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碼字工歡度春節,偶遇DeepSeek出世,竭盡全力無法戰勝。
並非竭盡全力。
家人們,誰懂啊,編輯們大過年的在家喫着火鍋唱着歌,突然就集體被DeepSeek創出就業危機了。
剿,必須得剿,沒有AI的日子纔是好日子!
開個玩笑哈,編輯們目前都還沒失業,咱也沒真的想剿DeepSeek。
但這玩意的出現,確實是讓我嚇了一跳。
似乎就在一夜之間,DeepSeek R1憑藉其便宜實用的“親民”特點火爆全網,登頂中美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直接碾壓了ChatGPT、 Gole Gemini一衆AI。
作爲國產AI,現在的DeepSeek頗有一種AI界的《黑神話:悟空》的意味——不算褒義也不算貶義,但它跨圈層的影響力是實打實的。
當然,就算英偉達市值暴跌真的跟DeepSeek有強關聯,這些宏觀視角的變動和我們普通人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主要跟咱有關聯的是,這玩意好像真的能取代掉大一票的文字工作者。
起初我也是不相信這種說法的,如果文字工作者的成果能被冰冷的數據直接取締,那或許我也不再會把
“文字是有力量的”
作爲我的創作信條了。
但回過頭去看已經被AI繪畫入侵的繪畫領域,我的確能感覺到有一點恐懼。
繪圈一直都有的抵制AI行動
當年大夥還在嘲笑AI作畫經常畫出違反常識邏輯的東西,手部動作完全畫不明白,現在的AI生成圖都能在各種色圖網站上佔據大半個版面了,連一些遊戲都毫不避諱直接開始使用AI作畫。
既然繪畫圈都這樣了,那文字圈呢?
顯然,DS展現出的文字駕馭能力確實不容小覷。
怎麼煉出來的我請問一下
咱編輯部裏也沒啥高科技人才,大夥在創作過程中也基本不會藉助AI,所以在使用和調教AI這方面大夥其實都一知半解。
而我唯一嘗試過的AI調教,就是把QQ羣機器人奶龍變成我的狗。
所以我也是從一個普通網友的角度在使用DS,單從我個人的使用感受而言,它比什麼ChatGPT啊Kimi啊文心一言啊最突出的優勢就是Free。
不僅是免費,更是自由。
在吸納了中文互聯網的天地靈氣之後,DS能在它的字裏行間展現出些許“人味”。
所謂“人味”,不僅是因爲它解構了中文互聯網和文化藝術,還有它在“深度思考”的過程中展現出的對人類智慧的窺探。
在技術力和智能的雙重推導下,讓DeepSeek真正仿造人類的需求創作出兼具情感和文筆的文字作品,並非什麼難事。
粗略地閱讀一遍,這段文字已經很難看出有AI處理的痕跡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請看同一個故事梗概交由Kimi生成的內容。
看起來Kimi生成的內容字數密集,講得很細緻,但實際對比下來,DS的處理會讓讀者更加舒適。
Kimi爲了完成故事梗概的要求,會想辦法填滿設定和旁白式的註腳,在閱讀內容的時候你不會覺得它想要向你傳達什麼情感,更像是一段故事化的劇本解說。
而DS細節處的落筆更加細膩,部分的留白纔是文學表達有趣的地方:
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參與到了再創作的過程,從而更深入地去體會作品要傳達的意味。
不過,DS也並不是萬能的,在沒有明確的設定前提下,如果只給出簡單的要求,它很容易輸出一些詞藻堆砌的內容。
比如我要求用“渡海”爲主題創作一篇短文,DS給出了下面的開頭:
和前面輸出的內容不同,DS在創作“樂隊解散”主題時已經自行預設了故事梗概和創作的部分,而“渡海”主題則是直接落筆生成的內容。
爲了在有限的篇幅裏塑造好人設,DS插入了很多後文不會再提用的設定,並且使用了大量辭藻堆砌,簡單來說就是加入了很多的廢話。
有的時候,它仍然停留在意象堆砌的階段。
咱說的好像有點抽象了。
也許有的讀者看到這裏會問了,這些生成的內容不是差不多嗎,怎麼看出好壞來啊?
誒,這就是爲什麼大家說,DeepSeek會取代文字工作者的原因了。
因爲實際上,還有很多的人都不具備分辨好壞甚至是分辨真實性的能力。
這話當然不是在罵大夥了,就連我也不敢保證我自己用心寫的東西真的能完全超越DS輸出的結果。
就像是AI作畫一樣,發展到今天,很多AI生成的圖片如果不仔細看是完全察覺不出差別的。
而文字內容更是如此,無論是寫小說還是寫公衆號文章,或者是寫公文,寫論文,很多時候只要受過基礎的語文教育,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人人都可以成爲小作家。
而我自己作爲文字創作者,藉助DS產出的只是我自己想看的,能力有限的內容。
如果交由更專業的AI訓練人士,補充更具體的創作細節,DeepSeek就會變成這個世界上最全面,最高效的內容創作者。
說點暴言,DeepSeek現階段就是在騙騙外行人,可大部分創作者的工作內容,就是騙騙外行人。
說不恐懼DeepSeek取代我的工作是假的,但追本溯源,寫下這篇文章還是想說說我個人對AI技術發展的一些迷思。
我相信的確會有這麼一天,AI已經能代替人類完成大部分的文化創作內容,文明的社會里只剩下小部分頂端的文化人因爲自己非同凡人的能力生存。
剩下我們這樣被不斷進步的算法掩蓋了表達欲的凡人,在做着無法被AI替代的工作時,是否還會想起,在AI大成之前,我們所欣賞的藝術,
源於人類的大腦,誕生自人類的血肉中。
而這些活生生的血肉體驗,是AI永遠無法達到的真實。
最後用我之前寫過的討論AI威脅畫師的話來收尾,祝大家在未來,都能找到自己的半人馬α星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