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崛起》遊戲背景科普(萬字解讀)

忍者組新作《浪人崛起》即將正式上線PC,這款遊戲去年我已經寫過不少攻略,今年繼續給大家聊聊這款遊戲,忍者組方面對《浪人崛起》的期待很高,也是他們的第一款開放世界遊戲,之前《仁王》和《臥龍》背景分別定在了日本戰國史和中國三國這種最熱門的歷史時期,在光榮社長的強烈推薦下,忍者組新作就定在了日本幕末時期,這段歷史其實相當冷門,很多已經白金的玩家可能也幾乎不瞭解那段歷史,今天這篇文章就將那段歷史揉碎了給大家講講。

01 浪人與武士

《仁王》系列的歷史背景定在了日本的戰國時代,主角正是東瀛傑洛特、最著名的白人武士威廉·亞當斯,原型三浦按針,也就是去年的FX熱播劇《幕府將軍》裏的主角。在日本的歷史和文化中,武士是最具有代表性和象徵意義的符號,也是日本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浪人崛起》中的“浪人”則是武士階層中最特殊的羣體,他們的身份和命運與傳統武士截然不同。

“浪人”字面意思是“流浪的人”,具體來說就是指失去大名庇護的武士。武士階層最早起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地方領主爲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利益,開始建立私人武裝力量,最初是爲了應對地方衝突,這些武裝人員既要種田又要打仗,但是逐漸職業化,演變爲一種制度化的軍事組織,形成了武士階層的雛形,公元12世紀,源賴朝創立鎌倉幕府標誌着日本進入了武士掌權的時代,幕府也成爲日本權力的中心。

《仁王》系列背後的日本戰國史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室町幕府後期,中央權力逐漸削弱,地方大名開始崛起,其中最有標誌性的三位大名是尾張國的大魔王織田信長、猴子豐臣秀吉和三河國的老烏龜德川家康,最終德川家族在江戶城建立起德川幕府,德川家的將軍是日本最高統治者,地方領主大名擁有自己的藩國,按照與德川家的親戚關係以及在關原合戰中的出力情況,被分爲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

遊戲圈經常提起的御三家,就是來自德川幕府的一個專有名詞,最早其實是指可以繼承德川將軍位的紀伊家、水戶家和尾張家。德川幕府時期,武士階層成爲統治階級的核心,日本也分爲“士農工商”四個等級,但是其中的“士”指武士位於社會最頂層,直接隸屬於德川幕府的高級武士稱爲旗本,他們是幕府將軍的直屬家臣,旗本通常擁有較高的俸祿(以稻米爲單位計算,稱爲“石高”),隸屬於大名(地方領主)或其他上級武士的家臣被稱爲御家人,最低級的武士被稱爲足輕。

但是到了《浪人崛起》中的幕末時期,整個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的動盪,像將軍和大名依然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和財富,但是作爲統治根基的武士階層卻受到衝擊,特別是佔據武士階層大多數的中下級武士,他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差,許多低級武士依靠微薄的俸祿勉強維持生計,而一些貧困地區大名主公家也沒用餘糧了,一些武士被主公家趕出去就會淪爲浪人。

很多寫幕末的大河劇也詳細描述了這些場景。浪人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生活更加艱難,許多人被迫從事非法活動,比如當打手,甚至是成爲海盜,像日本戰國混亂時期,也有很多浪人失去了原有的領主,選擇成爲海盜或僱傭兵,流竄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搶劫和燒殺,也就是戰神戚繼光掃蕩倭寇的故事。浪人羣體一直也是日本文學、戲劇和電影中的重要主題,像黑澤明導演經典電影《用心棒》就是講述浪人武士三十郎的故事。

講到這裏,大家可能會覺得浪人社會階層很低很慘,但可別忘了浪人再慘也是武士階層的衍生物,即便淪爲乞丐,浪人仍然可以佩戴刀劍,如果農民、商人等平民階層做出對武士的冒犯行爲,他們可以直接行使斬舍御免的權力,即直接斬殺平民以維護武士的名譽和地位,德川幕府依靠這套制度維持了將近300年的穩定統治,直到一場黑天鵝事件,徹底改變了日本歷史。

02 黑船來航

《浪人崛起》序章,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裏,率領四艘蒸汽動力戰艦(即“黑船”)駛入江戶灣(今東京灣),這些戰艦塗有黑色防腐塗層,所以被日本人稱爲黑船(也有說法是因爲船上冒出黑煙),戰艦配備了先進的火炮和蒸汽動力技術,給日本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佩裏向江戶幕府遞交了一封美國的國書,要求日本開放港口進行貿易,這件事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船事件”,成爲整個日本近代史的開端,也是日本幕末史的元年。

在日本文化中,“黑色”常與不詳、恐怖或未知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我們主角扮演一名黑州藩的隱刀,奉命刺殺馬休·佩裏,象徵着傳統武士精神,這個劇情實際上是對黑船事件的一種戲劇化再現,因爲在德川幕府統治下,日本實行了長達200多年的“鎖國”措施,僅允許有限的對外貿易(比如與荷蘭、中國等國家),日本民衆對西方的先進技術非常恐懼,武士階層面對外來威脅表現出非常無奈與掙扎的心情,最終具現爲遊戲開場的刺殺任務,覺得只要殺掉了佩裏將軍,日本的危險就能解除。

這裏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高分經典大河劇《龍馬傳》,福山雅治飾演的坂本龍馬將這種心理演繹得淋漓盡致,遊戲中我們也會遇到龍馬,這是後話。主角是黑州藩浪人,日本歷史上沒有黑州藩,但是有和黑州藩名字很像的長州藩,長州藩是幕末時期最重要的藩之一,它與薩摩藩一起組成了“薩長同盟”,成爲推翻德川幕府的核心力量,本作中的人物高杉晉作、桂小五郎以及日後的日本名相伊藤博文,都是長州藩人,面對黑船來襲,日本這邊恰好又是幕府最爲混亂的時期。

03 幕府將軍病逝

1853年7月8日,佩裏將軍黑船來航,這一年是德川家的第12代將軍德川家慶在位,當時家慶已經病重,幕府內核心話事人爲老中首座阿部正弘,結果到了7月27日,黑船事件發生後不到20天,家定公去世,只留下唯一的兒子德川家定,但是德川家定身體病弱,腦子還不好使(患有小兒麻痹症),平時只有乳母能聽懂他的話(下圖爲《篤姬》中的德川家定,堺雅人飾)。

所以阿部正弘就召集了御三家的德川齊昭(前水戶藩藩主)、親藩大名松平慶永(春嶽、越前藩藩主),以及外樣大名島津齊彬(薩摩藩藩主)一起商量對策,日本幕末開明政冶家勝海舟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嶄露頭角,提出了海防意見書因此受到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的賞識。次年2月,馬休·佩裏再度前來重申對幕府開國的要求,最終幕府在1854年3月31日簽訂《日美和親條約》,接下來又接着簽了《日英和親條約》、《日俄和親條約》和《日荷和親條約》,標誌着日本德川幕府的鎖國策略徹底被摧毀。

這一系列的條約簽訂,也徹底摧毀了武士們的信仰,一些忠於幕府的中下級武士本來就日子不好過,再加上敵人入侵,這些武士主張攘夷以維護日本的獨立性,而隨着經濟發展,日本商人階層崛起,武士的傳統特權受到挑戰,這些武士逐漸發展成爲佐幕派。而底層農民和普通民衆對外界缺乏瞭解,因此更容易受到攘夷思想的影響,因此選擇支持幕府,也成爲與西方開戰的主戰派。

與此同時,一些具有國際視野的武士認識到黑船技術的先進,他們認爲恰恰是幕府的無能導致日本積貧積弱,他們反而將目標對準了德川幕府,希望主動學習西方技術,推翻幕府以建立現代化國家,其中尤其是長州藩、薩摩藩的浪人武士,成爲開明派的代表,組成了倒幕派。佐幕派和倒幕派之間的矛盾,也是《浪人崛起》中最核心的驅動力,

04 倒幕派

倒幕派代表人物有最傳奇的浪人坂本龍馬,坂本龍馬本來是土佐藩的藩士,19歲時前往江戶學武,成爲北辰一刀流劍術高手,同時也擅長使用西式手槍,在黑船事件之後,坂本龍馬選擇脫離土佐藩,成爲一名浪人,但是誰也沒想到一位浪人居然成爲推翻幕府的核心人物,《浪人崛起》中,我們隨着坂本龍馬的步伐一起來到橫濱,去拜訪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吉田松陰。

吉田松陰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思想家,出生於長州藩,自幼學習兵法和儒學,爲日本陽明學派的代表人物,在黑船事件後,吉田松陰因未得藩主允許到外地遊歷,被剝奪士籍和食祿,成爲一個浪人,吉田還因爲偷渡美國被關押一年,出獄後被命令回到老家閉門思過。1855年,吉田松陰接辦了叔父玉木文之進的“松下村塾”,開始講學,他的學生包括久坂玄瑞、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倒幕維新領導人。

遊戲中,坂本龍馬抵達橫濱後就遇到了長州藩的桂小五郎,兩人遇到了美女藝妓村山多加,然後一起去喝了花酒。桂小五郎即木戶孝允,幕末長州藩的重要人物,早年曾拜吉田松陰爲師,學習兵法和政治思想,後來成爲尊王攘夷派的中心人物,桂小五郎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並稱爲明治維新三傑,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均爲薩摩藩下層武士,但彼時這些浪人武士還沒有崛起成爲影響日本局勢的核心人物,我們接着聊德川幕府上層大人物們的故事。

05 安政大獄

1853年,黑船事件發生,第12代將軍德川家慶去世,繼承人德川家定患有先天性疾病,幕政由老中阿部正弘把握,阿部從原來的譜代大名爲政冶中心,轉而將雄藩的藩主納入到核心圈來,近江國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井伊直弼告訴阿部正弘,“必須臨機應變,積極交易(臨機応変に対応すべきで、積極的に交易すべきである)”,井伊直弼主張實行開國,1854年安政1年,井伊直弼直接擅自做主張與西方簽訂條約。

井伊直弼這種開國的舉動激起了很多保守派的不滿,但是兩派的爭論還不僅僅在是否開國,還有接班人問題上面,第13代幕府將軍本身就有病,沒有繼承人,幕府內部分爲兩派,一派支持德川齊昭的兒子德川慶喜,由於德川慶喜繼承了一橋家也被稱作一橋慶喜,所以支持慶喜的被稱爲一橋派,主要大名有水戶前藩主德川齊昭、尾張藩主德川慶勝、福井藩主松平慶永、薩摩藩主島津齊彬和越前藩主山內容堂,而井伊直弼支持與將軍血源更近的紀州藩主德川慶福繼任將軍,這一派被稱爲南紀派。

1857年安政4年,阿部正弘去世,第二年在松平忠固和水野忠央(紀州藩副家老)等南紀派的策劃下,直弼就任大老,半年後又在沒有天皇敕許的情況下,私自同美國簽署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又用強力手段把責任推給自己一派的堀田正睦、松平忠固,轉而將間部詮勝等人接任,將軍家定聽從井伊直弼的決定,立紀州藩主慶福爲繼嗣,強力打壓一橋派,強令齊昭和松平慶永等人蟄居,井伊直弼也由此成爲日本武士們的公敵。

開局中我們去執行暗殺任務,就在即將暗殺成功的時候,一位戴着面具的青鬼武士出手救出佩裏,青鬼武士即間部詮勝,也是井伊直弼擔任大老時的老中。1858年安政5年,井伊直弼隨後又與荷蘭、俄羅斯、英國、法國簽訂了類似的條約,孝明天皇對於直弼所作所爲十分不滿、偷偷給水戶藩發了《戊午密敕》、呼籲剷除無視武家秩序的直弼,而直弼要求水戶藩交出密敕、同時派遣間部詮勝上洛、調查密敕有關的人物。

1859年8月,天皇對水戶藩等下達的《戊午密敕》被搜出,同一時間,朝廷中與幕府持相同立場的關白九條尚忠遭到撤職,9月老中間部詮勝、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義等人前往京都,逮捕梅田雲濱、近藤茂左衛門等人,被捕的志士們遣送江戶,在江戶的傳馬町接受審訊後,處以切腹或死刑等酷刑,而幕閣之中川路聖謨和巖瀨忠震等非門閥出身的開明派幕臣也有遭處分,這場由井伊直弼發起的清洗運動被稱作“安政大獄”。

06 櫻田門外之變

但是反對井伊直弼的勢力並未就此消停,1860年3月24日,井伊直弼於櫻田門外(今東京都千代田區的警視廳正對面)被水戶藩浪人暗殺,史稱櫻田門外之變,享年45歲。遊戲中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天誅井伊直弼,《浪人崛起》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你可以作爲衆多歷史事件的見證者,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歷史的發展進程。

櫻田門外之變這件事太過於偶然,常常與戰國時期的“本能寺之變”聯繫起來,都是黑天鵝事件,如果這兩件事不發生,日本歷史很有可能會走向不同的過程,遊戲中其實還摻雜了不少戰國時期的元素,這裏也聊聊日本幕末大名們的故事。遊戲中稱呼井伊直弼爲赤鬼,這個典故來源於井伊直弼家的初代藩主井伊直政,井伊直政外號“井伊的赤鬼”,是德川四天王、德川三傑和德川十六神將之一,在德川家衆多譜代大名中石高收入最多。井伊直政招攬了武田舊臣,從170人發展到4000餘人,組建了令人聞風喪膽的“井伊赤備隊”,由於鎧甲軍旗均爲硃紅色,而且作戰勇猛果敢,所以有人稱井伊直政爲“赤鬼井伊”。

幕末史中最重要的兩大強藩都能追溯到戰國時期。薩摩藩的大名是島津氏,島津義弘控制了大半個九州,關原之戰時,島津氏屬於西軍,但舊有領地得到德川家康的承認;長州藩的大名是毛利氏,毛利元就被譽爲“戰國第一智將”,孫子毛利輝元在關原合戰中擔任西軍總大將,關原合戰後,領地被德川家康削減,有趣的是倒幕派兩大強藩當年都是西軍,最終成功終結了德川家的統治。

井伊直弼這個人剛愎自用,既是日本開國的功臣,但同時他的強力手腕又導致大量的開明派遭到貶謫,造成幕臣人才流失,井伊直弼這些操作也被看作是幕府滅亡的原因。遊戲中另一位大人物篤姬戲份也不少,當時薩摩藩主島津齊彬本來打算在安政大獄之前上洛,但是突然離世,這段故事可以參考大河劇《篤姬》,因爲齊彬的急死太過突然,而且時間又過於巧合,也有說法是一直覬覦藩主之位的島津久光(忠教)與井伊直弼共謀的結果,島津久光的玄外孫正是如今日本的明仁上皇。

07 尊王攘夷

井伊直弼被暗殺之後,攘夷派勢力迅速抬頭,他們主張和外國直接開戰,驅逐外國侵略者,日本的下級武士和浪人聯合起來,打着尊王攘夷的口號,反對幕府對外國的妥協,沒有井伊直弼的約束,這些口號很快變成實際行動。1862年9月14日,薩摩藩武士因英國人騎馬穿越藩主島津久光的出行行列,認爲其無禮,遂殺死一名英國人,重傷兩人,引發生麥事件,事件導致7艘英國軍艦炮轟鹿兒島,史稱薩英戰爭;長州藩的軍事行動遭到列強的強烈報復,導致長州藩認識到攘夷的不可行,轉向主張開國。

1863年9月5日,長州藩武士炮擊通過下關海峽的美國、法國、荷蘭船隻,引發下關事件,列強又以下關事件爲藉口,組成英法美俄聯合艦隊.佔領下關炮臺,索賠300萬美元。薩摩藩認識到攘夷的不可行,轉向與英國建立貿易關係,而且後來雙方還結成了同盟。最後哭笑不得的是兩家攘夷口號喊得最兇的兩大藩國,在與西方打交道喫虧後,反而成爲最早與西方建立貿易往來的藩國。但是薩摩藩和長州藩的轉向,不代表整個日本能夠快速轉向。

08 公武合體

下級武士們推崇尊王攘夷,上層的幕府代表武家,天皇代表公家,遊戲裏篤姬說自己會繼承義父的遺志,幕府開始興起公武合體論,即聯合京都朝廷(公家)和江戶幕府(武家),整合所有的力量來應對內外挑戰,其實可以視作幕府權威不再,只能借用朝廷的力量去壓制尊王攘夷運動,避免幕府倒臺,強化幕府地位,公武合體論直接導致了和宮下嫁事件。

安政五年(1858年),第十三代將軍家定病逝,享年35歲,井伊直弼力挺紀州藩主德川家茂接任第十四代將軍;1860年3月,井伊直弼遭遇櫻田門外之變被暗殺,第二年孝明天皇之妹和宮與第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定親,婚禮在1862年舉辦.。

09 新選組

文久三年(1863年),上面提到尊攘派製造了一系列襲擊外國人的事件,在此期間尊王夷派志士聚集到京都,開始到處暗殺反對他們的人,稱其爲“天誅”,尊攘派中的長州藩與過激派公家共同策劃在孝明天皇出巡時,還迫使天皇發出“親征攘夷”的詔書,相當於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長州藩的行動早就被死對頭薩摩藩盯上,幕府和公武合體派對尊攘派的過激行爲感到不滿,同年爆發了文久三年八月之變,以薩摩、會津兩藩爲首的強藩大名,將長州藩驅逐出京都,三條實美、壬生基修、錦小路賴德等尊攘派公卿七人逃奔長州,史稱七卿落難。

元治元年,長州藩的尊攘派志士在池田屋聚集,商討計劃,打算在強風之日在御所放火,暗殺一橋慶喜和松平容保,再將孝明天皇帶至長州,而新選組經過排查,鎖定了尊攘派志士的聚集地點,6月5日,新選組成員近藤勇、沖田總司、永倉新八、藤堂平助、土方歲三、井上源三郎、齊藤一和島田魁發起襲擊,池田屋事件爆發,尊攘派的激進分子遭受重創,這段歷史可以看《新選組》。

同年,久坂玄瑞等率長州藩兵入京都,與幕府操縱的京都守護軍激戰,這一次長州藩軍隊對抗的是幕府聯軍(包括幕府軍、薩摩藩軍、會津藩軍等),由於寡不敵衆,長州軍最終慘敗,來島又兵衛進攻京都御所西側Ha御門附近,遭會津、薩摩二藩藩兵擊退,來島又兵衛受傷切腹自盡,久坂玄瑞攻御所南側堺町御門,遭越前藩藩兵擊退,久坂玄瑞戰敗自殺,史稱禁門之變、Ha御門之變。 

(由於篇幅原因,暫時先更到這裏,明天繼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