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克威爾遺落的星辰中,《寄生前夜》無疑是最令人扼腕的那顆璀璨明珠。
很多垂涎女主角阿雅美色的玩家從2010年《第三次生日》慘淡收場開始等了十多年都沒有等到它的續作,或許都不知道這麼知名的遊戲IP爲何就此消失。
遊戲由日本著名科幻小說《寄生前夜》改編而來,史克威爾僅沿用了它的世界觀設定,將故事舞臺從東京搬到紐約,採用原創角色講述原創的故事,這個原創角色就是世上最美女主角之一的阿雅·佈雷亞。
負責她人設的是現如今大名鼎鼎的野村哲也(也就是畫出了蒂法等知名角色的那個人),所以當人們提及這個IP,總會想起曼哈頓夜色中持槍而立的阿雅——這位由野村哲也執筆的女警,其冷豔容顏與幹練氣質至今仍在遊戲史美人榜上熠熠生輝。
這個脫胎於日本科幻名作的IP,以驚世駭俗的世界觀設定震撼業界,當其他科幻作品在星際戰爭或人工智能中打轉時,《寄生前夜》將鏡頭對準了人體內最微小的能量工廠——線粒體。
這裏我們先聊一下線粒體是什麼,它存在於人類體內,是細胞內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場所,爲細胞的活動提供了化學能量,所以有“細胞的發電站”之稱。除了爲細胞供能外,線粒體還參與諸如細胞分化、細胞信息傳遞和細胞凋亡等過程,並擁有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週期的能力。
線粒體相較其他細胞器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僅有完整的結構,還記載着DNA和RNA這樣的遺傳信息,科學人員發現線粒體中的DNA與通用DNA存在差異,也即線粒體DNA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與獨立性。
以上種種這些研究發現衍生出了共生說,共生說認爲在15億年以前,地球上還是厭氧微生物的天下——直到某一日他們遇到了天敵“氧氣”爲止。宛如彗星撞地球帶來的滅絕性災害,氧氣消滅了大部分的生物種羣,但同時也引發了少數幾種細菌的變異,能夠使用氧氣來產生生存的能量。再後來,隨着這種細菌被另外一些細菌所吞噬,這種抗氧能力被繼承了下來。
那麼線粒體一開始就不存在於人類身體內,而是後進入人類身體,在生物進化時與其他的生物細胞融合而來並共存至今的。
創作者通過"共生說"的科幻演繹,構建出令人戰慄的微觀戰場:15億年前與宿主達成共生協議的線粒體,在進化長河中悄然覺醒自主意識,這場始於細胞層面的叛變,最終演變成席捲紐約的生存危機。
在遊戲劇情中,線粒體覺醒了自我意識,製造車禍害死了阿雅的姐姐瑪雅,之後線粒體的宿主變爲接受了其捐贈器官的演員,並在歌劇院內引發了大規模的人體自燃現象。
這之中只有對線粒體控制免疫的Aya逃過此劫,並通過冒險引發後續的一系列故事。
製作人坂口博信本想將《寄生前夜》做成《最終幻想》,但他最後還是沒能這麼做,也還好他沒有這麼做,《寄生前夜1》才能如此成功。
初代成功的密碼,在於精妙的系統融合與藝術造詣,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 結合《生化危機》和《最終幻想》的現代科幻RPG,戰鬥系統爲半即時制,可以無縫進入戰鬥,在等待技能CD的時候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走動,躲避敵人的攻擊。
2. 引人入勝的劇情,主要講述身爲紐約警察的女主人公阿雅親眼目睹一起神祕自燃事件後展開追查,發現被稱爲人體內“細胞發電站”的線粒體竟然進化出了自我意識,想要消滅人類佔領地球,同樣能夠使用線粒體能量的阿雅與這種全新生物展開了生死對抗。
3. 音樂創作者下村陽子的殿堂級發揮,她譜寫的交響樂章,將歌劇院人體自燃的詭譎與中央公園變異巨獸的壓迫感渲染得攝人心魄。
4. 史克威爾引以爲傲的精美CG動畫,人體自燃,變異老鼠等,至今仍讓當年玩過的玩家記憶猶新。
5.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女主角阿雅的顏值在那個年代非常扛打。
正是這些要素的化學反應,讓1998年的初代狂銷240萬套,創下當時生存恐怖類RPG的銷量神話,成爲史克威爾又一個成功IP。
當玩家們期待着坂口博信團隊延續輝煌時,命運的齒輪卻開始逆向轉動,針對續作的開發,製作團隊進行了大換血。
在初代中,阿雅除了各種槍械武器外還能使用線粒體技能,不過都是類似恢復、掃描等輔助性技能。
而到了2代,由於製作人更換的原因,遊戲開始尋求突破,拋棄了原來的半即時制戰鬥方式,線粒體技能也變得五花八門,各種火焰噴射堪稱魔法令人眼花繚亂。
拋棄了系列的特色也讓遊戲變得更像《生化危機》,這種背離核心的轉型令系列老粉無所適從,最終以84萬銷量慘淡收場。
後來史克威爾因cg電影導致公司瀕臨破產,無奈和艾尼克斯合併,坂口博信這個親爹也離開了公司,2代的銷量又不好,自然也沒人記得這一IP了。
這一等就是10年,2010年時,《寄生前夜:第三次生日》終於發售,故事線重啓變成了平行時空世界。
遊戲畫面增強很多,同時也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完全沒有了前作的影子。
甚至還加入了爆衣這樣的惡趣味系統,雖然部分玩家很喜歡這樣的設計,但是遊戲其他部分卻十分拉胯,導致遊戲賣不出去。
真要說起來,3代和前作關聯最深的除了線粒體危機、女主角阿雅,也就是阿雅洗澡這一傳統了。
《寄生前夜》這個IP就此被封存起來,再無音訊,這個曾與《寂靜嶺》齊名的心理恐怖IP,終於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回望這個IP的隕落軌跡,本質是SE對核心價值的背叛。
初代之所以封神,在於將硬核科幻設定與生存恐怖完美融合的勇氣,當續作盲目追逐市場風向,拋棄賴以成名的半即時戰鬥與獨特的敘事手法,便註定了它的悲劇結局。
如今《生化危機》、《死亡空間》等系列通過重啓重獲新生,而《寄生前夜》的阿雅卻還在沉睡着。
每每說起這個系列,玩家總會感到惋惜,也許正如遊戲中覺醒的線粒體終將反噬宿主,一個失去創作初心的公司,終究難以延續曾經的輝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