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蘋果推出了全新款Mac mini M4迷你主機。作爲蘋果的換代升級,2024款Mac mini不僅在外觀上大改,而且終於將最低配入門課款的8GB內存升級爲16GB,這也讓Mac mini真正擁有了不俗的生產力,日常運行Lightroom、Photoshop還是很流暢的,甚至Pr剪多軌4K H265都成了可能。
更離譜的是,在推出當天,這款新機就支持8折的國補,我當時國補3500多入手了一臺,而在2025年更是可以疊加教育優惠,實際入手價不到3000塊,簡直讓我想轉行做學生啊!
相信很多朋友也在摩拳擦掌,想要買一臺Mac mini,但買之前,你最好先看看我的這篇4個月的使用體驗。因爲蘋果的產品大多都是優點突出、槽點也滿滿,這臺全新的Mac mini也不例外,且待我一一說來。
Mac mini M4好不好用?
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它真的好用!
全新的小巧外觀
外觀方面,一如既往的鋁坨坨材質,將Mac mini的質感拉滿,而底部散熱孔設計低調又實用。
而且,作爲換代升級,它的體積真的超級小巧輕便,甚至比我手裏的Ultra 7芯片的NUC還要小一點,更離譜的是,Mac mini還內置了電源,隨便一根8字電源線就能搞定供電。
這裏多嘴一句,幾乎所有windows迷你主機,都用了外置電源設計,成本更低、設計難度也更低,而蘋果這種電源內置的優勢在於讓桌面更簡潔、攜帶時也能少拿一個笨重的電源適配器。
再來聊聊很多人吐槽的底部電源鍵,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設計對我沒有影響,日常使用也確實用不到,因爲我幾乎不關機:
鎖定屏幕自動進入待機模式後,整機功耗非常非常低(1W),再次啓動也能秒速喚醒。如果經常使用的情況下,可能不關機的狀態,比每天開關機還要省電。
但我還是想說,蘋果這種教人做事的爹味太重了。這樣的開機鍵設計,真的很不優雅、很不方便,再加上一衆給蘋果洗地的果粉,讓這個設計顯得愈發荒唐了。
機身上的接口,除了千兆以太網口和HDMI接口外,剩下5個全是USB-C,背面三個支持雷電4、前面兩個支持10Gbps的速率,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肯定夠用,而且是非常強力!
M4性能真強 能效比誇張
性能方面,M4芯片+16GB起步的基礎配置,可以勝任絕大多數的日常辦公娛樂。甚至剪輯視頻、玩《生化危機4重製版》(1080P)都毫無壓力,我都開始期待馬上到來的《賽博朋克2077》Mac版了,到時候應該可以穩30幀。
接下來聊聊M4芯片,用cinebench 2024測試一下它究竟有多強:
經過測試,M4芯片的單核性能,可以吊打我用過的所有處理器了,連桌面端14900K都只有130,而且比移動端Ultra 7 155H多了65%,真的好誇張!
而M4的多核成績則超越了Ultra 5 125H、R7 8845HS等中高端移動處理器,比高端Ultra 7 155H只少了10%左右。
更離譜的是,它的功耗低到日常中低負載下,風扇都懶得轉的水平(發熱低≈功耗低):
我測了一下,在mac app store下載遊戲、使用chrome+疼訊文檔辦公、掛着QQ微信的情況下,而且還插着移速的固態硬盤擴展塢,整機功耗會在10~20W之間波動,這個能效比真的十分誇張了!如果是商用大規模部署的話,坦白講它可以給你省很多電費。
當然,它不僅省電、更是聽不到風扇音……桌上用它做辦公電腦實在太合適了!
綜合性能和能效比,它在同價位內,應該是不存在對手的。
16G內存起步 蘋果終於不當葛朗臺了
去年大家還都在吐槽,蘋果電腦的內存比黃金還貴,入門款8G內存、升級到16G需要加價1500元。而從Mac mini M4開始,蘋果的所有Mac電腦基礎款全部從16G內存起步了,對於蘋果來說只是一小步,但對於用戶來說……能省1500。
再說一句題外話:調侃歸調侃,但蘋果用的統一內存,延遲更低、帶寬更高、單die的容量密度更大,成本確實比普通的內存顆粒要高,而且由於所有計算單元共享同一個內存池,避免了傳統架構中數據在不同內存之間複製的開銷,所以實際的性能表現肯定比同容量的普通內存要好。而且按照成本提升1毛、售價提升1塊的商業慣例來看,確實也說得通。不過普通用戶管你這的那的,還是太貴了!
我就不說16G內存的提升效果有多明顯了,至少用它分配2G顯存玩《生化危機4重製版》不卡,還湊活能玩《刺客信條:影》,而8G內存的話肯定想都不敢想。
更主要的是,雖然以往的8G能湊活用,但未來軟件越來越臃腫、性能需求越來越高之後,內存更大的電腦卡頓也會更少、內存和硬盤之間的swap也會更少。現在的16G內存可以說能大大提升整機使用壽命,庫克真乃良心CEO也。
吹了半天,來聊一聊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
256GB存儲?庫克你禮貌嗎?
除了蘋果,現在價格賣2000塊錢以上的電腦,我都沒有見過500GB容量以下的硬盤配置,而標價4000+的Mac mini真的敢只配256GB的存儲空間!裝了Adobe全家桶和一個遊戲後,存儲條都快見底了!如果你還需要裝一些插件、放一些素材,這個容量基本啥也做不了。
解決方案?
外接硬盤吧!但拖一個尿袋屬實不雅觀,違背了Mac mini小巧設計的初衷了。而換內置SSD的風險又太高,喪失保修不說、可能還有不穩定的炸機隱患。
難!
USB-A接口?被蘋果革了
上面說過,它只有USB-C,沒有USB-A接口,是真的很不方便,我的2.4G無線鍵鼠接收器、U盤、讀卡器全得靠轉接頭擴展塢續命。
你說藍牙模式?呵呵,鼠標延遲、鍵盤偶爾卡頓的酸爽,誰用誰知道。我用的羅技MX Master 3還好點兒,低端的鼠標更是難用,還得是2.4G才靠譜啊!
所以,擴展塢還是得用上……
macOS系統用起來如何?
說實話,它真的不如windows流暢好用。但好在用戶數量少,app的廣告相對少一些,用起來乾淨一些,但蘋果的電腦系統有些地方還是蠻糟心的。
首先是Command和Ctrl鍵位錯亂,這個其實是一個習慣問題,蘋果的cmd+快捷鍵其實用起來更舒服(按鍵之間距離更短,手小的用戶好上手),但幾十年的Windows經驗讓人很難適應。
然後是很多Windows上好用的小軟件和工具,在macos上一律欠奉,或功能閹割,比如街機模擬器、winRAR這類,Mac上很難找且不好用。
還有蘋果的圖形渲染模式,天生對低分辨率顯示器適配很爛,連自家的2012款1440x900分辨率屏的MacBookPro都很糊,如果你用的2K、FHD分辨率顯示器接Mac mini,那麼畫面中的文字看起來是真的難受。要用的舒服,必須是4K顯示器起步,最好是5K。
不過mac系統有很多好用的地方,比如finder裏開啓“分欄視圖”+“標籤分類”,文件檢索效率提升;另外還有“空格鍵預覽”功能,jpg、mp4、mov、psd、pdf等格式文檔視頻,都可以快速預覽,徹底告別反覆打開關閉的繁瑣,比Windows不知道強到哪裏去了。
必備配件
關於必備配件的推薦,我這裏重點說三件我正在用的東西:
帶硬盤盒子功能的擴展塢、大尺寸4K顯示器、高質量藍牙鼠標
它們分別是
MOVESPEED移速mini擴展塢硬盤
莫比烏斯31.5寸4K顯示器EX321UX
羅技MX Master 3鼠標
擴展塢+移動固態硬盤二合一
MOVESPEED移速mini擴展塢硬盤
Mac mini有兩大殘疾:內置存儲太小、接口類型不夠豐富。
而移速這款mini擴展塢硬盤,以Mac mini底座的形態,擴展出了1個USB-C、3個USB-A、2個存儲卡讀卡器、1個後置音頻接口、以及一個支持4K60Hz輸出的HDMI。這還沒完,它還內置了一個固態硬盤,從512G~4T可選。
總結一下就是:這個配件用一個接口,擴展出了功能豐富的擴展塢+大容量硬盤,一個產品解決Mac mini的兩個困擾,真的很方便!
而且它的外觀設計與Mac mini如出一轍,同樣使用了全金屬材質、長寬尺寸也與Mac mini相仿,疊在一期非常和諧,也讓桌面看起來很整潔,尤其適合追求極簡桌搭的用戶,
對於有強迫症的人來說非常nice了。
另外,從頂部看,它設計了諸多“鰭片”,通過金屬的強大導熱能力來輔助Mac mini散熱。雖然Mac mini本身發熱就不高,但這樣一來就更涼快了!
它提供的3個USB-A口個1一個USB-C口,在機身上都標明瞭速率,從5Gbps到10Gbps不等,性能足夠外接移動固態硬盤等高速傳輸的外設了。但我主要用來接無線鍵鼠的2.4G接收器,以減少在藍牙模式下的延遲和干擾。
而SD+TF雙讀卡器的配置,直接讓Mac mini化身工作站了,這倆接口可以同時用,且最大160MB/s的速率,可以把相機的照片視頻快速導入到電腦裏,比普通讀卡器更快更方便。
另外,它擴展出的HDMI接口,也方便我們用不含USB-C視頻輸入的老顯示器做雙屏辦公了,這點真的很貼心。
然後講一下它的重點,它內置了大容量固態硬盤,只要插到Mac mini上就能直接用,輕鬆擴容,而且無需格式化初始化等操作,對小白非常友好。
並且這個產品提供了512G~4T容量可選,512G款只要800、1T也只需要1000,這個價格比蘋果256G賣1500的操作良心多了!何況這個產品還提供了擴展塢。
關於性能,我用BMD的測速工具做了一個測試:
讀寫速度爲915MB/s和1103MB/s,這個性能看似不如Mac mini內置硬盤,但其性能也已經足夠強力,完全可以當做電腦的內置硬盤來跑工作任務。
實際使用中的體驗,我用Lightroom照片處理來講一下,對於Lightroom這樣對CPU、硬盤要求都高的圖片批量處理導出工具來說,MOVESPEED移速mini擴展塢硬盤的表現還是非常絲滑的,在Mac mini上使用,調色後預覽圖生成速度很快、導出JPG格式的效率也很高,基本與內置硬盤的體驗無異,完全可以拿它當做內置硬盤來使用!
整體來看,移速這個擴展塢+固態硬盤擴容的產品,還是非常實用且優雅的,這就是我推薦的必入配件第一名。
另外,這款產品擴展塢硬盤即將推出40Gbps版,擴容硬盤速率可以達到我手裏這款的3倍!如果你有剪輯多軌4K ProRes視頻等需求,顯然40Gbps版更適合你。
遊戲辦公兩相宜 有錢就上
莫比烏斯EX321UX3A遊戲專用顯示器
坦白講,這臺顯示器是專爲3A遊戲而設計的,各種功能也專爲3A遊戲而優化,玩遊戲是真的爽:
它搭載的京東方首創玻璃基Mini LED,帶來了通透的顯示效果;1152個分區背光+HDR1000的HDR表現,讓遊戲畫面有着震撼、且過渡自然的高光與暗部展現效果。自帶的暗部平衡功能設置好後,不存在普通顯示器死黑一片的問題了。
色彩上,sRGB色域100%,P3色域99%,平均deltaE=1.39,SDR模式下,全局亮度達到了700多尼特,怎麼看都是頂級水平,而且這不僅是參數上的強,實際的體驗完全可以作爲專業顯示器來用、兼顧我的辦公需求。
以往我的老顯示器用lightroom給照片進行調色時,需要用我手上色彩最精準的iPad或MacBook Pro進行監看,現在只需要這塊兒屏就夠用了,在與蘋果的屏做對比時,幾乎看不出色彩差異。
唯一的問題是,它的價格實在是貴,所以我也不會推薦給所有人,我只分享了一下我的感受。但它頂級的遊戲體驗和不輸專業顯示器的色彩表現,讓我覺得這款顯示器還是物有所值的。
當然,平替也是存在的,諸如戴爾的P和U系列,價格適中,顯示效果和色彩也很優秀,大約在2000~3000元就能買到很棒的顯示器。
如果還嫌貴的話,還可以考慮使用SANC、機械師等國產品牌,4K顯示器大約在千元出頭,性價比非常突出。
最強最好用的Mac鼠標
羅技MX Master 3鼠標
這是我在2021年我花了460入手的,用了4年依舊好用(只是有點包漿了)!這款鼠標對於長久伏案工作的辦公黨、設計師、程序員、重度文檔處理者,以及追求“桌面無線化”的極簡主義者來說,這玩意兒真的值!
這款鼠標非常符合人體工學,手掌貼合度極高,長時間使用手腕無壓力,堪稱“防腱鞘炎神器”。而且它的類膚質塗層防滑且耐磨,側面的防滑條紋對“手汗黨”極其友好,4年後痕跡也是可以接受。
最牛的是它的全金屬MagSpeed電磁滾輪,切換成無極模式後,刷的一下可滑好多屏,處理長文檔或代碼時效率翻倍。而橫向滾輪方便我剪輯視頻、處理寬表格,體驗完美!
它的多設備協同做的也不錯,在筆記本和臺式機之間可以跨屏操作,甚至跨系統文件傳輸。 不過我用的比較少,感覺實際用起來不夠完美。
另外,我用過十多個鼠標,它的藍牙是我用過的最穩定的,在Mac系統上的延遲表現也很好,所以我說它非常適合Mac mini。
還有一點,它不挑桌面,暗光、玻璃面都能穩如磐石、精準追蹤,像我這種不喜歡用鼠標墊的用戶用它真的是太舒服了。
這是我推薦的Mac mini必入配件第二名。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尺寸有點大,手小的朋友用起來會很不習慣!建議先去實體店試握一下。而且它的日常價較高,一個鼠標小五百(促銷也400以上),能買別家10個以上了。
最後,再多嘴一句,我去年看到有廠商開始原封不動照搬其設計了,再次證明其經典的含金量。
而其他的配件,諸如鍵盤什麼的,建議按照喜好買就行,我不做過多推薦~
最後
說了這麼多,Mac mini究竟值不值得買,那肯定是值得的。我總結一下,Macmini M4擁有:
全新換代升級的小巧外觀設計;
高效的性能和安靜的使用體驗;
國補+各種騷操作後不到3000的超低價位。
以上樸實無華的組合拳,直接把其他同價位的迷你主機按地上摩擦。
但如果你問我推不推薦?我只能說——而真香的前提是需求匹配,雖然這可能是蘋果史上最划算的電腦產品,但別忘了,買完主機還得配顯示器、鍵盤、鼠標、擴展塢、移動固態硬盤……一整套下來還是得花費至少1-2k元、甚至更多。
目前來看,國補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理性購入。所以買之前一定要想好咯!
而關於配件方面,我推薦的幾個也確實很好用,各位也可以按需選購。
最最後,作爲資深果粉的我想要說一句題外話,真的感慨,現在市場上最遵守國補和商業規則的品牌裏,蘋果絕對在前列,無論是2025全新的MacBookAir M4款,亦或是iPhone 13-16,他們都實現了折後疊加國補的真低價,多多少少還是真的讓利給用戶了。必須狠狠的點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