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害日本年輕姑娘的不良風氣,被抽象的中文互聯網改造後……

今天又od了兩組豬腳飯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批扎眼的可愛姑娘,她們身着黑色系或者粉色系的哥特風洋裙,皮膚白皙,瞪得大大的眼睛下畫着誇張的臥蠶,無一例外的梳着雙馬尾,通常還帶着黑色口罩。

pid:92475778

這些妹子看上去精緻可愛,好像瓷娃娃一般嬌柔易碎,讓人忍不住想要保護她們,

然而這種裝束有着一個與其精緻畫風完全不同的名字:地雷系,

而那些鍾愛此類打扮的妹子們,則通常被稱作地雷女。

這是如今最潮流的概念,B站抖音小紅書,她們無孔不入,只要是與亞文化成分的網站就有她們的身影。

更過分的是,還有所謂的“地雷女”在抖音開播“廣納賢才”,

牽線配對玩小紅書的男娘地雷女和混孫吧的宅男哥,抽象程度直逼我的接受極限。

不是,地雷女啥時候變成這逼樣了?她們到底要寄吧幹啥?

生於混沌

別看我上面介紹得非常熱鬧,實際上地雷女完全算不得什麼好詞。

在成爲一種視覺風格之前,它被用來描述那些有性格缺陷的人:

她們就像地雷一樣,平時埋在地裏時看起來健康正常,但是一旦接觸靠近就會展現出“地雷”般會爆炸的本性,比如難以忍受的性格缺陷,近乎疾病的精神狀態之類的。

它起源自日本的歌舞伎町,天生就帶着濃濃的消費主義色彩,從穿衣打扮到形式風格,從喫穿用度到生活作風,

地雷女的形象彷彿是被規定好了一般,嚴格圍繞着下面要介紹的元素在不大的範圍內展開。

先前我提到過的黑色與粉色爲主的哥特系的衣裙,體現年幼感的雙馬尾,慘白的肌膚,黑色覆面口罩,濃重的下眼線與明顯的臥蠶等特徵基本可以被稱作地雷妹的唯一指定打扮。

這種裝束通常給人一種甜膩卻又冷淡的感受,刻意塑造出來的脆弱感搭配視覺上非常搶眼的粉色,都令穿着它們的地雷女很容易激起其他人想要呵護的慾望,而如果有誰小頭控制大頭,真的想跟地雷女來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

那......我只能祝ta好運。

而且,她們總是喜怒無常且厭世的,“原教旨主義”的地雷女也通常跟一些典中典的精神疾病綁定,像是什麼雙向情感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之類的,也因此,

某些刻板印象中地雷女經常做的事完全是病態且充滿自毀傾向的。

這些地雷女經常用小刀在自己的胳膊上留下疼痛的痕跡並拍照發到網上,還喜歡一整天不喫東西,全靠一罐粉色魔爪硬撐。

這種飲料國內也有,不過據說都是減料版本

至於爲什麼是粉魔爪,因爲魔爪這種功能性飲料罐體大下料足,甜度爆表,咖啡因管夠,喝起來又甜又酸還有氣,可謂是刺激感十足還頂餓,

況且,罐身粉粉的樣子也很搭地雷女的穿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它不像菸酒一樣限制年齡,也遠比菸酒便宜太多,屬於是性價比超高。

於是滿足了地雷女拍照,頂餓,提神,解渴等多方位需求的粉魔爪成爲了地雷女最具性價比的時尚單品,同時也是她們如今生存狀態的寫照。

當然,最逆天的還是od。

這個詞的全稱是overdose,中文翻譯爲“藥物過量”,

特指在非醫療目的下反覆,過量的攝入藥物。

因爲很多藥的有效成分過量後就會對人體產生各種負面影響,於是她們通過大量攝入某種便宜好買的小藥片去追求一種虛無縹緲的迷亂感,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危險的行爲,大家千萬不要嘗試哦~

某種藥會讓舌頭變藍,所以展示自己的藍舌頭也是日本地雷女的風尚之一

總之,這就是地雷女,與視覺上的脆弱可愛不同,

她們的背後其實充滿了足以引發各種社會、家庭等問題的黑暗。

實際上地雷女直到今天依然成羣結隊地活躍在日本線下,活躍在歌舞伎町的東寶大廈東側一帶,與其他聚集在這裏的“新時代不良少年”一起被稱作:東橫kids。

未成年,輟學,離家出走,

聚集在這裏的地雷女們每個都渴望着燈紅酒綠的“自由生活”也各自揹負着難言的苦衷,

而東橫廣場回應給她們的是牛郎店,是夜場ktv,是情與色的罪惡獵場。

關於這部分,我就不方便在這裏贅述了,如果你實在感興趣,可以去搜搜“日本神人TV”,找一個穿着藍色企鵝服的神人在歌舞伎町線下采訪的節目,相信你會對地雷女背後的東西有更多的理解......

所以在日本,地雷女不只是一種亮眼的裝束,一種表達自己獨特個性的方式,她們的存在揹負了相當一部分日本年

輕人的迷茫,同時也映射着順着歌舞伎町瀰漫而出的混亂,它幾乎成爲了令和時代難以治癒的新鮮傷口。

然而......這跟我們中國特色地雷女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地雷女這個概念跨過大海,最終傳播到中文互聯網上時,它迅速完成了從“舶來概念”到“流行風格”再到“時尚單品”的過渡。

直接一腳油門踩死,來到了整個中文互聯網亞文化圈的終點——抽象。

亞文化迷途

如今,在中文互聯網上提到地雷女,我們想到的大抵不會是什麼不良少女、社會問題之類的嚴肅東西,因爲來到中國,地雷女這三個字不再具有那麼多來自對岸的神祕色彩,有了中國互聯網特色的全新詮釋:

它是被解構的亞文化,是被消費的商業符號。

最初,在小範圍內地雷系審美確實獲得過一些網民的認可,那時的討論氛圍還是如何打扮更像日本地雷女,如何“去中味”讓自己看起來中國味淡一些,我們姑且可以認爲這時地雷女只是一種審美選擇,一種展現美的方式。

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網友開始深度接觸這一領域,把地雷女當作一種時尚單品來消費,就逐漸開啓了中文互聯網的“神祕小開關”——什麼是“時尚單品”,我們就要解構什麼,

二次元如此,哈基米亦如此,你地雷女憑什麼免俗。

於是,中文互聯網對所謂的地雷女進行了點對點的,非常徹底地解構,從喫穿住行到精神狀態通通被抬上了解剖臺,在我們中國,地雷的地是地道的地。

圖源B站up主:悲傷類人體

在喝上,得益於中國的地大物博,網友們開發出了對面日本人這輩子都無法想象的花樣,粉色魔爪?太單調了吧,在我們這地雷女喝什麼你都不敢想。

廣東地雷女喝菠蘿啤,海南地雷女喝椰樹,河北地雷女喝露露,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本地有什麼罐體瘦瘦長長的飲料,

那你也可以喝統一答案東鵬特飲,

作爲國產功能飲料,比魔爪紅牛之流實惠不說,瓶蓋擰下來還能當菸灰缸。

同樣,在我們的語境下所謂的od也不再是本來的模樣,誰說過度進食不是od了?自稱“地雷妹”的網友們從來不需要藥物逃避,反而胃口都好得出奇,現在你能在評論區看到各路網友們分享自己的od經歷,然而od的都是什麼豬腳飯麥當勞,

字裏行間沒有什麼戾氣與陰鬱,反而充滿了食慾。

而那在胳膊上劃滿傷口的自虐行爲,則徹底在解構的語境下變成了處理食材時纔有的步驟:“改花刀”,因爲實際上那些爲了拍照做出的自虐行爲只是看着嚇人,並沒有真正傷到筋骨,

於是網友們將這種傷害自己的行爲娛樂化,消解掉其中陰鬱的部分獨留下了一絲幽默。

而更加小衆朋克風的,給自己打上耳釘脣釘的地雷女妝造,也只會引來網友高呼“別殺自來也!”

大夥會這麼說是因爲打滿耳釘脣釘的地雷女像極了《火影忍者》裏殺死自來也的佩恩

至於你問我國產地雷女的精神狀態?!那更是重量級,我甚至可以將其形容爲一種對原教旨主義地雷女赤裸裸的侮辱和褻瀆。

什麼強烈的掌控欲,什麼厭世傾向,什麼雙向情感障礙,通通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單純的娛樂精神。

現在你能在視頻網站找到的“地雷女”大多不是真正的地雷系,她們要麼是唱山歌的,要麼是搞怪的……

而最開始我們提到的在抖音裝作地雷女直播,牽線“地雷女”和“宅男哥”的女主播一滴淚,本質上也只是一場主播和連麥觀衆都在表演的娛樂秀。

不論是能精準問出“地雷女怎麼稱呼爹媽?”,“推特上加你要付出什麼?”,“跟你約會能出cos嗎?”等高濃度問題的一滴淚,還是對答如流的上麥觀衆,大傢伙都心照不宣地對着最有樂子的問題和答案套公式,

將地雷女這個概念本身推向了娛樂化的高峯......

終於,在中文互聯網的這番解構下,地雷女也不再獨特,不再小衆了,不再是自以爲有個性的年輕人表達自己的符號,高強度的解構和曝光讓它只剩下了乾癟的刻板印象。

所以最後,地雷女成了改花刀,成了OD兩組麥辣雞腿堡,成了東鵬特飲拌飯,

成了中文互聯網的又一個抽象符號。

請大夥喫東鵬特飲泡麪

聊到這裏,我的頭腦中不禁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真要深究所謂地雷系亞文化風潮在中國的發展與傳播,

如今的“地雷女”似乎纔是後來者。

中國並非沒有本土“地雷女”,她們被稱作小太妹,我們也曾有過如“地雷系文化”這般輻射到未成年人的亞文化風潮,當初它被稱爲“非主流”。

只是,在時間的打磨與互聯網的演化下,中專太妹或許終會進化成廠妹給自己找一個體面的活法,最後的非主流殺馬特也早已把一頭紅毛染黑......

或許是互聯網對現實的影響終歸有限,或許是經歷過的我們早就對此見怪不怪,總之在中國,

所謂地雷女大概只能跟他們的前輩一樣,成爲一個樂子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