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卡普空IP大作《怪物獵人:荒野》Beta二測明天將會開啓,昨天官方突然在STEAM上架基準測試工具,以往可從來沒有這麼接地氣呢,看來是向黑猴靠齊了。去年Beta一測的時候硬核也仔細考究過《怪物獵人:荒野》的配置需求,新一代RE引擎加持下(龍之信條2同款),顯卡門檻確實不低,顯存需求尤其大。
如今遊戲發售在即,這篇內容就用7款最新的AMD顯卡來快速測試一下,看看性能優化怎麼樣,對比Beta一測版本是否會有改善?
七款參測的AMD顯卡和平臺介紹
第一款是來自旗艦級的藍寶石RX 7900 XTX白金版,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爲簡潔,也符合AMD主題色,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六根鍍鎳熱管等高規格用料,4K玩家選擇它性價比挺高的。
第二款則是定位次旗艦的藍寶石RX 7900 XT超白金OC L,外觀採用銀灰色金屬導流罩+單側靈動島RGB燈條設計,擁有七根鍍鎳熱管、全銅底座、鋁鎂合金框架等豪華用料,是AMD高端非公版的代表之作。
第三款則是定位高端的藍寶石RX 7900 GRE超白金,外觀採用銀灰色金屬導流罩+單側靈動島RGB燈條設計,和XT不同的是規格——採用五根鍍鎳熱管壓制,其他配置合金框架、飛翼軸流快拆扇、加厚鰭片等配置一應俱全。
第四款是同樣次高端定位的藍寶石RX 7800 XT超白金,整體用料看齊上述的GRE,而RX 7000的超白金系列有兩大設計是非常不錯的,第一方面是外接輔助風扇接口,這並不是爲了提供更多接口,而是讓機箱風扇能更好聯動顯卡工作。第二方面是雙BIOS便捷切換,在系統軟件中也能切非常方便。
第五款則是中高端定位的藍寶石RX 7700 XT白金版,外觀還是採用白金版代表性的紅色元素進行點綴,大尺寸雙飛翼軸流扇的設計,也使之尺寸達到了280mm長,是一款精通2K分辨率的遊戲顯卡,4K分辨率尚可入門。
第六款則是定位中端的藍寶石RX 6750 GRE 12GB極地版,外觀採用完全純白的導流罩設計,加持刀刃式軸流扇、四熱管散熱系統,性能方面完全碾壓同價位的RTX 4060,至少能領先一個身段,是2K遊戲顯卡中相當不錯的性價比選手。
最後一款則是藍寶石RX 6750 GRE 10GB白金版,外觀採用純黑素雅設計,內部擁有三根鍍鎳熱管、10層PCB、加厚鰭片、雙滾珠軸承風扇,定位是偏向性價比非公的,相比12GB版本更便宜一些,也是多一個2K遊戲顯卡的選擇。
搭配測試CPU是銳龍7 9700X,Zen 5架構調教下的八大核心,全核睿頻相當高,遊戲性能可以和銳龍7 7800X3D不相上下,搭配主板是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暗黑。
測試配置、畫質選項、FSR對比、光追和基準
簡單介紹一下本次測試的環境,銳龍7 9700X開啓PBO技術便於發揮最大CPU性能,搭配內存是兩根DDR5 6400C30 16GB*2(UCLK=MEMCLK同頻)組成雙通道,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達到最大化顯卡性能。
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已更25年最新補丁),顯卡驅動是AMD Adrenalin 24.12.1 WHQL最新正式版,順便簡單對比Beta一測時候的24.10.1版本,看看是否會有區別~
《怪物獵人:荒野》UI風格個人是挺喜歡的,交互邏輯很人性化,左邊是選項,右邊則是子選項及說明,大部分畫面選項,還能在右側區域展示不同檔位的畫面差異,而右上角設置了一個預計佔用顯存條形UI,方便玩家驗證顯存是否充足。
遊戲支持NVIDIA DLSS 3.7、AMD FSR 3.1(包含更高畫質的Native AA)以及INTEL XeSS三種提升技術,並擁有極高、高、中、低和最低五種預設方案,看得出來,這款遊戲比較推薦玩家使用超分辨技術,極高畫質默認就是使用FSR畫質優先檔位,往下調預設檔位,FSR檔位也會隨之下調。
《怪物獵人:荒野》可自定義的選項超過20個,有不少寬廣地圖而設的,比如天空/雲朵品質、風流體模擬品質、植被搖拽、渲染消隱距離、遠景光影品質、沙/雪/品質等,也有相當講究細節的選項,比如物體光影顯示範圍、屏幕空間次表面散射,光看選項陣勢就覺得是一款3A級開放世界遊戲了~
更細緻的是,每個選項在右側區域還專門劃分了對CPU、顯示芯片以及顯存三者的性能影響,方便玩家瞭解選項作用和調節。
2160P預設極高畫質(改爲FXAA+TAA)
2160P預設極高畫質(FSR畫質優先)
2160P預設極高畫質(改爲FSR幀率優先)
《怪物獵人:荒野》在Beta一測的時候,FSR畫質優先檔就可以媲美原生FXAA+TAA,如今經過幾個月調教,就上述對比畫面來看,FSR畫質優先檔的質感和清晰度已經可以超遠原生,大家可以放大截圖留意一下主角的鬍子,而FSR幀率優先檔也不錯,大體畫面清晰度能比拼原生抗鋸齒,在部分細節上還略勝一籌,難怪卡普空敢直接把FSR當作預設畫質來使用了~
預設極高畫質+光線追蹤關閉
預設極高畫質+光線追蹤高
這次《怪物獵人:荒野》基準測試工具增加了光線追蹤支持,顯然正式版也會擁有,不過只是單獨的光線追蹤反射,光追預設的高、中、低檔位只是作用細緻程度不一樣,其實只有光追反射是極好的消息,一來真實的反射效果確實更容易讓人看出和光柵化的畫面差別,二來單層的光追技術對於顯卡負荷也沒那麼大。
這次《怪物獵人:荒野》設計的基準測試場景極爲豐富,有沙漠追逐和營地轉場植被/沙漠/綠洲再到營地,最後階段還會進入經典的美食品鑑環節(室內),一次測試下來足足有6分鐘之長,涉及不同類型場景其實還挺科學,畢竟玩家日常不會全是戰鬥,也會接觸NPC等等。
不過硬核也發現基準中的植被場景幀數波動特別大,所以這次除了基準結果的平均幀率,也用軟件記錄了基準測試時的最低幀率,以便更好反映植被場景的實時幀數,至於1% LOW幀等正式版性能穩定以後再折騰吧~
三種分辨率預設極高畫質和7900 XTX/XT光追幀率
上來硬核先測試了去年的24.10.1驅動,當時Beta一測最新就是這個版本,然後再測一下24.12.1最新正式版,發現兩版驅動幀率表現基本是沒差的,爲了遊戲運行更穩定,如果還是安裝的舊版本驅動,建議更新到24.12.1吧。
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原生抗鋸齒僅作爲對比參考,畢竟預設畫質本來默認就是開啓FSR,重點是FSR畫質是相當不錯~
七款AMD顯卡1080P預設極高畫質 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七款AMD顯卡1080P預設極高畫質 最低幀率圖表彙總
主流1080P分辨率,能看到好消息——所有顯卡幀率比Beta一測時都是略高,RX 6750 GRE 10GB也能跑到平均62fps,不過植被場景幀率下滑較多,因此個人是至少推薦RX 7700 XT來玩1080P極高畫質:平均85fps/最小53fps。
追求高刷的話,不開幀生成,推薦RX 7900 XT,平均能達到116fps;藉助幀生成,那降兩檔到RX 7800 XT也可以勝任。
七款AMD顯卡1440P預設極高畫質 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七款AMD顯卡1440P預設極高畫質 最低幀率圖表彙總
2K分辨率,RX 6750 GRE系列就顯得喫力一些了,RX 7700 XT在使用幀生成技術後,植被場景尚可一戰:達到77fps,由於原始幀也有44fps不算太低,所以能保證較好的流暢水平。
當然高一階的RX 7800 XT對於這款遊戲來說更爲甜點,FSR輔助下也有平均80fps/最低49fps。至於追求高刷的話,RX 7900 XTX和RX 7900 XT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爲它倆最低幀率都完美超過60fps,隨手補幀就能過百fps。
四款AMD顯卡2160P預設極高畫質 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四款AMD顯卡2160P預設極高畫質 最低幀率圖表彙總
4K分辨率,在不開啓幀生成技術情況下,就剩下RX 7900 XTX和RX 7900 XT雙雄可以勝任叻:前者平均79fps/最低55fps,後者68fps/最低47fps,相信幫助各位愉快地狩獵並不成問題,不過想追求高刷還是差點意思,只能做點犧牲了,建議使用FSR幀率優先+幀生成的方案纔可輕鬆達成。
RX 7900 XTX和RX 7900 XT預設極高畫質+高光追 平均幀率圖表彙總
RX 7900 XTX和RX 7900 XT預設極高畫質+高光追 最低幀率圖表彙總
光追畫質我們就只看2K和4K分辨率吧,2K的話推薦使用RX 7900 XT,能達成平均92fps/最低63fps的完美結果,結合與XTX的最低幀率差距,這種情況XT的性價比會高一些。
至於4K光追只推薦RX 7900 XTX,它最低幀率也能達到50fps,平均甚至直奔70fps,開啓幀生成技術後也能保證一定程度的跟手~
最後來看看《怪物獵人:荒野》是怎麼生喫顯存的,4K開FSR情況下居然能喫到16GB顯存,而2K也高達13GB以上,至於1080P硬核本想着RX 6750 GRE 10GB怎麼也能搞定,奈何也被遊戲提示“佔用顯存很高”,所以如果你打算玩這款遊戲,又不想降太多畫質,準備一款大點顯存的中高端顯卡吧,A卡這方面優勢就很明顯了~
結語
《怪物獵人:荒野》這款基準工具,測試下來感覺基準結果還挺具備代表性,個人認爲和正式版表現大差不差了,相比Beta一測優化有所改善,只是中間某些高壓場景幀率會有波動,要是能給出更詳細的報告結果就完美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遊戲門檻並不低,1080P極高畫質個人推薦RX 7700 XT起步,2K極高畫質至少也得RX 7800 XT才尚可一戰,2K光追和4K極高畫質就考慮RX 7900 XTX和RX 7900 XT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