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當年INTEL“i3默秒全”有多威風,隨着ZEN架構的AMD銳龍CPU不斷追趕直至超越,如今倒是風水輪流轉,因爲Arrow Lake架構遊戲性能倒退,導致向來價格較爲堅挺的藍廠也被迫降價——酷睿Ultra 7 265K從首發3299元跌到目前2000元左右,性價比看起來還可以。
不過實踐纔是王道嘛,那麼AMD ZEN 5架構的銳龍9000是否又能上演,這次就把銳龍5 9600X揪出來跨級對決一下Ultra 7 265K在遊戲性能的表現。
值得一提,本次除了常規遊戲性能對比以外,還加入雙方超頻內存後的遊戲性能加碼測試,另外說到生產力性能不僅是包括重度的工業渲染,而且別忽略了內容創作也是屬於這個類別,這些項目就放在遊戲之後說,創造不易,對本文感興趣的玩家不妨點個贊~
銳龍5 9600X,採用Zen 5架構打造,擁有6核心12線程屬於傳統大核形式設計,至高加速時鐘頻率可達到5.4GHz,內置AMD Radeon™ Graphics核顯,目前盒裝京東自營售價1441元。
酷睿Ultra 7 265K,採用Arrow Lake架構打造,擁有8性能核12能效核,屬於異構形式設計,睿頻至高可以達到5.5GHz,內置Intel® Graphics核顯,目前盒裝京東自營售價2399元,和9600X價格差距大致爲1000元。
測試顯卡統一爲藍寶石RX 9070 XT NiTRIO+氮動OC,外觀採用一體式框架、獨特紋路形成了簡潔和大膽的工業風格,它擁有12層多倍銅PCB、16相數字供電、6根複合熱管等豪華配置,配備全新12V-2x6供電接口並且隱藏在背部。
配置、遊戲設置、1K和2K遊戲幀數對比及OSD分析
9600X平臺環境,CPU開啓PBO ENABLE檔(解鎖功耗),搭配主流用戶常用的DDR5-6000C30 16GB*2內存套裝開啓EXPO,測試主板是X870E,和B850M用起來性能也一致不影響。
265K平臺環境,CPU全解鎖PL1和PL2功耗,INTEL帶K系列一般需要搭配高頻內存,所以選擇的是DDR5 7200C34 16GB*2內存套裝開啓XMP,藍廠主板則是B860,對應價位也就是B850M。
本次遊戲測試選取了十一款,包括四款熱門電競網遊,其他七款都是3A單機,圖形設置方面電競網遊會盡可能降低或者採用自定義優化畫質,符合電競玩家追求更高幀率的核心需求,3A單機則是採用預設最高畫質那一檔,測試分辨率包括1080P和2K兩種。
1080P分辨率,9600X在以上十一款遊戲中可勝出7款,平均領先265K幅度達到12%,如果只算電競網遊項目甚至幅度達到了30%,這難道不是反向跨級對決麼?具體來看,電競網遊領先最多的項目是無畏契約,9600X領先幅度達到誇張的45%,打瓦選手表示愛了。
而3A單機項目9600X也不甘示弱,荒野大鏢客2和使命召喚21都能領先10%以上,反觀265K能贏較多就只有騎馬與砍殺2,熟悉這款遊戲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它是一款不止8核16線程優化的遊戲,而千元CPU主流定位就是6大核心沒毛病,265K與9600X差價1000元這不是應有的水平嘛。
2K分辨率,即便對CPU性能要求低一些,9600X總體依然可以領先9%,妥妥屬於高一個檔次的遊戲CPU,電競網遊仍是巨大優勢仍可平均領先25%之多,9600X在瓦的優勢居然還是幾乎不變,而3A單機兩者幀數差距都在明顯縮小,各有優勢更明顯的項目,只不過9600X領先幅度還是和1080P一樣會更大一些。
2K《荒野大鏢客2》9600X VS 265K OSD監測
2K《騎馬與砍殺2》9600X VS 265K OSD監測
除了幀數表現以外,9600X和265K在遊戲場景的功耗和溫度表現也大有不同,功耗兩者看起來是大同小異,同是360水冷壓制下,溫度確實是265K更好一些。
不過細看9600X也不會太高,像騎馬與砍殺2能把CPU佔用率喫到80%,CPU溫度也就63℃,本身265K能耗比是很出色,但它核心始終達到一定規模,至少得用240水冷或者雙塔風冷壓制,而9600X則是成本更低的單塔風冷即可。
手動超頻內存後1K和2K遊戲幀數對比
9600X搭配DDR5 6400C26-35-35-58 16GB*2(同步UCLK=MEMCLK,優化小參,FCLK頻率默認),延遲僅供參考無需對比,確保性能發揮無異常先通過TestMem 5@1usmus v3十分鐘左右3輪烤機驗證
265K搭配DDR5 8600C38-52-52-45 24GB*2(換M-Die條子,Gear 2模式,優化小參,NGU和D2D頻率默認),延遲僅供參考無需對比,確保性能發揮無異常先通過TestMem 5@1usmus v3十分鐘左右3輪烤機驗證
對於硬核玩家來說,手動內存超頻是必備的環節,這一代酷睿Ultra內存超頻確實上限高,只是內存控制器本身有點拖後腿了,而AMD超內存門檻其實更低,僅需6400以下同步+優化時序和小參,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性能提升,對主板和內存要求比藍廠可低不少,這就又體現了AMD一貫以來的親民形象。
在1080P分辨率手動超內存後,9600X相比默認綜合提升8%,而265K稍高一些達到9%,9600X最好的提升項目是騎馬與砍殺2幅度達到11%,而265K最好的則是絕地求生達到12%。
而對比上方圖表差距可以看到,在電競網遊裏頭,265K即便大幅度超頻內存,難以擊敗9600X尤其是Counter-Strike 2不痛不癢,而絕地求生超完仍和默認的9600X有2%差距。至於騎馬與砍殺2,9600X表示已經盡力,瓶頸還是在於6核心,上面已經說過這點是無可厚非的。
來到2K分辨率,9600X相比默認綜合提升持穩8%,而265K綜合提升則降到了6%,原因是騎馬與砍殺2的內存性能收益直接砍半,電競網遊9600X仍是強勢,值得一提的是,Counter-Strike 2這個項目兩者超內存後提升幅度都要比1080P分辨率更大。
內容創作和生產力性能對比
最後是生產力項目對比,這裏兩顆CPU會搭配原來的內存XMP/EXPO方案,畢竟搞生產力穩定超頻已經不太重要。
UL Procyon照片編輯基準測試,9600X分數爲9593
UL Procyon照片編輯基準測試,265K分數爲9253
這個項目基準是包括Adobe PR和LR兩款軟件測試的,涉及DNG格式照片多維度操作,可代表創作者圖像處理的日常場景,單核性能更強的9600X可獲得4%優勢,值得一提的是,LR在這個基準裏面是包括批量處理照片的操作,也就是CPU可以喫滿線程,但可惜擁有更多核心的265K,綜合PS後仍打不過9600X。
PugetBench Photoshop基準,9600X分數爲11314
PugetBench Photoshop基準,265K分數爲10360
如果是單獨的PS項目就更加看重CPU單核性能了,所以9600X可以進一步領先265K達到9%了,PS這裏還真是“R5打全家”,285K來了都不一定有勝算,問題來了,到底是誰跨誰的級?
UL Procyon視頻編輯基準,9600X分數爲52704
UL Procyon視頻編輯基準,265K分數爲46987
視頻編輯基準的軟件是Adobe PR,這裏兩款CPU都會有GPU加速參與的環節(源於9070 XT的OpenCL框架),測試包括1080P和4K,涉及的視頻項目文件時間線上會有各種編輯、調整和效果,純GPU加速當然效率更高,如果是CPU和GPU聯合導出確實會變慢,但比較意外的是9600X明明核心更少仍可領先265K達到12%幅度~
CINBENCH R23,9600X單核得分2187 pts,多核得分17773 pts,內存幾乎不受影響
CINBENCH R23,265K單核得分2254 pts,多核得分35855 pts,內存幾乎不受影響
至於那些真正看重多核性能的工業渲染生產力,265K確實可以性能翻一倍,只是價格也翻一倍,降到2000元算是合理水平吧,不過真要滿足工業渲染級別的需求,可能大多數用戶都會選擇最頂級的CPU,別忘了AMD上面還有9950X和9950X3D。
總結
總得來說,目前追求遊戲性價比銳龍5 9600X就是最佳選擇,尤其是電競網遊項目領先幅度巨大,而且它憑藉着強勁的單核性能,亦能很好滿足那些內容創作者的生產力需求,這兩點都是比Ultra 7 265K更強,重點是CPU本身價格要低1000元左右,配套主板、內存、散熱器成本同樣更低,AM5平臺生命週期還要持續到2027年呢,即便要超頻本文實測AMD提升效果也是棒棒的,最後簡單一句總結,臭打遊戲的把這錢省下來加到顯卡上不香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