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與大家分享的英睿達P3 Plus解析文章熱度挺高,這也讓我發現,大家對這類半速PCIe 4.0 SSD還有很大需求的。
關於269元1TB的TLC原廠固態硬盤,英睿達P3 Plus 1TB詳細解析
不過英睿達P3 Plus這塊盤只有1TB版本還能湊合看,其他容量沒啥吸引力,而且最近工包店保(無保)版的價格也暴漲了六七十元,所以就有兄弟們又去挖掘新的入門級好盤了。
巧的是,前幾天有羣友發現了佰維的新品SSD M350,600多元就能買到2TB,售價比較親民,性能和質保政策也挺不錯,於是入手後託我幫他測試一下。
此前佰維在普通消費者中聲名不顯,但實際上是國內少數幾家做到上市的存儲大廠之一,像宏碁、宏碁掠奪者、惠普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存儲品牌,都是它在幕後生產和運營。我對這家廠商算是挺熟悉了,去年還測試過它家的旗艦盤NV7400,另外像GM7、GM7000等型號也做過測試報告。
佰維優勢不僅在於規模更大,更爲關鍵的是它還有自己的IC封裝廠,可以把自己封裝的優質NAND顆粒留給自己用,在口碑和品控方面要比顆粒全靠外採的雜牌靠譜得多。
所以本次就爲大家帶來佰維M350 2TB的測試報告,希望能給有意入手SSD的兄弟們提供一些參考。
產品解析
佰維M350提供了500GB、1TB、2TB和4TB四種容量供玩家選擇,本次網友借給我的是2TB的版本,有一說一,天藍配色的包裝盒還是非常鮮亮的,個人很是喜歡。
從廠商的標稱參數上來看,我手頭這條佰維M350 2TB的順序讀取速度爲5200 MB/s,順序寫入速度爲4800 MB/s,同時隨機讀寫性能分別是400K IOPS和600K IOPS,定位是比較典型的入門級PCIe 4.0中速SSD,這一點倒是與其定價比較匹配。
同時,佰維給M350 2TB提供的質保方案是5年/800TBW,哪個先到就以哪個爲準,比同級別的入門SSD給的更加大方。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足夠用了,畢竟正常使用的話,普通用戶基本一年也寫不了20TB。
打開包裝,其內除了SSD本體和紙質說明書外,還附贈了用來安裝的小螺絲刀和M.2螺絲,這一點是國產SSD的特色服務,還是挺貼心的。
接下來瞅瞅佰維M350的本體,正面覆蓋了一層同樣是天藍色的石墨烯複合散熱貼,有一說一我甚至覺得比它們家NV7400之類的旗艦型號都要好看。
佰維M350屬於典型的單面顆粒佈局,其優勢在於,可以將元器件集中在一側,發熱能夠通過散熱貼集中發散出去。
這樣的佈局,再結合溫控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整塊SSD的溫度。不僅能保持長時間遊戲或者生產力場景下的穩定性,還適合給筆記本、迷你主機等散熱環境惡劣的設備擴容,同時也可以改造成移動固態硬盤使用。
由於這塊盤是網友借給我測試的,這裏就不方便撕下散熱貼了,就借一張博主@昭華凋 拍攝的拆解圖吧。
從圖中看,佰維M350主控芯片使用的是慧榮SM2268XT2,由4枚NAND顆粒共同組成了2TB容量,並且沒有獨立的DRAM顆粒。
對大部分用戶來說,SSD採用DRAM-Less無緩方案沒啥問題,畢竟像佰維NV7400、致態TiPro7100之類的滿速PCIe 4.0 SSD也同樣如此,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有緩盤和無緩盤在中輕度負載場景中的使用體驗已經沒啥差別了。
現在的無緩方案已經非常成熟了,基本都會搭載HMB技術,通過佔用一小部分電腦內存(一般在40MB以內)來替代SSD上的獨立DRAM緩存顆粒,以實現存儲簡化版的FTL映射表的目的。
與此同時,佰維M350也有SLC Cache技術的加持,所以在SLC緩存容量範圍內可以提供更加精簡的FTL映射結構、更低的讀寫延遲和更高的混合性能,這也使得HMB技術得以借用較小的主機內存容量來達成接近有緩SSD的隨機讀寫性能,在玩遊戲或者導入剪輯素材之類的場景,同樣能大幅提高加載速度。
從絲印來看,佰維M350的NAND顆粒應該是佰維自己封裝而來,再使用flashid查看一下,原來搭載的是美光的232層堆疊N58R QLC顆粒:
通電上機,首先使用CrystalDiskInfo看一下佰維M350的基礎S.M.A.R.T信息。可以看到這塊全新出廠的SSD支持NVMe 1.4協議標準,只有1次通電記錄。這裏我估計它應該是爲了進一步改善讀寫性能,用了48GB左右的OP(Over-Provisioning,預留空間),所以可用容量是2000.3GB(十進制)。
再進一步查看更多的S.M.A.R.T信息,可以看到佰維M350給了5個功耗檔位,最高才只有5W,這個功耗水平是相當低了,不僅在筆記本等移動設備中可以增加續航,而且發熱還會更小,好評。
此外還可以看到,這款SSD提供了一個物理溫度傳感器,並且溫控策略比較保守,警告溫度爲75℃,溫度牆爲80℃,超過溫度牆就會觸發閾值進而降速控溫。經過我自己的測試,這塊盤在不加裝散熱裝甲的情況下溫度也已經足夠低了,基本不用擔心它的發熱問題。
佰維M350 2TB在Windows中的實際可用容量爲1863 GB,這是由於二進制與十進制的轉換關係造成的顯示問題,幾乎所有消費級固態硬盤都是如此,並非是廠家虛標。
測試平臺
大致瞭解了一下佰維M350 2TB這塊盤,接下來我們就來實際測試一番吧,本次測試使用的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CPU:Intel i9-14900K
主板:AORUS Z790 XTREME X
內存:宏碁掠奪者 Hera影鋒 DDR5-8200 24GB x2
系統盤:Intel傲騰900P 280GB
對拷盤:致態TiPlus7100 4TB
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 23H2、Ubuntu 24.04 LTS
性能測試
1.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能夠非常直觀的展示SSD在SLC緩內的讀寫性能表現,不僅是我們用戶最常用的硬盤測試軟件之一,而且大部分SSD廠商的標稱參數也是由該軟件測試而來。
在對佰維M350格式化後,首先使用CrystalDiskMark來對這款SSD進行測速,結果如下圖所示:
空盤狀態下 ,佰維M350的順序讀取速度爲5932 MB/s,順序寫入速度爲5661 MB/s,都要大幅度超過標稱參數,對於有高速、高負載讀寫需求的場景來說,能夠顯著提高效率。
而大家最關心Q1T1 4K隨機讀取速度也達到了90.75 MB/s,這個表現在入門級SSD中非常亮眼,和旗艦級的PCIe 4.0 SSD區別不大。
與此同時,佰維M350的4K隨機讀寫性能也很實誠,其中隨機讀取達到455K IOPS,隨機寫入更是達到了1046K IOPS,超過了標稱參數將近兩倍。
懷着好奇心,我又將這塊盤分別填充到了50%半盤和90%滿盤佔用的狀態,並分別進行CrystalDiskMark測試,可以看到幾乎沒啥性能變化,性能發揮相當穩定。
2.Windows大文件讀寫
Windows的文件資源管理機制其實很拉胯,以咱們平時最常用的複製——粘貼操作爲例,在Win10下單進程的實際讀寫速度通常在3 GB/s左右;即使升級到Win11,單進程寫入速度也基本很難超過4.5 GB/s。
在這裏我使用FIO生成了一個100GB的不可壓縮僞隨機數據測試文件,分別在佰維M350和對拷盤之間互相複製粘貼。
最終記錄下的寫入曲線如下圖所示,由於有着SLC緩存的加持,佰維M350的性能發揮還是比較穩定的,讀取時能穩定在3.65 GB/s左右,寫入時更是能穩定在3.9 GB/s左右:
3.PCMark 10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
很多朋友很關注將SSD作爲系統盤時的使用表現,這裏我們使用PCMark10的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功能,來對SSD實現量化打分評估。
在這項測試中,佰維M350 2TB在空盤狀態下得分爲3790,可以看得出對主控的調校真的用心了,和西數SN850X之類的滿速PCIe 4.0 SSD處於差不多的水平:
4.3DMark存儲基準測試
3DMark 存儲基準測試是一項專用組件測試,用於衡量現代 PC 存儲設備對遊戲體驗的影響,它支持所有最新的存儲技術,更適合用來對SSD進行測試,對我等遊戲玩家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在空盤狀態下,佰維M350 2TB的得分爲3690分,平均帶寬636.48 MB/s,依然是PCIe4.0 SSD裏的中上游水準,各遊戲項目的具體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5.全盤讀寫曲線
爲了深入探索佰維M350 2TB的SLC緩存方案,這裏我們對其進行RAW格式下的全盤範圍順序讀寫測試(128KB,Q32T1),並以曲線圖的形式爲大家展示。
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佰維M350在RAW格式下的平均順序讀取速度竟然接近7000MB/s,遠超官方給出的5200MB/s的標準,也比我自己在CrystalDiskMark中測試的結果要高得多。
這個狀態在之前測試英睿達P3 Plus的時候也出現過,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感覺像是在進行RAW讀取時突破了主控的性能封鎖,跑出了NAND顆粒本身的接口速度上限,還是挺神奇的。
接下來仔細觀察全盤寫入曲線,可以看到佰維M350採用了全盤模擬方案,在空盤狀態下使用了全盤容量的1/4,也即582GB左右用來生成SLC Cache,這也和絕大多數消費級QLC SSD的選擇一致,主要目的還是通過SLC Cache來加速SSD的寫入性能,同時在“先入緩——再回寫”的過程中,使得寫入QLC區域的數據更加有序,降低髒盤程度。
而在寫入數據量超過SLC Cache後直接進入了GC(垃圾回收)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佰維M350要一邊將SLC緩存中的數據回寫至QLC狀態,一邊還要兼顧新數據的寫入,所以寫入性能有所下降,維持在平均260 MB/s左右。
當然,這項測試更加偏向於理論,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實際使用SSD時,由於極少遇到500GB以上這麼高的單次寫入負載,所以其實很難碰到上圖中的緩外寫入降速情景,基本不會影響日常使用。
6.溫度測試
熟悉SSD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使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時,SSD要先後經歷多隊列的順序和隨機讀寫,在這個過程中基本會拉滿固態硬盤的讀寫負載。
此時如果SSD功耗、發熱較大,或者散熱措施沒做好的話,就有可能會遇到固態硬盤過熱降速的情況,導致測試結果出現偏差。
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CrystalDiskMark的測試過程,本身就是負載相當高的場景。
所以這裏我們就將佰維M350裸盤裝上開放式機架,在沒有主動氣流散熱的情況下,進行CrystalDiskMark測速,並記錄下這個過程中SSD的溫度變化和讀寫速率(室溫20.2℃)。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佰維M350僅憑一張薄薄的石墨烯散熱貼,在測速流程中始終未發生降速,CrystalDiskMark測試成績與加裝散熱裝甲時無異。
另外從傳感器回傳的溫度顯示,在整個測試過程中,佰維M350的溫度最高也只有60℃,遠未達到80℃的降速溫度牆,還是相當涼爽的。
總結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的測試項目了,感謝大家看到這裏。
從測試結果來看,佰維M350雖然是一款主打性價比的入門級PCIe 4.0 SSD,但是在各個測試項目中的表現都稱得上優秀,相較於它的價格來說是物超所值的。
再考慮到佰維這家國產存儲一線大廠大方的質保標準,以及支持個人送保的便利條件,那可以說這塊盤挺適合價格敏感型玩家選擇,用來裝系統、玩遊戲,或者作爲生產力工具都相當合適。
畢竟目前SSD市場又啓動了新一輪減產漲價行情,在600多元的價位,是真的不好找比既比它性能強,又比它質保好,牌子還比它硬的2TB競品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