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超越旗艦的丐5080、大屏幕海景房、新接口ATX3.1電源、20元檔顏值風扇。
內容提煉:應該是影馳有史以來最好的丐卡! ARGB神光同步,送支架。散熱好,噪音低,OC版本頻率2812MHz。
友友們新年好!原計劃過年通關幾個遊戲被腸胃炎打亂了。一做事就有股衝動從喉嚨往外翻騰。這兩天終於好些個,聊聊首發RTX5080。
裝機展示:愛國者 星璨大嵐+極光Z15風扇+RTX5080聖刃。太漂亮了!
【顯卡購買】
老黃定價 “8299起”,是指AIC品牌必須有一款指導價8299,以往常見萬圖師、雪豹、戰斧、獵鷹...至於再往上的型號你賣多少都可以。丐卡更像是爲了 “完成任務”,你們就搶吧。如果首發你沒做好準備,往後2~3個月搶到的幾率只會更低,因爲剛開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後面一堆不玩電腦的也和你搶,搶到就能加價賣。除非是1萬多超級雕這種,好買到一些。
【顯卡開箱】
刃系列,就是影馳的丐版,頂替之前“將系列”。刃系列分“聖刃”和“魔刃”,通俗點就是黑刃和白刃,僅顏色區別,外觀一樣。雖然丐,也是OC版本。
尺寸小,從包裝盒就看出來。顯卡嚴格按照SFF-Ready規格,標準雙槽厚度,就30cm長度多一點,很適合小機箱。
附件,包括:ARGB線、8pin轉16pin、簡易支架。上代丐版都沒有支架,雖然也夠簡易,你就當額外送的好了。
【顯卡外觀】
做工我覺得還可以了,四四方方的造型。四面可 “立”,橫平豎直的。塑料前框、金屬背板。
印象裏這是影馳首個刃系列,散熱系統命名“刃x魔散熱器”,logo是一把刀刃,有別於金屬大師的M、星曜的雪花、名人堂的皇冠。
散熱器配備3個90mm風扇,每把7片扇葉,支持智能啓停。依舊是短PCB+背部鏤空。覆蓋大面積鰭片+真空均熱板。3根8mm+4根6mm鍍鎳複合熱管。
此次加了入RGB燈,模塊化+磁吸式。燈可以摳下來,內側3個金屬觸點,靠近即可吸附到顯卡上。
燈的位置可改:①顯卡末尾,②顯卡肩部。因爲“同性相斥”的關係,你就算裝反也吸不上去。所以不可能接反的。
接口採用最新的16-2x6規格。接口做得比較深,挖了個較大的洞,就是怕插不進去。其實這裏還有ARGB接口。附件裏送的根白線我就不想接了,其實這麼一點燈光,同不同步的都無所謂了。
【電腦裝機】
本次搭配RTX5080,我還準備了一些其它的配件,機箱電源都換了。增加了第3塊固態。
電源:安耐美1200W
安耐美是1990年成立的老牌電源品牌,臺灣保銳科技集團旗下,廣州和珠海設廠生產。本次我使用Platimax系列II代,型號1200DF。
這是外觀,大家看下做工。個人非常喜歡標配的編織線,PVC壓紋,柔韌性非常好。相比傳統那種扁的硬的電源線,這種確實好走線。很摳細節,2個收納包都有魔術貼,不會散開。
包含:2根CPU供電(8pin),3根PCIe供電(8pin),1根主板供電(24pin),1根顯卡供電(16pin),2根硬盤供電(sata),1根大4pin(pata)。另外還有1根很粗的電源線,4顆螺絲,紮帶若干。
新電源能提供:①ATX3.1和PCIe5.0標準,②原生16-2x6接口,③80PLUS白金認證,④全日系電容,⑤135mm靜音風扇。對於大功耗的5080顯卡,能確保安全穩定。該電源提供10年質保。
執行10分鐘雙烤測試,模擬雙滿載度運行10分鐘沒有問題。147KF+5080平臺。軟顯功耗630W以上,1200W給足了餘量。而且ATX3.1耐受3倍額定瞬時過載,保護硬件工作穩定。
華碩升級最新BIOS_2801後,我也是首次烤機,最明顯的變化是降低了14代溫度牆。當溫度接近90度就開始降頻,最終穩定在87度,5.1Ghz。同時,功耗降到了253W@1.24V,大概相當13700KF的功耗電壓水平。它還是怕你縮肛,可理解爲保護機制。
但是你遊戲的時候,CPU主頻還是能正常5.5G,用個旗艦360水冷, 50幾度溫度並不高。
特別有意思:影馳自己參數寫了加速頻率2655MHz,也就是公版的頻率,但我試了黑猴子和消光2,顯示核心頻率都是2812MHz。甚至比技嘉超級雕還要高,是不是我賺了?說明新卡新驅動,很多都是在調整中。說不定你手上的OC卡就是頻率非常高。
機箱:愛國者 星璨大嵐
爲了打造一點節日氣氛。我換了一款非常騷氣的海景房,270°視角。特點是:9.16英寸非觸屏,超高分辨率1920 x 462。
兼容:ATX大板,頂/側置雙向360冷排,185mm高塔,400mm顯卡,3塊3.5硬盤,可以裝10把120mm風扇(非標配)。
特色功能:支持BTF背插。可拆卸式顯卡支架。顯卡橫豎切換。免螺絲快拆側板。電源後方進出安裝。遮線蓋。
看一下裝機效果。這款還是非常好安裝的,屬於塔式結構,上下分倉,都是固定流程。到處都是球形卡扣,不費一顆螺絲就能快速拆卸玻璃、側板、頂蓋。
本次安裝10把風扇就有20條線,很考驗手法。不過,星璨大嵐提供了超過3cm的走背空間,和“雙開門”遮線蓋,再加上模組線很軟,感覺理線就沒難度了。
7把愛國者極光Z15風扇,6反1正。超級好看,中心軸和側邊框都是無限鏡,還有類似“像素點”的裝飾,燈光非常豐富。
關鍵是便宜,才20幾塊錢一把,我覺得顏值很能打。前面已經拍了很多了,再補充點特寫,看看細節。
【RTX5080測試】
本次換了機箱、電源、顯卡,又加了1塊SSD。主板上有5個M2,我想全部加滿以後就不用機械了。詳細配置如下:
▲CPU:英特爾intel i7-14700KF
▲主板: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水冷:九州風神 MYSTIQUE冰暴360
▲顯卡:影馳RTX5080 聖刃 OC
▲內存:芝奇幻鋒戟DDR5-6400 16GB x 2
▲硬盤:鍇俠SE10 1TB+鎧俠SD10 1TB+佰維NV7400 2TB
▲機箱:愛國者 星璨大嵐 9.16寸屏幕
▲風扇:愛國者 極光Z15 6反1正
▲電源:安耐美PlatimaxII系列1200DF
RTX5080的3DMark測試
在代表4K分辨率DX12的Time Spy Extreme跑分16000+。
在代表光追性能的Port Royal和Speed Way,測試分數分別21000+和9000+。
其它各項測試分數見上圖。
關注點:性能介於4080和4090之間
從百分比上看,5080性能就是插在4080和4090之間。在2K DX12性能的Time Spy,領先4080約13%,落後4090約9%。4K和4090差距更多。光追性能比如Speed Way,領先4080約20%,落後4090約10%。
CUDA核心5080只有5090D的一半(價格也是一半),性能也是大幅度低於後者。這是80、90之間性能差距最大的一代。
整體功耗和溫度測試
烤了10分Furmark甜甜圈。整卡功耗360W。看一下溫度曲線,核心最高64℃,此時風扇轉速僅52%,1600RPM,幾乎沒有噪音。這也解釋得通,爲什麼做成2槽厚度,這是一個相當低溫的卡,用起來很舒服。理論測試就是這樣了,我們看下游戲具體情況。
單機遊戲測試
在官方公佈的支持DLSS4遊戲,有75款。開放升級的只有2077,其他遊戲都是測試版,一般人暫時也體驗不到。
4K-路徑追蹤-最高畫質
看了幾個up玩2077。如果RTX5080用原生畫質玩,幀數只有20幾幀。開啓多幀生成4X+DLSS超級性能,可以達到240+幀。如果把DLSS超級性能改爲質量,也可達到120+幀運行。
這裏還有一份不開光追不開DLSS,4K遊戲測試彙總。大家可以參考一下,5080傳統性能幀數,至少都比4080提高14%以上,多的能有28%。說明即使不依賴幀生成,RTX5080也是提升了。而且達到4K遊戲的要求。怎麼樣?老黃這個定位是不是比4080更好了?
使用2K顯示器的朋友,也可以參考以下游戲測試。比較喫資源的是前兩個。
黑神話悟空:影視級+全景光追超高+超採樣清晰度58+幀生成,基準測試130。
心靈殺手2:畫質全最高+光追最高+路徑追蹤最高+渲染分辨率1706*960+幀生成,巨釜湖森林105、輝落鎮城鎮150。
戰爭機器5:畫質全超高,老遊戲純光柵,基準測試228幀率。
使命召喚14:畫質所有全最高,渲染解析度、T2X解析度都開原生了。遊戲至少能保證280幀以上,最高能到600幀。
控制:畫質品質全最高+渲染解析1707*960+DLSS,遊玩幀率在170~240之間。
結論:這張5080在2K分辨率下,已經嚴重性能溢出了,未來3年你都可以儘可能開啓全畫質全特效來折騰。如果你還在用2K Fast IPS這種顯示器,性能也不錯,你可以無腦入手5080了。
總結:影馳聖刃,是用全力去打造這張8299起的顯卡。外觀漂亮,簡潔大方,還有RGB燈。你別看它是2槽的,散熱超規格,滿載幾乎聽不到聲音,也就60來度。2077先打了個樣,DLSS4帶來10倍以上的幀數提高。後續其它遊戲和驅動還需要時間磨合,還有更多期待。即使不算DLSS也比4080提高13%性能,足夠越過4K遊戲的門坎。有原價機會肯定必須值得搶一下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