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你點進來祝我生日快樂!
今天剛好收到了小黑盒的萬粉禮盒,這可能也是小黑盒對我的獨特祝福吧~
爲防止大家想不起來我是誰,先放個作品集。
這些都是我寫的,有你眼熟的嗎?
如果想不起來那就說明我還是太菜了,還得練233
在小黑盒裏,我其實還想要另外一份禮物,而且這份禮物只有盒友們能送給我:
新朋友們點進來已經是最棒的禮物了,
老朋友們我想拜託你們一件事。
我知道有很多人默默看我文章,會認真看也會點贊,但是可能很少評論——
今天想拜託你們評論一下,我真的太想知道你們對我的印象了!
評論什麼內容都可以!
對我的印象如何?
什麼時候開始關注我的?
爲什麼關注我?
我的哪篇文章你最喜歡?
......
選你想寫的就好~
這麼要求會不會有點太貪心了?
平時都找不到機會,今天就讓我任性一下吧hhh,謝謝大家!
想了很久今天寫點什麼,乾脆給大家盤點一下我今年在小黑盒寫文章發生的“意外事故”吧!
一、在小黑盒網戀的“癡女姐姐”居然是男的?
這一篇過於經典,給無數人帶來了歡樂。
層層反轉被讀者評價說笑到岔氣(沒看過的請現在就看一遍!)
當時爲了不掃大家興就沒澄清。
快要過一年了,終於可以告訴大家:文章的部分片段是精心設計過的。
各種伏筆和Flag滿滿的腦補,都是爲了顯得好像快成功瞭然後大反轉。
但內容不是劇本,除了評論區的反轉,其他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那個“對粉絲言聽計從的ai三歲”現在還在運作,已經有三百多個人聊過了)
寫完文章後的我和廢物設計師↓
這件事情意外在哪呢?
意外在我當時沒發現廢設是成都的(×)
意外在這個帖子後續被斷章取義截圖後掛到weibo大v的號上,挺多人評論區罵我下頭男、還妄想上了。
實際上看了原文你會發現我和廢設是你情我願的互相下頭鬧着玩
但它那邊的片段截圖特地刪掉了廢設玩ai的部分,因此看起來只是我單方面的yy臆想。
我沒有去找那個大v澄清,也沒有去仔細看weibo的評論區。
因爲我知道謠言起來之後要澄清太難了,看了假材料罵我的人或許也不在乎真相。
山高皇帝遠的誰也不認識我,我只是黑盒的一個作者,盒友們看得開心最重要。
但是也想告訴大家:網絡喫瓜請置身事外,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不要自己下場帶節奏。
這與冷漠不同,這是能夠保護自己、避免被別人利用的冷靜。
二、製作組送的社死抱枕寄到家裏了
當時《叛逆神魂》的製作人老師看我給他們寫的demo評測寫得很用心,就給我寄了他們的遊戲周邊。
結果因爲我自己忘記改地址了,周邊直接寄回家裏,結果那個周邊有點社死。(原因你們懂的)
我媽沒注意,拆了,並且,拍了發給我看...
嗯,雖然也沒什麼,但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尺度不小。
我當時有點尷尬地打電話想跟她解釋一下,說:“這個有點...有點...哈哈...媽媽你不要誤會...”
我媽馬上回答:“這有什麼?我覺得很正常啊?”
壞了,守舊派竟是我自己。
我不知道她是真的覺得這個尺度不大,還是單純照顧我的情面給我臺階下。
但我知道她確實尊重孩子的喜好,不會對我的興趣指指點點。
我寫文時有遇到過一些人挺沒禮貌的,上來就指責:“垃圾遊戲,你給這遊戲寫文,收錢了吧?”
然後我一看ta庫裏都沒這遊戲,而且這遊戲steam商店評價數100+條,好評率92%。
這明顯只是他自己不喜歡這個遊戲,甚至都沒玩過。
我後來私信他,他承認自己是看視頻雲了一下,然後就來噴遊戲是垃圾。
相比之下,我母上大人素質遙遙領先。
事實上,我是專門寫獨立遊戲評測的,獨立遊戲基本不可能完美,一般而言都會有明顯的優缺點。
爭議很大的遊戲容易出現極端觀點,正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玩家自己的體驗,而不是別人說了什麼。
只要玩家是真的認真玩了並且產生觀點,即使跟我完全相反,我也尊重、理解。
順帶一提,建議遇到槓精就直接拉黑,別在自己不認識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和情緒去對線。
這就好比你和豬在泥潭裏打架,折騰半天你累了,但你發現豬卻樂在其中...
三、被我斷言是男孩子的人居然是女生
這個帖子應該也有很多人刷到過,這件事本身就挺意外的。
當時很多人質疑我自己開個小號演劇本。
過了兩個多月,憑良心說實話:不是小號,我真遇到了。
當時我在羣裏和作者朋友們說:“這麼可愛的頭像和ID肯定是男孩子,我加這個人試一下”
因爲我就喜歡用很可愛的頭像。
加了QQ好友點進空間就是照片:壞了,這真是女生。
(後來就沒怎麼聊天了,因爲知道她已婚後,自覺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是一種禮儀)
平時和我聊天的朋友和我開玩笑:爲什麼你每次都能遇到妹子啊!
我個人覺得只要你足夠尊重對方,對方一般都不會產生排斥心理,就願意和你聊聊。
很多人可能腦海裏會有各種印象:比如女孩子喜歡模擬經營,男孩子喜歡動作射擊之類的。
從統計學來說確實沒錯,但是不要成爲刻板思維,覺得別人應該喜歡什麼,不應該喜歡什麼。
那隻會讓人覺得...你管太多了。
像我就願意去嘗試玩乙女遊戲,而很多女生在競技類遊戲裏可以把十個我按着打。
(我真的很菜,菜還愛玩555)
大家都是打遊戲的,平時可以多聊遊戲,不要去聊現實,大家都不喜歡被窺探隱私的感覺,尤其是陌生人。
其實我覺得在遊戲這個圈子裏,越在意性別越容易把事情搞砸。
很多人想找個搭子,本質上想要的只是“有人能分享、有人在陪伴”的感覺。
那麼這種感覺是任何“對你好的人”都能給你的,與性別無關。
實際上我的文章裏就經常有黑盒的其他作者客串。
比如和畫師小葉狸老師的神椿市
再比如和作者hjyx01老師的雙影奇境
他們都是我在黑盒裏遇到的引以爲傲的朋友呀。(還有很多朋友沒有單獨出過文章,以後會嘗試一起創作的!)
四、以爲是澀澀遊戲,特地等舍友都睡了才玩,結果是恐怖遊戲
沒錯說的就是你《米塔》
我白天打開看了一眼,以爲是澀澀遊戲,啪的火速關閉,特地等到舍友都關燈睡着了我纔打開。
tm的差點給我嚇死,膽小和好色總得治好一個。
我給《米塔》寫的評測有一個挺有趣的幕後花絮。
當時我作爲遊戲作者,提前幾天玩到了米塔,僅30分鐘我判斷:這遊戲必火(我看遊戲眼光一向挺準)
然後我去找發行商問他們有沒有合作意向,我想給米塔寫一篇評測稿。
他們說沒有預算了,只能拿出200。
我尋思着這麼好的遊戲免費寫也行啊,而且還能跟發行商交個朋友。就說:不用了,免費寫。
那邊也急了說:每個人精力都有限,這怎麼好意思白嫖三歲老師文章呢,不行,你必須收!
體貼地考慮到對方可能也不想因爲200塊欠我個人情,最後我還是收了。
然後一文80w瀏覽一騎絕塵,幹出了兩千塊都不一定能買到的宣傳效果。
如果你當時首發關注米塔,大概率有刷到這篇文章
我經常會給國產獨立遊戲寫評測做宣發,大多數時候是被邀請,少部分遊戲我自己感興趣會主動問。
正常來說都是會收費的,這不是什麼祕密,用愛發電幾乎不可能保持這麼高頻率更新,夢想很美好,但也要生活。
因爲一個遊戲,如果負責任地完成評測,遊玩+撰寫大概要花掉10~20小時,檔期滿時一天要花5~8小時打遊戲,算下來可能去奶茶店打工賺得更多。
很早之前幾千粉的時候,我寫評測會考慮到畢竟收費了,還是幫着說點好話。
但後來有業內人士告訴我:其實你真正客觀地去寫評測了,反而對大家都有利。
因爲評測文章的意義不應該在於尬吹遊戲,那是廣告該乾的事。
評測文章的意義主要在於讓玩家瞭解真實的遊戲,獲得正確心理預期。
這樣有利於減少“因不符合玩家喜好、預期”而產生的差評和退款。
所以現在我寫文章也會儘量客觀地寫出遊戲優缺點,如果遊戲很差、甲方還不讓說缺點就拒絕合作。
這也是爲了我自己:我有這麼多粉絲信任着我,去昧着良心尬吹一款很糟糕的遊戲,我心裏膈應,接受不了。
有一次我和製作人聊天,他對我說的話我覺得特別好,分享給大家。
我現在希望自己寫出的文章是問心無愧的。
即使是收費了,也能給讀者帶來真正的價值。
其實甲方給得多的情況下,一般也會更認真去產出,寫出的文章質量通常也更高。
我一直用作文章開頭的banner圖是對自我的激勵:有趣有用有溫度的遊戲評測。
有趣指的是大家覺得我的文章通俗易懂容易閱讀;
有用指的是文章能給玩家們的遊戲購買提供參考;
有溫度指的是大家能夠通過這篇文章想起我。
當你看到我的文字,會覺得很熟悉:噢,這個文章風格一看就是三歲。
有人說我是KOL,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什麼意見領袖,我只是一個玩家。
我可能會因爲自己的閱歷不足,對遊戲質量做出錯誤的評價;
我可能會因爲現實的情緒波動,在寫文時給出不客觀的觀點。
我想,絕對的客觀本身就不存在。
只要我認真地遊玩了遊戲,撰寫出了問心無愧的內容就夠了。
或許正是因爲這些獨特觀點的存在,讀者們才覺得我是一個獨特的、有溫度的人。
凡三歲這個ID挺講究的。“凡”指平凡,“三歲”是虛數,代表很多很多年。
它有一個很不錯的寓意:希望自己能夠接受自己的平凡,過好每一天。
新的一年,祝我的讀者們越來越好,祝自己越來越好,祝小黑盒越來越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