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時間,英偉達終於更新了60Ti和60兩張甜品級別的顯卡,首先登場的是GeForce RTX 5060Ti,而GeForce RTX 5060最會在5月發佈。此次的RTX 5060Ti也會推出8GB和16GB兩個版本的顯卡,並且使用了新一代GDDR7顯存芯片。16GB版本定價爲3599元,8GB版本售價3199元。這次就一起來看一下技嘉的RTX 5060Ti GAMING OC 16G魔鷹。
外觀:
老規矩先來看外觀,技嘉RTX 5060Ti GAMING OC16G魔鷹依舊是純黑的配色,機甲風格的設計理念,幹練且沉穩。外殼還運用了多層材質,正面磨砂,四周順滑。三個80mm的風扇。顯卡尺寸283mm×104mm×39mm(不含擋板)。
背面高強度合金材質的金屬背板,能很好的保護PCB板,增加顯卡結構強度,提升靜電防護能力。右側鏤空設計幫助進風進行輔助散熱。
側面的貫穿式燈條上覆蓋了帶有“GIGABYTE”logo的滑動側板,整體燈效可在GCC控制軟件中和進行設置。供電採用單8pin接口。
I/O面板三個DP2.1b,一個HDMI2.1b,足夠滿足多屏輸出需求。DP2.1b的規格也可以實現4K 480Hz和8K 240Hz的視頻輸出。
在散熱上使用風之力散熱系統,三個80mm的仿生風扇,每個扇葉上的都設計了花紋,像老鷹的翅膀一樣,可帶來更大的風壓,並且正反轉設計可減少風扇之間的擾流,此外還支持智能啓停,低負載狀態下提供低噪音環境。5根複合式熱管、大面積均熱板的使用也能提升整體散熱效率。
在軟件層面,GCC控制中心提供了燈光控制、風扇調控制、超頻設置。
測試平臺:
我們搭建瞭如下配置的測試機,CPU使用了銳龍7 9700X,主板也是技嘉的X870E MASTER,內存條是兩條16GB 6800MHz的。
技嘉的X870E MASTER主板,標準的ATX版型,正面黑色的PCB板上覆蓋了大量金屬散熱裝甲,鰭片式設計能增加散熱面積,I/O區域的供電散熱裝甲內置8nm熱管。整體上斜切紋理花紋完美切過所有區域,鏡面與銀色的合理搭配形成良好的視覺衝擊,極具科技感。
主板的供電採用16(110A)+2+2相設計,足夠駕馭9950X3D 170W的TDP功耗。插槽依舊是AM5。CPU的供電爲雙8pin的接口。內存區域,最高支持256GB(64×4),支持DDR5 8600(OC)。擴展區域的散熱裝甲均採用快拆設計,共四條M.2插槽,除了第二個是PCIe 4.0 x4其餘都是PCIe 5.0 x4。三個PCIe槽位,其中第一條顯卡插槽支持PCIe5.0×16且進行加固處理,第二、三條分別支持PCIe 4.0×4和PCIe 3.0×4可安裝聲卡網卡等其餘硬件。I/O區域提供了12個USB接口其中還有兩個40GB/s速率的USB 4。
顯示器使用了技嘉的FO27Q3 OLED,採用27寸三星QD-OLED面板,2k分辨率,360Hz超高刷新率,0.03msGTG疾速響應,支持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在色彩上,DCI-P3色域99%,10 Bit色深,對比度1.5M:1。還擁有夜視、黑平衡2.0、自定義準星等多種戰術輔助功能。此外爲了防止OLED燒屏,技嘉不光提供了基於AI的OLED Care功能,還有長達三年的優質保修服務,並支持個人送保服務。
性能:
在RTX 5060Ti GAMING OC 16G魔鷹上使用了最新的Blackwell架構,是專爲遊戲玩家和創作者打造的制勝平臺,它引入了神經網絡渲染技術,在遊戲和AI表現上會有着顯著提升。
SM多單元流處理器計算單元不再拆分處理FP32或INT32計算任務而是全部執行,增加了計算能力的上限。第五代的Tensor Core配合上第四代RT Core能讓遊戲在幀數更高,畫面細節上更逼真。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最重要的改變是支持DLSS4。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中首次引入了Transformer模型,增加了Filp Metering模塊,它可以進行均勻的插幀,不再會出現某一瞬間low幀過低,所以也不再會感受到明顯的卡頓和掉幀。至於多插幀是否會造成一定的延遲,我們在隨後的測試環節也會進行測試。DLSS 4技術引入的多幀生成技術,可爲每個渲染幀生成多達三幀以進一步提高幀率。多幀生成技術可與全套DLSS技術協同運行,與傳統渲染技術相比,性能提升至高可達8倍,而且延遲更低,顯存佔用也更低。
Transformer模型,適用於GeForce RTX 20系列至50系列的所有顯卡。用戶可在遊戲內自主選擇使用CNN或者是Transformer。DLSS超分辨率、DLSS光線重建、DLAA都由於Transformer模型驅動,它對畫面中的每個像素的重要程度進行評估,可以更好的理解場景,可提高畫面穩定性,減少僞影,增加細節並增強抗鋸齒效果。
我們在《賽博朋克2077》中對一下CNN與Transformer兩種模型下的畫質,除了水面上反射出來的畫面更清晰之外,右側的Transfomer模型甚至把金屬材質的下水道井蓋的光反射也做出來了,所有材質表面的紋理、凹凸也能被觀察到。
在參數上,技嘉 GeForce RTX 5060 Ti Gaming OC 16GB顯卡使用Blackwell架構,核心代號GB203,工藝依舊是TSMC 4N,46080個流處理器,光柵單元48顆,紋理單元144顆,位寬128bit,16GB GDDR7顯存,帶寬448GB/s,基礎頻率2407MHz,加速頻率2647MHz,TGP功耗180W。
與上一代的RTX 4060 Ti進行對比除了架構更新了之外,最大的區別就是RTX 50系獨佔DLSS 4多幀生成功能。並且AI TOPS算力翻了2.15倍,來到759。顯存方面,升級爲了GDDR7芯片,能提供更快的傳輸速度。
接下來我們進行3DMark理論測試與上一代的RTX 4060Ti進行對比,整體提升20%,在Time Spy的DX12遊戲上提升較小僅10%,不過在傳統的DX11遊戲上尤其是2k和4k分辨率下漲幅都能超過25%。當然也是得益於第四代光追核心,在光追測試中分數也來到了10291,領先了28%。
在3DMark中還新增了DLSS4測試,我們將畫質設置爲2k分辨率以及DLSS質量模式。可以選擇2x,3x,4x三個檔位,其中DLSS 2x就是上一代的DLSS 3,DLSS 3x則是插兩幀,4x是插三幀。與原生相比DLSS 4X翻了3.5倍。
目前已有超百款遊戲和應用支持DLSS4技術,我們分別在1080p以及2k分辨率下進行測試,並且均在最高畫質並開啓光追。提升幅度最大的是《賽博朋克2077》,相比原生畫質翻了6倍,從不能玩的30幀到了180幀,DLSS4相比DLSS3也提升了60%。其次是剛剛支持DLSS4的《黑神話:悟空》,也能跑出1k150幀,2k100幀的水平,提升還是相當大的。比較關鍵的是在開啓DLSS4後,5060Ti也在2k下擁有一席之地,差不多能跑滿顯示器的144hz。
針對DLSS4幀生成延遲問題,我們在《賽博朋克2077》上進行了測試,延遲確實是存在的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DLSS 4相比DLSS 3延遲微乎其微,僅僅增加了6ms,從64ms到了70ms。更何況對於3A遊戲而言,延遲反而不需要這麼在意,用略微的延遲換取更高的畫質與幀數無疑是更賺的。
除了上面那些支持DLSS 4的遊戲,我們還額外測了一些熱門3A和網遊,在1080P下平均提升58%,在《賽博朋克2077》以及《地平線5》上翻了一倍還多,《黑神話:悟空》也能來到80左右。
在2k分辨率下有着明顯漲幅,不少有遊戲都是翻倍的提升。尤其是《怪物獵人:荒野》和《賽博朋克2077》從原來的30幀到了70 80幀。
NVIDIA此次還推出了Reflex 2技術。對於常玩FPS遊戲的玩家而言,Reflex技術可以降低遊戲延遲。上一代是同步GPU和CPU,通過刪除CPU到GPU之間的渲染隊列,優化響應速度並降低系統延遲。Reflex 2在此基礎上支持Frame Warp,可在將渲染幀發送至顯示器前,根據最新的鼠標輸入信號對其進行更新,從而降低遊戲延遲。與原生渲染相比,Reflex 2最高可降低75%延遲。
目前還沒有遊戲上線此功能,但是NVIDIA宣佈Reflex 2首先會在《The Finals》和《無畏契約》上支持,其他遊戲也會慢慢加入支持列表,大家敬請期待。
除了遊戲上,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還能在直播,視頻製作,3D渲染,大語言模型等生產力方面提供卓越幫助。
NVIDIA Broadcast軟件可將任何房間變爲家庭工作室。藉助AI增強的語音和視頻,將您的直播、語音聊天和視頻會議通話提升到更高水平。
在音頻方面,它新推出了音頻效果——音棚音效(Studio Voice),會讓聲音更清晰、更飽滿,聽起來就像你通過一個高頻麥克風說話一樣,具有寬頻譜範圍。在背景有其他嘈雜的聲音時仍能保證聲音的清晰。
在視頻上,虛擬補光功能使用AI分析每個視頻幀,會提取面部特徵並與背景分離,照亮你的臉部並消除陰影。
第五代Tensor Core支持FP4精度模型的加速處理,FP4精度每個參數只佔有4bit,相當於FP32的1/8,可以極大減少數據存儲量和計算量,使用FP4精度後可以讓AI任務更高效的運行。在Blackwell架構的加持下,性能提升是之前的5倍,可以輸出比FP16更細膩的畫面。
最後再來看一下有關生產力方面的測試。在V-Ray Benchmark RTX測試中得分4488。領先RTX4070Ti的3300分。
在Blender4.3渲染測試中,monster得分2351,junkshop得分1166,classroom得分1207。整體分數略低於4070。
在PR PugetBench測試中,由於RTX 50系列的編解碼器升級了所以整體分數來到了9964,比RTX 4060Ti高了1500分左右。
RTX 50系列顯卡現已支持對HEVC和H.264 10bit 4:2:2格式的解碼加速。GPU加速的解碼可實現更快的實時播放,能夠直接使用原生素材而不是代理文件,實現了更流暢的響應並降低CPU負載,爲各類應用程序工作流和創意任務釋放系統資源。
D5渲染器是一款基於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3D渲染軟件,支持多種模型、材質和光源。它支持了RTX 50系顯卡的多幀生成功能,只需在NVIDIA APP中覆蓋設置即可。在開啓DLSS 4後相比原生狀態,幀數提升了將近2.3倍,1%low幀也有顯著提升,整體畫面更穩定。
最後來跑一下LLM大語言模型方面的測試:Procyon的AI文本生成基準測試,它簡化了多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AI性能評估流程,提供了一種可重複且高效的方法來評估AI的能力,能夠對AI的工作流程進行比較。RTX 5060Ti的算力爲759。
它運行了四個模型,其中PHI 3.5得分2841,MISTRAL 7B得分2768,LLAMA 3.1得分2581,LLAMA 2得分2545。
總結:
技嘉RTX 5060Ti GAMING OC16G魔鷹作爲爲數不多的三風扇版本的5060Ti,配合上5熱管+大面積鰭片,確保了在高負載狀態下還能冷靜的進行性能輸出。簡約低調的黑色系設計也很百搭。在遊戲表現上尤其是那些3A遊戲上的表現是驚人的,開啓DLSS4後幀數翻倍,做到了在2k全高畫質下暢玩。並且RTX 50系列顯卡大幅提升了AI算力,讓玩家在運用AI工具時體驗更快的響應速度。
除了本次評測款,技嘉還同時準備了RTX 5060 Ti WINDFORCE OC 16G風魔,配備兩個仿生風扇,支持3D智能啓停和3根複合式熱管,更適合miniPC,同樣搭載16GB GDDR7顯存,支持DLSS 4技術。售價與NVIDIA的建議零售價一致同爲3599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