來到了27w附近,6000毫安的電池30分鐘可以充54%。而用19年的紅米k20pro同樣可以達到27w。ns掌機的情況下則是來到了18w,底座因爲沒帶所以不能測試。
而當我用了朋友的小米15進行測試,那感覺就像是回到了老家。30分鐘就來到了80%往上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以上的充電測試每次都可以完整的充滿一次,而且還有剩餘不少。另外每次充電的波紋也在正常範圍內,完全可以接受。
總的來說,這個10mini其實更適合大多數用戶,如果不過分追求充電心理安慰的話(一直滿電)。前面也提到了長途出行可以用20000毫安的電能塊,因爲反正要揹包,也不在乎這一點重量。而大多數人可能沒有頻繁長途出行的原因。所以我覺得10mini更適合大家。因爲體積小,重量輕。而且一萬毫安充滿一次手機還多出不少,同時充電速度也有55w之高。光速充電用完就可以收起來,省的拿在手裏彆扭。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