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人家換工作我換電腦

引子

24年7月,霍格沃茲又打折了,早就聽說這個遊戲的大名,雖然我沒有完整地看過任何一部哈里波特,但是相關的故事以及人物世界觀早就通過身邊各種渠道傳來傳去。 這座魔法世界的吸引力,顯然超過了顯卡驅動能承受的範疇。

它閃退了。

第一次閃退發生時,我還像個寬容的老父親:“偶爾鬧脾氣正常”。直到它用“嗡嗡”嘯叫配合花屏馬賽克,在《賽博朋克》的夜之城和《法環》的黃金樹之間輪流罷工,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張曾經叱吒風雲的6950XT,終究不是它前任1070那樣經得起風霜的老兵。

我不得不去各種論壇找老藥方,什麼降壓定頻,什麼降頻,調整風扇,思考我的風道是不是有問題。

終於在今年50繫上市了,我實在是受不了了,開始琢磨起來了。

 

硬件遷徙全記錄:從Intel到AMD的信仰之躍

戰前遺產
Intel i5-12600KF | 微星魔龍6950XT | 微星B660M迫擊炮
振華850W白金牌 | 利民P120SE風冷 | 光威天策DDR4 32G×2
戰後武裝
AMD R7 9700X | 索泰5080 AMP | 微星B650M迫擊炮WIFI
振華850W白金牌 | 鈦鉭A090水冷 | 阿斯加特DDR5 6000C28 16G×2
(追風者P500A機箱與振華電源:穿越時空的見證者)

顯卡:在AI狂潮中當猴的108種姿勢

當5090帶着兩萬五的身價上市時,我盯着顯卡天梯圖上那個孤獨的峯頂,忽然理解了什麼叫「科技越進步人類越返祖」——礦潮時期我們跪求鎖算力顯卡,現在得在AI算力絞肉機裏搶殘羹剩飯。

京東的搶購頁面成了當代電子鬥蛐蛐現場。每天10:00整,5080的「立即搶購」按鈕總會精準觸發量子態坍縮:即使我以APM300的手速戳向它時,卻總能在0.03秒內完成「灰色→無貨→預約搶購」的形態躍遷,其速度之快甚至讓《賽博朋克》的時停義體都相形見絀。

-- 這個年頭,全民黃牛,產能不足,都組成這一個 無數人在京東兼職當猴的現象。

 

在持續兩三週的京東耍猴後,我忍痛搞來了一張索泰5080amp。

一直以來電子產品我都是在京東上買,這樣售後省心安全。

但目前這樣,我也只能從其他渠道買了,閒魚走售後很有風險,最後只能選擇淘寶,這樣即使是出現rops少 (50 系獨有)的問題,也能有一個不錯的售後託底,讓人安心一點。

補:如果不願意被背刺,繼續等等,相信 618 期間 50 系的高端卡會有一個好的表現,當然會不會出現其他情況也不得而知了。


CPU:當縮缸成爲Intel的「新常態」,只得轉身擁抱AMD

關於CPU,網上一直都留傳着“AMD YES”的說法。

Intel的cpu的一家獨大這後局面持續了很久,從我接觸電腦以來,一直的固有認知就是處理器就是Intel。 不過近幾年的amd的快速發展讓這一點有所改變,尤其是Intel自家的垃跨,讓這一局面更加明顯。奔騰時代延續二十年的「Intel Inside」信仰,在 13 14代酷睿集體爆發的電壓縮缸事件中徹底崩解。

做爲一名純單機遊戲玩家,對於cpu能力強不強,判斷的核心點是單核性能,如果是網遊的話,可以加入緩存機制。

對於 我的12600kf,如果冒險一點,上 14600 也是可以的,但是受制於intel大面積的“縮肛”現象,我還是取消了上 14 代的想法。

價位上來看 9700x是當下遊戲玩家的不二之選,當然如果上 7800x3d,9800x3d乃至最新的生產力遊戲雙全 9950x3d更好,只不過對應的預算就要翻不止一番了,以此來看,1 字頭的 9700x 無疑是性價比更好的一邊。

兼容升級

主板

還是御三家的主流中端型號,微星迫擊炮ddr5wifi。 以前我都是不帶wifi的板子,還專門問了一圈,說是現在都不做那種舊板子了。
如果有特殊需求,比如有很多argb需求,相對應的口要多留意一下。

內存條

ddr5,找準 6000 頻率或者以上,28 時序當然最好,再就是顆粒最好是海力士a-die。
其他就是大牌自己看看外觀就好了。

散熱

這方面儘管大家都說風冷完全壓得住,但是我有一點強迫症,或者說對應的風冷的效果不能讓我滿意,還有一點我想試試水冷,這種東西我知道我可能上手後就祛魅了。原先的老散熱器因爲缺少配件(早丟了),沒法子在amd平臺上繼續用。

鑑於水冷的風險(有漏液和使用一段時間後功效下降),我需要根據售後做爲第一判斷標準,鈦鉭這家是可以有六年的售後,也有漏液包賠。而且他們家是冷排加厚,對於amd平臺的冷頭也有特化處理。

DIY過又踩坑?

即使我之前自己裝過機,這次卻仍然踩了不少坑。

內存超頻:跨平臺水土不服

  • 舊Intel平臺習慣直接開XMP,換AMD後主板同時存在XMP/EXPO選項

  • 誤開XMP導致風扇呼呼狂賺,我看到xmp的預設文件頻率都 7400 了,沒有藍屏還想着AMD這麼牛,後來果然藍屏,後切EXPO終於回到熟悉的頻率了。

當然如果願意鑽研,完全可以自己不斷嘗試,來找到自己的甜點頻率。

CPU散熱:積熱戰爭

換好這一套設備後,進入遊戲看了看實際表現。

low幀有提升,但是溫度居高不下,在《真三國無雙起源》中開了DLLS質量檔後 CPU高負載溫度,平均82,最高86。雖然這個溫度還沒有撞到溫度牆,但我不滿意這個溫度。

去論壇和b站搜索後(AI的幫助在這個方面不如論壇和b站,對於信息的真實性無法保證,還有時效過期導致的信息問題,比如它總是在強調目前 AMD沒有 9000 系CPU,顯卡沒有 50 系)發現這個型號有積熱,關於這個我做了如下調整。

  1. 關閉了對應的核顯,溫度顯著下降,位置在BIOS-系統-集成顯卡

  2. 進行了PBO負壓 30 操作,這個位置也在BIOS-OC-超頻設置處

  3. 使用了鈦鉭的水冷A090
    CPU高負載溫度,在調試前平均是82,最高是86,調試後,平均是76,最高是80

後續可能要給機箱再添一把風扇(目前是前二後一),以及將後面的風扇進行一下升級



水冷初體驗

第一次裝水冷,將水泵和冷排的風扇裝錯。
水泵在CPU上,但是離CPU離近的是CPU_FAN,而PUMP_FAN 還在最上面,這個是我搞錯的原因。

桌子上面的高達一直在跳舞,開機的時候,儘管我看了評論知道水冷的聲音很大,卻沒想到會這麼大,整個都咣咣咣了。還費勁看了看風扇曲線。最後去查主板接口的時候發現這兩接反了。

風扇最高轉速也才 2200,水泵起步速度就 2000+,也難爲它們了。

光污染:ARGP啞火

新主板的ARGB主板只有兩個,而且接上後,並不會默認發光,以爲是線有問題,搜了好久才發現這個是因爲AMD平臺下微星主板需要進入MSI Center開啓,這個問題纔算是解決

結尾

DIY的本質就是成年人的樂高,每次報錯都是電腦給人的十四行詩,每次“下次要不試試整機”,都超不過 72 小時。

(系統提示:您已解鎖「硅基調教師」成就,獲得前往件茶談,天才趙德柱,遠古裝機猿聖殿領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